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813章 投资小朋

2003:从外贸开始 第813章 投资小朋

作者:如梦如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响说得没错,羊城车展期间通过参展人员体验之后的口口相传,以及尉来APP社区里新增的帖子,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

这让尉来APP里一些观望的用户心动不已。

按照尉来公布出的时间线,首批搭载最新智驾技术的ES6车型将从2014年11月24日起正式接受预定,最快两周之后就可以体验到全新的驾驶乐趣了。

对于老用户的OTA也将于2015年1月1日以后开始逐步推进。

至于说埃安S用户关心的OTA问题,尉来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点,但是尉来总裁办特别助理李响表示会相应的晚一些,原因是适配问题还有一些测试问题正在修复当中。

另外就是零部件商那边的产能问题,不过这些话都是忽悠消费者的,真正原因是不能说的。

不过不管怎么升级,在硬件设施方面,老用户也是没法跟新用户相比的,这一点没有任何的办法。

老用户哪怕心有芥蒂也无可奈何,实际上不管怎么掩饰,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大多数还是沦为车企的试验品,尉来也不例外。

能做的就是尽量用最好的服务来安抚用户,这一次对于老用户车机的OTA,尉来是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算是安抚了老用户的心。

还别说,这招确实有点好用。

还是那句话,这年头的消费者确实挺宽容的。

尉来的客户群体比较优质,跟买毛豆S一样,这年头肯定几十万买一辆电动车的那绝对是实力不差的,大部分其实还就是当一个玩具来用用。

基本上买了尉来ES6的用户,家里至少都还有一辆燃油车,且不会是级别太低的,多数还可能是宝马,奔驰的客户。

让这些高端用户保持对品牌的好感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十一月结束,尉来ES6的预订单确实不少,整个十一月份交付的ES6有1021辆,未交付的订单已经累积到快4000辆了。

另外,埃安S的订单也越来越多了,未交付的订单数量都已经过万了。

之前跟船夫哥说的所谓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小,其实这话也不完全对,1至11月份,全国交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七万多辆了。

按这个趋势,今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卖出去个八万辆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种市场规模已经不算小了,要知道前几年之前的皮卡车市场总体销量其实也就跟这个差不多。

11个月结束,尉来今年的销量基本已经确定下来,全年40万辆的总销量已经在这个月完成了,今年总销量应该是在43万辆左右。

相较于去年,尉来今年的增长应该是在15%以上,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当然,最为惊喜的肯定是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增长率,去年尉来的新能源汽车卖出去7000多辆,今年大概能卖出去2.8万辆左右。

而这仅仅是能够交付的,算上未交付的订单总量应该是能够奔着四万辆而去的。

只计算交付量,尉来是全世界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厂商,跟特斯拉的差距也就一个北美市场,其实檀锦程也一直在考虑要不要进军北美市场。

这个问题还挺头痛的,按他的记忆后续发生的一些事儿似乎对于汽车行业冲击不是很大,似乎也是可以试一下北美市场的。

不过眼下还是先试水一下东南亚市场吧,用燃油车打开市场试试。

收购宝腾的事项尉来这边跟红衫都已经在开始组建团队,为前期做准备了。

檀锦程还得上报一下相关部门,收购国外车企必须得相关部门同意,另外还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特斯拉自打尉来之前弄地那套返还购置税的促销方案之后,销量大减,今年特斯拉3.5万辆的销量预期大概是达不到的,尤其是仲国区,当时他们制定的年销量1万辆。

现在能有个8000辆就不错了。

销量很难达到预期之后的特斯拉,股价从九月份见顶之后已经连跌三个月了,华尔街的资本嗅觉一直都是这么的灵敏。

不出意外的话,12月份特斯拉的股价还是会继续下跌的。

12,13年特斯拉算是过得比较舒服,不过在14年之后至18年这段时间,技术狂人马斯克的日子也不好过,在来华建厂之前尤其是2016年那段时间股价一度跌得很惨。

整体来说在2019年之前,特斯拉的电车在除北美市场以外的全球市场是不太被认可的,国内买他们电动车的那批用户更多的也只是好奇心而已。

另外,就是一些车企以及想要造车的如何小朋等人买过去做研究。

这帮人购买特斯拉的目的本来就不纯。

12月6日,继船夫哥在十一月底现身甬城,亮相北仓国际赛道之后,何小朋也低调现身甬城北仓。

要说檀锦程给甬城带来的最大变化,那就是让这座低调的工业城市不再那么低调了。

北仓更是频繁出现各种行业大佬,让这座连央视著名主持人都能念错名字的海滨小城多了几份关注度,商务接待成了北仓这些年不错的一项收入支柱。

“何总,欢迎。”

