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边月满西山 > 第二章 外物之物

边月满西山 第二章 外物之物

作者:奕辰辰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茗茗听闻了刘睿影的话语,抬头看了看那摊主的背影。虽然她心里知道刘睿影的说的无错,可却并不愿意承认……若是承认了,岂不是说她自己过于愚笨而不通晓这人情世故?即便她和刘睿影已经算是极为熟识了,但也不想这么快的露怯。

女人的心思总是这么复杂,纵然知道了自己有亏,也不会在别人面前大大方方的承认,尤其是当心中还对这人有股子情愫的时候,这种想法就会变本加厉起来,要先将这股子不容侵犯的气质摆出来,以后相处才不会落于下风。

刘睿影听到赵茗茗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当下还有些奇怪,不知自己从何处得罪了她,竟是让她很不满意。不过一转念,想起赵茗茗先前告诉她的事情,便也能够梳理的通顺。任凭谁被骗了,都会心情不好,这会儿她需要的恐怕不是刘睿影先前说的那番大道理,而实实在在的安慰,以及找不回来了的办法。

在女人生气的时候去摆道理,无疑是在人做菜被烫伤了以后却关心菜有没有熟,尽管菜也是需要吃的,但和伤比起来还是能放下,不需要急着做的事。

想刘睿影和赵茗茗在定西王域,丁州府城中的祥腾客栈初逢,饮酒之后不也被一个摆摊卖古书的摆了一道?若是有人时候由此对指手画脚的,想必刘睿影也会极不耐烦才是。

那摊主一直背对着三人忙活,此时摊子上却是也无旁人。与周围的热闹想必,这处豆腐面的摊位反而显得有些凋敝。

“客官,您的十碗豆腐面!”

摊主手上蹲着一个长长的托盘,上面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十碗刚出锅还在不断蒸腾这白气的豆腐面。

这托盘几乎是是他双臂之长,普通人想要拿的住都非易事,更不用说上面还放着十个盛满了豆腐面的海碗。可这摊主却是面不改色,呼吸平静的走过来,把这托盘放在桌上。落桌的时候由于左手除大拇指外的四根指头抽离的慢了几分,故而让这托盘有了些微的倾斜。碗中豆腐面的汤汁瞬时洒了出来,正好溅在他左手虎口处。面汤滚烫,让他的左手虎口顿时就红了一片,可他却浑然不在意,只是在自己的围裙上蹭了蹭,继而把这只手背到了身后。另一只手取下搭在肩上的抹布,有一根食指顶着,仔仔细细的洒在托盘内的汤汁全拭去,最后对这刘睿影,赵茗茗,还有糖炒栗子三人展颜一笑,这才转身准备回到自己的摊子前忙活。

“不好!”

赵茗茗忽然一声惊呼。

刘睿影本以为她是想就地对这摊主发难,还想着劝阻一番,吃完这面再说。

没想到赵茗茗却是吩咐糖炒栗子赶紧去往那停放马车的地方,把那位坛庭神秘的小姑娘接来。

众人皆是一夜无眠,后行路之时却是又遇到了些风波。再加上这豆腐面熟悉的味道和这位摊主熟悉的身材与脸庞,更是让赵茗茗有些心思不定,情急之下竟是忘了那位小姑娘……

“安心,不会有事!”

刘睿影说道。

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头后,便从筷笼中抽出一双筷子准备吃面。赵茗茗用余光一撇,伸手夺过了刘睿影手中的筷子,却是惊的他差点一头栽进面汤中。

“这筷子太脏了,擦擦再用!”

赵茗茗说道。

随即从怀里掏出一方丝帕,仔仔细细的擦拭起来。不一会儿,那条而鹅黄色的丝帕竟是被染黑了一小半。不知道还好,但看到这一幕之后,刘睿影顿感一阵恶心……即使现在已然擦拭干净,却是也不想再用它吃面了。

不过万幸这一幕没有被糖炒栗子看到。上次她们俩吃着豆腐面时,自家小姐可是洒脱的很,抽出一双筷子之后看也不看便径直的插进了面汤之中,还说什么“一招鲜,吃遍天,欢喜都是旦夕之间”。这会儿自己的意中人要用筷子,却是就不行了,还亲手给他擦的干干净净。

赵茗茗昨晚这一切后快速的把筷子递给了刘睿影,接着又跟做贼似的,把这方鹅黄色的丝帕在手里揉成了一团,朝身后一个僻静的角落丢去。那里放着许多杂物,只要丢的角度足够刁钻,便能让这方鹅黄色的丝帕钻到那堆杂物之中的位置,再也不见天日。

做完了这一切后,赵茗茗才长舒了一口气。结果刚一抬头,便和糖炒栗子与她带来的那位坛庭小姑娘撞了个脸对脸。

“她没事吧?”

