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687章 带老部队的弟兄们搞搞实弹射击

大国战隼 第687章 带老部队的弟兄们搞搞实弹射击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9: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肯定不是歼-11B,虽然外形极具迷惑性。

沈霍伊厂用四代机的很多技术搞了一架歼-11D,实际上连歼-11D这个编号都是网友取的,那只是一架技术验证机,是歼-11深度改进计划取消之后沈霍伊厂用来验证新技术的。

李战是见过那架歼-11D的,而且知道很多详细情况。非要打个比方的话,歼-11D就是国产版本的Su-35,是针对歼-11的深度改良版。

可以肯定的是眼前这架有着歼-11一样外形的战机不是歼-11D。

李战突然灵光一闪,惊讶地说道,“该不会是原版的苏两七吧?”

以前整机引进的那批Su-27已经陆续退役报废了,大量的歼-10和歼-11B补充进来替换掉了那些老家伙,以至于猛地看到原版Su-27SK,李战居然认不出来了,还以为是什么新型号呢。

于成林笑着竖起大拇指说,“好眼力!”

李战费解了,“二师的苏两七不是都移交给兄弟部队了吗?鹰隼旅当时接收了十二架。”

“是这样的。”于成林解释道,“这架苏两七之前一直在厂家那里做试验改装,上个月才转场回来。”

李战注意到这架只有战术编号却没有编制序号,八成是用来试验的,因此没多问。

于成林却是介绍道,“准备试验一些电子作战战术,用老飞机进行改装能省不少钱。”

“是好办法。”李战说,“我从二师带走的洞三拐歼七现在还在用,前前后后做了四次大的改进,过段时间转场到成洛马厂继续用。”

于成林哈哈大笑,“那个飞机还挺耐用啊,我记得遇到过不少险情,没想到大灾大难都扛过来了。”

“是啊,意义重大啊。我都想好了,等她退役了找个好地方给存起来,不能简单的报废回炉。”李战说。

于成林说,“恐怕你决定不了,没准上面会把她放到军博去。”

“那更好了,不过估计没那个资格啊。”李战笑着说。

军博可不是什么装备都能进的,一定要在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装备,毕竟里面已经陈列了歼-7。

李战想到一个事情,说,“是了,苏三五的合同敲定了,接下来就是等交付,很有可能装备二师。”

“哦?这是好消息。”于成林眼睛亮了亮。

二师对侧卫系列战机很有感情,侧卫系列战机的使用经验也是最丰富的,另一支同样情况的部队是三百师。和三百师比起来二师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因为要负责整个南海的空防,所以二师比三百师更需要大航程战机。因此几年后交付的Su-35肯定是会全部装备给二师。

在老部队转了一圈后,在用午餐的时候,于成林说,“下午有飞行,你要不要飞几圈?”

“方便吗?”李战马上来了兴致。

于成林笑着说,“当然方便,太方便了。顺便给我们的新飞行员指点指点。怎么样,飞歼十还是歼十一?”

“歼十吧,没很多机会开这个飞机,早都想好好地飞几下子了。”李战说。

于成林满口答应下来,“没问题,吃完饭先去招待所休息,下午我接你去外场。我给你安排几个实弹射击,你还没开歼十打过实弹吧?”

“没有,这块是我的短板。”李战点头说。

歼-7、歼-8、歼-11、Su-27Sk、歼-16、歼-15、歼轰-7,部队里几乎所有的战机他都飞过而且都打过实弹射击,唯独没有驾驶主力战机之一歼-10真枪实弹地打上几炮。

“正好把短板补上。这几天部队都在搞实弹射击训练,能得到你的指点不容易啊。”于成林笑着说。

李战是个宝,大家都抢着要。

打击西太海盗行动之后,李战的实战经验是水涨船高,哪个部队都希望能够得到这员猛将的指点,可惜大多数部队都找不到机会。二师近水楼台先得月,又是李战的老部队。于成林不可能不抓住这次难得机会。

李战的歼-10飞行时间是少了一些,一般来说具体到某种机型,想要达到教员级别的水准是需要大量的指定机型飞行小时的,问题在于李战不是一般人,一款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战机只需要一两次飞行就能完全掌握,阵风战机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

所以于成林非常非常的放心。

他需要李战从具体作战动作进行指导,而不是仅限于空战战术,这就需要实打实的进行飞行施教了。

午饭后李战到四团去看了看,和四团的飞行员们简单的搞了个座谈。再一次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李战感慨万千,营房还是那个营房,地方还是那个地方,可是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人,飞机也不再是原来的飞机。

如果四团已经是全歼-10团了,二师的歼-10都在这个团,其余两个团全部装备歼-11A和歼-11B,而歼-11A数量很少,正在按照计划用歼-11B来替代,换下去移交给二线的兄弟部队。

原来的老团长唐国正早在一年前就调到了东北那边去,高升当了师长。在王牌部队工作的好处这就体现了出来,调走的普遍都高升,二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将领种子部队。

李战给家里去了个电话就在内场的小招待所午休了起来,养足精神下午飞行。根据二师当日的训练安排,是带实弹射击的跨昼夜战训,时间跨度很大,从16时开始持续到凌晨。

这样的战训是让李战激动的,他都有全程参加的意思了。七八个小时飞下来那感觉是超级爽的。他也是憋坏了,在试飞黑丝带之前他足足有小半年的时间没有开过飞机了,对他来说简直是煎熬啊。

下午两点李战准时醒来,于成林亲自过来接了。直接到飞行简报室那里,和参训的飞行员简单见了个面,于成林就马上安排部署训练方案。他部署完一项就征询一下李战的意见,对李战非常的重视。

