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 第三百三十五章.地三仙与纯阳之体

花龙跟在家养伤的大老黄一样,都是伤在了屁股上。

屁股是活肉,伤口出血多,可实际上并不严重。只是伤的位置不好包扎,李宝玉、解臣就为花龙上药止血,等回家再找林雪给缝合伤口。

收拾完花龙,林祥顺三人帮着赵军喂狗。在来之前,王美兰有过交代。野猪肠子得留着,留着回家灌香肠。

赵军四人虽有些不乐意收拾肠子,但王美兰交代的事不能不办。没办法,三人只能就着山上的雪,简单地给那野猪肠子收拾了一下。

在收拾野猪肠子的时候,四人不禁感慨,要是张援民在就好了。

而等把野猪肠子收拾利索、猎狗也都吃饱了,张援民、赵金辉才匆匆赶来。

到这里一看战斗都结束了,赵金辉感觉自己这趟白跑了。走这么久山路得掉二斤肉,还没看上热闹。

这时候时间还早,但赵军也不愿意再打一场了,当即决定鸣金收兵、带狗回家。

今天韩大春、韩大名到家研究他结婚酒席的菜单,赵军也想参与一下。

眼下才十点多钟,韩大春、韩大名两兄弟还没到赵家呢。

此时赵有财、李大勇、王强,在赵家西屋接待的是另一波客人。

来人是一对父子,那当爹的岁数跟赵有财差不多,儿子瞅着比赵军大,可也大不多少。

这爷俩,赵军跟那儿子打过交道。去年两虎闹永安的时候,赵军撵一只耳,曾与这薛立民一起上过山。

而坐在薛立民旁的那个,就是二十年前打虎四人组之一的薛宝山。

能叫宝山的,都不是一般人,这薛宝山抽口赵有财给的石林烟,看了眼窗外赵家大院,才回头对赵有财说:“赵二啊,我真没想到,你还能过上这好日子。”

“呵呵,那你看……嗯?”赵有财话说到一半,才察觉薛宝山说的不是好话。当即脸色一沉,瞪了薛宝山一眼,道:“你要放屁,你出去啊。”

“呵呵……”薛宝山呵呵一笑,而这时薛立民悄悄直拉他爹,生怕得罪传说中最记仇的二咕咚。

见薛宝山呵呵直乐,赵有财又瞪了他一眼,然后给旁边李大勇使了个眼色。

李大勇瞬间心领神会,开口问薛宝山说:“薛哥,你这两年挺好的呗?”

“还行吧……”薛宝山刚开口,话还没说全,就听李大勇追问:“还搁岭南住呐?”

“嗯呐。”薛宝山说话,脸色不禁一暗。想当年因偷虎骨背井离乡,一晃也二十多年了。虽说现在家里过的也还不错,但要是一直留在永安林区,日子肯定比现在更好。

就在薛宝山心生感慨时,李大勇再向他问道:“你家离五道沟近不近呐?”

“还行吧,我们离那儿四十多里地。”薛宝山吧嗒口烟,反问道:“咋地?你在那儿有亲戚呐?”

“没有。”李大勇笑道:“去年我大哥上五道沟打虎,还寻思要离着近,就过去看看你呢。”

“你大哥?”薛宝山眉头一皱,视线转向赵有财,道:“五道沟找你打虎?”

赵有财终于等到了这一刻,他故作深沉地点了点头,然后就等着薛宝山往下问呢。

薛宝山还真问了,可他问的却是:“不是?还有人敢找你出去打围呐?”

“嗯?”赵有财一怔,小眼睛瞪得溜圆,道:“你这话啥意思?找我咋地啦?”

薛宝山诧异地问:“我听说,你搁这屯子磕好几个老牛了。”

“我去你妈的!”赵有财瞬间暴怒,一把拽住薛宝山手腕,将其往下拽着,并喝道:“滚犊子!”

李大勇、王强见状不妙,紧忙上前拉着。

“你干啥呀?”薛宝山一脸无辜,道:“那不是你打的吗?”

“去你妈……”赵有财大怒,薛立民紧忙拉着他爸下地,李大勇、王强则拼命地拽住赵有财。

“他爸呀,你干啥呐?”就在这时,王美兰出现在门口。随着她一声喝,屋里瞬间安静下来。

喝住了赵有财,王美兰冲薛宝山一笑,问道:“山哥,你家我嫂子挺好的呗?”