赵茗茗问道。

“不碍的小姐,她仍旧是自己坐在车厢里发呆。不过却是把先前咱们存放在车厢里的酒喝了一壶。”

糖炒栗子说道。

喝酒不是什么大事,况且能喝酒反而证明这小姑娘的精神正在逐渐的好转。要知道从赵茗茗带上她之后的这一路,若不是按时喂饭未喂水,她却是连饥渴之感都没有。这已然完全和生存的基本相背离,唯有异兽们的冬眠才可以与之媲美。

这小姑娘看到赵茗茗,顿时泪眼涟涟,也不顾正在搀扶着她的糖炒栗子,一个跃步便跳入了赵茗茗的怀抱。头埋在她胸前的衣襟里,死命的往里钻。连带着把赵茗茗的衣衫弄的凌乱不堪,甚至还露出了里面的亵衣。刘睿影看到这这一幕,立马转过头去。趁人之危毕竟不是君子说为,虽然他也着实算不上个君子,但起码也不能坐那卑琐之小人才好。赵茗茗反倒是不甚在意,异兽本就对这些个规矩了解不甚,尤其是这般男女之间的礼教大防。

反而是糖炒栗子看出了不妥,上前去拉开那小姑娘,给自家小姐整理好衣襟。

“小姐,你可要注意点。这是在外面,衣衫定要妥当,齐整……不能被旁人占了便宜去!”

糖炒栗子说道。

这话却是让刘睿影有些哭笑不得……他是这里唯一的旁人,此番言语不正是给他的下马威?虽然早就知晓糖炒栗子这姑娘性子泼辣,胆子奇大,对自家小姐也是衷心耿耿,但没想到看似大大咧咧的她,一旦事关自家小姐,却是也能够骤然变的心细如发。

刘睿影不好说什么,干脆专心于面前的这碗豆腐面。吃的稀里糊涂的,不到片刻时间,这么大一海碗的豆腐面就下去了一半有余。

“光吃面缺些味道,你把别的碗中的豆腐再拨些去。”

赵茗茗说道。

刘睿影嘴上答应了一声,却并没有做。

豆腐和面都是他爱吃之物,但不知怎的,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光是听这名字都奇怪无比……至于味道,虽然不难吃,却也觉得无从表达,一言难尽。

又喝了一大口面汤,刘睿影便把筷子横放在碗上,停了下来。

糖炒栗子和赵茗茗正在给那位小姑娘喂饭,她的两只手都紧紧的攥着赵茗茗的衣衫,似是生怕她和先前一样,转眼便消失不见了。赵茗茗一边安慰着她,一边嘘着气,把吹到温热的面条送到她的口中。待她嚼碎吃下后,再舀一勺面汤送入口中。糖炒栗子则是从自己身上又抽出一方丝帕,拖在手里,防止小姑娘嘴角留下的汤汁弄脏了衣裳。

刘睿影看着这一幕,却是没想到赵茗茗和糖炒栗子竟是还能如此温柔。对待着小姑娘犹如婴孩一般,着实是让他有些温暖。那摊主把炉膛里的火压小了些,反正也没有生意上门,他从一副座头处搬了一把长条凳放在灶台后面,拿出一根很小的烟杆开始抽烟。借着他侧身的时机,刘睿影发现他的灶台下面摆放着至少十数把菜刀。

“摊主卖豆腐面,为何需要这么多菜刀?”

刘睿影问道。

话一出,这摊主却是脸色一变……像是被刘睿影说中了什么心事似的,急忙站起身来,挡住灶台之下的空挡。

“都是以前积攒的,用久了,也舍不得扔。便都放着了。”

摊主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而后便开始低头嘬烟,再也不和刘睿影对视。

豆腐和面条都是极为柔然之物。

但说豆腐,用筷子都可以切的极为齐整,那里还需要那许多菜刀?况且方才那一瞬,刘睿影看到这摊主灶台下空挡里放的菜刀各个都是精铁打造,新开的锋刃,根本不是旧刀。

“怎么了?”

赵茗茗问道。

她的本意是等自己等人吃好了面之后,再对这摊主发难。即便是找不回当时丢失的银钱,起码也能出口恶气。但刚刚刘睿影这么一问,却是让他听到了有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豆腐面摊,却放着十几把菜刀,你不觉得有些不同寻常吗?”

