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822章 高送转?割韭菜?

2003:从外贸开始 第822章 高送转?割韭菜?

作者:如梦如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14年最火热的词是互联网。

不仅仅只是BAT,各大互联网企业轮番上台表演,从年初的一月份一直持续到除夕,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跳出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除夕之前阿狸跟橙子科技之间的集福大战,除了给网民带来了数十亿红包瓜分之外,更是火药味十足,两方关于创意,专利抄袭等等方面的互喷,更是将全年的互联网热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家吵了一个星期,但是却没有输家,要说真正的‘输家’,那就是腾迅了,他们的红包完全没有了去年的热度。

阿狸在一个星期的集福活动当中让支付宝增加了11亿对好友关系,同样的橙品会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活动结束的正月初一,橙品会增加了2.5亿对好友关系,累计注册用户达到了2.5亿,活跃用户提升至5000万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5%。

同尉来财报表现喜人一样,橙子科技在2014年的业绩也表现亮眼,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橙子科技2014年全年营收37.7亿美刀(约235.56亿元),同比增长122.4%。

其中移动端,橙品会的用户数量高达8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橙品会转型移动互联网非常的成功。

这一次集卡大战当中,橙品会的名气大大提升,敢于挑战互联网巨头的地位,并且还是以弱者的姿态让橙品会获得了很多的好感。

阿狸所损失的名声对于他们来说不值一提,但是橙品会获得的好感却是能够让这家小小的垂直特卖类网站获益良多。

春节之后的橙子科技员工热情高涨,能够亲自对与跟阿狸这样的巨头打对攻战,并且还能够不落下气,这是所有基层程序员都为之自豪的。

负责出面做先锋官的程皓,更是在公司内部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孙同雨的隐退的影响似乎已经被逐渐消弱了。

“一家企业从0到1是必须由创始人以及股东合力推动的,但是从1到100,那就可以放心交给职业经理人了。”

正月初十也就是二月份的最后一天,结束老家过年的何小朋,又一次来到了甬城,这一次他主要是来跟檀锦程商量小朋汽车融资事宜的,当初投资小朋汽车是檀锦程答应了的。

让檀锦程有些意外的是何小朋所谓的天使轮融资仅仅只找了他一家,剩下的他打算自己解决,不过要价可不低,500万美刀只出让10%的股份。

一个想法,连PPT都没有,就值3个亿,这就是互联网。

不过以何小朋的团队来说,有过UC成功经历的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这个估值倒也不算特别的离谱。

何小朋之所以只找檀锦程,其主要原因还是一则他不缺钱,不需要太多的投资机构在风投轮分润股份,但是尉来能够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经营上的经验,这是作为初创公司的他们所急需的。

500万美刀,10%的股份,檀锦程没有提出什么异议,战略投资要那么多的股份也没什么用,时代已经不同了。

不过当何小朋问起上次到访之时檀锦程提到的让他管理自己公司之时,檀锦程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个跟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强弱无关,拿库克来说吧,他的能力应该超过99%的创始人,国内也从来不缺顶级职业经理人,不过大家的诉求不同。”

说白了职业经理人只是打工的,守江山可以,但是你让他们跟你一样打江山,凭什么?

人家能够拿到的收益是有限的,换一家公司同样可以打工,所谓的打工皇帝,那也只是打工的,指望他们把利益放在跟创始人以及股东们同一条线,那是不现实的。

檀锦程的每家企业,初创期都是亲自参与管理运营的,哪怕是橙子科技他退出管理很早,但那也是交给自己的老婆管理,顾清清跟他的利益是一致的。

只有等到市场稳定了,他才会交给职业经理人来管理。

“跟你说个最简单的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几百上千家,CEO有权选择给哪家先打款,他不需要做什么小动作去选择烂的供应商,只需要给回扣多的供应商先打款就行了。”

“虽然说水清无鱼,但是你创始人跟股东长时间不管这些,那这个窟窿也只会越来越大,最后导致你所生产出来的整车成本居高不下。”

“成本降不下来,你也就没有优势,如果头部企业打一场价格战,那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这只是檀锦程举的最简单的例子,实际过程当中的门门道道更多,这也是很多新势力车企烧了投资人上百亿,甚至是几百亿都没有什么效果,甚至是倒闭的原因。

