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755章 尉来的扩张与闪驰的减负

2003:从外贸开始 第755章 尉来的扩张与闪驰的减负

作者:如梦如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地时间10月5日,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享年56岁。

“可惜了,苹果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新任CEO卖产品的能力很强,但是论创新能力跟乔布斯还是差了许多,严格来说新任CEO只是一名很优秀的商人,优秀的销售员。

实际上苹果的股价在4日就已经有了反应,当日交易盘中,苹果曾有过快速下跌超七个点的时间段。

“那我们手里的股票怎么办?什么时间准备减持?”

“不着急,明年再说吧。”

乔布斯身体原因,早在八月底就辞去了在苹果的一切职务,接班人也是他自己指定的,库克嘛。

给苹果留下的遗产就是iPhone 4S,iCloud以及Siri语音助手。

4算是划时代的产品,但是相比起来,还是4S要更好用一些,功能更多,整体性能方面都是优于四代的。

苹果在4号大跌,但是股价在5号就收回来了,目前收报378.25美刀,锦清投资与巨量引擎合计持有的股份市值19.87亿美刀。

乔布斯虽然去世了,但是苹果整体体系还在,4S正式上市之后卖得也很不错,在iPhone 5出来之前无需减持。

另外苹果的股价檀锦程大概是记得一些的。

2012年最高冲至700美刀,此后就进行了拆股,在拆股之前,股价超过600美刀以上就可以慢慢减持了。

对比起现在,还有六成的增长空间,10多个亿美刀呢。

“不打算卖的话,那咱们今年的投资就得慢下来了呢,资金上有些跟不上了呢。”

正值国庆,黄鸣跟成林峰二人出现在老板的别墅里,商量着乔布斯去世对于巨量引擎的影响,手持525.3万股的苹果股票,他们也慌啊。

老板只是动动嘴巴,但是具体要怎么凑钱,可是要他们两个想办法啊。

拿投资字节的450万美刀来说,这也是近3000万元,虽然不用一次性付款,但互联网企业烧钱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找他们要第二笔款项了。

“那行吧,这大半年以来咱们也投了不少了,后面就慢一点,然后把方向转向半导体那边,多注意一下庐州的企业。”

庐州这些年发展速度看起来一般,但是背靠仲科大,在之后的科技战略当中,那速度是相当之快的。

今年的达沃斯会议主题是关注增长质量,其中还提到了科技无国界的言论。

这话听听就好,不过可以利用这段蜜月期为企业做一些事,苹果的iCloud就给云服务提供了一个方向嘛。

论起科技创新能力,现在我们的企业确实不如老美的,至少在2015年比不过人家。

智能驾驶,对于芯片的要求比较高,苹果明年卖了之后,檀锦程想着的就是梭哈英伟达了,英伟达目前的股价才15美刀附近呢。

不过眼下确实如黄鸣二人所言,巨量引擎要暂时放缓一下投资进度了。

从2009年开始,巨量引擎投了不少一级市场上的公司,但大部分都是为了技术合作,能套现的太少,估值看着是一点点的上去了,但同时也限制了现金流。

这几年的流动现金来源,主要是靠一级市场的申购还有利用手中持股高卖低买,美股那边还能适当的做空做多。

另外就是贷款以及股权质押了,如特斯拉的股票,因为没有卖的打算,但是也不能就那么放着,所以大部分都是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来获得流动现金。

除此之外,巨量引擎旗下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不打算卖的基本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取现金流。

像是欧菲光,立讯精密,长盈精密等等公司的股权,其中60%都被质押出去了。

钱是不缺的,随便随便拿个三五亿对于巨量引擎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股权质押也是有风险的,如果不能稳定的保证现金流,股市发生点变化,就必须要增加质押或者是保证金。

黄鸣跟成林峰有这种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

“半导体么?也是为了尉来汽车做准备的?”