刘睿影问道。

赵茗茗思忖了片刻,点了点头。

其实她根本没能理解刘睿影话中的意思,毕竟她对这些个市井众中人以及人间世道了解的并不深刻。不过听刘睿影这样说了,便觉得应当是不合乎情理。若是继续追问下去,难免让刘睿影对自己的身份起了疑心,故而只好点头表示赞同。

刘睿影在查缉司的时候,看过许多卷宗,对这人间的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有说了解。其中有种特殊神秘的行当,在当时就令刘睿影啧啧称奇。

在皇朝时期的,偏远落后的乡镇中,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群神秘只人,他们走街串巷,将菜刀、镰刀、剪刀等寻常百姓经常会用到的物品赊给需要的人,分文不取。但他们并不是为了做好事,积功德,为了自己日后投个好胎,而是会说对前来赊刀的人留下一个个奇怪的预言,随后只需要静静的等到那预言成真的时刻,这些人就会前来要账,查缉司的卷宗中用这些人的行为起了个统一的名称——赊刀人。

赊刀人并不是在五王共治时期才会的产物,相反,天下大定时,赊刀人顿时就会杳无音讯,只有在动荡的年岁里,他们才会显得异常活跃。当然,所谓的赊刀人,也不是单指赊各种刀具的人,他们有时也会赊些别的东西,但共同的特点就是利于预言来赚取银钱,这和那些个算命的方术师以及看似更高一层次的阴阳师如出一辙。

查缉司的卷宗中最后一次记载赊刀人的出现,就是在震北王域之中,那会儿皇朝倾覆,天下初定,一个操持这外地口音的人,走水路从太上河运来了许多菜刀,上岸后便肩扛一根扁担,沿着河岸朝北走,遇到村镇市肆便一路吆喝,只赊不卖。

当时战乱刚过,粮价飞升,粳米都从原先的十七文一斗骤然涨到了七十三文一斗。而这位赊刀人却说,等这粳米之价回落到十五文的时候就会来收钱,众人不免觉得此人过于痴顽。十五文一斗粳米,这价钱却是要比先前年景最好时还要便宜的话,当前这天下方才安稳不够月余,就算是这粮价跌落,不知也要到何年何月,于是乎围观的众人便纷纷答应了下来,结果那赊刀人手中的菜刀带回了家。

自古便宜都不会那么好占,赊刀人掏出个一沓白纸,把这些个前来赊刀之人的姓名,住处,全都记载的一清二楚,并且告诉众人,若是自己的话成了现实,便会上门收取三两银子!一把菜刀,一句空话,三两银子。众人虽然觉得昂贵无比,但一想到这定然是不可能出现之事,再看着赊刀人却是已经两鬓斑白,谁知他还能活过几个寒暑?故而纷纷在赊刀人写的赊欠单据上签字画押。

怎料堪堪过了一年半的光景,天蝎爱在五王共治之下,百业兴盛。更是依仗着天地眷顾,有了个大好年景。这一年秋,稻米丰收,粳米一斗降至十五文,曾经那些赊过刀的,眼看当时的赊欠单据成真,一个个不由得感觉颇为不可思议……只不过那人并没有来收钱,来的却是他的儿子。那位老赊刀人,早已在二八隆冬的时候过世了,临死前把自己所有还未收回的赊欠单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民风淳朴,因此大多数单据成功销账。可他带来的不仅是单据,还有一筐崭新的菜刀,正当他要与众人重新再说道个预言之时,有些别有用心之人不想付那三两银钱而报了官,这年轻的赊刀人一看风声不对,立马就跑走远遁,再也不见行迹。

实际上,赊刀人所所谓预言,大部分都和战乱、天灾、粮食等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有所牵扯。一旦他们预言成功一次,那百姓们很容易就对他们产生一种信任感,等他们再次做出预言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相信。这道理和那些个摆着香炉供台,敬天地,拜鬼神的阴阳师毫无区别。何况赊刀人们最初所说的预言都极尽夸大只能,以此很多百姓都觉得这是不能发生之事。但总会有那么几个预言成了真,而后赊刀人就来收账。他们能做的就是想别人之不敢想,说别人之不敢说,再加上菜刀这么一样烟火气最终的锋刃之物,借此吊起看来百姓们的好奇心,以此达到赚取银钱的目的。查缉司的卷宗对这一类人的最后的判词是:“非动荡不出,非愚人不信,非妖言惑众。”

前两句很好理解,只是那最后一句颇为令人玩味,刘睿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既然知道这些个赊刀人都是信口开河之徒,那为什么查缉司的卷宗中又会给出一句“非妖言惑众”的判词?后来刘睿影在老马倌的解释之下才逐渐明白过来,无论是赊刀还是赊剑,无非是个道义之争。刀剑者,刚正不阿,取信于道,道信两相交,以刀立信,以信布道。信无则道不存,信立则道合安天下。

刘睿影看到这摊主的一顺儿菜刀,顿时就想到了自己在卷宗中看到的这则往事。故而出口对这摊主问道:

“现在都是好光景,怕是也无人赊刀了吧?”

