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边月满西山 > 第392章 满街都是圣人

边月满西山 第392章 满街都是圣人

作者:奕辰辰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9 14:20:40 来源:小说旗

环顾四周,虽然烟火气十足,各色小吃琳琅满目,但却并没有刘睿影想吃的东西。

就在这时,忽然从街口传来一阵“吱吱扭扭”的声音,好似打井水的轱辘转动时发出的。

刘睿影寻声看去,一个老头正推着辆拉板车,从街口不紧不慢的走来。

一般的拉板车都是人在前,车上拴着根皮带或是麻绳,斜跨到肩膀上。两手扶着从拉板上伸出来的两根椽子借力,脚下跨步,车子便可前进。

但这辆拉板车却极为不同。

车在前,人在后。

老头儿扶着从拉板上接出来的两根长短不一的椽子,一步步走来。

出摊的小贩向来都会走的很快,毕竟越早出摊,赚的钱就越多。

可这老头丝毫不着急。

慢悠悠的,似乎不是在拉车,而是散步锻炼身体,前脚落地,后脚迟疑许久才跟上,一步一步下来,节奏十分迟缓。

人在车后,很不容易掌握方向,这也是他走的十分小心的原因。

斜对着刘睿影所在酒铺的位置,刚好有个空缺。

一开始,他还纳闷这么好的位置,怎么无人来摆摊。现在却是明白这空缺应当是老头儿的专属位置,其他人不能抢。

石碾街也算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这些流动的商贩也不固定,按理说根本不会有人会拥有自己专属的摊位才对。

专属的摊子要么交了昂贵的摊费,要么跟管这街上秩序的人熟悉,这老头看着既没钱,也不像认识什么人,这就更加让人难以理解。

刘睿影不禁对这老头所卖的东西产生了好奇。

待他停稳了车架后,左右商贩还笑着和这位老头儿打招呼。

老头儿显得很是拘谨,点头当作回礼,然后便从车架上拿出一把小板凳,坐了下来。

右手一摸,从杂物堆中抽出一根烟杆。

这玩意儿刘睿影见的多了。

他自己身上还有一根从老马倌那里顺出来的。

想他一开始为了骑马开心,去马鹏里给老马倌干活儿献殷勤,最先做的就是给老马倌的烟袋锅子里填烟丝。

至于什么洗刷马毛、清理马圈、叉草料,都是后来才逐渐开始的。

不过这老头儿的烟杆着实让刘睿影有些吃惊。

他从未见过这么长的烟杆,也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烟锅。

烟杆足足有刘睿影的臂膊长,而烟锅却几乎和他的掌心一样大。

乍一看,跟个小碗似的。

这么长的烟杆,配上如此巨大的烟锅,给人一种极不和谐的感觉……

何况这老头儿的烟杆还是竹子制成的。

上面的竹节清晰异常。

看颜色,应当是杀青过后,又刷了一层桐油。

如此质地的烟杆并不耐用,起码比刘睿影身上那根黄铜烟杆要差得远。

不过他也知道在平南王域的靠西的地方,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竹林。

祖居于那里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应器物,甚至是住的房子,都是用竹子做的。

这种木材成长的极快,一场雨,就能长高一大截。再加上韧性极强,经过处理后,耐雨水,可以经年累月的使用。

中都城中也有许多商铺售卖竹制的器物。

不过这里的气候相对来说比较干燥。

竹制的东西,放久了,却是容易从中心炸裂开来。

购买这些的,都是些有家资的富户或是门阀氏族。买来放到家里当做装饰,显得有些不同的格调。

待坏了之后,就重新买新的,也不用担忧使用周期的长短。

老头儿拿着烟杆,竟是一动不动。

烟嘴距离嘴唇还有三寸多的距离。

刘睿影从这里看去,他仿佛是睡着了。

略微佝偻的背部,因为呼吸的原因有些起伏。

但他的拿着烟杆的手始终很稳,没有丝毫颤抖。

相反,另一条臂膊,虽然肘部搭在大腿上,但悬空的手腕却一直在晃。

有些老人,年轻时为了讨生活,做过许多重体力的劳动。待年纪大了,这些关节处积累的暗伤便会爆发出来,以至于行动不便。

但刘睿影却觉得这老头儿不是这类。

因为他的手上虽然有老茧,但皮肤还算得上细腻。

以这个年纪,手背上应当有些赘皮才对,可他皮肤紧绷,整个人显得极为精干。

端着烟杆坐了片刻,他另一只手再度伸到杂物堆里,摸出一个竹制的小壶。

刘睿影看到这里,顿时豁然开朗。

手抖不是什么暗伤发作,而是酒瘾犯了!