何小朋最近这段时间在杭城工作,跟阿狸交接UC业务,趁着周末有空的时间跟檀锦程约好。

“感谢檀总的招待。”

何小朋仰着脸笑着跟檀锦程打招呼,说起来何小朋个子也不高,比檀锦程还要矮一些,净身高175的檀锦程说起来在企业家群体里真算不上高个子。

比他矮的还真不算多。

“不用客气,阿狸那边交接得怎么样了啊?”

虽然没有从阿狸离职,不过何小朋已经成立了小朋汽车,上一世同时间成立的新势力三强,这辈子檀锦程就见着一家。

一统汽车专业媒体领域的李兵目前在易车干得不错,暂时还没有重新创业的想法。

至于李响,他态度的变化檀锦程是能够感觉出来的。

纵观新势力,做得比较好的都是在2014年至2015年之间成立的,后面的一些品牌大多数生存状况不怎么样,由此可见2014年真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元年。

现在不动手,可能以后的机会就不多了,这俩将来会不能继续创业檀锦程不知道,也无法预估他们如果真的出去创业又错过了这两年的黄金期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不过如果这俩出去创业该投还是得投的,好歹跟尉来关系亲密。

包括何小朋,如果他能接受投资的话,他也是可以投的。

接过檀锦程递过来的茶杯,何小朋笑道:“正在逐步交接,阿狸那边派了个团队过来,我现在的工作也不算很忙。”

其实哪用什么交接,早在阿狸以43亿美刀全资收购UC之前,以他们占股66%的份额,就已经安排了大量的阿狸人员,后期的UC何小朋基本处于被架空的样子。

“阿狸还真是有钱啊,43亿美刀,这手笔真是大得离谱。”

双方都已经同时官宣了,这笔全资收购算是成了,2014年UC浏览器占据国内浏览器市场66%的份额,在全球市场也有11.1%的份额,排名榜首。

但是即使如此,让檀锦程拿出近小300亿元去收购这样一家公司,他也是不乐意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使用习惯是完全被颠覆的,拿前世的檀锦程来说,他就很少会拿用UC,要搜索就去百度,虽然广告多搜不到什么东西,但UC广告也不少。

被阿狸收购之后的UC,更是几乎从用户手机里消失,这里面有阿狸的原因,但是同样也有用户使用习惯改变的原因。

可以说,2014年就是UC估值的巅峰了。

“哈哈,确实有钱,不过听檀总这话里的意思好像是对于UC的估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啊?没有没有,实话说我确实有点太理解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体系,拿我们橙子科技来说吧,他现在80亿美刀左右的市值,都赶上我们尉来IPO之前的估值了。”

还有快的跟嘀嘀这两家,估值是最离谱的,多轮烧钱之后估值越来越高,都快要赶上涨幅良好的尉来了。

跟疯了一样。

“哈哈,这话有点不像是您这样的人能说出来的啊,您在互联网行业里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啊。”

“哈哈,我也就这么一吐槽,出了这个门我肯定是不承认的,”

互联网企业估值过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是跟行业属性有关联的,跟他也没什么关系。

该投资还是投资,该赚钱还是赚钱。

“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不过我们如果造车的还是会以互联网思维来的。”

何小朋点了点头,他来尉来就取经的,可不是聊什么互联网估值的,用互联网思维做车企,能够让公司快速成长,渡过最为困难的初创期。

“同样的,这个我也是认可的,咱们尉来其实做起来也是互联网思维,但实体企业最终还是要造质量说话的。”

