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边月满西山 > 第六十四章 山止川行

边月满西山 第六十四章 山止川行

作者:奕辰辰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9 14:20:40 来源:小说旗

飞速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消磨了大半日功夫,刘睿影来到下危城门前已是傍晚,天色即将擦黑。

城门口排气一条长龙,欧家中人正在挨个检查进城之人是否持有门禁牌。

刘睿影手中的请柬与门禁牌有同等效力,自是不用担心。而胡希仙本就是下危城中的胡家五小姐,欧家定然不会阻拦。

他没有看到小机灵手上的门禁牌,但他并没有什么别的反应,和刘睿影与胡希仙还有蛮族智集一起顺顺利利的进了下危城中。

“和中都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

刘睿影说道。

“惟一的不一样就是这里可不禁止寻仇,所以……”

小机灵摸了下自己的腰间,暗示刘睿影要时刻堤防。因为腰间通常都是配剑的位置,刘睿影的剑现在也挂在这里,藏在阴阳师的袍子下。

“多谢!”

刘睿影说道。

他看的出小机灵是要道别了,他在城中定然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我带你在城里转转?”

胡希仙看到小机灵走后,对着刘睿影说道。

刘睿影平静的看着她,有时候他却分不清这姑娘是真疯子还是假疯子……因为她有时候清醒的就像是个正常人,或许还要比正常人更加聪明些。毕竟是胡家的五小姐,见多识广,眼界的差距可不是用多活几个年头就能弥补的。

眼界这种东西,都是从小耳濡目染,刻在骨子里,动不得也教不会的,也不是寻常白银能够买来。

这不是刘睿影所擅长的,所以想了一会儿也没有个头绪,便暂且束之高阁。

“天晚了,你不回家?”

刘睿影反问道。

其实他并不想和胡希仙走在一道。

并不是在乎什么男女之别,而是因为胡希仙的身份。

胡家五小姐,在下危城中可是名人,从在城门时欧家中人对她的态度就可以看的出来。

刘睿影带着一位蛮族智集,着实不宜抛头露面,要是跟着这位大小姐,难免成为众矢之的。

拒绝了胡希仙的盛情后,她显然很是失落……不过刘睿影答应她,明天会去胡家拜会,这才又转怒为喜,咧嘴笑着,又蹦又跳的离开。

送走了这尊“神”,刘睿影终究是能松口气。

他和蛮族智集在街上漫无目的走着,顺带看看下危城中的风土人情。

在来之前,刘睿影读了不少关于这里的资料,但纸上终究来的浅,还是要亲眼看看才有体会。

将军尚且不纸上谈兵,更何况这风土人情本就是一时一事,或许记载的时候是一回事,而如今看到了又是另一番景象。

下危城这个地方,说是襟山带河,但山和西北的不同,这里却是土山。

即便算不得低矮,可一座山要是全部都由焦黄的土构成,看上去也没有什么气势。

城郊有些地方,开垦出了农田,一块块堆叠着,却早已无人耕种,荒废在那里。

皇朝时期,这里还是有人种地的。民以食为天,要是不种地,一家人没吃没喝,只能饿死。

皇朝倾覆,世家势力逐渐强盛,下危城中来往的商客越来越多。原本种地的人发现做生意却是要轻松容易的多,只要将自家住的屋子改成旅店、饭馆、酒肆,那白花花的银子就会络绎不绝。

而且生意最终要的是不必费力气,从辛苦蛮干的劳碌鬼变成高高在上的大掌柜,这种轻松惬意和诱惑是寻常人都不能抵抗的。

最重要的还是那股子指使人的感觉。实在是爽!

世家在下危城中有绝对的权威,但老百姓们对他们没有丝毫反感正是因为如此。

自古以来,挺身闹事者大抵都是因为吃不饱肚子。要是生活富足,谁都愿意安居乐业,哪里还会想着去造反?