巨量引擎的所有布局都是为汽车事业做准备,这一点黄鸣跟成林峰是知道的,作为尉来集团的控股主体,让尉来集团实现腾飞上市也是他们的目标。

如果要问巨量引擎目前最大的一块资产是什么,不是投的小米,也不是将来的巨无霸字节,而是尉来汽车,并且会一直都是。

这是战略核心,就像是树木的主干一样。

“差不多了,将来汽车芯片以及全新智驾系统,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咱们的新能源汽车不是对标BYD,而是对标特斯拉,甚至说得比他们做得更好才行。”

如果说小米主是想做安卓版本的苹果,那么尉来汽车的一切实际上就是BYD跟特斯拉的结合体,但最终的对标标的还是前世的特斯拉。

之所以看起来不伦不类的,那也只是因为檀锦程前期没钱,不像马厂长一样,他在入股特斯拉之时,就是身家数亿美刀的大富豪,兜里有的是钱,可以从一开始就搞电动汽车。

但即便是这样,马厂长也是差点把自己的钱给烧没了。

不搞烧油车,檀锦程根本是烧不起的,初代的燃油车,说白了其实也就是组装工程,真正自研的不能说没有吧,只能说可以忽略不计。

“半导体行业可是一个大投入啊,咱们这点钱能投不了几家公司吧?”

“所以说不急嘛,咱们这一次慢慢选,然后把他给收购过来,做一个BYD半导体级别的车规半导体公司。”

迪子的实力真的是很强,除了被干掉的光伏,他们还有半导体,并且在2004年就成立了,虽然这些年看起来没搞出什么东西,但是也是在生存下来了的。

汽车,光伏,电子,半导体,并且迪子的半导体最后还成了一家独角兽公司,貌似在2022年打算上市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终止上市了。

大概是车子卖得太好不缺钱了吧,不想跟人分享这部分利润?

“哈哈,老板你野心不小,收购一家跟投资一家可不一样。”

投资一家半导体,贵是贵了点儿,但拿个10个点左右的股份,现在也是可以轻轻松松的,但如果想要收购的话,那至少得百亿级起步了,而且越晚越贵。

这些年钱的贬值速度太快了,现在但凡有点东西的公司,亦或是有过几次创业经验的,融资之时开口就是美刀。

“我是这么想的,新能源汽车要做到核心部件是在自己手里从而控制成本,那么核心就一定要在自己身上。”

“咱们不懂可以学,BYD,特斯拉这些都是学习对象,我王叔这两年这么难都没有放弃他的半导体事件,那就说明有搞头啊。”

BYD今年全面收缩,裁员的裁员,离职的离职,很多能砍的都砍了,但是半导体公司却没有受什么影响,一直在默默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比燃油车要少很多,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浓缩的就是精华嘛。

如果能够保证核心零部件都在自己手里,那成本控制方面就能大大提高,前世的某些新能源汽车老总演讲时说市场只会留下几家新能源车企。

这其中就提到了价格战,但真要说起来,打价格战的话也只有BYD跟特斯拉才打得起,能留下的也绝对有这两家公司。

无他,他们拥有绝对的核心技术。

尉来汽车要做这样的企业,打价格战的时候可以勇敢出手。

你一个组装工厂,有什么资格去跟人家打价格战,价格战可不是说越便宜就越好,同级别的车子,他能卖到你无法想象的价格。

就像是现在的小米1,都已经十月份了,抢购还在进行。

雷布斯这几个月里名声是越来越臭了。

“那咱们得攒钱了,成总这个就交给你了啊。”

黄鸣有些调笑的朝成林峰眨了眨眼睛,百亿级的收购,可以说是轰动全国了。

当然,难度也可想而知,能玩半导体的都不是什么随便的人,可能真要如老板所说的那样,去庐州看看了,没有庐州以及皖省Zf的牵线,恐怕是有点难。

“哈哈,确实是得攒钱了,靠两位了,一些非核心的股票还有股份的话能变卖就变卖了吧。”

除了巨量引擎之外,尉来汽车这边也要开始攒钱了。

华艺的股份已经卖完了,接下来曙光汽车的股份也得给他清仓掉,另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股份也得给他清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产业凑巴凑巴的,怎么着也得有个十亿左右吧?

