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因为“皇子出阁”一事,大魏天子赵元偲与八皇子赵弘润竟闹到不欢而散。
最终,赵元偲怒气冲冲地回到了垂拱殿。
“岂有此理!身为人子,竟敢忤逆生父,真是岂有此理!”
只见在垂拱殿内,大魏天子双手负背,满脸愠怒。
“陛下保重龙体呐。”大太监童宪一边劝说着天子,一边暗暗向三位中书大臣使着眼色。
三位中书大臣面面相觑,心说这天家的家务事,他们岂好擅自插嘴?
不过再仔细想想,任由天子发怒恐伤及肝脾,于是中书令何相叙不得已小心地开口了。
“陛下不许八殿下出阁,是否不欲使殿下受皇储之事牵扯?”
按照大魏祖制,皇子在满十五岁之后,出阁辟府,封王授职之前,是没有资格到皇储争夺这件事当中的,这也正是大魏天子赵元偲此前并没有将八子赵弘润列入皇储后补名单的原因。
『娘的,整整一个曲的禁军……要不要这样?』
十名宗卫心惊胆战地将自家殿下围了起来,生怕这位向来胆大包天的殿下真的跟这些禁军打起来。
虽然说以往他们也不是没跟禁军打过架,可问题是这次来的禁军实在是太多了,整整一个曲,即五百名禁军。
而他们就只有十个人,怎么打得过人家?
十名宗卫面面相觑,心中暗自猜测这是不是来自大魏天子的下马威。
“传陛下口谕,八皇子弘润,违背祖制、私自篡改寝阁之称,目无先祖,念在初犯,罚月俸两成。”
一名禁军骁将朝着弘润抱了抱拳。
赵弘润抬头看了一眼那『文昭阁』的牌匾,旋即又将视线投向台阶下空地上那整整五百名禁军。
“八殿下,末将先告辞了。”
在更换了牌匾后,那名禁军骁将连忙抽身告辞。谁不晓得这八皇子赵弘润是宫内出了名的劣迹斑斑,虽然这次是大魏天子的意思,可若是因此被这位殿下记恨,这日后还有好果子吃?
冷眼看着那五百名禁军迅速撤退,赵弘润抬头又看了一眼那『文昭阁』的牌匾,一言不发地走入了殿内。
十名宗卫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耷拉着脑袋也跟随八殿下走入了殿内。
文昭阁的正殿是用于待客的大厅,仿古人跪坐之礼,因此只设有招待客人的案几,并无桌椅。
赵弘润一言不发地坐在主人席位上,眼神逐一扫过跪拜他案几前的十名宗卫。
“穆青、沈彧、卫骄、褚亨、高括、种招、吕牧、朱桂、何苗、周朴……”
赵弘润逐一念着十名宗卫的名字。
这十人可不是一般的护卫,那是宗府派至赵弘润身边的贴身护卫。
这些人都是出身纯良的大魏军户之后,只因为自小孤贫而被宗府收养,从小教授武艺,长大成人后派到诸位皇子身边担任贴身护卫。
虽是护卫的身份,但实际上可以视为皇子们的家臣,肱骨心腹,从此与侍奉的皇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绝不会出现背叛。而若是侍奉的皇子有朝一日登基为帝,那么这群人也水涨船高,必将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将。
这是大魏的祖制。
“我等在!”
十名宗卫撩铠甲叩拜于地,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家殿下。
只见赵弘润面无表情地吐出一句话来。
“……要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