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 第645章 成功入轨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645章 成功入轨

作者:醉爱红尘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2 03:3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距发射窗口关闭还剩19分钟。

陈平江站在控制大厅里向屏幕望去,那枚56米高的银白色火箭在黑暗中静静的矗立着,混身透着机械的美感。

发射窗口有宽有窄,宽的以小时计,甚至以天计算,窄的只有几十秒钟,甚至为零。

其根据航天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种限制条件经综合分析计算后确定的。

由于太阳、地球和其他星体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即使发射同一类型、同一轨道的航天器,其发射窗口也是不固定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人们就不会奇怪,航天器的发射有时在早晨、有时在傍晚、有时在白天、有时在夜里。

对运载火箭本身来说,没有太严格的发射窗口限制,什么时间发射都可以。

不过,在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时,一般都选在傍晚或黎明前来发射,因为这时太阳处在地平线附近,发射场区及火箭飞行路过地区的天空比较暗淡,而火箭点火升空到一定高度后就能受到阳光照射,反射阳光的箭体与背景天空形成较大的反差,从而使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仪器可以清晰地跟踪测量火箭的飞行轨迹,观察火箭飞行中的姿态和外部形象,跟踪测量和观察效果比较好。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陈平江的泰然处之和周遭忙碌的景象到底有些格格不入。

央视新闻的直播间围观的观众已经突破了百万,这是凌晨五点,如果换到傍晚的话,数字简直不敢想象。

“好紧张啊,可千万别失败了。”

“嗨,失败了也正常,这是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

“时间过的好快,几年前我还关注过陈平江做火箭的新闻,没想到眼下都要试射了。”

“不光咱们在看吧,那些老外估计也在看。”

“……”

大厅内,清脆的女声响起。

“倒计时,一分钟。”

所有人不约而同放下手上工作,望向大屏幕,几年的日月操劳就看今天了。

陈平江笑着看旁边的彭小波,“彭工,看得出来你很紧张。”

彭小波腼腆的笑了笑,“那是肯定的,以前在国企失败和现在失败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何况又是全世界首枚液氧甲烷火箭。”

“会成功的!”陈平江喃喃道。

“倒计时三十秒!”

……

“倒计时二十秒!”

……

“倒计时十秒!”

京城时间早上6点整。

广播中的倒计时与户外观众呐喊共振:

“三、二、一”

“点火!”

声音落下的瞬间,深蓝一号火箭尾部喷出幽蓝火焰,268顿推力撕裂夜幕。

50米高的钢铁巨兽缓缓离开发射架,加速度将液氧与甲烷的混合雾汽拉成锥形尾迹。

陈平江的指甲掐进掌心,直到遥测数据传来“一二级分离成功”,才发觉自己屏息了两分钟。

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但接下来依旧很关键。

一枚火箭升空有这几个阶段:

120秒逃逸塔分离,这一般载人飞船的标配。

136秒助推器分离,深蓝一号没有传统助推器,省略了这一步。

160秒左右一二级火箭分离,随后二级火箭点火。

200秒整流罩分离。

随后游机点火,用于火箭姿态控制、末速修正,增加火箭入轨的控制精度。

火箭冲破积云时,观礼台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

一位名叫航天宅男的主播在弹幕里科普:“看这淡紫色尾焰!甲烷燃烧比煤油干净,积碳少了80%!”

而在休斯敦,SpaceX高层紧急连线:“他们真的做到了闭环循环?立刻调取银河发动机参数!”

马克思脸色一阵佩服。

那个人果然做到了,真是厉害啊。

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就走完了SpaceX的路,甚至还带头搞出了液氧甲烷发动机。

控制大厅内。

声音不断传来。

“程序转弯完成。”

负责此次发射任务的副总裁王建蒙笑眯眯的对彭小波道:“怎么样?轻松了不少吧?”