还得多卖车啊。

九月份SUV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各大阵营也都一目了然,本田CRV以20118辆排名第一,悦驰A1九月份共计卖出20029辆。

单月第一次销量突破2万辆,另外本田CRV也同样是第一次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

两家依旧是咬得死死的,在第一第二名之间来来往往,而排名第三的途观,单月销量却只有13387辆。

三至五之间的销量差距是3000辆之间,而从第六名开始,销量就不足一万辆了,三大阵营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

最让人意外的是BYD S6,九月份单月销量居然达到了7447辆,排名第10,这涨速真的是太让人意外了。

好家伙,上市第一个月销量只有104辆,后两个月销量又平平无奇,谁能想到八月份之后涨速惊人呢,月销过万貌似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F3,F0销量下滑,G3根本卖不动,没想到S6又异军突起了。

尉来目前的车型还是太少了,一旦悦驰A1的销量下滑,那就非常危险了,张永目前到处推销埃安S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另外黄海客车的纯电车型,今年卖得也不错,目前为止一共卖出去300多辆。

至于说尉来ES6,这款车型暂时还没有打出大批投产,准备走高端订制路线,这样的话可以少亏点儿。

扬子皮卡-黄海客车-埃安S-悦驰A1,以及即将上市的悦驰A3,构建起全新的产品矩阵,保障起尉来汽车的销量。

话说回来,迪子的王朝系列貌似已经在开始准备了吧?

王朝系列第一款上市的是秦,算是入门级别的电动车型,中端的话以宋为主导,至于说高端的话则以唐汉为主导。

秦采用了全新的外观设计,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才是迪子第一款自主设计车型,摆脱了“复刻”的思路。

夏冰的离职应该也是迪子摒弃之前设计思路的原因之一。

低端这方面,尉来有埃安了,以埃安S的外观设计,又先于秦上市,跟秦竞争没什么问题,但是高端方面的轿车,目前尉来可还是没有定下来。

要不要把汉给抢过来?

还别说,迪子的汉系统真挺漂亮的。

算了,到时候再问问克里斯的意见。

宝马i3的设计师克里斯托马斯,自从上次檀锦程去夏威夷亲自邀请之后,此后双方就一直保持着联系。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克里斯对于尉来的诚意很感动,同时也认为尉来是一家不错的车企,规模比他之前任职的任何一家公司都要小,但朝气蓬勃。

最主要的是尉来的设计理念跟他还有他的团队真的很贴合,让他非常动心。

克里斯已经答应檀锦程,会在2012年入职,目前宝马i3也已经正式上市,他在宝马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年底的时间他也会来一趟华夏,跟檀锦程亲自谈谈入职之后的事宜。

集团CEO兼销量公司经理张永,汽车研究院院长余利国,副院长胡争楠,制造部经理张利,还有即将到任的设计总监克里斯托马斯。

尉来汽车的架构已经基本完成了,接下来檀锦程还想挖几名比较牛逼的营销人员,这一点他想从苹果身上做做文章。

苹果的体系还在,库克虽然是乔布斯指定的接班人,但他上位也要用自己人,这肯定会引起苹果一系列的人员动荡。

无论是制造,营销还有管理,苹果都不少优秀的人才,借助于苹果股东的身份,巨量引擎这边也是拿到了不少苹果的资料。

檀锦程想利用苹果这个人事变化的动荡期,争取从苹果挣一些制造,营销方面的高管。

有点难,听老美那边跟尉来合作的跨国猎头公司介绍,马厂长似乎也在打这方面的主意。

作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尉来汽车在车机方面没有选择安卓系统,而是选择了跟特斯拉一样是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

甚至于芯片也是跟特斯拉同一家供应商阿童木。

linux系统优点是长期用不太会卡,缺点嘛自然就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工作量也高,另外linux系统是完全开源免费的,也不存在什么侵权。

两家公司开发方向一样,挖人方面肯定就有碰撞的了,对于尉来来说,把老美那边的人挖到自己这边来工作,还有一个竞争对手,难度不小呢。

另外,檀锦程还想把张利的老婆给挖过来呢,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张利都没站稳脚根了。

再者像这种铁娘子性格的人物,暂时也不太适合尉来。

初创期的尉来朝气蓬勃,各方面都运营良好,员工的积极性也很好,铁腕人物反倒是对公司无益的。

等到了瓶颈期,或者因为的利益纠葛公司某方面出现问题,这样的铁腕人物就是整顿公司最好的一把刀。

“先别聊了,吃饭吧。”

三人在别墅凉亭里喝着茶,聊着天,这一聊就到了中午,老妈喊吃饭了。

“行,那就先吃饭吧,咱们好像很久都没这么聚过了。”

成林峰起身嘿嘿一笑:“那就叨扰老板一顿了。”

这几年以来,成林峰看起来越发的年轻了。

比起黄鸣一级市场投资的勾心斗角,他的工作相对要轻松很多,线下申购,线上买股票都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情往来,手下现在也有好几个基金经理了。