城中最好的风景在南边。

南边的城墙上有一座钟楼,上面悬着一口硕大无朋的古钟,具体是什么年代铸造的,已经没人能说的清楚。平日里不会敲响,只有在大节庆还有大事情时才会敲响三声,告知全城的人。

这座钟在下危城里便像是王爷的剑令,钟声响起,所有人都得停了手上的活计。因为钟声一停下,便有世家中人宣布事情,这可是事关全城人,所以没有人愿意遗漏。

没来过漠南的人都觉得这边应当是极为散漫之地,实际上下危城中的人起的都很早。

天刚亮鱼肚白时,街上便已经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刘睿影不习惯早起,尤其是这一路上的确是太过于劳顿,但想要寻一处安静的客栈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碰上了欧家的《招贤令》和胡家的拍卖会。

到一个地方,想要不惹人瞩目,及得服从这里的规矩和习惯。

他看到街上若是本地人,都打扮的极为朴素,除了世家子弟外,很少有人穿金戴银。

这里因为自然环境又有蛮族傍身的原因,却是要比隔壁的安东王域之人更加吃苦耐劳。因为人口不多,所以爱护桑梓的观念更是深入骨髓。

要是有外地商客在下危城中欺辱本地人,那不论这商客的身份背景,立马就会被赶出下危城中,就连与之做生意的世家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下危城中要是没了这些百姓,空留世家在此,也没什意思……载舟覆舟的道理,他们可从不糊涂。

一条街从头走到尾,刘睿影觉得有些饥渴,想要寻给地方吃喝些,顺带问问城中可有安静、干净的住处。

本以为这么热闹的下危城,该有个祥腾客栈才是,但凌夫人告诉刘睿影说,几年前就没有了。至于什么原因,她也不清楚。

下危城中任何一个接口,必有一座茶楼。

倒不是因为这里的人有多爱喝茶,只是开张出来,给往来的商客们提供一个可以谈生意的地方罢了。

喝酒时,人的头脑都容易不清醒,价格说错一点儿,那就是天壤之别。所以在谈生意的时候,双方都喜喝茶。待全部妥当之后,便撤去茶具,摆上酒来庆祝。

一般的规矩是,商客们请茶,世家中人请酒。

做生意讲究的是双赢,大家都有钱赚这才能把生意做成。何况世家还占了个地主的头衔,即便是商客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却是无论如何都要一尽地主之谊才说得过去。

否则这些商客们做成了生意还好,要是做不成又连一顿酒饭都没有,待出了城去,沿路一嚷嚷,岂不是让全天下都知道下危城中的世家竟是这等小气……连起码的待客之道都不懂。

刘睿影一连走过了三四个路口,看到了四五座茶楼,但全都是人满为患,连一副空余的座头都没有。

就在此时,一阵大风刮来,裹挟着黄沙。

刘睿影正在好奇怎么路上的行人纷纷转过身去,原本背朝着自己的众人,忽然变得和自己面对面。

而他们却极为淳朴的看着刘睿影笑笑,伸手指向他的背后,示意刘睿影也转过身去。

但他怎么会将自己的后背留给陌生人?

好在他身旁的蛮族智集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将他的身子扭转过来。

“这里的风沙很大,能顺着你脸上的窟窿把你身子里都灌满!”

