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171章 物资战备(给大佬加更)

今天六章奉上,感谢大佬爱吃肉炒红菜头的项烈送的大宝剑,为大佬加更

……

\"一发抵一个排...\"李云龙喃喃自语,眼睛瞪得溜圆,\"这要是装备到前线,那还不得...\"他突然转向李明远,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小李,这种武器能大量生产吗?\"

\"已经在生产了,\"李明远点点头,\"第一批200具发射器和500枚弹药将在两周内完成,按照计划,贵部队将优先装备。\"

\"太好了!\"李云龙激动地一拍大腿,\"有了这宝贝,面对星条国的坦克集群,咱们也有了杀手锏!\"

赵刚更为冷静,他若有所思地问:\"李总工,这种武器对付空中目标有效吗?\"

\"理论上有效,但需要特殊设计的触发机制,\"李明远解释道,

\"我们已经在研发空对空型号,可以安装在飞机上,用来拦截轰炸机编队。另外还有一种防空高炮型号,能在预定高度形成爆炸云团,覆盖飞机必经航线。\"

\"厉害,真他娘的厉害!\"李云龙兴奋地在原地转了一圈,然后又一把搂住李明远的肩膀,

\"小李,你小子是咱们龙国的宝贝啊!这种武器,绝对能让星条国那帮孙子尝尝厉害!\"

正当众人热烈讨论时,一阵急促的电报声从通讯车中传来。

赵刚快步走过去,接收电报内容。片刻后,他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出什么事了?\"李云龙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赵刚深吸一口气:\"总部急电,星条国空军今早大规模空袭白头山北部边境地区,已造成重大伤亡。高层命令我部立即北上,前往东北边境集结待命。\"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刚才的兴奋气氛。

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李云龙沉默片刻,目光中闪过一丝坚毅:\"好,立即返回营地,一小时内出发。\"他转向李明远,\"小李,武器交接的事...\"

\"我会亲自负责,确保及时送到前线,\"李明远坚定地说,\"两周内,第一批云爆弹和'飞龙-1'防空火箭一定会送到贵部队手中。\"

李云龙紧紧握住李明远的手:\"好兄弟,就靠你了!\"他突然想到什么,咧嘴一笑,\"等这仗打完,咱们再好好喝一场,我要听听你这些鬼点子都是从哪想出来的!\"

\"一言为定,\"李明远回握,\"将军保重。\"

半小时后,李云龙的车队离开了演习场,急匆匆地驶向驻地,准备长途北上。站在山顶目送车队远去,李明远的心情格外凝重。

历史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战争的阴云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

接下来的日子将充满血与火的考验。

\"时间不多了,\"李明远自言自语,目光转向远处那片被云爆弹夷为平地的区域,\"必须加快进度。\"

他转身走向等候的车辆,脑海中已经在构思下一步的技术突破。

战争即将全面爆发,而他的武器,将决定这场战争的走向。

回到研究所已是下午时分,李明远直接召集了全体技术骨干进行紧急会议。

\"根据最新情报,星条国空军已开始大规模轰炸白头山北部,很快将威胁到我国边境,\"李明远站在主席台上,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和平时期已经结束,我们必须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万全准备。\"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从现在起,所有研发项目一律优先考虑前线急需,\"李明远继续道,\"云爆弹和'飞龙-1'防空火箭的生产必须加速,目标是两周内完成第一批交付,为李云龙将军的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李总工,原材料够吗?\"一位生产主管举手提问。

\"我已经和上级协调过,特种材料将由军工系统优先供应,普通材料则征用民用工厂产能,\"李明远回答,\"经费方面不用担心,已获最高批准。\"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每个技术组都接到了明确的任务和时间表。

散会前,李明远最后强调:\"同志们,我们虽然不在前线,但我们的武器将决定战场上多少战士的生死。记住,每一件出厂的武器,都必须是最好的质量!\"

走出会议室,赵部长在走廊拦住了李明远:\"刚接到通知,中央军委要你参加明天的高层战略会议,地点在总部,内容保密。\"

李明远点点头:\"我明白了,马上准备。\"

赵部长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明远,做好心理准备吧,风暴就要来了。\"

李明远望向窗外渐渐西沉的夕阳,心情异常复杂。

就在李明远和军方各级指挥官紧锣密鼓地筹备战争事宜的同时,一场涉及全国范围的物资征调行动已经悄然展开。

各省份接到上级指示,开始组织民用物资向军需转化,粮食、布匹、医疗用品等战略物资迅速汇集到指定地点,然后由军方专列运往北方边境。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物资征调显得格外顺利,尤其是粮食方面。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明远在半年前推广的\"大棚循环系统\"。

那是一种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生态智慧的农业模式:利用一套封闭系统,将水稻种植、鱼类养殖和家禽饲养有机结合。水田里养鱼,鱼粪肥田,同时鱼儿吃掉害虫;田埂上散养鸡鸭,家禽吃虫除草,粪便又成为良好肥料;稻谷收获后,稻草和糠壳则成为家禽的床铺和部分饲料。

这套系统在李明远的故乡——沿海省份的平原地区率先试点,短短半年内就显示出惊人的生产力。

一亩地的产量比传统耕作提高了近四成,而投入的人力却减少了三分之一。

最关键的是,这种模式对土地的恢复能力极强,能有效避免地力衰竭的问题。

\"老天爷保佑,今年粮食够吃了!\"河畔村的村支书老张站在金黄的稻田边,望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脸上满是欣慰。

\"农科院给咱们带来的这套法子真灵啊!\"一位老农拍着大腿感叹,

\"看这稻子,沉甸甸的,比去年打了足足多一半!池塘里的鱼都有巴掌大了,鸡鸭也长得膘肥体壮。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不仅是沿海地区,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主要粮食产区,这种循环农业系统也迅速推广开来。

虽然战争的威胁日益逼近,但至少在粮食储备方面,国家比预想的要充足得多。

\"多亏了李总工啊,\"华北军区后勤部长看着堆满粮仓的稻谷,满意地点点头,

\"今年的粮食征调比往年顺利多了,农民不仅完成任务,有些地方甚至主动增加上交数量。有了充足的口粮,前线将士才能安心作战。\"

而在千里之外的中东和东南亚地区,龙国出口的武器正在创造另一种奇迹。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各位大佬,你的催更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