根本原因还是监管不足,所谓的创始人也更多的是把自己当成CEO的角色,反正他们也没投几个钱,亏多亏少跟他们也没太多的关系。

干垮了这家企业,整个名头继续就是。

“所以我的建议还是你自己来管理小朋汽车,你在阿狸其实也学不到什么东西,现在的阿狸早就已经不是从前的阿狸了,另外他们的投资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小朋汽车的转变点是在大众入股以及王风英入职之后,大众入股之后通过核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小朋汽车的整体成本要比同行高出近30%,连大众都懵逼了,这也直接促成了小朋的反腐,才有了之后的涅槃重生,不然也是掉队的那一员。

“我会认真考虑檀总您的建议的。”

何小朋被檀锦程的一番分析弄得沉思起来,好一会儿才缓缓回道,今天的檀锦程是以股东的名义向他提建议,而不是之前朋友之间的关系,他就必须认真对待了。

“其实你也可以问问雷总的意见,雷总在短短几年之内把小米做到独角兽企业,他的意见是可以听听的。”

何小朋笑了笑:“其实是有问过的,雷总的意见跟您差不多。”

檀锦程两手一摊:“那不就行了嘛,听我的,认真做小朋,不要在阿狸混了,阿狸没前途的,他们的两呗已经在内测了吧,今他他只会是一家金融公司了。”

定于四月份正式上线的两个呗,已经向一部分用户内测了,这玩意儿是阿狸快速扩大的开始,但也是他埋雷的开始,杠杆率太高又想通地上市计划转移风险,被否决之后导致阿狸口碑的全面败坏。

PC时代互联网的尽头是广告,到了移动时代,互联网的尽头是放贷,一定程度上就是这几家巨头们玩坏了,他们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另外檀锦程对于老马在面对镜头之前拼命的鼓吹提前消费,也是嗤之以鼻。

老百姓是没有多少扛风险能力的,有些事儿你可以偷偷摸摸的做,闷声发大财,但是不能这么公开的宣扬。

“行,那我回去认真考虑檀总的意见,另外哪怕是从阿狸离职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檀总还请给我点时间。”

老大哥跟投资人都是在硬件还有实体方面优秀的企业家,他们能把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所想所知肯定比自己这个纯互联网人要懂得更多我一些。

既然他们都再三强调了创始人负责制,那自己就不能不当回事儿。

“那是当然,过几天我也会去一趟阿狸的,到时候可能又要跟何总见面呢。”

UC被收购之后,同时收编的还有何小朋以及余永福这两员大将,余永福已经基本能够确定在阿狸任职了,说起来前世这位最后是调去管理高德的。

不过现在高德在檀锦程手里,也不知道他的命运会最终走向何处。

“哦?檀总要去参观阿狸?这倒是难得啊。”

何小朋又不是傻子,檀锦程的对于阿狸了的态度他是能够看出来的,年前两家斗得这么厉害,阿狸的名声还因此受到了一些波及,只是没想到年后就有安排观察阿狸。

“学习学习嘛,想要做好实体企业,那就离不开互联网,作为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头部企业,当然是值得学习的对象。”

BAT的总部,现在就阿狸的他没去过了,腾迅很早就去过,百度因为上次出售91的原因也去参观过。

另外猪厂在杭城还有羊城的总部他都去参观过,有心人只要随便一查檀老板的过往行程,就不难发现这些。

老马的辉煌期还有好几年,年前斗了那么一下,也确实应该去参观参观了,不然这帮好事的媒体很容易在这方面做文章,这样对于橙品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何小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跟檀锦程签订好融资协议之后便离开甬城回了杭城。

他现在在阿狸总部轮岗,原本按他的计划是在阿狸工作个几年,学习点阿狸的成功经验,再顺势发现自己的一波人脉,之后再回归小朋。

现在看来,要改变计划了。

尉来集团上市以来的第一份正式年报说是在三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公布,实际在三月份的第一天就正式公布了,星期天股市不开市。

但零点之后公布的尉来2014年度年报还是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是沪深两市开年之后的第一份正式年报,同时也是创业板第一权重股的正式年报,提前公布出来的年报数据自然是备受瞩目。