蛮族智集说道。

风沙来得快,去的也快。

刘睿影还未反应过来,它却是已然吹走。

晃了晃脑袋,足足落下来两斤的沙土,他看了看蛮族智集灰头土脸的样子,不自觉的想笑。但一想自己的模样说不定比他更加狼狈,便就笑不出来了……

风沙过去,街上又恢复如常。

隐约间,刘睿影却是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街边的一处小摊前,低头选着东西。

那是一个卖风巾的摊子。

风巾是这里特有的物品。

本地人不论早晚,也不论天气凉热,都会把风机系在脖子上,为的就是防备这突入起来的风沙。

风沙起时,远方会穿啦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像极了打雷,却又比雷声更加壮阔。

听到这种声音,他们就会解下来系在脖子上的风巾,包裹住脑袋,用手死死的攥住下方,不露出一点空隙。

待风沙过后,只需要将风巾抖动干净,就不会有任何狼狈。

刘睿影在此地并没有熟人,只道是风沙之中,视线模糊,便没在细想,转身继续朝前走去。

可身后的脚步声骤然急促起来,似是有追赶之意,却是让他打起了精神。

小机灵的提醒刚过去不久。

这里的人看似淳朴,实际民风彪悍,不可不防。

刘睿影的右手已经握在了怀中的剑柄上,刻意放慢了脚步,只等那人的动作。

莫名的清风吹在他的脖颈上,刘睿影拔剑回身,劈出一道剑光,将空中一抹分成两半,落在地上。

定睛一看,却是一条风巾。

再抬头,只见方才那道熟悉的身影站在自己前方不远处,正是王淼!

“即便不要,也用不着劈了它吧?”

王淼看了看地上的风巾,一字一顿,语气冰冷。

“原来是王姑娘……”

刘睿影一时间有些愰了神。

他根本没有想到会在此时此地碰见熟人,更想不到这熟人会是王淼。

王淼没有答话,从怀中又取出一条风巾递给刘睿影。

“要还是不要?”

刘睿影想了想,还是伸手接过。

本想问问她为何会来下危城,但话都到了嗓子眼里,却就是说不出来。

看见王淼,他就会想起那夜在春暖阁中发生的事情。

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答应的事情没有做到,所以很是愧疚……

“师傅也想喝满江红,所以叫我来看看情况。”

王淼反而很是大方的说道,没有任何作态。

她的师傅,自然指的是通今阁阁主。

文人好酒,并不是个稀奇的事情。

但“文坛龙虎斗”刚刚结束,他便让王淼来下危城中,决计不单单是为了一坛子酒这么简答。

“哦……阁主好兴致!”

刘睿影敷衍的说道,随即便没了下文。

“我都说了我来的目的,你是不是也得凑合着说两句?哪怕是假话也好。”

王淼说道。

刘睿影苦笑……这样的事,让他如何撒谎?真话是决计不能说的,可情急之下却又编不出什么好的借口,顿时抓耳挠腮起来。

胳膊一动,忽然碰到身上揣着的请柬,刘睿影连忙对王淼说:

“我也是来买酒的!”

看着请柬,王淼笑了笑。

她心里明白,刘睿影定然不是来买酒的。但他既然都拿出了请假,自己却是也不好再诘问什么,只能一笑了之。

“你怎么都穿上了本地人的衣服?”

刘睿影问道。

王淼在自己的衣衫外罩了一层本地的袍子,脖子上还系着一条风巾。若是不看面庞,竟是与本地人一般无二。

只是她的脸过于白皙、粉嫩,和这里的人差别极大。

下危城中如此大的风沙,就连世家子弟中都罕有几个小姐是这样肤白细嫩的。

“入乡随俗罢了,总比刘典狱这身跳大神的衣服要好看的多。”

王淼调侃的说道。

“你在城中住在哪里?”

刘睿影接着问道。

王淼是个极为讲究的人。

她住的地方,想来不会太差。

“住在胡家中,难道你不是?”

王淼对刘睿影这个问题有些诧异。

但转念一想,他绝对不是来买酒的,便也说的通顺。

胡家给前来参加拍卖的贵客都发放了请柬,准备好了住处。刘睿影既然拿着请柬,胡家必然应该有所准备才是。

刘睿影听王淼这么一反问,顿时知道自己露馅……先前扯出来的幌子,已然站不住脚……不得已只能叹了口气,将自己这请柬的来龙去脉实话实说。

“既然如此,刘典狱还用担心住处?直接去那胡家五小姐的闺房之中不就好了?我想她定然不会拒绝。女孩子通常脸皮薄,这话还得你先说!”

王淼说道。

虽是调侃的语气,但刘睿影却怎么都乐不起来。

当务之急却是要找个僻静的地方安顿下来,自己带这个蛮族中人满大街的游荡,多少有些危险。要是被明眼人识破了身份,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我在前面那家茶楼里包了个雅间,一起吃点东西?”