来者是客,何况赵、薛两家是老屯亲。即便薛宝山说两句不在行的话,也不能往出撵人家呀?这给人轰走了,赵家以后还咋在这屯子待了?

此时看到王美兰手里掐着两沓半的大团结,薛宝山连忙道:“你嫂子她不咋好,一天病病殃殃的。”

“啥病啊?”王美兰问,薛宝山叹了口气,道:“啥病也没查出来,反正就是总难受,天天得搁去痛片溜着。”

这年头,林区、农村生病的话,很少有往医院跑的,一般都是找赤脚医生看看。能看明白就看,看不明白就吃去痛片。

“哎呦。”王美兰闻言,跟着叹了口气,表达了些许共情后,王美兰上前,将手里的两沓半大团结放在薛家父子面前的炕桌上。

“薛哥,这是两千五百块钱。”王美兰道:“你查查。”

“弟妹,那还查啥了?我信不着别人,还能信不着你吗?”薛宝山如此说,王美兰忙道:“薛哥,你赶紧查查吧。咱一码归一码,以后好说话。”

“那……那行吧。”听王美兰这么说,薛宝山没再客气,拿着钱就开始数。

等他数完了,薛宝山冲王美兰点头,道:“弟妹,是两千五,没错。”

“没错就行。”王美兰笑道:“山哥,那你们坐着啊,我给你们做饭去。”

王美兰说这话,就有留客吃饭的意思。薛宝山一听,连忙从炕沿边起身,道:“弟妹,别忙活了,我们爷俩这就走了。”

“啊?”王美兰故作惊讶,道:“好不容易来一趟,咋也吃完饭再走啊?”

“不吃了,弟妹,我们还都不饿呢。”薛宝山道:“就是昨天搁山里找的宿,浑身乏。我们走,回去睡一觉。”

薛宝山都这么说了,那就没法再留了。王美兰过去拽了赵有财一下,示意赵有财跟自己出去送客。

赵有财不情不愿地起身,和王美兰、李大勇、王强,陪着薛家父子往外走。当走到外屋地时,就见火墙下躺着一只死猞猁。

那是一只大公猞猁,生前得有九十多斤。刚才王美兰给的两千五百块钱,就是买这大猞猁的价格。

如果放在年前,这猞猁绝对不止这个价。但猞猁皮掉价了,赵军第一次出去卖皮张,花三千收徐长林的那张猞猁皮,都没卖出去、砸手里了。

四人将薛家父子送出屋外,正好碰着韩大春、韩大名过来。

都是从小在这屯子长起来的,韩家兄弟也都认识薛宝山,他们互相打过招呼、客套过后,薛家父子离去,王美兰四人热情地邀请韩家兄弟进屋。

“大春、大名。”一进屋,王美兰就指着火墙下的猞猁,对韩家兄弟道:“你看,这是啥?”

“哎呦。”韩大春虽然不跑山,但搁林区生活的男人,能不认识这个吗?韩大春一看,便道:“这不老虎崽子吗?”

“不小啊。”韩大春话音落下,就听韩大名道:“这还不得**十斤呐?”

“得九十多斤。”赵有财道:“开完膛、放了血,带着肝呼啥的,这还有八十斤呢。”

赵有财说完,招呼这哥俩进屋上炕。坐下后,赵有财拿出石林烟散了一圈。

大伙抽上烟,王美兰拿着茶缸进来,给韩家兄弟倒水。

然后,王美兰没出去,而是留下来,问韩大春道:“大春,你会做地三鲜吗?”

“你这话咋说的,嫂子?”韩大春闻言,笑道:“那能不会做吗?”

“不是,嫂子?”韩大名虽然管赵有财叫师父,但赵军管他叫叔,他也不管王美兰叫师娘。

这时韩大名拦过话茬,对王美兰说:“这时候,你上哪儿整茄子、辣椒去。”

“我在河北,搁车往过拉,行不行?”忽然,一个声音在门口响起,赵威鹏出现在门口,身后跟着邢三。

“快来,老哥、兄弟。”赵有财忙招呼二人坐下,道:“你俩在那屋也不吱声,我就没招呼你们。”

刚才薛家父子来,赵威鹏、邢三跟他们不认识,也就没出来凑热闹。此时韩家兄弟来,是为了研究赵军结婚酒席的菜谱,这俩人却都想跟着掺和。

赵威鹏侧身往炕沿边一坐,将粗腿往炕上一搬,接过赵有财递来的烟,问道:“这前儿使大解放往过拉菜,搁苫布多压两层,是不是不能冻了?”

