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774章 花落帝都,自带光环。

2003:从外贸开始 第774章 花落帝都,自带光环。

作者:如梦如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8月16日,帝都798艺术中心。

“苹果的股票处理得怎么样了?”

今天的798艺术中心,人声鼎沸,受邀而来的除了檀锦程还有黄鸣以及成林峰等人。

巨量引擎好歹也是小米的第二大股东嘛。

成林峰低声笑道:“基本都处理完了,这一次咱们赚了不少。”

按照檀锦程的意思,持有525.3万股的苹果股份这一次会卖掉265.3万股。

成林峰从七月份开始,逐步抛售这些股份,共计回收17.64亿美刀,剩余的苹果股份价值还是在17亿美刀之上。

投入5亿美刀左右的成本,赚到了30亿美刀,确实是赚大了。

檀锦程点了点头:“行,那黄总你安排好这笔资金,规划好,一部分留在米国,一部分去法兰克福。”

17亿美刀,很大的一笔资金了,除去收购英会伟达的10亿美刀之外,剩下的要用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研究。

法兰克福分公司说是一家分公司,但其实更像是一个工作室类似的,员工人数并不多且更多的是从事研发,另外他像就是一个中转站一样。

把从英伟达那里学到的技术,通过法兰克福再转移到国内来,这些技术人员很多来自仲科院,清木系提供的专家,郭嘉对于尉来这次收购英伟达股份还是非常支持的。

不仅仅支援了技术人员,还入股了2亿美刀,只不过这两亿美刀拿到的20%股份在尉来第一代BPU架构研发出来之前是不能公布的。

另外苹果这边持仓股票的市值,其实不只是巨量引擎一家的,还有檀锦程自己那家锦清投资的。

这也算是一种把国外投资变相转回国内的方式了,在老米那边投资赚了这么多钱,如果只是单纯的把现金转回来,那也是相当困难的。

转换成技术就不一样了。

半导体企业的收购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经历过汉芯一号被骗的后十年,国产半导体企业除了正规的郭嘉队,那真的是一言难尽。

倒是有几家比较合适的,但是报价那叫一个离谱。

檀锦程不想再等了,既然如此,那就自己开干吧,现在是2012年,只是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那还是来得及的。

“余总来了没有?”

“来了,雷总把他跟您安排在一起了。”

“行,那走吧。”

这次的小米2发布会,檀锦程跟巨量引擎团队之所以全员出动,也是基于半导体公司的创立而来,现在的黄鸣可是投资圈子里的红人,成林峰也是基金圈子里的大红人。

负责巨量引擎二级市场投资的成林峰管理着好几个主权基金,从2007年开始,这些基金收益不仅稳定,还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不少大户都希望搭上这趟高速增长的列车,但是巨量引擎对客户的引进非常的严格,条件也非常的苛刻。

想要拿到入场券,除了有资金上的要求之外,还得看人,一般没点社会地位的人是拿不到这张入场券的,哪怕是檀黄成三人的亲戚都不行。

说白了其实还是巨量引擎玩的不是金融那一套,主权基金也只是为了方便在二级市场以私募基金的名义吸筹,也从来没有想过搞到多少客户,赚客户的佣金。

不为了赚你的钱,那话语权自然就是全部掌握在巨量引擎管理层的手里。

檀锦程嘴里说的余总,是国际上知名的机器人专家,毕业于金陵大学的余恺,在慕尼黑大学留学结束之后,又去了米国NEC研究院工作。

在担任部门主管领导的同时,深度学习了图像识别,文本挖掘,多媒体检索,视频监控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产品技术研发。

此外,余恺还有过在西门子数据挖掘部门任资深研究员的经历。

履历上来说,余恺是绝对牛逼的,关键有一点就是他的本科学业是在国内完成的,现在虽然在米国工作,但没有人会怀疑他将来是会回国的。

檀锦程能认识他,也算是一种机缘。

这两年郭嘉搞了個龙星计划,就是组织一批在米国学术界已经有了成就,有一定地位的留学生,不定期回国就某一领域,在各地大学系统讲授一门他们的研究生课程。

余恺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清木大学和仲科院都开设了夏季课程“机器学习”。

清木大学还有仲科院,甚至于36氪的刘成对于余恺都非推崇,这些旅美的专家们请他们回来讲课,背后无非是想让他们回国工作,创业。

盯着他们的大公司肯定是不少的,檀锦程在多方推崇的情况下,也盯上了余恺。

其实百度在檀锦程之前就已经盯上余恺了,百度很想邀请余恺加盟,这是通过猎头得到的消息,前世的檀锦程没听说过余恺这个人的名字。

但是百度的人工智能一直是国内最早研究,技术比较领先这事儿他是知道的。

履历这么牛逼的,又被百度给盯上去负责人工智能,那必须得拿下啊。

檀锦程拿下余恺的方式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那就是给股份,并且给的还要比百度更多。