王淼听到刘睿影腹中一阵响动,却是也明白他刚进城,恐怕连东西南北都摸不着。

刘睿影点了点头。

和王淼一起吃顿饭倒也没有什么,何况也不是第一次吃饭,何况比吃饭更亲密的事情两人之间也发生过。

“你那枚印章的事情可是有了眉目?”

刘睿影问道。

离开中都城前,在查缉司的对街,那个奇怪的织补摊女子先是没来由的对刘睿影出手,后又被王淼不离身的那枚“青铜战事”的印章所吸引。这个困惑始终萦绕着,就连王淼自己也想不明白。

“我问了师傅,他只说从我进通今阁时就带着。当时这枚印章被根红绳子系着,拴在我的脚腕上。后来那根绳子摩断了,我重新打了条银链子,才是现在的模样。”

王淼掀起外袍,摩挲着腰间的印章说道。

“爹娘是通今阁的耕户,后来不知为什么,把我丢在下就走了。阁中的师兄前来收租子时发现了我,把我带了回去,不然我早就饿死了。”

刘睿影没想到王淼竟也有这样的身世,联想起自己,却是有些生怜……伸出手想要拍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可王淼突然停下,指着左侧,却是到了地方。

下危城中的茶楼有个奇怪的统一。

那便是都没有名字。

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只写着“茶楼”二字。牌匾上方挂着个灯笼照明,让往来客人都知道这里是个茶楼就好。

但王淼选的这家茶楼却不是如此。

门口的牌匾上赫然写着四个漆黑如夜的大字“四爷茶楼”,牌匾左右以及上方还各有两个灯笼,将门口照的灯火通明。

看到这个牌匾,刘睿影心里就有些嘀咕……觉得这茶楼莫不是和那位配着乌钢刀的陈四爷有什么关系。

结果刚走进门,却是就看到陈四爷一个人坐在大厅中央的喝酒。

整个茶楼里静的出奇,好似一个人都没有。

“怎么不进去?”

王淼问道。

她见刘睿影一只脚刚跨过门槛,却是就站定了身形,呆呆望着那独坐的人。

陈四爷余光一瞥,发现门口的灯火被遮挡住。

“陈四爷……”

刘睿影硬着头皮打了声招呼。

“哈哈哈,山不转水转!我就说与大师有缘,要不这么大个下危城,大师怎么兜兜转转又来了我这里?”

陈四爷看到门口之人竟是刘睿影,开心的扔下酒杯便上前迎接。

“却也是巧了。城中遇到一位老友,她说在此处定了个雅间,没想到却是陈四爷的庙堂!”

刘睿影说道。

“陈家不在下危城中,所以便造了个地方,供来往之人落脚。这份产业却是由我掌管。反正也不需要操心什么,放在这里自有专人打理,我就做个甩手掌柜!”

陈四爷说道。

“这位姑娘就是今晚唯一的客官吧?不如咱么就做这大厅中,反正也没有旁人,雅间里多憋闷?”

刘睿影不好代替王淼做决定,但王淼却是落落大方,点头应承下来,还和陈四爷客气了几句,自报家门。

“原来是通今阁阁主的高徒,陈某一介武夫,失敬失敬!”

通今阁的名头果然好用……

要不是擎中王刘景浩和凌夫人叮嘱此行最好不要暴露身份,刘睿影却是也要换上诏狱的官服,大摇大摆的走进成来。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还有意外之喜。

“四爷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喝酒,也没叫几个朋友?“

众人落座后,刘睿影问道。

“我正在等那位喝酒的朋友,就是他离这里比较远,算日子该是今晚到。不过现在也无所谓了,你们来了,不都是朋友?”

四爷热情的说道,招呼伙计添酒加菜。

“那位朋友从哪来?”

刘睿影问道。

“从震北王域的戈壁滩里来,够远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