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第135章 你们为何在原地一动不动?

崔岘乘车走了。

宝丰县驿站外,一片安静。

张廷豫等人仍旧处于震撼当中,但却又保留一丝理智,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更不敢去看苏祈。

因为苏师兄输了!

更因为贾邵推翻了子夏作《毛诗序》一事!

天呐。

众人简直不敢想,这两件事若是传出去,哪一件更能在大梁文坛引发剧烈轰动!

但毋庸置疑,这两件事,‘贾邵’都是绝对的主角。

信阳府罗山县贾邵,强的骇人!

可这般厉害人物,怎地此前从未听说过?

就跟凭空冒出来一般!

苏祈目送贾邵的马车远去,嘴角紧紧抿起,眼睛里却浮现出亢奋,与强烈的战意。

他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这样强劲的对手了!

必须要承认的是,苏祈小觑这大梁文坛了。

比如这位暂时胜过他一头的贾邵。

这人,竟然和他一样,怀疑《毛诗序》真伪,并且给出了清晰的辩经论证。

此事看似不简单,实则一点也不容易。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有胆量,有学识,有本事,有魄力,去推翻一本、自己从小就开始学习的圣贤书啊!

见周围读书人都在愣神。

苏祈一扬下巴:“愣着做什么?忘记我说的话了吗?把辩经内容都记录下来!”

“我确实输了一场,但那又如何?自宝丰驿站,到洛阳赏花文会,这一路还长着呢。”

“谁胜谁负,且未可知!”

他这话说完。

张廷豫等人赶紧称是,埋头回忆方才崔岘的辩经内容,开始誊抄。

诸位读书人誊抄的时候,手都在发抖!

因为等到了洛阳,这些手稿,一定会让无数读书人,震撼到瞠目——

不不不。

可不只是震撼。

若是有读书人主修《诗经》,看完崔岘这篇手稿,大概率天都要塌了。

别学了,回家吧!

包括现场的读书人当中,已经有几个年轻的,神情懵懂,似哭非哭。

怎一个惨字了得!

苏祈站在马车前方,等待了一会儿。

而后对一位侍从道:“带上纸笔,快马跟上去,将贾邵的辩经作记录,带回来!”

“是!”

侍从领命,乘快马出发。

另一边。

崔岘坐在奢华的马车里,悠哉享用着瓜果、糕点,倚靠在窗边看外面的风景。

神情好不惬意舒适。

别说,这还真有点‘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味了!

吃饱喝足后。

车夫按照约定,在五里外某处树荫下停车。

一个苏祈家的侍从骑马赶来,神情恭敬:“贾公子,我家公子让我来记录您的辩经内容,请讲。”

说罢。

那侍从取出笔墨纸张,和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方桌,作倾听状。

这一刻崔岘竟有些怀念‘手机’。

古代信息交流就是不方便啊!

心中感慨这些有的没的,崔岘略作思索,笑道:“《论语》云:孔圣评《关雎》乐而不淫,从未涉后妃之德。”

“今人强附经夫妇,成孝敬。岂非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方才第一回合辩经,崔岘的切入点,是《毛诗序》的作者存伪。

而这一次,他选择的切入点是:后人过度政治化曲解《毛诗序》。

这番话的意思是说:

《论语》记载孔子评价《关雎》时,并未提及后妃之德。

如今人们强行将规范夫妇伦理、成就孝道纲常附会于《毛诗序》,实在可笑又牵强。

没错,崔岘再次‘掀桌’了!

他不仅以现代人的思维和学识,掀古代人的桌。

还左右脑互搏,掀了自己的桌!

因为最开始回答‘关雎’问题之时,他便是引‘后妃之德’来答得!

但作者存伪尚且是小事。

《毛诗序》被指过度政治曲解之说,一旦被盖棺定论,那么此后大梁文人作八股文,都要绕开这一部分了!

这得是多么大的冲击,得引发多么恐怖的震荡啊!

不出意外。

侍从将崔岘的辩经内容,带回宝丰县驿站,当众朗读出来后。

全体读书人已经不仅是震撼了。

是眼前发黑,脸皮颤抖,瞠目结舌,浑身哆嗦。

兄台,你是否过于生猛了些?

你要修改教科书了吗?

这场辩论以后,我们该不会要重新学习《毛诗序》吧!

太可怕了!

众人齐齐看向苏祈,脸色苍白,眼含乞求。

苏师兄,你说句话啊!

很显然。

苏祈也被这个犀利的问题给问愣住了,但很快,他脱口而出反驳道:“《礼记·昏义》云: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

“夫妇之道即王化之基,《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正合此义!”

然而此番话说完,苏祈自己便僵硬住了。

因为他这个回答,跟昨日崔岘最初对‘关雎’的回答,是大相径庭的!

礼法大过天。

所以很多时候,一切都可以用‘礼法论’来破题。

可这不就正论证了,崔岘提出的质疑吗?

周围一片寂静。

接着,更震撼的一幕来了。

那位侍从,竟然又取出第二张文稿,颤声道:“公子,贾公子说,您肯定会引用他先前说过的回答来破题。”

“因为他那番质疑,您只能用礼法来回击。”

“他说,不必再让我多跑一趟,直接把接下来的辩论,提前写下来,读给您听。”

“贾公子说:季札观周乐评《周南》勤而不怨,未言后妃。《诗本义》斥:汉儒以文王、太姒强解,实乃荒谬!”

这番话的意思是说:

人们将《周南》强行阐释为后妃之德,本质是构建文王受命的思想。

《诗本义》一书,揭示了经学阐释从以诗证史、到以史曲诗的,完全相悖的演变。

这实在太过荒谬!

此番话,无异于一道惊雷,劈的在场诸位读书人呆立当场!

因为这是新的思想火种,在他们面前燃烧起来了啊!

甚至连苏祈,听到这番话,都浑身一震。

他甚至有种顿悟了的感觉!

原来他一直质疑《毛诗序》的地方,可以这样辩驳?

这贾邵,实乃大才啊!

在众人怔怔的注视下,苏祈深吸一口气,涩声道:“告诉贾邵,让他再往前走五里。”

嘶!

向来桀骜不驯,看不起天下读书人的苏祈,连败两场!

正当读书人们集体呆滞的时候。

几位宝丰县驿站的驿卒走出来,疑惑的问道:“苏公子,还有诸位,你们怎么一直在原地,一动未动?”

在场诸位读书人:“……”

苏祈脸色更是猛然一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