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160章 自动化防空网络

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大家多给点鼓励,点点催更也好,快参战了,做好前期准备

……

十分钟后,三位组长在会议室集合。

雷达组组长老周是从前线调来的雷达专家,计算机组组长张教授是电子专家,火控组组长王工程师则是炮兵专家。

三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但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他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志们,\"李明远开门见山,\"我们需要在一周内完成整个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协同性,也就是如何让雷达、计算机和火控系统无缝衔接。\"

老周皱眉:\"一周?这进度太赶了。雷达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还不稳定,数据传输经常中断。\"

张教授也摇头:\"计算速度也是大问题。处理雷达信号需要大量复杂计算,我们的晶体管计算机虽然先进,但运算能力有限,很难实现实时控制。\"

王工程师更是直接:\"说句实话,我不相信这套系统能在实战中起作用。高射机枪需要精确的方位角和仰角,误差超过半度就会完全脱靶。现在我们的精度远达不到要求。\"

李明远听完三人的意见,不慌不忙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图纸:

\"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单个部件的性能,而在于整体架构。\"

他将图纸展开在会议桌上:\"这是我设计的新型接口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每个功能单元都是独立的,通过标准化接口相互连接。\"

三位组长凑近查看,图纸上的设计确实与传统思路大不相同。

传统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而李明远的设计将其拆分成多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功能,模块间通过简单明确的信号传递信息。

\"这...这有点像搭积木。\"张教授若有所思地说。

\"正是如此。\"李明远点头,\"每个模块只需完成一个简单任务,不必关心整体逻辑。这样既降低了复杂度,又提高了可靠性。一个模块出问题,可以迅速更换,不影响整体功能。\"

老周仔细看着雷达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这个波形识别算法很有意思,能大大简化数据处理流程。但这需要重新编写程序,现有代码几乎全部废弃。\"

\"没关系,\"李明远胸有成竹,\"新程序我已经写好了。\"他从包里取出一叠打孔卡片,\"这是完整的控制程序,包括信号处理、目标识别、轨迹预测和火控计算四个部分。今天上午就可以装载到计算机中进行测试。\"

三位组长面面相觑,不知该惊讶于李明远的工作效率,还是对这种全新方法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李总工,理论上这确实是个好方案,\"王工程师小心地说,\"但在没有实际测试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判断它的实战效果。\"

李明远微微一笑:\"所以我们今天就开始全系统测试。\"他转向老周,

\"雷达组准备三台多普勒雷达,组成三角形阵列,覆盖半径5公里的区域。\"又看向张教授,

\"计算机组立即加载新程序,设置实时数据处理模式。\"最后对王工程师说:

\"火控组准备两挺高射机枪,安装电子控制装置,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

三人立即行动起来,各自带领团队开始准备工作。

李明远走到沙盘前,思考着测试方案的细节。

这是一次真正的革命性尝试——将雷达探测、计算机处理和武器控制整合为一个自动化系统,完全颠覆了传统防空作战的模式。

如果成功,这将是世界上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防空网络。

……

三天后,一个晴朗的上午,太行山深处的测试场上,几十名技术人员和军方代表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测试场位于一个隐蔽的山谷中,周围环绕着陡峭的山壁,形成天然的屏障。

场地中央是一片开阔地,三台棱镜状的雷达天线呈三角形分布,两挺经过改装的高射机枪架设在不同位置,枪管上连接着复杂的电子控制装置。

中央指挥区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小型控制室,里面摆满了电子设备,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体积比普通房间还大,闪烁的指示灯和嗡嗡作响的冷却风扇显示它正在运行。

李明远站在控制室门口,看着技术人员进行最后的检查。

这三天里,团队几乎没有休息,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地调试系统,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虽然依然存在一些小缺陷,但总体上系统已经可以正常运行。\"李总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开始测试。\"老周走过来报告。

李明远点点头:\"伪装目标准备好了吗?\"

\"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准备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空中目标:小型滑翔靶机、中速靶机和高速无人靶机。\"

\"很好,先用小型滑翔靶机进行基础测试,然后逐步提高难度。\"

随着李明远的命令,测试正式开始。

技术人员启动雷达系统,三台雷达天线开始有规律地旋转,发射无形的电磁波扫描空域。

计算机接收到雷达返回的信号,开始进行实时数据处理。

\"第一波测试开始,释放小型滑翔靶机。\"

远处的山顶上,两名操作员将一架约两米长的滑翔靶机推下山坡。

这种简易靶机没有动力系统,完全依靠重力和气流滑翔,速度不快,但飞行轨迹不规则,是测试雷达跟踪能力的理想目标。

\"目标出现,方位045度,距离3.2公里,高度约800米,速度80公里每小时。\"雷达操作员报告道。

控制室内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光点,代表滑翔靶机的位置。

随着靶机的飞行,光点在屏幕上平稳移动,显示系统正在成功跟踪目标。

\"目标锁定,开始计算弹道。\"计算机操作员宣布。

屏幕上,一系列复杂的数学公式快速滚动,计算机正在实时分析目标的速度、方向、高度和可能的飞行轨迹,同时计算拦截所需的炮弹弹道。

\"弹道计算完成,火控系统准备就绪。\"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那两挺高射机枪。

令人惊讶的是,机枪的枪管开始自动调整方向,完全没有人工干预。

枪管的俯仰角和方位角不断变化,跟随着目标的移动而精确调整。

\"系统完全自动化,准备模拟射击。\"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各位大佬,你的催更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