果然,待他用牙拔掉竹制小壶的壶盖,“咕嘟咕嘟”的喝了几口后,手立马就不抖了,和寻常人无疑。

老头儿咂吧咂吧嘴,开始慢条斯理的往烟锅里填充烟丝。

烟锅很大,他径直从袋子里抓了一大把烟丝,巴掌一拍,就全部放了进去。最后又用掌心压在上面,不断捻着,把烟丝弄得敦实一些。

这样填充烟丝,在刘睿影看来也是古怪的紧。

烟丝若是压的太实在,想要点燃就会很难。甚至还会有抽不动的可能。

但老头儿根本不在乎,继续用掌心摁了几下后,还把竹壶里的酒往烟丝里滴了几滴。

火镰一响,点燃纸媒,烟嘴放入口中,吧嗒吧嗒的吸了起来。

连着嘬了三五下,这才吐出了第一口烟。

刘睿影看到这里,终于是松了口气。

看人抽烟的,却是要比抽烟的人更加紧张。

第一口烟从肺里打了个圈儿,吐出来后,老头儿便把烟杆搁置在一旁,腾出双手,开始忙活。

先前坐着的小板凳,此刻变成了拉板车的垫腿,以此让整个板车保持平衡。

车上最先拿下来的是个炉子。

刘睿影没想到这老头儿的拉板车竟是还改造过,左边可以延伸出去,形成一块中间有圆孔的灶台。

炉子放在灶台下,点燃后的火苗正好从圆孔中冒出。

红艳艳的,被四周的灯火渲染的还有些橙色,看着就令人温暖。

让刘睿影方才有些反胃的感觉都好了不少。

他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但环顾一圈,却是无人和他碰杯。

汤中松、酒三半、萧锦侃的注意力也都在这位刚来的老头儿身上。

“那烟杆真的是用来抽烟的吗?”

酒三半问道。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但酒三半却是个例外。只喝酒,不抽烟。

刘睿影也曾让他尝过一口烟草的味道,但酒三半只是摇了摇头。没说喜欢,也没说不喜欢。

不过再没有过第二口,应当就是不喜欢的意思。

“烟杆不用来抽烟,还能用来干什么?”

汤中松反问道。

话音刚落,便扯了扯胸前的衣襟,让它变得更加宽松些。

这是他的招牌动作。

从刘睿影第一次与他喝酒时,在定西王域,丁州府城外的行营中就是这样。

“烟杆还能用来敲脑袋!”

酒三半想了想说道。

在村子里的时候,因为调皮捣蛋,不好好放羊放牛,酒三半的脑袋挨了不少烟袋锅子的敲击,至今都令他记忆犹新。

刘睿影突然想到他和老马倌无聊时玩过的一种游戏。

一种很不好玩,也很难玩的游戏。

要不是真的无聊,谁也不会去玩。

大概也能算是一种酒令吧,反正喝酒喝到后半,众人也会觉得有些无聊。

能说的话都说完了,却是又找不到想吃的东西。或许等这波酒劲下去后,还能再喝几轮,但现在却是迫切的需要些东西来打发一下时间。

这游戏大致就是,由一个人说个词汇,旁人根据这词汇产生联想,继而不断的说出新的东西。多么离谱都可以,但必须解释清楚自己是怎么将这二者联系起来的。

想到这里,刘睿影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给众人讲了规则。

有戏并不难,在坐的除了已经喝没了半条命的朴政宏以外,都是读过书又走南闯北,见了大世面、大阵仗的人。

很多东西刘睿影不知道,他们却是都驾轻就熟。

让刘睿影出乎意料的是,众人对他说的这个“无趣”的游戏竟然出奇的感兴趣!