如果说2014年的热词几乎与互联网有关。

那么2015年,那就注定离不开股市这个词,12月份,上证指数飙涨20.57%,哪怕是在平淡的一二月份,上证指数也同样上涨超过2.5%。

创业板指数更是在同花顺等热股的带领完全不受年报披露期的影响一往无前。

目前上证指数已经上涨至3300点以上,创业板指数更是逼近2000点,大涨的股市让牛市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以及人们的生活当中。

股民最为活跃的论坛社区淘股吧里,股票的讨论度相当之高,更有一名马甲名为“浩然正气”的小散用连载的方式来更新他的炒股生涯。

人气极高的帖子,经常被顶到淘股吧的首页,檀锦程还看过,这名小散进入股市的第一只股票选择的是往宿科技,主营CDN服务的网络公司。

这家公司他听说过,跟橙子科技业务上也有一些交集,目前也是创业板的白马股之一,人气很高。

檀锦程还看过这篇帖子,这位初入场自称小韭菜的新人做得还挺不错,他选的股票都是以创业板白马股为主,如往宿科技,同花顺,银之杰等等,眼光还是有的。

牛市行情里,第一步都是券商先行,在券商发力的同时都是炒小炒新,这是A股永远不变的主题,能够把入场股定在创业板,并且能够长期持有跟踪,持仓灵活的同时又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频繁换股,这种方式就连成林峰都觉得很强。

也难怪人家敢自信的实时更新自己的持仓。

另外这种方式在目前来说违不违规也没有个法律界线,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带动自己持仓的人气,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运营方式。

这就是跟互联网结合的好处。

任何信息只要有了热度,都可以无限放大。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PS:跟上本书来个联动,嘿嘿。)

作为创业板第一权重股,市值超过1800亿的庞然大物,尉来股份的股价注定不可能像其他小市值股那样的波动巨大,拿创业板两只人气极高的同花顺以及东财来说,他们目前的市值也不过250亿元与470亿元。

随便随便一点资金合力就能轻松拉个涨停,更何况这些公司会讲故事,东财在二月份就停牌了,准备全资收购国信证券。

游资比较爱题材股,而机构则更偏向于喜欢像尉来这种大块头,甚至于闪驰科技也比较受机构待见。

无他,不讲故事业绩稳定又能每年固定分红。

年后第一份财报,业绩又较为亮眼,尉来集团在这一天赚足了眼球。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不懂财报具体细则的股民只会关注增长率以及盈利情况,老实说在这些年动辄百分之几十,甚至于百分之几百的增长率面前,尉来集团一年十几个点的增长率还真是不够看。

不过内行人却是关注到了其中的细节,首先是此次IPO募资的重点项目,尉来集团宣称的一大核心业务动力电池项目,年营收几乎是以四倍的增长率出现在财报里。

最为关键还是尉来的这项业务终于是实现盈利,六个多点的净利润不算很高,但这却是一个强力的信号。

另外就是整车业务方面的周转率,这玩意儿能够高于同行平均水平,也说明尉来集团在零部件调控,以及整车出库等等方面优秀管理能力。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来形容,BYD平均卖一辆出去要72天,而尉来最高只需要65天,尉来卖出去一辆车,需要的时间要比BYD短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的变量可是非常了不得的。

至于说销量数据与营收,这些在专业人士眼里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毕竟之前公布出来的数据大致已经能够推断出来了。

“整车业务中规中矩,燃油车方面依旧还是表现优秀,研发投入还是那么狠,比较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车方面还有动力电池这两块业务,尉来集团还是那么的强啊。”

当年最初喊出尉来能够成为千亿巨头的那位分析师,如今已经是他们券商的王牌了,尉来上市之际他的那篇分析报告又被翻了出来。

顺带着,也自然而然的升职了。

已经是首席分析师,在互联网上有着人气的王楚作为长期跟踪尉来集团的券商从业人士,对于尉来的第一份年报极度重视,同时也有着较高的发言权。

实际上所谓的年报保密制度就是一个扯淡,若不是尉来在开年后刚刚上班之际就公布了,不给市场反应机会,这份年报早就到了这些人的手里。

任何时代,任何行业信息差都是赚钱的第一要素,在金融行业里更是如此。

韭菜们是怎么斗得过消息灵通的机构?

