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征帆天涯 > 第294章 戴佛珠的贼

征帆天涯 第294章 戴佛珠的贼

作者:边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9: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乔琳追问道:“她怎么说的?”王厚答道:“白衣女子说,‘我可以帮你报仇,也愿意追随你。’青年打小在山村长大,何曾见过这个场面,吓得丢下一句场面话,转身逃了。”

乔琳拍手叫好:“白衣女子,做的对,我好喜欢。不过青年,也不算错。帮主,青年是不是你?白衣女子是谁?”

王厚摇了摇头:“这个青年不是我,你也见过,他是我大哥朱自平,绿衣女子是我的大嫂李静兮,而白衣女子是茶马帮西安分舵的周訬婧周姑娘,她的父亲是西安的分舵主,就在‘天纲’号马船上。”

“朱自平?”乔琳想了一会,叫道,“我想起来了,是不是,武林大会上,先是打败了,泰桑拳师,然后又打败,大慈法王。最后和你,并列第一的,那个人?”

王厚翘起大拇指,赞道:“乔琳好聪明!”说罢,眼光狡黠地看着她。乔琳顺着他的目光摸了摸了脸,问道:“怎么了?人家脸上,有什么?……哦,我知道了,你是说,如果我像,周姑娘那样,你就会像,你大哥那样逃走,对不对?”

“乔琳好聪明!”王厚再次翘起大拇指,见她低下头,不知在想些什么,连叫两声,“乔琳,乔琳。”

乔琳抬起头,伸手拉住王厚就往外走,口中道:“帮主,人家肚子饿了,好久没吃海鲜,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吃海鲜。”

古里气候比较潮湿,每年的十二月份至次年一月份,是天气最好的时候,经常晴空万里,空气清新;三、五月份是最热的季节;六、九月份是雨季,经常会突如其来下一场暴雨;十、十一月份则会刮起东北季风,这也是郑和之所以要在此停靠一个月,然后趁风前往忽鲁莫斯的原因。

明史记载:“古里,西洋大国。西滨大海,南距柯枝国,北距狼奴儿国,东七百里距坎巴国。自柯枝舟行三日可至,自锡兰山十日可至,诸蕃要会也。”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而且船只可以自由停泊在这里的港口,补充淡水和食物,使得更多的船舶在此停靠,愈发带动古里的繁荣。

傍晚时分,自港口沿大路向东,椰树成林,林间掩映着椰子叶搭建的木屋,孔雀、鹭鸶三五成群,悠闲地踱着步。大树下,走不到几步便能看到卖水果的摊点,简易的木框架起筛子,筛子里整齐地码着各种水果。摊点前支着两根木棍,上面拴着雨布的两端,雨布的另两端则系在后面的树枝上。一处摊点前,一个妇人用中国话问道:“大叔,这果子,多少钱?”

大明永乐时期,除金银外,永乐所铸铜钱,即“永乐通宝”以其精湛的铸工,整齐的外观成为当时的通用货币。郑和的翻译官马欢所著《瀛涯胜览》记载:“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

卖水果的老汉伸出两根手指,妇人从口袋中掏出四枚永乐通宝递了过去,并从篮子里挑出两只拳头大小的水果,之后,和身边的一位中年蓝袍人继续前行。蓝袍人和妇人正是王厚和乔琳,为了避免引人注意,王厚特地将白衣换成蓝袍,两人以帮主、长老相称。

王厚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果子,呈金黄色的椭圆形,上面生着紫色条纹,泛着淡雅的清香,问道:“乔长老,这是什么水果?”乔琳应道:“我也不知道,上次来,吃过一次,听说叫人参果。”

“原来这就是人参果?”王厚啃了一口,果肉清爽多汁,有着不同其它水果的风味,点头道,“嗯,好吃!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大唐西域记》,是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所著,讲述他游历印度、西域十九年间的所见所闻,其中就提到人参果,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乔琳扭头看了他一眼,移开目光,低声道:“活着不快乐,还要什么,长生不老?”王厚心里一颤,岔道:“乔长老,你不是说离这儿不远,就有一家海鲜馆吗?怎么还看不到?”乔琳并不答话,走不到数丈,忽然蹦蹦跳跳,拽着王厚向前跑去,口中叫着:“今天真好,我们吃海鲜去!”