汽车是一件很复杂的玩意儿,无论吹得再怎么厉害,但是说到底还是质量与安全,这是他最基本的要求。

何小朋认真的听着。

半吊子檀锦程,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是以他如今的地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至少在何小朋看来,檀锦程是懂智能汽车的。

尉来强调的是智能,他们在招股说明书当中关于未来汽车品牌的发展方向也明确表示,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情况下,他们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智能。

即所有软件和核心硬件都要进行自主研发。

大屏,电子电气架构,嵌入式,等等方面都会自主或者与供应商合作参与设计,力图做到整车OTA。

目前尉来的研发人员当中,有17%专注于智能驾驶以及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NIO Pilot也是第一款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全栈式智能驾驶操作系统。

虽然目前还不够完美,但是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去研发的,力图在智能驾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步。

以迪子为首的友商们慌了,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招股说明书当中明确的是企业方向,以动力电池 智能驾驶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尉来,在大家还以为他们只是口嗨之时,他们这已经搞出了世界领先的智驾系统。

你当人是口嗨,结果人家玩真的了,还直接给你放大,能不慌都不难。

话说回来,檀锦程跟船夫哥已经达成协议了,埃安S上的智能驾驶系统会在2015年6月份以后更开放更新,给友商们留下半年的时间。

同时也不限制BYD去跟地平线的余恺谈合同需求,无论是以配合开发或者还是投资入股的方式都可以。

这一条也适用于其他一线车企,只要有需求大家都可以合作。

用地平线来把国内一线车企都绑在一条战线上,形成一条技术同盟,这就是檀锦程想要做的。

至于跟BYD专利互换方面,檀锦程也没有过于难为船夫哥,技术研发申请专利这事儿最终还是得靠自己的实力,你的专利越多就越有话语权。

一直用着别人的总是不放心。

实际上车企之间专利互换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包括手机圈子里也是如此,如果大家都用钱来买对方的专利,那生产成本也太高了。

“对了,何总,有点好奇中为什么你把公司设在羊城啊?”

人在杭城的何小朋,汽车公司的主体设在了羊城,而羊城差不多又是广汽的天下,这让檀锦程有些想不通。

“我的两名合作伙伴跟广汽那边有点关系,另外他们还是清木汽车工程系毕业的,算是真正的专业人才吧,这些年我们一起创办UC,倒是有点荒废了当初的专业。”

何小朋说的是夏横以及何滔,这两位跟他关系很铁,从很早就一起在一起创业,是非常重要的合伙人,另外一名重要的合伙人就是余永福。

这位跟羊城那边也有点关系,综合考虑下来,把公司地点设立在羊城以求背靠大树,是他们四人共同的想法。

何小朋造车并非一时意气用气,而是经过充分考虑的,也是他们这个创始团队综合考虑认为可行的方案。

周末两天,何小朋都留在甬城,檀锦程带着他参与工厂,研究院,还去了闪驰科技那边看了看,招待很是周到。

多多少少也是有些看雷布斯的面子上,毕竟之前雷布斯特意交待过。

至于说何小朋会不会带走尉来的工程师?

这一点檀锦程并不担心,要走的终究是留不住。

两天的时间很快,尉来的各项成就给了何小朋很大的震憾,尤其是他想要搞的新能源汽车方面,从心而论他是认可檀锦程的智能核心方案的。

传统燃油车已经玩不出什么花儿来了,拼的无非就是底蕴。

新能源汽车要怎样去跟跟实力强大的传统车企竞争?

用檀总的话来说,你就只能做到差异化,让消费者对于你们的车子不只是停留在电车这个非常笼统的印象当中。

“我们是希望将来大家在提到新能源汽车之时,不是什么省油省钱,而是智能,让用户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在我的想法里,最好的无人驾驶应该是可以不需要驾照的,老百姓买车像买手机一样的方便,上手就能用。”

“当然,这个有点不现实,甚至于很多年之后都无法实现,不过万一有一天实现了呢?对吧。”

其实也不是没有,像是老头乐,虽然无法实现无人驾驶,但是老头乐不需要过多苛刻的条件啊,买来就能用,这也是老头乐为何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市场前景非常之好。

任何好的消费品,都是购买门槛低的。

“檀总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不过也正如您所言,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是无法实现的。”

不需要驾照就能开车,那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需求,更多的还是利益上的博弈啊,驾照这一条产业链不得拼死反抗?