在王楚看来,尉来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是凭借着这个销量以及毛利率,盈利根本不在话下,话说尉来的成本管控以及效率是真的优秀啊。

一家优秀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随着人员的增加就势必会有大企业通病,经过八年发展的尉来同样不可避免。

但是在王楚看来这家规模庞大的车企以及零部件商,却像是有着什么魔力一样,依旧能够保持他们的初心,保持着创业的那份激情。

年度净利润超过50亿元,放眼整个自主品牌也是牛逼的存在,然而这看起来只是他的起来一样。

“加仓吧,不用多说,另外就是把尉来的评级再调高一档。”

王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尉来股份目前收报84.37元,市值1832.52亿元,这份年报会给尉来短期带来什么影响谁都不知道。

但是王楚知道,之前市场给予这家公司100元出头的价格,2500亿元左右的市值评估,那是真真低估了。

这哪是2500亿元市值公司的营收表现,哪怕是报2014年度的年报,3000亿元都打不住。

便宜,太便宜了,抢筹就是了。

最为关键的是,檀锦程旗下的上市公司,在市场上口碑一直不错,橙子科技近乎10倍的增长,给予了股东巨额的回报,让无数股民穿越牛熊的闪驰科技,更是A股的一道清流。

“让公司找个机会去尉来总部调研吧,我想亲自见见檀总,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王楚现在对檀锦程越发的好奇了,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总有着属于他独特的魅力,亲民,霸气嚣张,但又很低调,看似矛盾的词汇放在他身上又显得那么的和谐。

想见檀锦程一面不容易,尤其是他这样的所谓券商分析师,看似名气很大,但是在檀锦程面前啥也不是。

以檀锦程一向低调,非必要采访不接受的原则,想要见他一面还真的不容易。

整个周日,尉来的讨论度极高,不过这会儿檀锦程倒是已经把他扔到脑后了,已经发出去的东西了,股价表现就只能交给市场。

“你们觉得把闪驰科技高送转怎么样?”

张旭鹏,林裕民以及成林峰等人面面相觑,檀老板在大周末的把他们喊过来,还以为有什么事儿呢。

还是成林峰最先反应过来:“老板怎么想着把闪驰高送转啊,您不是一向不太瞧得上高送转吗?”

自2008年借壳上市以来,闪驰科技一直保持着5.1亿股的总股本,除了分红以及部分股东的减持,没有任何的变化,檀锦程的持股更是一动不动。

“这股市涨得太疯了,你们再看看闪驰科技股价,这样玩下去咱们的流动性都要没了。”

上证指数一个月的疯涨,闪驰科技肯定也是跟着上涨的,目前股价39.27元的闪驰科技,市值堪堪过200亿元,但是这个股价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按5178点位来计算,上证指数还有超过50%的上涨空间,闪驰一向都是能够跑赢指数的存在,按这个估算闪驰在指数见顶之时的股价应该是在60元以上,夸张的情况下能到七八十块。

甚至说上百块的股价也不是不可能,上百块股价的电动车公司?这不离谱嘛,一辆电动车才多少钱。

当然,最重要的是股价太高不利于流动性,这对闪驰的发展是不利的,闪驰又不是茅台,檀锦程是看不上高送转,但是该送还是得送啊,公司要融资啊。

“这倒也是哈,其实咱们的股价正常维持在20元左右才是最好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张旭鹏摸了摸下巴,作为闪驰的执行总裁,他早就已经不是那个对股票一无所知,甚至有些抗拒的黝黑小伙子了。

“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看法?”

“很简单啊,茅台股价才多少,茅台酒供不应求,电动车随处都是,咱们也不是唯一的选择,你让我花100块钱去买一家电动车公司的股票,那我肯定是愿意花200块钱去买茅台的股票啊。”

话糙理不糙,张旭鹏以一个纯韭菜的视角阐述了最简单的道理。

韭菜们买股票根本不看你总股本有多少,只会看价格,40元的闪驰科技都快如同鸡肋了,更不用说更高的价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