至于其他的待遇,帝都ZF自然会满足余恺的,把公司放在帝都也是基于这点考虑。

今天是檀锦程跟余恺的第五次见面,整个七月份,檀锦程硬着头皮听了他几次的课。

听不懂,但是结合他讲的以及他前世知道的一些人工智能方面的信息,多多少少还是得到了一些印证,这家伙是个牛人。

这样的牛逼人物,前世居然没怎么出现过在媒体的镜头里,只能说科技圈子真是藏龙卧虎啊。

龙星计划真是个好东西啊。

不过让檀锦程较为感慨的是,这年代双方的关系是真不错,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也没有檀锦程想象当中的那么难,龙星计划能够实施本质上就是一种很好的表现。

在老米那边工作学习,拿他们的工资,把学到的知识再传授回国内,这放在10几年之后那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一起干吧余总,别去什么百度了,咱们的平台也不差,您还不知道吧,我们还有个尉来智驾,专注于车规芯片研究的话,新公司是可以做到有一定地位的。”

“再说了,我们的名声可比百度好多了,赚钱也要考虑下名声的嘛。”

小米的第二次发布会依旧是热度十足,1999元的售价跟第一代同步,这价格真是够够的了,连续两款高配置的智能手机都是这个售价,确实是没有敌手可言。

4.3英寸的主流屏幕,铝镁合金的框架设计,正面是黑色,可拆解式的后盖是白色,外观设计在檀锦程看来是有点土,但是在2012年还是比较漂亮的。

小米前期的设计一直算不上有多惊艳,但是符合主流,配合它的售价以及配置确实是没得说。

“檀总的邀请方式还真是独特。”

余恺被这一句百度名声不好给干无语了,他是真的不避讳啊,这话要是传到李老板耳朵里,那就多多少少有点得罪人了。

“目前全世界的车规芯片来说只有那么几家,我们如果从现在开始研发,是有机会站稳脚跟的。”

2012年在车规芯片的研发上还谈不上有多智能;当然,这也是表现在市场上而已,各家有没有藏着什么技术谁也不知道。

就像是尉来汽车不会把最新的技术全部适配于现有车辆之上一样。

代表的企业有英飞凌,恩智浦,德仪等等企业,几年之后在车规芯片上的大玩家英伟达,mobileye(英特尔的壳子)等公司此时还是初期研发阶段。

檀锦程说的这些余恺是知道的,只是他没想到一个不懂技术的老板居然野心这么的大。

“我能问问檀总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精力与资本去研发这些吗?按现在主机厂逻辑来说,这些完全不需要自己搞研发,等技术突破之后就可以买这些东西啊。”

一至七月份,悦驰系列共计销售15.17万辆,三款车型平均每个月能够卖出去2.16万辆,按照市场的预测,今年全年悦驰系列的销量应该是在28万辆以上。

另外扬子新推出的麒麟系列皮卡,由于外观设计新颖,舒适度极高,在经过几个月的适应之后受到了皮卡爱好者的广泛欢迎,每个月的销量是节节上升。

七个月下来,对于车市的总结频繁出现,尉来在燃油车方面一系列的表现让市场为之一亮,扬子皮卡今年的总销量也极有可能会突破3万辆。

各大专业媒体对于尉来汽车今年的整体销量预期一致都是30万辆以上,如果没有这些檀老板口中所谓的核心零部件研发,尉来集团不知道将会是有多赚钱。

“直接采购肯定是方便一些,甚至于说成本还要低很多,但是这也算是个未雨绸缪吧。”

自主研发并发代表着成本就更多,多数企业其实都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但是为什么还要向供应链采购,其实也就是出于成本考虑。

车规芯片国内的企业也并非没有研发能力,但芯片这玩意儿,能研发是一码事,量产又是另一码事儿,只有能做到大规模量产了才算是研发成功了。

不然也就是一个概念,噱头而已。

商业行为很多时候不能用某某情节来解释的;当然,这么想多少有点短视了,以后也肯定会吃苦头的。

尉来搞自主研发,更多是因为檀锦程经历过那个时期,2018但凡名单里有上市公司上榜,那就是瞬间股价崩盘,对全体国民的打击还是非常深的。

“未雨绸缪?这话怎么讲?”

檀锦程思索片刻后道:“打个比方吧,幼儿园的小朋友关系好的时候可以互相分享玩具,但是要是翻脸了,那肯定有一个小朋友说我的玩具不给你玩了。”

“这时候,另一个小朋友刚好又没有这种玩具,那是不是他就会很失落?”