“是啊,慢慢来呗,先让我们的车子变得有趣一些,给用户提供不一样的体验再说。”

“不得不说檀总的想法真是天马行空,难怪大家都把您称之为最好的产品经理。”

何小朋很是感慨,尉来真正强大的不是他们的技术储备,而是有着这样一位非常富有激情,很有想法又不冒进的掌舵人啊。

去年近37万的销量,在几乎没有多少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下,尉来今年的销量预期依旧只有40万辆,而且在十一月份就已经完成了。

以檀锦程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理解程度,他不可能不相信今年产能上的爆发力度,尤其是七月份之后。

“过奖了过奖了。”

他跟何小朋之前见过好几次,但是双方要说熟基本也算不上,且见面之时都有雷布斯在场,核心人物还是雷布斯。

双方也并无多少深入性质的交流。

再者,他也是知道UC的未来趋势,也没什么了解的兴趣。

不过这一次跟何小朋算是深入交流了,目前还是空壳子的小朋,貌似好像实力并不差,总部以及研发中心放在羊城,准备组建一支规模化,多元化,重自研的跨界团队。

而且何小朋的计划当中的初始团队当中有90%是技术人员,这就很变态了。

重视技术的公司,都不会太差,这一点檀锦程心知肚明。

他的尉来就是如此,每年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资,虽然平时看起来没什么动作,但是只要搞出来的就是大动静。

哪怕是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闪驰,这些年都一直保持着5%以上的技术研发投入,而不是一味的吃老本。

在闪驰召开股东大会之时,也不是没有股东质疑这一点。

用股东们的话来说,闪驰科技已经是行业绝对的龙头了,与其把大笔的现金投入到研发当中,不如适当的降低一些研发投入用于股东们的分红。

檀锦程当场就驳斥了他们这种短视的言论,想要赚更多的钱,拿更多的分红可以理解,但是不能用这种方式。

拿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来说,美的为什么会超越格力,无非还是他们肯花钱开发更多的小家电业务,而不是一味的死守空调这一块。

格力号称掌握了核心技术,但是为什么市场会一步步的被蚕食?

除了经营理念没有及时改进之外,根本原因还不是不舍得投入。

董小姐逢公开场合必说他们给股民分了多少多少红利,但真的是这样吗?

看看大股东是谁就知道了。

闪驰如果按格力的模式,每年大额分红,那这钱到底是分给了小股东们还是檀锦程自己?

分红这玩意儿可是按比例来的。

提出这个观点的股东,就是闪驰持股较大的股东之一,他们又不想减持套现,又想多拿点儿分红,就试图用这种毫无逻辑的方式来让全体小股东们跟他站在一起。

毕竟多分点钱,小股东还是乐意的,至于公司将来怎么样他们不关心,分到差不多了他们是还可以清仓减持的嘛。

“檀总也做投资,那我也不藏着了,这次来除了学习之外,还想问一问檀总有没有想过投资我们小朋的想法?”

在羊城有广汽这个地头蛇当靠山,小朋的团队组建没什么问题,但是广汽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见得有尉来强,至少没有尉来新颖。

何小朋也想多找几家靠山,如果能背靠传统车企巨头以及新能源龙头,那对于小朋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

“没问题啊,我之前就说过我们公司的李响当时也有想造车的念头,我会投资他,何总这里当然也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是用互联网思维的造车,那小朋就会经历多轮融资,如同小米一样。

对于股权方面,何小朋已经做好了出让的准备了。

“只是我想再问问,何总你确定还要在阿狸继续干几年再说?”

这两天里,何小朋也透露过他的打算,他会出任小朋汽车的董事长,但是现在还不离职,依旧留在阿狸学习一段时间。

不过这一点檀锦程不是很认同。

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跟CEO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檀锦程虽然没有挂CEO的名头,但实际上行使了大部分CEO的职责。

董事长可以当甩手掌柜,但是CEO是不行的。

何小朋有点不明白:“是啊,不知道檀总有什么说法吗?还请直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