既然是他先提出来的,自是由刘睿影先说。

他想来想去,还是将目光着落在那老头儿的烟杆上。

于是他说的词便是“烟杆”。

酒三半立马接道“一只手。”

“烟杆怎么会想到手,还只有一只?”

刘睿影问道。

“没有手,怎么拿着烟杆?我虽然不抽烟,但也知道不会有人两手捧着烟杆。”

酒三半说道。

这回答不可为不妙诀。

从烟杆这东西,联想到拿着烟杆的手。

东西只有被人用时,才能体现出它存在的意义。若是从一个东西只能想到另一个东西,那便使得这个游戏更加的无趣。

“小孩的目光。”

萧锦侃说道。

一个瞎子,对于烟杆的联想竟然是目光!

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却是要比酒三半更加跳脱。

“因为有人用烟杆抽烟时,旁边要是有小孩,一定会目不转睛的看着。”

萧锦侃不等刘睿影问就解释了出来。

刘睿影想了想,最终又点了点头。

他在不是小孩子的时候,看到老马倌抽烟时,都会目不转睛的看上一会儿。

火镰打火的一刹那,飞溅出的火星,“呼”一下燃烧的纸媒,还有纸媒落入烟锅中引燃烟丝后冒出的第一缕烟,以及用嘴嘬着烟嘴时,烟锅的忽明忽暗。

这些都会让小孩子无比兴奋。

老人喜欢循规蹈矩,安稳平静。

但孩童总是热衷于变化。

所以才会在夏日的夜追着萤火虫不放,追不到时,抬头凝视着天上的星辰。

而烟袋锅子不似萤火虫会飞,也不似星辰遥远。

它就在身边,一伸手就能触碰的到,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明暗交替间,还能察觉到其中温度的变化,显得无比真实。

加上那火光橙红的颜色,跳动的火星,让原本就对这些危险的东西感兴趣的孩子们更加的激动,若是没大人看着,他们定会借着火星,点燃个木棍,也看着它燃烧起来。

“该你了!”

刘睿影看着汤中松,扬了扬下巴说道。

“我想先听你说。”

汤中松喝了口酒说道。

“我还没有想好。”

刘睿影摇了摇头。

他说了“烟杆”这个词,正是因为他不知还能作何联想。毕竟这只是和朋友们喝酒时的游戏,并不是为了争输赢,用不着提前算计准备。

“不,你肯定有。就算不是一个也行!”

汤中松说道。

这架势,是非逼着刘睿影先说不可。

“酒,离人,鳏夫,寡妇。”

刘睿影一口气说了四个词。

汤中松瞪大了眼睛,接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鳏夫,寡妇!这和烟杆有什么关联?”

“一个刚刚丧偶老妇或是老头儿,独坐窗沿下,窗沿上挂着个风铃。他拿出烟杆,往里塞满了烟丝。点燃后长长的吸了一口,朝上吐去,吹动了悬挂的风铃,‘叮铃铃’的作响。明知道想念的人就如同吐出的烟雾,再浓烈也迟早溢散的不见踪影,是回不来的。但他还在等,就像风铃始终都有余韵一般。”

刘睿影说道。

一时间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就连汤中松也端坐好身子,整理了一番胸前的衣襟,让自己显得齐整些许。

“所以烟杆这种静默的东西,还会发出声音。”

汤中松说道。

刘睿影没有回答。

在这种时候,每个人脑海中构想的画面决计都不会相同。

一根烟杆,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幻想和希望,甚至让人觉得逝者复生,远人已归。

“还有刀。”

刘睿影顿了顿,接着说道。

“刀?”

这次轮到酒三半也想不明白。

“刀!”

刘睿影说的十分坚定。

一刀挥出。

刀气震动了风铃。

凄厉的破空声,被风铃声拆解开来,衬托的更家优雅美丽,这种声音最容易撩拨人的心弦,也最容易让人想要抽烟。

“但刀要流血,抽烟还是个很温和的事情。”

酒三半说道。

“也有可能是在出刀前抽烟,也有可能是在收刀后抽烟。出刀是要见血,但这烟岂不是也和刀与血有关?”

