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魏宫廷 > 第二百六十一章:四月末

大魏宫廷 第二百六十一章:四月末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2:14:04 来源:小说旗

四月的最后几日,赵弘润从户部征调了一批粮草,请户部辖下司署仓部的官员负责用货船装载着,沿蔡河、颍水,运往商水。

名义上这是运给驻扎在商水的商水军的军粮,可实际上,赵弘润早已派人送书信至商水军主帅谷粱崴手中,命他将这批粮草转运至陈县或项城,秘密交割到平舆君熊琥手中。

不错,这是赵弘润暗中支援暘城君熊拓的第一批粮草。

不得不说,这是属于资敌的行为,尽管赵弘润是为了扶持暘城君熊拓,促成其与溧阳君熊盛的内斗,并且魏天子也早已默许此事,但即便如此,此事亦不宜声张,要是传扬的出去话,哪怕是他这位名满大梁的『肃王』,恐怕也要遭到众人魏人的千夫所指。

幸运的是,在商水县接头,是降将谷粱崴与他麾下的商水军,对赵弘润的忠诚倒是还可以保证。

事实上,谷粱崴虽然才能远不如鄢水军的主帅屈塍,但胜在此人并无什么野心,这一点,他的副将巫马焦亦是如此,算是两位老实本分的将领。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鄢水军的屈塍、晏墨等将领不值得信任,硬要说的话,只能说屈塍这个人野心较大,一心想要在魏国出人头地,开创在魏国境内的熊氏屈姓家族,这样的人,往往重利益而轻人情。

别看屈塍如今对赵弘润言听计从,这是因为赵弘润地位高、权柄重,可以一言决定屈塍的生死,但若是有朝一日赵弘润失了势,不见得屈塍还会乖乖听从。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若谷粱崴是狗。屈塍就是狼,喂不饱狼的肚子,天晓得狼会不会有朝一日回头啃咬主人的血肉?

好在屈塍的副将晏墨为人的老实。兼之鄢水军又驻扎在汾陉塞、商水县、安陵县三者中央,处于一个被包围的状态。否则,赵弘润还真有些不放心将其将屈塍与鄢水军放在外头。

当然了,对于这种事赵弘润看得很透彻:只要他始终捏着足以击毁屈塍的力量,那么,屈塍就绝不可能也绝不敢背叛他,毕竟早在说降这些降将的时候赵弘润便已用行动警告过他们。

直到此时,自去年楚国使节遇袭一案所引发的战争以及其后续,总算是在今年临近五月的时候告终了。

估算得失。便是大魏损失了不少忠于国家的忠烈之士,也损失了几近十余万的颍水君子民,但是由于赵弘润在战后从楚国诱得了超过四十万的楚国民众,因此大魏总人口反而是增加了不少。

唯一会引发矛盾的,就是目前的鄢陵、长平、商水三县所居住的皆是原楚人,而安陵、召陵、淮阳等地皆是魏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曾亲身经历过上次楚魏战争中的魏人,因此不难猜测,这些城池内的两拨国民将会处于彼此漠视、甚至是彼此敌视的状态,没个七八年。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就岂会轻易对魏国出兵?不怕当时兵锋正盛的赵弘润,率领麾下军队趁胜再打他们韩国么?

韩人只能暗自叹息,叹息他们已失去了攻打魏国的最佳时机。

不可否认,倘若当赵弘润与暘城君熊拓还在鄢水对峙的时候,韩国便出兵攻打魏国,那么,魏国非但会因为兵力不足的关系丢掉上党郡内那仅存的几座城池,甚至连河东郡都有失陷的危险。

只可惜,韩国晚了一步,等他们准备出兵的时候,赵弘润这边也忙完了,随时可以将军队北调,协助驻军六营之一的南燕军迎击韩国的军队。

当然了,除了国民人口与既得利益外,因为去年那一场战争的关系,大魏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改变。

比如,赵弘润的皇姐玉珑公主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由,按照赵弘润与魏天子的『男人与男人』的约定,日后魏天子将不得再替玉珑公主决定任何事,她要去哪、甚至是她想嫁给谁,魏天子都无权再干涉。

再比如,赵弘润所敬重的六哥,自幼被称为『麒麟儿』的『睿王』赵弘昭,姬氏宗族子弟中的佼佼者,数十年难得一年的俊杰,因为那场战争与后续种种事情的关系,终于离开了魏国,前往千里迢迢之外的齐国仕官,并且在那娶了齐王僖的女儿嫆姬,不出意外的话,将会从此扎根在齐国王都临淄,难得才能再返回魏国一趟。

不过话说回来,以上这些改变,对于局外人而言恐怕并不算什么。

比如魏国的民众,他们以往怎样生活,如今还是怎样生活,顶多在茶余饭后,针对『睿王赴齐』一事惋惜一番,或者兴致勃勃地与邻人交谈,说起最近的市集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楚国特产,也仅此而已。

朝中六部,亦是一如既往地运作着,唯一的不同就是东宫太子弘礼所掌的吏部文选司,与雍王弘誉所掌的刑部督缉司,不出意外地开始大战。

虽然谈不上以公谋私,但不可否认雍王弘誉对疑似投靠东宫太子的官员进行了一番督察,而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彻查贪污受贿情况。

吓得东宫太子明明执掌着文选司这等可以随时推荐,甚至是安排任何人在许多个司署内任职的『神器』,却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被雍王的督缉司盯上,随后引来御史台这更具权势制裁贪污受贿情况的特别司署。

但是,东宫太子弘礼也在幕僚骆瑸的建议下展开了反击,向魏天子弹劾督缉司捕风捉影,扰乱文选司正常运作,而对此,魏天子是烦不胜烦,最后将这件事丢给了御史台,叫御史台去全权处理。

而相比较东宫太子与雍王,其余几位赵弘润的皇兄倒是安分地很,老老实实地经营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跟赵弘润一样。

还别说,继目前看起来还未起到什么帮助的『肃氏度量衡新规』之后,冶造局终于有了一件可以挣钱的项目。

卖蜡烛。

可别小看那小小一根蜡烛的价值,事实上,在还未进入电气照明时代的魏国,举国上下每日所消耗的蜡烛,那可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在赵弘润看来,只要在这庞大的市场中占据一小部分份额,单凭卖一卖新制的蜡烛,也足够冶造局赚取数之不尽的财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