有些话不好说得太深,但是檀锦程相信余恺能够理解。

新能源汽车要说成本最大的那一块那绝对是电池,电池成本能够占整车成本的40%到60%,广汽的老总一度吐槽他们是在给宁王打工。

智能驾驶芯片虽然成本没有电池这么夸张,但它可是涉及到汽车驾驶安全,关乎汽车未来核心技术的关键产品之一。“我大概明白檀总的意思了,这确实是一个未雨绸缪的想法。”

“除了这些之外,我还希望未来某一天我们的车企可以做到技术自信,品牌自信,而不是说像现在一样,用了某家外资品牌的零部件就是他的卖点了。”

“到时候,如果说到车规智能芯片这一块,我希望大家可以堂堂正正的说出,这是我们公司开发生产的。”

大嘴的遥遥领先式营销方式确实不是檀锦程所喜欢的,但是不得不说,他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品牌自信,带来了技术自信,增加了消费者对国产自主品牌的认知。

在此之前,消费者都是以用国外品牌为荣的,包括现在都是如此,同样是智能手机市场几乎无敌的存在,苹果但凡出现点不利的新闻,就有人给他洗白。

而小米就没有这种待遇,这其中肯定是有质量问题存在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是国产品牌,暂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同安卓阵营里的三丧,他们的所谓高端手机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同样发烫,而且论保值率来说,跟小米是没法比的。

小米都有黄牛了,三丧的机型买到手之后就直接亏1000元左右,但是没人说他们什么。

“这话说得提气;那行,那我跟你干了,自己创业试试。”

檀锦程给他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新公司的CEO,团队由他来组建,除了研究方向定下来必须是智能汽车芯片之外,公司运营也由他来安排。

另外,檀锦程最大的诚意就是给了他以及团队整体5%的股份,这5%的股份在任何一次融资过程当中都不会被稀释,直到上市IPO。

到了玩高科技行业阶段,檀锦程充分的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

实际说白了高科技公司老板都是孙子,技术大拿才是爷,一个技术大爷可以决定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未来走向。

芯片行业自不必说,拿网龙跟雄俊的纠纷就知道了,网龙不肯给雄俊任何股份,认为他是可以替代的,换个管理人员依旧是那个市场第一。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雄俊出走之后网龙的手机助手已经类似于黄了,而91手机助手却依旧是那个更新最快,技术最先进的,这一切都是雄俊不辞辛劳,日夜加班的成果。

这一切其实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还有一个优秀团队所造成的。

雄俊以及他的团队为什么这么拼命?还不是檀锦程给了他们15%的股份,拿百度第一次报价来说,这15%的股份就足以让他们财务自由。

雷布斯为什么能从魅族那里挖走工程师?还不是因为老黄太过于抠门,他连跟他一起创业的三剑客都不舍得给哪怕一点点的股份,只当人家是打工的,这谁受得了?

高科技公司5%的股份是什么概念自不必提,尉来新成立的半导体公司,单单第一笔注册资金就准备了5亿美刀。

不算薪资待遇,相当于檀锦程用一亿多人民币的诚意金来邀请他加盟了。

“新公司是尉来的,但同时也是余总你的,我会让他以独立的形势运行,而不是尉来的子公司,从级别上来说跟尉来是平级的。”

“另外,我们对于新公司的运营理念是开放生态,软硬结合,服务至上。”

“新公司未来也会有融资需求,只不过这一切得等到几年之后,这几年里需要的资金会由我们来提供。”

智能驾驶芯片的未来是在2015年之后,檀锦程不反对自己研究的东西用于其他公司的产品之上,但这种高科技的产品,肯定是要优先供应于尉来汽车上的。

有了一个三年期的优势,迪子跟特斯拉又能如何?碰一碰也不是不可以。

另外,新公司是自带光环的,背后可是有着郭嘉队支持的,把公司放在帝都大部分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所在,公司未来总部会放在仲关村的集成电路产业园之内。

帝都ZF跟仲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园这边诚意十足,给予了大量的税收以及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甚至于连帝都户口都给了檀锦程20个,这玩意儿哪怕是在2024年都是帝都招商的大杀器。

5亿美刀的注册资金,郭嘉队就提供了两亿美刀,这两亿美刀是上次谈收购英伟达股份之时答应的,就是用于新公司的资金。

用于新公司,可以换算成人民币,檀锦程的资金在国外使用,国内的也不用影响外汇。

可以说,新公司就像是白嫖来的一样,前期甚至于不需要尉来提供资金就足以运营起来。

“这么一说我理解了。”

余恺再无顾虑,新的公司就是一家独立的高科技公司,以他跟他的团队为主,檀锦程是独立投资人,另外背后还有着郭嘉队的支持。

公司地址定在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仲关村,方方面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原本他是差点接受百度的邀请,回国主持百度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但是现在他已经被檀锦程说服了。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政策有政策,干就完了:“行,那交给我吧,对了,新公司叫什么名字?”