路人听到叫声,忙侧身避开多远,用困惑不解的眼光看着她,不知这个妇人是发了疯,还是遇到开心事儿,怎么像个小女孩儿。

二人走出大概一里多地,在岔路口处转身向左,沿斜坡向上,再走不远,就看到一面杏黄色酒旗迎风招展,“是岸”两个字尤为显眼。走近后,只见一块宽敞的场地,三面树林环绕。场地正中,用毛竹搭着一人多高、二丈见方的台子,台子四周摆着很多张桌子,大多坐了人。天黑得很快,场地周围燃起油灯,照得灯火辉煌。

乔琳说了声:“到了,这里就是,‘是岸’海鲜馆。”王厚赞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家海鲜馆叫做‘是岸’,倒有些意思。”

“本来就在岸边,当然‘是岸’了。”乔琳拉着王厚绕过台子,在场地最里面的一张空桌旁坐下。功夫不大,一个全身白衣白帽的年轻伙计走了过来,用梵语问了一句,王厚没听懂,却听乔琳道:“清蒸大龙虾、蒜香多宝鱼、蚬子肉拌黄瓜、水晶鲍鱼卷,各来一盘,再加两条鲳鱼、两只香辣蟹,一瓶葡萄酒……”

年轻伙计应声而去。王厚诧异地望着乔琳,悄声问道:“乔长老你能听懂他说的话?还有,你和烟儿一样熟悉海鲜,也喜欢吃海鲜?”乔琳展颜笑道:“这些做买卖的,你说中国话,他们能听懂。我去大明时,路过这里,停了几天,来这里吃过,我听说柳长老,也是海边长大,当然熟悉海鲜。”

功夫不大,点的酒菜端了上来,摆了满满一桌。王厚看着一只只大盘子,忍不住感叹:“乔长老,这菜还真实惠,能吃得完吗?”“菜很便宜,放开吃。”乔琳抓起大龙虾,从中撕开,将大半放在王厚碗里,又倒了一杯白葡萄酒,问道,“帮主,这酒你喝过?”

王厚抿了一口,答道:“我在盐帮总舵时喝过,听说是从山西那边带过来的,我们唐代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不过我喝的酒,跟这味道好像不同……”

两人边吃边谈,忽然响起一阵乐声,二人循声望去,直见正中的台子上,不知何时站上一男一女。男子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头上裹着色彩鲜艳的布巾,身著宽松的白色立领长衫,搭配窄脚长裤,侧着头吹起竹笛,乐声正是他发出;女子年龄相仿,用纱丽裹着上身,露出肚脐,下身是一条及地的滚边直筒衬裙,随着音乐曼妙地扭动腰肢。

乔琳边吃,边向王厚介绍,原来这是当地的特色,来这里吃海鲜可以欣赏古里歌舞,那男的竹笛叫做“班苏里”,就是一根竹节,取材于当地所产的苇竹,长两尺左右,声音低沉空灵之中,却又细致入微,仿佛梵音拂过心头,在这片嘈杂中显得更加清净微妙。王厚虽然并不精通音律,却也觉得甚是好听。

偏偏这个时候,一声怒喝打断了乐声:“小狗日的,敢偷老子的钱!”场上众人齐刷刷地看去,离台子不远,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手里抓着一人;又有几个膀大腰圆站起来,其中一人喝问:“老二,丢了多少钱?”

王厚对这几个人并不陌生,正是梅氏六兄弟,当初才到长乐,就因为住宿和他们闹得不愉快,事情摆平后,他们反而对自己感激不尽,称自己为“大好人”;船队离开长乐不久,他们就和宝船上的旧属,因为待遇不一样闹情绪,也是自己和唐敬出面化解了矛盾,后来还去他们船上喝过酒。因为人多,也没有注意到他们也在这里,看这架势他们遇上了小贼。

被抓的小贼是个瘦伶伶的孩子,不过十四五岁,口中不知叫嚷着什么,极力想挣脱梅老二的掌握。老二右手抓住他,左手举起钱袋,粗声应道:“大哥,没让他得手,幸亏我够机灵。”

老大摆摆手:“没得手就算了,放他走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二松开手,口中骂道:“小狗日的,还不快滚!”小贼恶狠狠地瞪了老二一眼,弓着身很快消失不见。老二还要再骂,却听老大叱道:“好了!我们也吃得差不多了,结账走罢!”六人走后,场上很快恢复如常,乐声重新响起。

王厚见那边事情已了,也就装作没看到他们,本来二人易容出来,就是不想招惹麻烦。乔琳却低声道:“那几个人,是船队的?看来他们,遇上了麻烦。”王厚一愕,静待她说出下文,乔琳的一番话却令王厚生出担忧。原来,古里国人分为五等:回回、南昆、哲地、革令、木瓜,回回人最为尊贵,而木瓜人最为卑贱。

刚才被抓的小贼,手腕上露出一串佛珠,本来古里是佛国,腕上戴着佛珠并不稀奇,况且那串腕珠黑不溜秋,毫不惹眼。但是乔琳公主眼尖,一眼认出那是沉香所制,也就是说那串乌黑的佛珠比黄金佛珠还要贵出十倍!别说是贼,就是一般人,也戴不起这样的腕珠!由此推断,刚才的小孩子并非真正的贼,他来偷钱,必然另有原因!

最新全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