彭小波点点头:“主要还是靠王老您的发射经验撑着,不过现在还没最终入轨,还得再看看。”

王建蒙安慰道:“应该出不了什么岔子了,我相信大家伙。”

大家紧张的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各项数据。

当火箭突破10马赫时,整流罩上的温度传感器传回1372℃的读数,比SpaceX去年公布的数据低了16%。

二级点火指令在80公里高空触发,矢量喷口划出完美的正弦曲线。

“遥测信号正常!”

“飞行过载4.2G!”

“气动加热峰值1870℃!”

焦灼的等待中,不知道谁喘了口气,接着所有人都放松了下来。

地面雷达显示火箭已抵达亚轨道顶点,星载摄像机传回的画面上,地球弧线正在舷窗外缓缓舒展。

“载荷顺利入轨!”

随着话音传来,控制大厅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雷鸣。

陈平江松了口气,不过仍旧好奇的问道:“我不太懂航天,但我之前看神州飞船返回时有个黑障区,咱们这次似乎没遇到?”

彭小波笑着解释:“陈董不知道很正常,黑障区算是很专业的说法了。火箭在上升过程中,速度相对较慢,无法达到穿越大气层时所需的高速度,因此不会产生剧烈的摩擦和高温,也就不会形成黑障区。唯有从大气层外返回的航天器等才会遇到。”

徐锐感慨道:“可算是没白费这么久的努力啊,太不容易了。”

王建蒙点头:“不过这也只是一小步的成功,接下来还有无数个大项目。火箭主体回收、载人飞船、探月,还是要加油啊。”

陈平江哈哈一笑道:“那些都是今后的事情,现在做为成功者,今天晚上我给你们庆功。”

……

……

这是星河航天的一小步,却是国内商业火箭的一大步。

2017年注定是中国商业火箭的启程元年。

几乎就在同时,微博热搜前十被深蓝一号牢牢占据。

“世界首款液氧甲烷火箭!”

“星河航天CEO徐锐对外宣布深蓝一号试射成功,载荷全部顺利入轨。”

“深蓝一号总设计师彭小波: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是研究可回收火箭。”

“国家航天总局发来贺电。”

“中国版星链还遥远吗?”

“独家起底揭秘星河航天以及神秘的深蓝一号。”

“陈平江又双叒叕赢了!”

“……”

整整一个白天,深蓝一号试射成功的消息不断发酵。

在抖音,顶着“火箭搬运工”ID的00后实习生直播拆解发射视频,背景音里液氧泵的轰鸣震得手机麦克风嘶叫。

“看到二级分离时那圈冰晶了吗?”发际线后退的哈工大教授在B站直播中推了推眼镜,“零下182度的液氧甲烷混合瞬间,能形成这种正十二面体结晶的,全球不超过三个实验室。”

知乎热榜上,有用户贴出燃料消耗对比图:传统煤油火箭的尾迹像蘸了墨的狼毫,而深蓝一号的羽流则是工笔勾勒的蝉翼纹。

评论区瞬间炸出十几位985博士,为甲烷的比冲参数吵出上百楼。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海外社媒平台上。

推特。

当“全球首枚入轨液氧甲烷火箭”的标题霸榜热搜时,舆论正在撕裂。

专业黑子的一篇《星河航天是否剽窃NASA技术?》的帖子获得上万点赞。

但嘲讽的人更多。

比如……

“所以,中国人是剽窃了NASA和SpaceX都还没掌握的技术吗?”

“美国佬的傲慢一览无余。”

“……”

海外论坛Reddit上,一则匿名帖引发恐慌:“中国将垄断近地轨道,星链计划危矣!”

这个白天对陈平江来说同样不平静。

电话接到手机没电,短信回到手指发麻。

就连大女儿陈瑜都兴致勃勃的打语音问道:“爸爸,我也想现场看火箭发射,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呀?”

无数的祝福飘来,几乎将陈平江淹没。

雷君、东子、老马、小马哥同样不例外的发来贺电。

有真诚恭喜的,也有吃味的。

瞧瞧人家,地球都困不住丫的了,转头发现自己这类公司天天算计老百姓的菜篮子是不是也太无趣了?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科技教父有天然的亲近和崇拜感。

否则你怎么解释,在人们的眼里小米的雷君就是要比做房地产的老王高端大气上档次点?更有话题度点?