真要论起来,比他之前当基金经理之时还要轻松一些。

当然,这是指人情方面的。

人一旦心情放松,那就活得轻松,说话也就随意一些。

“咱们都认识多久了,老成说这话这是表达不满啊。”

“哈哈,这个我可不敢,也没那意思,只是很久没尝到阿姨的手艺了。”

“那有机会老成你跟老黄两人就多过来,最近我都在家里。”

黄鸣跟檀锦程一样,在甬城都是外地人,刚来之时檀锦程把他安排在这个别墅区里居住,这么多年以来也一直住在这里。

成林峰不一样,他本来在北仓就有房子,不过现在已经搬到锦鹏实业新开发的小区里了,那里有几栋独栋别墅,环境也不输于这里。

他也想搬到这个别墅区里来住,怎么着都算是离老板近一些,不过这个小区已经停止开发了,20几栋别墅也都已经分出去了,所住非富即贵。

哪怕是檀锦程,再想把高管们安排在这里都没有机会了。

“说起来老板,我们要不要也开发一个别墅区,就卖给咱们自己人都够了吧?”

“也不是不行啊,不过这事儿我懒得管,你要是有兴趣的话,你去联系一下张总,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意思。”

檀锦程口中的张总说的是张旭鹏,闪驰集团目前算是已经交给他管理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副总裁。

尉来汽车初期的成立是在闪驰集团的框架之内,得到了不少闪驰集团的帮助,但是现在尉来已经成立了独立的集团公司,动力电池这一块也并入尉来集团。

因此,两家公司除了正常的业务往来之外,并无财务上的联系。

都是檀锦程的公司,但分属两个阵营,可以说都是檀锦程的,也可以说两家毫无关系。

接管闪驰集团之后的张旭鹏,在檀锦程的支持之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

最大的改制方向,那就是给闪驰集团减负,从重资产向轻资产方式转型。

闪驰科技是上市公司,有他独立的管理层,也自有他的一套运营方式,不宜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新建新的生产基地方面,就要谨慎许多。

而原来他管理的锦鹏实业,则进行了大范围的改制,GXG专注于电商业务,线下不再增加新的门店,另外生产方面也尽量向代工靠拢。

至于说原有的服装出口业务,已经跟锦逸实业合并。

锦逸实业成了一家纯进出口型的公司,出口业务包括3C电子,服装等等。

原有的航新新能源,现在归属于尉来集团,巨量引擎也已经独立,跟闪驰集团有关的明程实业,盛世闪驰以及搏能环保新能源的股份也已经交割至闪驰集团。

张旭鹏以新成立的一家投资型子公司控股这些有投资份额的零部件公司。

此外,闪驰集团还有另外一家子公司,那就是八方电气,这些年的八方电气业绩也是蒸蒸日上,王青桦也有了独立上市的想法。

张旭鹏也很支持王青桦的想法,能够在他手里再动作出一家上市公司肯定是好事。

至于锦鹏实业,张旭鹏没想过把它上市,轻资产运营就是为了杜绝上市的想法。

比起上市,他更希望锦鹏还有锦逸纯粹一些,一家集团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算怎么回事。

这一点是他考察过一些老牌服装品牌,如恒源祥等等得出来的结论,这些老牌企业都把自己的工厂卖了,甚至于品牌都授权出去了,可以说是躺着赚钱了。

代工模式可以学习,轻资产也可以学习,但是品牌授权这个张旭鹏就有点看不上了,授权过多这个牌子也就烂了。

“哈哈,张总现在玩轻资产,不见得他能答应呢。”

“轻资产跟建一个别墅小区有什么关系,又不需要太大的地皮,你还打算卖啊。”

真弄个别墅小区出来的话,以张旭鹏稳健的性格,规模也肯定不会大的,撑死了百来套不得了。

话说这小子结婚之后,在管理公司方面越发的稳健了,这一点倒是跟他前世婚后的表现差不多。

这样的张旭鹏,如果在开拓期的闪驰,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对于现在的闪驰来说,刚刚好。

给闪驰减负,也是檀锦程的意思。

比起无限扩张的尉来以及汽车事业,闪驰更像是他跟张旭鹏的自留地,尤其是锦鹏。

上市有上市的好,但不上市也有不上市的好,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必须上市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