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之我的空间超大 > 第169章 扩张之路与妥善安置

四合院之我的空间超大 第169章 扩张之路与妥善安置

作者:缘来是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4:06 来源:小说旗

1954年1月中旬。

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

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轻拂过龙腾养殖场。

何雨柱立在这片已然颇具规模的场地上,望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满心都是自豪与欣慰。

但他的目光并未就此满足。

龙腾公司农产品业务部,因为业务已经很成熟,销售渠道、各个合作商都合作的很不错了。

于是就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将养殖场再次完善一番,经过深思熟虑后就定下就在龙腾养殖场旁边拿地扩建。

有了上次买地的经验,这次何雨柱和威字8人组显得底气十足。他们再度踏上这片土地,挨家挨户地与当地居民交流,不放过任何一条有用的信息。从村子的东头走到西头,他们耐心询问,细致打听,终于锁定了目标区域。这次计划购买平方英尺的土地,换算下来约2000平方米,按照每平方英尺6港币的价格计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本次购地费用加上安置居民、租房补贴再加上扩建费用,一共需要花费15万港币。

加上,上次购地费用52万港币,两次一共花掉了67万港币。

龙腾公司账上,又掉到了136.9万港币。

这一次龙腾养殖场,还准备建一个沼气池。

随着养殖场规模扩大,禽畜粪便处理成为难题,不仅污染环境,还易滋生细菌。建设沼气池既能解决污染问题,又能将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运营成本。

日产沼气可满足养殖场大部分电力、供热需求,减少外购能源费用。沼渣、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料是天然的农家肥,成本价出售,增加额外收入来源。

如此一来就彻底解决了养殖场粪便污染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周边环境质量,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日产沼气800至1300立方米,考虑一定余量和未来的发展,设计建造1500立方米的沼气池。

并且为周边农业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同时展示了养殖场的环保形象,提升社会认可度 。

沼气池里产出的这些有机肥料,何雨柱已经下达指示,成本价出售,让利给周边民众。

这次土地购买情况较为复杂,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得和港英政府地政总署打交道,不到三分之一归粮船湾的居民所有。与港英政府地政总署的沟通并非易事。何雨柱带着威字8人组,怀揣着精心准备的文件,来到地政总署。面对森严的办公场所和表情严肃的官员,他们没有丝毫畏惧。何雨柱递上养殖场的运营报告,详细讲述着养殖场的经营状况,从每日的禽畜养殖数量,到龙腾养殖场开业以来的产品销售数据,无一遗漏。

威字8人组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整理文件,将资料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有的陪着何雨柱与官员交谈,补充细节信息。然而,审批过程漫长又艰难,各种问题和质疑接踵而至。地政总署的官员对土地用途提出疑问,担心养殖场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何雨柱不慌不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环保规划,详细解释养殖场的排污处理和卫生防疫措施。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周旋,他们终于通过了港英政府地政总署的重重审批,成功获得超过三分之二土地的购买许可。

处理那不到三分之一属于粮船湾居民的土地时,何雨柱秉持着公平公正、妥善安置的原则。他挨家挨户地拜访被征地居民,坐在他们的院子里,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和诉求。在了解到居民们最关心居住问题后,何雨柱决定在居民区按原房屋面积购置宅基地,为他们重建同样面积的房子,并且在房子建好前,每月给予一笔租房补贴。

为确保居民权益得到保障,何雨柱找来香港当地有名望的大律师。律师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身着笔挺的西装,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条文后,起草了详细的安置协议。

协议里明确了房屋重建的时间节点,规定必须在半年内完工;还规定了房屋的质量标准,从建筑材料的选用,到房屋的结构安全,都有细致要求。

在签订协议的那天,何雨柱亲自向居民们解释协议内容,一位阿婆满是担忧地问:“这补贴能按时给吗?”

何雨柱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阿婆,您放心!我何雨柱说到做到,补贴肯定每月准时到账。”居民们见他言辞恳切,这才纷纷签下协议。

解决土地购买和居民安置问题后,何雨柱全身心投入养殖场的扩建规划。他再次聘请专业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些专业人士穿着朴素,但眼神里透着专业与自信。他们拿着图纸和测量工具,在新购置的土地上反复勘察,根据地形和面积,重新规划养殖场布局。这次扩建后,养殖场总面积将达平方英尺,约合1万平方米,养殖规模能大幅扩大。

建筑师和工程师提出一系列创新设计方案。建议增添现代化养殖设施,像手动控制的饲料投喂装置,虽然比不上后世的自动化设备,但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先进的技术,能节省不少人力;还有通风和温度调节系统,通过巧妙设计的通风口和遮阳设施,保证禽畜栏舍内的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在禽畜栏舍设计上,更注重动物生活习性和福利,为不同禽畜打造专属的生活空间,比如给猪舍地面铺上木板,防止猪着凉;给鸡舍安装栖息架,满足鸡喜欢高处栖息的习性。

何雨柱认真听取建议,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对方案反复修改完善。他还组织工人们培训,找来经验丰富的养殖师傅,现场示范新养殖技术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培训时,一位年轻工人好奇地问:“师傅,这新的投喂装置咋用啊?”师傅耐心地讲解:“你看,先把饲料倒进这个漏斗里,然后根据禽畜数量调节这个阀门,就能控制投喂量啦。”工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在等待土地正式交接和房屋重建的过程中,何雨柱没放松对现有养殖场的管理。他每天天刚亮就到养殖场巡视,走进禽畜栏舍,仔细检查禽畜的生长情况,看看猪的毛色是否光亮,鸡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他还经常与工人们交流,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一次,一位工人反映饲料储存间有漏雨现象,何雨柱立刻赶到现场查看,当天就安排人修缮,避免饲料受潮变质。他不断优化养殖场运营流程,比如调整工人的工作分工,让每个人的工作安排更合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土地交接日期临近,何雨柱和他的团队进入紧张筹备阶段。他们四处寻找合适的建筑材料供应商,经过一番比较,选定了一家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这家供应商的老板是个憨厚的中年人,拍着胸脯保证材料的质量。何雨柱还联系施工队伍,与包工头详细商讨施工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何雨柱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每天都在施工现场忙碌,检查建筑材料的质量,查看施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他深知,这次扩建对养殖场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终于,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土地正式交接,养殖场扩建完善工程也正式开工。施工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有的搬运建筑材料,有的搅拌水泥,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希望的乐章。

何雨柱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