“你可拉倒吧,兄弟。”赵有财闻言,连忙拦着,说:“可不能那么折腾,那是干啥呀?”

“没事儿,二兄弟。”不等赵威鹏说话,邢三就道:“小子结婚就这一次,咱该花就得花。那啥……”

邢三跟赵有财说完,转头有对赵威鹏道:“鹏兄弟,你辛苦、辛苦,完了那个需要多少钱,都我出。”

这半年,邢三跟着赵军没少挣钱。虽然卖大皮的钱,他从来都不要,但赵军每次卖完了,或是过年、过节,他都会给这老爷子钱。

邢三平常有吃有喝,啥都不用他操心,他也没处花钱。就这么攒赵军给他的钱,还攒了一千多呢。

听邢三这话,赵威鹏胖手一摆,道:“老哥,你说啥呢?那还能用你花钱嘛,兄弟我……”

“兄弟!兄弟!”听邢三和赵威鹏对话,王美兰虽心里感动,但此时仍拦下赵威鹏,道:“嫂子不是那意思,你听我说完了啊。”

王美兰在这家地位不是一般的高,听王美兰这么说,邢三和赵威鹏立刻不吱声了。

这时,王美兰转头对韩大春、韩大名,道:“大春、大名,我说的不是那地三鲜,不是城里那个地三鲜。”

东北菜制作过程比较慢,一是炖菜多,而且东北炖菜还都得收汤。

二是过油菜多,例如锅包肉、溜肉段、地三鲜……

大伙都知道的地三鲜,是茄子、土豆、辣椒三样菜过油,然后咸鲜口勾芡。

这年头,城里饭店才有地三鲜,林区、农村个人家很少有吃这个的。倒不是不好吃,而是嫌它费油、费事。

但这种做法并不传统,所谓地三鲜,顾名思义就是地上的三样鲜。可茄子、土豆和青椒,属实配不上三鲜之名。

真正的地三鲜,是虎、熊、鹿。这三鲜,又称为三仙。这一道是满族的传统菜,是随着满人入关条件好了,才兴起的。

这道菜不入满汉全席,是因为虎肉难弄。在清朝的时候,也只有皇上能吃着。

“嫂子,那我哪做过啊?”韩大春苦笑道:“我就听说过,但我都没吃过。”

“没吃过不要紧。”王美兰笑道:“这回咱做尝尝。”

“嗯?”听王美兰这话,众人齐齐一怔,赵有财最先反应过来,当即问王美兰道:“你要拿老虎崽子当大爪子?”

“啊!”王美兰点头,笑道:“是不是行?”

“这……”赵有财咔吧下眼睛,那小眼睛瞬间一亮,道:“行,那咋不行呢?就是差个熊瞎子,差个大个子呗。”

老赵家差食材,要么出去卖,要么进山“取”。

在赵有财看来,家里缺熊肉、鹿肉,不正好给了他上山机会吗?

“熊瞎子不用。”可让赵有财没想到的是,王美兰道:“大勇家后院还埋好几个熊掌呢,那大棕熊掌可老大了都。”

“你搁熊掌做,那得烀啥时去?”赵有财问,王美兰道:“提前一天烀出来呗,那筋头巴脑的多好吃啊。”

王美兰说是如此说,可她心里想的却是,当年她娘和她六婶说过的一番话。

那年王美兰还小,过年前家里收拾屋子,她六婶炸麻花好吃,就被邀请过来帮着炸年货。

闲唠嗑的时候,王美兰她娘就说,但她是听王美兰爹说的。说以前皇上大婚,洞房前都得吃一道地三鲜。说这菜大补,吃了宜子宜孙。

到今天,王美兰也没想白这菜跟子孙有啥关系。但她认为皇帝能吃,她儿子就也能吃。

以前没有虎肉也就罢了,今天薛宝山送来大猞猁,让王美兰想到了以老虎崽子充当虎肉,为她儿子做一道真正的地三鲜。

可怜天下父母心,王美兰一番心意难得,可她的期望却是注定要落空的。

因为世间有所谓的三大纯阳之体,分别是:虎、鹿和没开过荤的大小伙子。

虎肉、鹿肉以熊肉中和,炖成美食能助大小伙子一飞冲天。猞猁肉,怕是没有那个功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