刘睿影说道。

“难道就不能不出刀?不出刀,只抽烟不就好了!”

酒三半摊了摊手说道。

随即拿起了酒杯。

其实他还有后半句话没说完:不出刀,只喝酒抽烟,不就好了!

但在座的众人都心里清楚。

能坐在一起喝酒的,彼此之间都有些默契。不然连碰杯的时机都找到一起,这酒喝得还有什么意思?

“不出刀也可以,就是有时候得辛苦些。”

刘睿影说道。

“出刀不是更加辛苦?”

酒三半反问道。

“相比于出刀的辛苦,什么都不做更辛苦。”

刘睿影说道。

“要是出刀被阻止了呢?”

酒三半似是在这个问题上钻了牛角尖,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那就看这个人愿不愿意辛苦自己。”

刘睿影说道。

“最大的辛苦,就是自我牺牲。不光光是生命,还有抑制自己的情绪,容忍别人的过错,忘记那些纷扰带给自己的伤害,甚至逼着自己同不喜欢的人吃饭喝酒打交道,都算是牺牲。”

“你是说,出刀杀人很容易,遮掩牺牲自己很难。所以每当遇到这样的抉择,人一定都会极为困顿,就想抽一袋烟,好好想想,缓释心情。”

酒三半说道。

刘睿影笑着点了点头。

他不愧是自己的好朋友,终究是可以领悟到自己的想法。

从烟杆联想到刀,并不是因为血腥与杀戮,而是容忍和戒持。

酒三半还想说些什么,忽然吸了吸鼻子。

刘睿影也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是肉香,还是肉汤的香味。

“好像是牛肉汤!”

刘睿影用力闻了闻说道。

“是从那老头儿的摊位传来的。”

萧锦侃说道。

他虽然眼睛瞎了,但鼻子却很尖。

刘睿影看到那老头儿左手握着烟杆,右手拿着长柄勺,正在锅里不断的搅动。

身旁的案板上,放着一摊一摊已经整理好的面条。

“牛肉面?”

刘睿影自语道。

“应当是牛肉汤面!”

汤中松纠正道。

牛肉面和牛肉汤面只有一字之差,但盛放到碗里的东西却天差地别。

牛肉面一定要有牛肉。

而牛肉汤面却只有牛肉汤。

牛肉面是为给兜里有钱的人吃肉的,牛肉汤面大多是劳碌人打打牙祭,尝尝那没有肉的肉香。

这样的面摊无论是在中都城里,还是其他大大小的城镇里,都不少见,并且都是出摊很晚,通宵都不休息。

因为在何处,都有通宵赌钱或是通宵喝酒,甚至通宵什么都不做的夜猫子。

他们饿了的时候,很少有人想吃什么炒菜,往往都对主食有着极为饥渴的需求。

作为面条来说,锅可以一直开着,随到随下,要比米饭新鲜的多。

况且很少有人可以空口吃的下米饭,大抵都得有些菜品就着吃。但面条却不必如此,一勺辣酱,或是一勺醋,搅拌均匀,却是就极为开胃。

这些开面摊的商贩,大抵都是老头子。不过在他们年轻时,应当也都是不睡觉的夜猫子。

只有夜猫子才会理解夜猫子。

知道后半夜睡不着觉时,那种孤寂往往不是从脑海或是心底里升起的,而是在胃里酝酿,继而散发到四肢百骸。

不要觉得通宵不睡觉的人活的有多么滋润、有趣。相反,他们是这人间最不幸的一撮人。

旁人入眠,他们却还圆睁着双眼。

身边的人要么输的一干二净,要么已经酒醉不起,他们却还无丝毫困意。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温存能够给他们,而这却是他们极为渴望的东西。

寻常人也会孤独,孤独到一定的地步就转化为了寂寞。而这些人打发寂寞的方法就是出去走走,找朋友坐坐。

但这都不是真正的寂寞,只能算作是偶尔的无聊。

不过每个人的寂寞都不相同,应当也没人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来。毕竟能说出来的感情,都不够纯粹。真正纯粹的情绪,一定是无言的。

