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80:我带着狼崽子寻猎大山 > 第159章 秋收赌约

重生80:我带着狼崽子寻猎大山 第159章 秋收赌约

作者:渊博之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2 02:52:55 来源:小说旗

经过周国宏的劝说,马得福勉强同意由周国宏去了解情况。

他暂时安顿老人住在自己家里,两父子开始了尴尬的相处。

周国宏通过关系,联系到了马得福老家的乡干部。

令人惊讶的是,对方一听说马家兴的名字,立刻表示那件事早就过去了,当年那个被打的干部因为其他问题早就被开除了,没人会追究马家兴的责任。

“这么说,马大叔可以安全回去了?”

周国宏欣喜地问。

“当然可以,”

电话那头的乡干部说,“不但可以回来,我们还希望他能回来。马老头一个人在家,身体越来越差,我们乡里的人也很担心。”

得到确切消息后,周国宏立即告诉了马得福和老人。

马得福听了,如释重负,但又产生了新的忧虑。

“周总,我在这住了二十多年,已经把这里当成家了。现在突然要回去,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周国宏理解马得福的感受:“马大叔,回不回去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过,我觉得你爹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确实不方便。要不这样,你先回去看看,待一段时间,如果觉得合适就留下,如果不习惯,随时可以回来。咱们村永远欢迎你。”

经过几天的思考,马得福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和父亲一起回老家。

临行前,全村人都来为他送行。二十多年的相处,马得福早已成为村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马大叔,有空常回来看看啊!”

“是啊,你那手艺没人比得上,以后村里办喜事还得请你回来掌勺呢!”

马得福眼眶湿润,一一和乡亲们握手道别:“谢谢大家这么多年的照顾,我不会忘记的。等安顿好了,一定回来看望大家。”

看着马得福和老人坐上前往车站的拖拉机,周国宏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看似简单的家庭团聚,在那个信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年代,有多少家庭像马家一样,因为各种原因而分离,又有多少人像马长生一样,不惜千辛万苦去寻找失散的亲人?

这件事也让周国宏更加珍视亲情。

虽然他工作繁忙,但从那以后,他更加注重回家看望父母,也鼓励村民们多关心自己的家人。

几个月后,村里收到了马得福的来信。

信中说他已经在老家安顿下来,还娶了个寡妇,照顾老父亲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家。

他在信中特别感谢周国宏的帮助,说如果没有周国宏,他可能一辈子都活在恐惧中,无法与父亲相认。

读完信,周国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马得福的故事很快在村里传开,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们从中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也更加珍视自己的家庭关系。

周国宏借此机会,在村里发起了一个“寻亲助团圆”的活动,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与家人失散的村民寻找亲人。

这个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不仅在本村,甚至在周边村庄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这件事,周国宏深刻认识到:在乡村治理中,除了关注物质建设,也要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家庭的和睦稳定,这些都是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那以后,村里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全村性的“亲情聚会”,邀请外出的村民回来团聚,增进感情。

这个活动虽然简单,却拉近了人心的距离,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

马得福的故事,就像一粒种子,在村里生根发芽,开出了亲情和谐的花朵。

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村里的稻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散发着丰收的喜悦。

这一年的收成格外令人期待。

因为在春天播种时,村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实验”:在一块试验田里采用了新的种植方法,而在相邻的对照田里则保持传统耕作方式。

这是周国宏提出的想法,目的是让村民们亲眼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差异。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却因为一个意外的赌约,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

当时,县农业局引进了一批改良水稻种子和新型肥料,鼓励各村试点推广。

周国宏第一时间报了名,准备在村里开展示范。

消息传出后,村里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年轻人为主,支持尝试新方法;另一派则以老农为代表,坚持守旧,不愿冒险。

争执最激烈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刚从农校毕业回来的年轻人李志强,他满腔热血,坚信科学种田是未来的方向;另一个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农王德明,他种了一辈子地,认为祖辈传下来的方法最可靠。

“什么新种子新肥料,都是骗人的!”

王德明在村委会的院子里大声嚷嚷,“我种了五十年地,什么没见过?前几年那个‘良种’,长出来的稻子还没我们本地种的好呢!”

李志强不服气:“王爷爷,那是因为您不按科学方法种。

新种子需要配合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是简单地换种子就行的。”

“放屁!”

王德明气得胡子直翘,“种地就是种地,还能有啥新花样?不就是耕田、播种、除草、施肥嘛,祖祖辈辈都这么种,难道还种不好?”

眼看两人越吵越凶,周国宏站出来打圆场:“别吵了!既然大家各有道理,不如这样:咱们拿出两块相邻的田,一块用新方法,一块用传统方法,到秋收时一比较,不就知道哪个好了吗?”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但王德明显然还不满足,他突然提出了一个赌约:

“光比产量没意思。这样,如果新方法的产量比传统方法高出两成以上,我给你们磕头认错;如果不到两成,你们小年轻就得承认是在瞎折腾!”

李志强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一言为定!不过咱们得说清楚规则:两块田的面积要一样,土质要相近,只是种植方法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