必须得承认,这方面于成林做得很好,至少比齐宏做得好。于成林在二师的工作时间很长了,否则下一任师长极可能就是他。

于成林会做事到什么程度呢,他一直在关注着李战的现状,当他得知李战要回来探亲后,马上安排人去接机,如果当天不是有飞行任务的话,他是会亲自去接机的。

部队其实和地方差不多,人情很重要。一件事情给谁做都是做,我和你熟悉一些所以安排给你了,你多了一个表现的机会。那么多希望能够得到李战指点的部队单位,在有限的时间里李战当然是先紧着关系密切和关心他的部队。

于成林给李战安排的是一架战备的备份机,四团接收的第一批歼-10A。需要指出的是,二师装备的全部都是歼-10A,比起某些兄弟部队二师的待遇算是好的。有好几支部队只能接收大红鹰师换下来的歼-10A,用二手货。

大红鹰师是歼-10第一师,最先装备歼-10A,歼-10B出来之后又优先换装歼-10B,把歼-10A交给其他部队。未来很有可能首批换装更加先进的歼-10C。

于成林带李战到停机坪那里,帮着他提前做飞行前准备,不时的聊几句其他事情。

“是了,春节首飞的大型运输机你了解过吗?性能怎么样?”站在登机梯上的于成林问。

李战检查飞控系统,说,“当时我就在长飞厂,见证了运二零的首飞。综合性能很先进,尤其是航电系统。这么说吧,如果伊尔七六算是第二代大型运输机,那么运二零就是第三代甚至三代半。”

“差距有这么大?”于成林很意外。

中国空军缺运输机是众所周知的,尤其缺大型运输机。为了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甚至购买、租用俄罗斯、乌克兰的二手伊尔-76,可见矛盾有多突出。这个矛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越发的突出,根据计算,当时的空中运输力量甚至不需以投放一个师的兵员以及装备,这对于肩负着统一祖国重任的人民军队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除了大型运输机,人民空军的战术运输机力量也长期处于不够用的状态,而且现役的中型运输机性能是落后的,和国外有较大差距。这种情况给予了军工研发非常大的压力。

运-20成功首飞之后,研发团队几乎都现场大哭了起来。前后三代人的付出,过程历经波折,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大型运输机升空,压抑了数十年的情感完全释放了出来。

在中**机发展史上,运-20的首飞是具有里程牌意义的,对人民空军的影响不下歼-20。

李战说,“差距很大,我跟着试飞机组飞过几天,运二零至少比伊尔七六先进一代。不过也是存在问题的,比如配套的发动机还没有搞出来。以运二零作为平台,未来搞战略运输机就容易多了。”

“是啊,军机研发就是这么一代一代一个型号一个型号先易后难的连续搞下来,中间环节要是断了就要从头再来了。”于成林深有同感,中**机研发是吃过亏的。

说了几句运-20的事情,李战问于成林,“实弹射击海域还是以前那一块吗?”

“你看看范围。”于成林调出坐标范围图展示给李战,说,“比原来的传统实弹射击范围要大很多。三天前就封海了,保障部队昨天完成了相关的保障工作,足够队打两天实弹射击的。”

李战笑道,“二师这是下了血本啊,两天的实弹射击那不得打掉二三十吨的弹药。”

“计划使用三十吨。”于成林说。

从年初开训动员之后,部队的训练仿佛一夜之间加码了。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三军部队的实弹射击训练增加了。前段时间李战和朱晴莹全国范围地跑工厂跑科研单位跑部队的时候,发现部队的年度训练计划里安排了大量的实弹射击,所有的部队都是如此。

以前还分全训部队半训部队,现在似乎这种区分已经完全模糊掉了,或者说压根不再执行那些老规定了。在以前,全训部队的训练量几乎是半训部队的两倍,理所当然的全训部队的战斗力比半训部队强。还有甲乙丙三个等级划分,还有满编、简编这两种区分。

从今天的变化来看,这些老规矩已经被扫入历史了,说明部队的改革是开始由理论研究转入了实施阶段。

一次实弹射击使用三十吨弹药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甚至以前一些实弹演习演练一场下来也打不了三十吨弹药。是没弹药吗,不是的,而是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李战听一些老兵说,以前服义务兵役期间能捞着三五次实弹射击的机会就算不错的,那还是步兵。现在呢,打到你吐打到你闻到火药味就恶心!

“你别惊讶,实际上部队现在大量增加实弹射击内容和你有密切关系。”于成林笑着说。

李战更惊讶了,说,“和我还有密切关系?这不能够吧老团长,我可影响不到广空部队。”

于成林笑着说道,“你太小看自己的影响力了。三年前空军部队专门开会研究北库现象,将101旅作为改革典范来进行研究。短短几年里从一线三流部队成长为一线重点王牌部队,创造了多种作战战术以及战训新办法,专业蓝军部队鹰隼大队打遍全军无敌手。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应该提炼出来总结成经验进行全军推广的呢?”

他竖起一根手指头,“其中有一个非常的关键——北库101旅的实弹射击训练量非常大,航油消耗量非常大。由此折射出来的是部队的实弹射击训练量是不足的,由此引发一个问题——假若所有的部队都按照北库101旅的标准来搞战训,战斗力是不是就能过提升到与北库101旅同一个档次的水平呢?”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哪怕达不到同一个档次的水平,但是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一会儿你好好看看二师这支老部队的战斗力是不是比之前有很大的提高。”

李战还真想不到是这个原因。

新战训大纲当然是他总结起草的,但是于成林提到的那种级别的会议绝不是他个少校大队长(当时职务)能参与的,于成林都没资格。所以李战并不知道起源于北库101旅的新战训大纲已经在许多部队实施了。

那两年他正好在海军部队工作。

PS :先上一大章,晚点再来个大章,肯定补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