航天总觉的那位领导也打来电话恭喜。

“小陈呐,我果然没看错你。当时我就对人说,如果国内有人能做成功,那个人一定非你莫属。怎么样?现在是什么心情?”

陈平江想了想,笑着回道:“首先肯定要感谢老领导的支持,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星河航天就不可能顺利的成立,也不会招揽到那么多的人才。其次,也感觉诚惶诚恐吧。各方面的反响来强烈了,也会变成架在我们肩头的担子,如果后续的研究做不好的话,就丢人咯。”

领导哈哈大笑:“我也不过是恰逢其会,实际上不管是谁当这个局长都会支持的,商业航天很重要。至于压力嘛,我看也是好事,起码能让你们戒骄戒躁,再创辉煌。”

“领导放心,我们一定努力。”

“嗯,有个事要和你说一声。欧洲那边有个叫阿里安的欧航局项目承包商发来合作请求,想要同你们公司一起合作研究甲烷发动机。”

听到这个消息,陈平江脸上浮现出古怪的表情。

欧航局这帮家伙,总是想通过合作让自家起飞,钱本身就给的抠抠搜搜的,老想占便宜。

“领导,帮我回了吧!我们到底是私人公司,这是吃饭的家伙,而且也不缺钱。”

电话对面的领导也没说声。

毕竟星河航天是私人公司,人家有权拒绝,不用像是国家航天局这样考虑很多地缘ZZ因素。

拒绝了也就拒绝了。

各种消息不断传来。

甚至中东方面也有人打来电话询问发射卫星的价格。

还是陈平江的熟人。

“拉希德?你……”

陈平江真以为这货因为心脏病早就死在了15年,没想到居然还活着,现在可都17年了。

“哈哈,陈,我的救命恩人。过几天我想去中国见见你。”

陈平江被说的迷糊了,“我怎么成你救命恩人了。”

拉希德:“没错的,那次见面时要不是你提议我常备一支医疗队在身边,我可能就挂了。心脏病发作期间,是医生用AED将我救回来的。感谢真主,所以说你是我的恩人。”

陈平江满头大汗,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怕死的拉希德居然当真了,甚至间接的导致他存活至今。

“陈,只是可惜,我现在既不喝酒,也不抽叶子,更不能玩女人了,生活少了许多滋味。”

陈平江抽了抽嘴角,半天憋出一句话:“我的兄弟,活着比什么都强。”

……

……

在甘肃呆了两天后,陈平江返回东江的钟山别墅,特意先去看望葛梦诗。

短短日子没见,葛梦诗看陈平江的眼神都快化了,既有浓情蜜意,也有崇拜。

女人对男人的崇拜是最好的春药。

要不是光天花日之下,老人孩子还在身边,陈平江坚信葛梦诗能把自己吃了,望着那不断翕合的嘴唇,就知道她动情了。

陈瑜和葛子辰两个娃娃拉着陈平江的手问东问西,顺便献宝似的递来一张画。

“这是幼儿园的刘老师带我们班上的同学做的画。”

陈平江扫了一眼,笑着问:“这是你画的?”

“嗯呐!”

“不错!”

画上,两位熊猫宇航员乘坐深蓝一号抵达火星,在上面种起了竹苗。

真要说水平嘛,只能算是一般。

但陈平江欢喜就欢喜在这是女儿画给自己的。

葛子辰也用软糯糯的声音问道:“爸爸,以后我们可以坐火箭去月亮上吗?”

陈平江好奇问道:“去月亮上干嘛?”

“爷爷说,月亮上有嫦娥玉兔,还有吴刚伐树。”

陈平江莞尔,摸了摸儿子的头,将小家伙抱在腿上坐下,笑着道:“咱们要去就去更远的火星,以后都住在火星上。”

这话像是对儿子说的,又像是陈平江的期许。

马斯克那家伙都能连续吹牛说移民火星,还不许陈平江畅想一下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