檀锦程笑道:“公司名字你来定吧,反正法人是你。”

这就是妥了,都开始想公司名字了。

余恺想了好一会儿:“那就叫地平线吧?怎么样?”

“嗯?地平线?什么意思?”

檀锦程愣了,这家公司他前世好像听说过,是一家独角兽公司,但是没什么了解。

“我是这么想的,地平线是指地面跟天空的分隔线,科技公司用这个名字寓意着无限可能,另外檀总伱也说了,新公司是一家独立的公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那么取名上跟闪驰系还有尉来系区分开来是比较好的。”

第一条是他自己的理解,无所吊谓,叫什么都行。

不过后面说的确实是有点道理,既然是要做一家独立的公司,量产之后还想着做其他主机厂的生意,那名字上跟闪驰系还有尉来系区分开来也是有必要的。

这个跟电池不一样,电池大大小小的生产商其实是不少的,区别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差别。

智能驾驶核心元器件真正的玩家没有几家,未来如果想要供应给其他的主机厂商,那么他们肯定是有入股要求的,保持独立性确实是有必要的。

除非是不做别家生意,像BYD半导体那样,只供应自家。

“那就叫地平线吧,你的想法挺好,确实是应该跟我现在的命名方式区分开来。”

“行,那我就开始筹备了,团队的话我会自己组建的。”

余恺的人脉还是不错的,西门子,老米那边他都当过负责人,回国创业能够迅速拉起来个合格的团队,檀锦程看中他的也是这一点。

“好,那你就先组建团队,在集电园找个合格的场地,需要跟仲关村这边对接的我会派人来协助你的。”

“没问题,那我暂时就留在帝都了。”

细节方面又商议了一番之后,檀锦程便走了,两人都很忙,今天还是趁着小米二代发布会的机会才找到一个时间点详谈。

另外双方还得签订一些协议,还得去跟法务聊聊,总之这几天檀锦程要一直留在帝都了。

还好,现在是暑期,檀锦程把一家人都带到帝都来游玩了,顾清清也跟着过来呆几天,一岁出头檀槿川正是狗都嫌弃的年龄,没有她在旁边照顾着着实有点不放心。

说起来顾清清这些年牺牲是真的不少,工作跟生活不能兼顾,檀锦程太忙,哪怕他很想兼顾起家庭也很难做到,为了平衡家庭与事业,顾清清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

她自己既要平衡于工作,又要兼顾起家庭。

若不是堂姐顾燕柠现在成了她的专职助理,她是不知道有多忙的。

今天顾清清也低调的出现在了小米的发布会现场,不过发布会结束之后她又低调的回去了,早些年仲关村附近的那套小房子很明显的不适合了。

檀锦程又在这些年新建的小区里买了一套大平层,如今一家人除了他都在大平层里躺着,帝都可玩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这也算是檀锦程能够给予家庭最大的便利了,趁着出差的时机,一家人都有时间的情况下带着一家人去各大城市旅游,换换心情,长长见识。

在曾纪祥以及带来的团队配合之下,余恺的动作很快,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搞定了公司的注册手续,团队成员也在陆续到位。

2012年8月23日。

“檀总,看看,这算是你的生日礼物了。”

余恺面带笑意的给檀锦程递过公司的营业执照,注册时间正好写的就是今日,今天是七夕,也是檀锦程27周岁生日。

今天他没去公司,余恺是主动登门的。

“咦?余总有心了,谢谢。”

情商不低啊,檀锦程对于地平线的未来更有信心了,这5%的股份不白给。

根据地平线的股权划分,巨量引擎占股51%,锦清投资占股12%,程悦投资占股12%,郭嘉队的影子公司占股20%,余恺以及他的团队占股5%。

未来的股份会随着融资而稀释,但檀锦程肯定是地平线的第一大股东。

但是不管怎么样,IPO之前不可稀释的余恺团队,足以保证他们的利益。

自带光环,于七夕节正式成立的地平线,很快便在仲关村乃至于全国的科技圈子里引发起一阵骚乱,得到消息的百度李更是气得牙痒痒。

这可是他游说了很久的行业大佬啊,代表着百度未来移动互联网方向转型的核心人物之一啊。

就这样被截胡了。

“MD,得给他找点麻烦,大黄蜂不是找我们融资嘛;答应他,跟快的竞争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