摊主听闻后,方才因受惊而强打起的精气神顿时泄了个精光,颓唐的一屁股坐在了长条凳上,把手中的烟杆在地上敲了几下,磕尽了烟灰,随后抬头看着刘睿影说道:

“的确是好光景,但这光景不但断了我家三代人的财路,也让无数的江湖人走上了殊途。”

摊主说道。

赊刀人本就是江湖行当,现在四海升平,江湖不存,自是也没有了立足之地。他口中的江湖,便是动荡之时,官府权力管理不到的底层人间,而所谓的江湖人,便是在官府律法之外,独设一套江湖规则而敬奉遵守的生意之人。“金皮彩挂、评团调柳”,这八大江湖门类,指的便是算卦相面,行医卖药,杂技马戏魔术,武术界,说评书,说相声快板数来宝,诈骗和盗窃,大鼓坠子等小曲种。赊刀人虽然没有被例如其中,但大抵也可挂靠在算卦相面这一行当里。

“刀赊不出去,还可以卖。但用这豆腐面骗钱却是说不过去。”

刘睿影说道。

“客官说笑了!在下赊刀也是祖辈传下来的,迫不得以。现在这五王共治的世道,处处莺歌燕舞,便也只能断了传承,改了行当,做点小本生意,全当糊口只用。”

摊主说道。

刘睿影心中有些怅然,这摊主真不愧是吃“江湖”这碗饭的,说起话来端的是滴水不漏,缕风不入。好在赵茗茗先前对他说的真切,不然的话,刘睿影便也似那些个赊刀的冤大头一样,轻而易举的着了道。

“这位姑娘你眼熟否?”

刘睿影指着赵茗茗问道。

“看着眼生,不顾摆摊开铺子的,都是吸引八方客。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来,我定然就会记得!”

摊主望了一眼赵茗茗说道。

赵茗茗对其丝毫不加理睬,仍旧专心的给那坛庭的小姑娘喂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便是形容的她这般人物。待赵茗茗腾出手来,边会以雷霆万钧之势逼迫这摊主交出上次行骗之银钱。

“李摊主未免是贵人多忘事!”

刘睿影说道。

他记得赵茗茗对自己清楚的说过,这摊主姓李。

“客官,在下姓马。”

摊主说道。

刘睿影笑了笑,这天下非但是没有了这位原赊刀人口中的江湖,甚至连他们以前奉若至高的道义也不存了。就在刘睿影对此怅惋的时候,华浓却是肚子回到了摊子前。

“可是寻到了修车的匠人?”

刘睿影问道。

“没有……”

华浓坐下后摇了摇头说道。

“那几个人呢?”

刘睿影接着问道。

“他们骗我!”

华浓愤愤不平的说道。

“你杀了人?”

刘睿影问道。

“还未出剑,他们就一哄而散了。”

华浓说道。

他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告诉过他们,这腰间的剑是一柄玩具。三人成众,对方不仅有五六人,还都是吃这碗不温不热江湖饭的人。没想到却是连打你骨气都没有。华农的手刚一抚上剑柄,他们便大声叫嚷着跑开。

“吃碗面吧。”

刘睿影说道。

随即招呼这摊主再下一碗豆腐面。先前虽然要了十碗,但搁置到现在却是已经凉了。面条吸饱了面汤,团成一坨。只看一眼,就令人没了食欲。

市肆外,停马车处。

三位蓑衣客正围着马车不知在商量着什么。

“看来草原王庭的人,却是也不讲信义。”

为首的蓑衣客说道。

其他两人点了点头,一人的后背上还背着个一人长的麻布袋。

为首之人把马车的里外全都查验了一番后,朝着那人身后的麻布袋狠狠踢了一脚,随即传来一阵呻吟与扭动。

“臭娘们……要不是你那姘头言而无信,我三人却是也无须如此劳神费力!”

为首之人说道。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得把她寻回来,坛庭给的时间咱们却是已经逾期了三日半……若是再耽误下去,即便是圆满将其带回,却是也躲不了庭规论处……”

一人说道。

说到庭规两个字,即便是为首之人也不由得浑身一颤。他看了一眼热闹的市肆,随即让那人把后背上的麻布包放进马车里藏好,接着三人一道穿着铁蓑衣走了进去。但他们三人怪异的装束,却是惹得市肆中人纷纷躲避且惊呼连连。

刘睿影也差距到了市肆入口处的骚动,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念头,催促华浓快快吃面,另一边则在想着如何让赵茗茗不再纠结丢失的那些银钱。毕竟是外物之物,总比再牵扯进一桩麻烦里要好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