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亮剑从机枪手开始 > 第132章 新中型坦克

亮剑从机枪手开始 第132章 新中型坦克

作者:一丝一缕的温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3 00:26:51 来源:小说旗

“另外还有一点......”王铁也是说的口干舌燥,端起桌上的茶杯一口气将杯中的茶水喝完,刘司令又给王铁续上一杯,很是期待的看着对方。

“既然咱们空军现在的定位是空地兼顾,而咱们的作战任务也多是以进攻鬼子地面部队为主,那么空军和地面部队的通讯联系就至关重要。”

王铁看着刘司令,后者频频点头。

“之前咱们八路军已经将师一级的通讯网,和各大军区之间以及总部和各军区之间的通讯电台网构建体系全部完善,老毛子的K-18野战通信网咱们现在也已经具备,更多的就是演练和配合。”

“首长说的对!”刘司令一脸期待的看着王铁,“首长,能不能给咱空一团配上K-18野战通信网,咱们也好跟兰州这边的地面部队先进行联合训练,尽快掌握空地协同的战术。”

“嘿!你这是在这儿等着我呢!”王铁脸上带着笑意看着对面的刘司令,“这倒是没问题,原本也计划着给你们优先配备的,这两天就能送来。”

白天一天,王铁都是在刘司令的陪同下,把整个空一团的基地转了一个遍。地勤的维修厂,后勤的养殖场王铁都去认真的看了看。

“空一团是咱们八路军的空军种子,你一定要保障好咱们飞行员的日常供给,你们可是咱们八路军唯一一支天天有肉供应的部队,你们的训练也要对得起这样的待遇。”

空一团的礼堂里,王铁面对下面那几十名飞行员,语重心长的嘱咐着。

后面几天,王铁除了跟那些空军飞行员交流外,就是观看他们的飞行训练,直到第四天才离开兰州返回。跟着王铁一起返回的还有空一团的一名地勤人员,这个地勤人员是刘司令从老毛子带回来的,是一名四十几岁的老地勤,对于伊16-17战斗机的武器很是了解。

王铁之所以带他一块返回,也是出于对集束炸弹研制的考虑。炸弹工厂需要一个了解航空炸弹的人给他们提提建议。

时间转眼就到了1942年年底,漫天的大学覆盖着整个定边,长城内外全是茫茫白色。

一辆吉普车顶着风雪驶进了定边坦克厂,王铁捂得严严实实的,灰色的军大衣将透骨的寒风挡在体外。吉普车直接开进工厂,在总装车间门口停了下来。

林海川快步走上前将车门打开,王铁下车跟他握了握手。

“怎么样?新式坦克停在哪?”王铁迫不及待的问道。

从七八月份开始,王铁就没闲过。不是在工厂检查t34坦克生产进度,就是在视察59坦克的研发,再要不就是去炸弹工厂和化工厂查看汽油凝固弹和集束炸弹的研发情况。

整体上,所有工作的进程都是很顺利的,除了汽油凝固弹。

t34坦克的生产,在整合了所有配套工厂的资源后,进展一直很顺利,一个月能生产十几辆t34坦克,生产效率已经满足部队的需求,最新的装甲旅已经基本上快组建完成,这将是一支全部以t34坦克为主力的装甲部队。

就在一个星期前,银川的坦克厂给王铁发去电报,新式中型坦克整车已经组装完毕,邀请王铁过来试车。

“首长,就在里面......”林海川带着王铁走进总装车间。

整个总装车间是由三条总装线组成,一辆t34坦克正从总装车间的大门口缓缓驶出。

“首长,这是今年最后一辆t34坦克了。之前定的年前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剩余的t34坦克将在过完年之后全部完成交付。”

王铁看着那辆崭新的t34坦克,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却也没有过多的关注,现在这款坦克在王铁眼里就如同牛夫人一般,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的小甜甜还在车间的组装线上。

让过那辆t34坦克,再往大门里面走,映进眼帘的是三辆涂着绿色涂装的59式坦克。那10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有肃杀之意,看着就让人为之一振。

王铁迫不及待的爬上坦克,直接打开炮塔盖钻了进去。硬质帆布悬吊式座椅,高度可调节,但空间狭窄,不过像王铁这样身高175公分左右的还是活动挺方便的。

驾驶舱里,无助力机械式操纵杆,需较大体力操作离合器和变速杆,脚踏板控制油门和刹车。机械式仪表显示发动机转速、油压、水温等,仪表板为金属材质,灯光为暗红色以保护夜视能力。

铸造炮塔,内壁无衬层,车组需佩戴软质护垫防止磕碰。车长位位于炮塔左后侧,配备指挥塔和3具周视潜望镜。

炮弹需要手动装填,装填手位于炮塔右侧,需弯腰从车体底部和炮塔后部的弹药架提取分装式炮弹。

车体侧面安装有一个小型风扇通风,还配有2具灭火瓶。配备调幅电台,通信距离约20公里,车长通过喉部通话器与乘员联络。

可以说,59式坦克的设计体现了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实用主义,其内部空间紧凑、操作依赖人力,与后世化坦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和这个时代的坦克相比,又有着相对明显的火力优势和防护优势。

“整车性能测试过吗?”王铁从坦克里钻出来,看着站在旁边的林海川问道。

“已经测试过了......”林海川将测试数据递给王铁,数据很详细,从发动机性能到机动性全部包含在内。

“我们在测试中单机连续运行120小时,发现在持续高速行驶中发动机有过热倾向,水温超限(超95c),散热格栅效能不足,需频繁停车降温。实测最大功率为505马力,海拔超过3000米的环境下功率衰减至约420马力。”

“离合器片在泥泞地形频繁打滑,平均无故障里程仅800公里。”

“静止状态射击1000米靶标,首发命中率82%,但在20公里时速下行进间射击命中率骤降至35%。行进间瞄准修正困难,车组需依赖短停射击战术。”

王铁听着林海川的介绍,在心里暗自对比下,跟自己预期的差不多。59式坦克最早的型号也确实存在各种问题。

“防护性呢?”王铁直接问道。

“车体前方的倾斜装甲可在1000米的距离抵御76毫米穿甲弹,但被咱们得100毫米坦克炮在800米内用穿甲弹击穿。炮塔防盾对破甲弹防护薄弱,在用铁拳火箭弹射击时,金属射流可穿透后部舱壁。”

“另外,车体底部弹药架无隔舱化设计,实弹测试中二次效应引发殉爆概率达70%。”

林海川也不隐瞒,将所有的情况都一一说出。

“咱们得装甲钢还是不够坚固啊!机动性呢?”王铁继续问道。

“最大爬坡度31°,侧倾坡度25°,但泥泞路面履带附着力不足,打滑率超40%。垂直越障高度0.8米,但车体底部易与障碍物碰撞,诱导轮受损率较高。”林海川继续说着。

“还有,动力舱升温快,,战斗舱里安装的风扇降温效果差,在高温环境下乘员连续作业极限为45分钟。并且发动机全功率运行时,舱内噪音大,车组需佩戴隔音耳机。”

听了林海川的详细介绍,王铁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结论。

“总体来说,这款坦克的性能还是可以的,比老毛子的t34坦克要好上很多,不管是防护能力还是毁伤能力远远超过鬼子的坦克,已经很不错了。”

王铁并不是安慰林海川,实在是在后世,这款坦克也是有着各种问题的。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已经是一款很不错的主战坦克了。

“给延州发报吧!也让首长他们高兴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