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魏宫廷 > 第七十九章:魏臣态度

大魏宫廷 第七十九章:魏臣态度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2:14:04 来源:小说旗

第七十九章

楚国正式对魏宣战,这件事非同小可。

不可否认,实际上近些年来,大魏与楚国也并非是秋毫无犯,但说到底,颍水郡的局部战争不过只是楚暘城君熊拓的独断,并不能代表整个楚国对大魏的态度。

毕竟据楚国境内的细作所打探到的消息得知,楚国目前依旧是将东边的齐国视为最强大的敌人,毕竟当初齐、鲁、宋三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仇恨,楚国深以为耻辱,随后来引来楚暘城君熊拓联合魏天子攻灭宋国。

如果楚国与魏国的仇恨,大部分局限于楚暘城君熊拓与魏天子的恨意,那么对于整个楚国来说,齐国才是楚国发誓不共戴天的仇敌,毕竟后者主持的三国联军,曾经险些迫使楚王不得已要迁移都城,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但话说回来,魏国终归是坐拥四郡之地的大国,若是能在这个富饶的国家啃下一块肉来,楚国那也是不会绝对拒绝的。

毕竟魏、宋、鲁、齐,是与楚国接壤的四个国家,宋国已经被灭,而鲁国这个不大不小的国家,历来都是齐国的附庸、盟友,一旦开战,楚国必将迎来齐、鲁联军。

相比较而言,如今的魏国实力并不如齐、鲁,这无疑会是楚国北上争霸一个相对较为容易的突破口。

毕竟远交近攻嘛,如今的楚国要想继续扩大疆域,就只有找魏国或者齐国。

而如今,虽然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楚使的队伍在魏国腹地遭遇袭击这终归是事实,这就给了楚国内不少倾向于对外扩张的重臣一个出兵攻魏的借口。

似楚国这种王公贵族把持着整个国家国运走向的国家,贵族的意志得到最大的体现,当楚王宣布对魏宣战后,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当即开始运作,一时间涌出许多类似暘城君熊拓这样的楚国王公贵族,他们在颍水南侧聚集兵力,对魏国展开攻势。

既然是楚国对魏的全面战争,那就不可能只局限于一地,据大魏兵部所得知的消息,这次楚国对魏的攻势总共可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颍水战场,包括阳翟—魏汾陉塞—陉山这段魏国用来抵御楚国入侵的魏国长城,东至颍水支流的交汇地陈地,这一大片两国边境疆域将沦为战场。

第二个是魏宋郡战场,楚国的另外一名王公成员『固陵君』熊吾将战火烧向了魏国攻灭宋国所得的宋郡,企图将这片亡宋的领地吞入楚国的版图。

至于『溧阳君』熊盛在鲁、齐边境横陈重兵,那不过是防止齐、鲁趁着他楚国对魏宣战而伺机攻打他楚国罢了。

同时与魏、齐两个国家发动战争,说实话以楚国的实力是办得到的,但即便如此,楚人也不会傻到同时面对两个劲敌,只要齐王袖手旁观,『溧阳君』熊盛横陈于边疆的重兵,也不过是摆设罢了。

一封又一封的告急军报,几乎是毫不停歇地送往魏国大梁。

尽管魏国边疆的将士们死死守着阳翟—魏汾陉塞—陉山这一条边境,可奈何楚暘城君熊拓借舟船之便绕开了魏国的雄关,横渡颍水,将战火少至了魏国境内。

长平、辰陵两地相继失守,再上北便是鄢陵,那是魏国的腹地,一旦鄢陵失守,就意味着大魏失去了颍水的地理优势。

虽然他不想承认,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以他们魏国的国力,要对付整个楚国还是十分吃力的。

“倘若再加上北韩呢?”兵部尚书李鬻追问了一句。

“……”虞子启眉头皱地更紧了。

要知道当今世上能同时面对两个国家,恐怕也只有疆域最为辽阔的楚国了,哪怕楚国视为最强敌国的齐国,也需要附庸盟友鲁国的帮衬,才能屡屡战胜楚国。

见虞子启默然不语,兵部尚书李鬻感慨地说道:“并非是不敢打,而是不能打。……除非我大魏取得大捷,威慑于韩。否则,即便是驱逐了楚军,还会迎来韩国的军队,与其被韩、楚夹攻,撼动我大魏根基,还不如眼下就向楚国求和。”

“不打就求和么?”中书左丞蔺玉阳皱眉问道。

“打是要打,但不能够打出楚军的火气来,只是向楚国表示我大魏死守疆土的决心……”说到这里,兵部尚书李鬻转头对天子建议道:“楚暘城君熊拓,其所求不过是宋郡,而对于宋郡,陛下也清楚,宋人对亡国一事仍耿耿于怀,屡屡有人密谋作乱,意图复国,而原宋国降将南宫,此人借口自保,拥兵自重,虽无明确证据,但臣并不信任此人……臣以为,不如割让宋郡之内一些远离我大魏的城池,让于楚国,将宋人对我大魏的不满,转嫁于楚。”

“宋地……”魏天子的眼神有些挣扎,毕竟攻灭宋国那可是他做皇帝后最为得意的一件事,岂能轻易割舍?

见天子面露犹豫之色,兵部尚书李鬻低声劝道:“宋地,几乎全暴露在楚国眼皮底下,又与鲁国接壤,昔日鲁国虽与宋国不合,但终归有个齐、鲁、宋的三国盟约在,陛下联手楚暘城君熊拓攻灭鲁国,显然齐王对我大魏亦抱有恨意,这些年来,指使鲁人在宋地生事,挑唆宋人对我大魏的不满,臣以为,不如将宋地与鲁接壤的那些城池割让给楚国,一来可将宋人对我大魏的不满转嫁于楚,二来,有楚国隔断了齐、鲁与宋地的联系,或可减低两国对宋地的挑唆影响。”

“这一点倒是。”刑部尚书周焉亦开口道:“宋国降将南宫,仗着大魏需仰仗他治理宋地,降低宋人对我大魏的不满,这些年游离于朝廷之外,只晓得每年向户部与兵部讨要军饷与军备,对于手中军权死死不肯放手,尾大不掉。……留着此人,恐怕日后必成祸害,不如借楚国之手将其铲除……以楚国的国制,他们是容不得非熊氏一族血脉执掌大权的,更何况又是军权……南宫断然不可能会转投楚国。”

“但也有可能会投靠齐国啊。”兵部左侍郎徐贯接口说道。

“应该不会。”礼部尚书社宥闻言摇摇头说道:“昔日南宫降我大魏,逼迫宋王退位,早已为宋人所不齿,陛下当初使南宫治理宋地,一来是借助他宋人的身份,不至于使宋民太过于抵触我大魏,二来,也是明知此人不可能得到民心。……他已背主一回,若再次背叛我大魏转投齐王,相信齐王也不会信任他。”

诸朝臣们纷纷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