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151章 想在李峰的眼皮子底下行军,我开全图的好嘛

日军的这两坨兵力,26师团与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临近,可以从武城派出兵力,约2-3千的兵力,辅助26师团稳住局面。

只要等其麾下的步兵联队从绥远返回,还是能继续打一打的。

26师团麾下,就只有这一个步兵联队了。

截止到目前,损失2个步兵联队、1个炮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师团的主力几乎损失殆尽。

师团部还被李峰团灭过一次。

真够凄惨的。

黑田重德、千田少将,两人已经想方设法加强防御,动员所有非战斗人员,拿起武器,投入到防守上来。

楚云飞的目的不是拿下云中城,而是清扫周边县城的伪军、宪兵队、汉奸一流。

赶在日军援兵到达之前,完成一波大清扫,杀一批狗汉奸,杀一批卖国贼。

绥远这边,几位军长时刻盯着情报。

得知李峰独立军接连得手,看的人手痒痒。

三位军长分别给李峰发电,如有作战需要,三个骑兵军随时可以帮忙。

嘴上说帮忙,实则是想在战场上分一杯羹。

眼下局面很清晰了,雁北、归绥一线,已经构成了独立军的活跃空间。

能压着日军打,主动权在独立军手上。

连续从日军手上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军械、火炮,这支独立军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与其说独立军不可限量,不如说李峰这个人不可限量。

其麾下的楚云飞、佟伟、张大威、张大彪等团长,也逐步崭露头角,能从雁北区域杀出来,也令人刮目相看。

尤其是楚云飞,脱离晋绥军后,本以为是一步臭棋,却不曾臭棋变成了点睛之笔,以雁北一战扬名。

眼下统帅部最关注的情报,就是来自于绥远跟雁北,只有这两个地方,能频繁出现获胜的消息。

统帅他也想听一听获胜的战斗,给士兵提气,给自己打气。

眼看李峰盘活了西北战场,日伪军被吊着走,骑兵集团被困守在九原地区,大家都想凑上来分一杯羹。

破鼓万人捶,鬼子随便杀嘛。

归绥城内,经历了两天的盘查后,清理出一大批汉奸。

作为日军骑兵集团所在的城市,必然是一堆狗腿子,直到李峰的即时战略视野中看不到任何一个红点后,代表城内的狗腿子清理干净了。

效率很快,收获极大,连续的兵力涌入归绥以后。

李峰也给三个骑兵军回电,让他们从绥南往北,一点点的压向日伪军。

骑兵集团在九原,而周边都是伪军骑兵师,这伙人背靠日军,装备不错,马匹也多,岂不是移动的藏宝阁?

35军、骑兵军、李峰骑兵师形成了软包围的局面,将骑兵集团困在九原。

赶在援兵到来之前,可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撕扯日伪军。

这就像恶狼狩猎,好不容易逮到了猎物,自然要狠狠的咬一口。

王守德的伪军骑兵师萎靡不振,本想跟着日军吃香的喝辣的,来一波耀武扬威。

耀武扬威没出来,大黑锅先背上了。小岛吉藏中将命令伪军游弋,在外围区域活跃。

而日军主力已经有了从北部绕路撤离的想法,把伪军抛出去当诱饵,主力部队撤离。

日军主力是1个步兵联队,2个骑兵联队、2个独立重炮兵大队,1个独立步兵大队。

辎重繁多,火炮沉重。

重炮全部用履带车牵引,机动性还好,但步兵联队跟重迫击炮大队,配备的车辆不多。

重炮兵大队长松本少佐非常苦恼,更想不明白关东军总部的意图,明明有重炮在手,直接杀回去不得了。

为什么要偷偷的转移,绕路退回归绥区域。

以他们这批兵力的战斗力,部队配置,火力配置,在哪不是横着走?

“松本君,不是惧怕敌军,你看看每天刮得白毛风,不利于部队作战。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履带车都难启动。”

“我军处在不利位置,深入西北腹地,后勤难补,援兵难至。”

“等撤回了归绥地区,同样有作战的机会。”

小岛吉藏解释了一句,从后勤、环境多个方面阐述了一下不利因素。

帝国士兵并不惧怕战争,但也要避免无谓的伤亡。

这种鬼天气,很可能葬送骑兵集团。

当然了,还有一个屯守九原的策略,但小岛吉藏更想撤回归绥,深入到西北腹地变数太多。

他总觉得这片地方不吉利,很可能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鬼子要撤,还不告诉伪军,特意把王守德的四个伪军骑兵师部署在九原周边,实则暗中准备撤离。

日军的动作相对保密,到了夜间,开始从城北的公路撤走。

并未通知任何伪军,偷偷摸摸的绕路走掉。

只要安稳撤回到集宁,依托铁路线补充后勤,便可以重新打下归绥。

天气冷的很,鼻子都快冻掉了,士兵踩着靴子,踏在荒漠的沙地上,沙子冻得咯吱咯吱响。

这种鬼天气,任何部队的侦察兵都不愿意出门,容易冻伤冻死。

这也是日军安稳撤离的依据。

笃定周边不可能有侦察兵,他们可以悄无声息的撤离九原。

侦察兵有没有不知道,但李峰能看到。

这一大团红色从九原向北,然后缓慢的向东移动,只要他不瞎,一目了然。

日军竟然要转进,从九原向集宁转进,还是从鸟不拉屎的草原荒漠区域,真是自寻死路啊。

正琢磨如何打掉对方的重炮大队呢,发愁这件事情呢,小鬼子自己作死了。

重炮大队火力凶猛,依托城市坚守,把绥远地区的部队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打下来。

再辅助于飞机轰炸,困守九原一点问题都没有。

日军着急撤离的原因有两个,暂时没有大股援兵,第二个问题就是后勤物资带的少。

重炮沉重,又带了很多炮弹,供应部队的粮草不够了。

没有铁路线作为后勤线路,他们得去喝西北风。

转进的选择实属无奈,谁让独立军把归绥给偷了呢。

断了铁路线,也断了这支部队的后勤运输线。

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不就是后勤嘛。尤其想要保证机动性,必须维持大量的作战物资。

汽车的油料、马匹的草料、士兵的罐头,均需要依托铁路线运输。

否则难以支撑大规模作战。

日军主力从北部荒漠撤退,无疑给了李峰极大的伏击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