经历过很多事端之后,骤然回想起来,发现自己虽然还记得,但也遗忘了很多细节。接着又开始反思这些事端到底带给自己了什么变化,可却只有自己一个人,根本无从对比。

然后脑子里就会空白一片,什么都不想,坐在那里呆呆傻傻的。

外人看上去可能有点像是圣人悟道,但实际上就是一片空灵。可心中却又被无数根尖刺折磨着,然后慢慢下移,到了胃里。

这会儿总算是能清楚的给自己一个信号,告诉自己说,只是饿了。

其实真的是饿了吗?还是胡乱找点事做,让自己不再那么呆傻?

就像这开面摊的老头儿。

也许他并不需要这个营生来糊口,但年轻时养成的熬夜习惯,到老了还是改不掉。

青春不在,壮志消磨。

但寂寞却始终跟随。

已经有零零散散的人,围拢在面摊旁,贪婪的嗅着牛肉汤的香气。

“几两。”

老头儿专心搅动着牛肉汤,嘴里十分生硬的问道。

这才把人的心思从牛肉汤的香味里拉扯出来,对着老头儿说出自己的需要。

开这样面摊的人,脾气都不会很好。

他们要被面锅的热气熏着,还要记牢客人的需求,时不时搅动面条,一系列操作多了,耐心也就磨没了。

不过来吃面的,也不会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只要汤够香够浓,面够劲道,那就已然足够。

睡不着的夜猫子用吃面打发时间,开面摊的老头儿又何尝不是用卖牛肉汤面来打发时间?

彼此各取所需,又互不打扰,简直如同圣贤一般。

“要吃吗?”

刘睿影又拼命地抽动了几下鼻子。

第一锅汤头味最正。

待下了面之后,就会被吸走不少,往后越来越寡淡。

除了汤中松之外,其他两人并不想吃。

汤中松生长在定西王域,本就是以面食为主。

现在闻到如此对胃的牛肉汤面,当然忍不住的想要来一碗。

从酒铺走到对过,也就是几步路。

谁料刘睿影和汤中松刚刚起身,那老头儿就挥手拨开围拢在面前的众人,问道:

“几两。”

语气和先前一模一样,甚至还略微硬了几分。

刘睿影看了看汤中松,在心里盘算了一番,说道:

“三两。”

“他可以,你吃不完!”

老头儿说道。

刘睿影还是第一次碰到买东西,对方不卖的。

吃的完吃不完,不该是店家应当操心的事情。

可老头儿极为执拗。

伸手从旁边的案板上捏起一撮面,放在秤盘上,用勺柄敲了敲,示意汤中松看清楚。

不多不少,正好三两。

随即端起秤盘,将面条倒入锅中,继续抬眼望着刘睿影。

三两吃不完,那就二两。

他也不知这面摊是什么规矩。

做买卖的人不想着赚钱,反而替食客考虑的如此周到。

中都城虽然民风淳朴,但也不至于满街都是圣人吧?

还不等刘睿影说出口,却是就被另一道声音打断。

“六两面,不要汤!”

牛肉汤面,好处的不是面,而是汤。

汤将牛肉的味道完全吸出,又混合了面条中面粉的厚重。二者混合、沉淀过后,层次分明,回味无穷。

而只要面,那面上就沾了薄薄一层汤汁,甚至连咸味都不大品尝的出来,离了汤的面不过多时就会坨成一块,变得干巴巴。

刘睿影听到竟是有人吃汤面不喝汤,不由得极为好奇。

扭头一看,却不禁笑出声来。

这不是自己等了许久的大老姜?他终究是来取酒了。

“他的面,我请了。我要二两!”

刘睿影说道。

老头儿先是点了点头,随即说道:

“一两。”

刘睿影无奈,只得顺意。

毕竟掌勺的不是自己,锅灶都在别人手中。

大老姜先是奇怪怎么有人会请自己吃面,待看清是刘睿影之后,脸色先变了变,但转眼又恢复如常,立即冲着刘睿影拱手作揖。

“小的我何德何能,哪里敢让官爷破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