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娜扎2010年11月6日注册的微博,那一天是她入职焕新公司的第二天。
焕新公司有规定,每个新入职员工都必须注册一个微博,古丽娜扎最开始不理解这是在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原来公司在新浪微博里有股份。
有了微博之后,古丽娜扎就会时不时在上面发一些自拍照。
最开始关注她的人只是一些在XJ的家人和朋友。
直到3月份,她开始在上面记录她每次走过的地方,给她爸妈还有XJ的朋友们看看她在哪,在做什么。
结果没有想到,如此一来,关注她的人每天都越来越多。
到了2011年6月15日这一天,赫然已经突破了10万大关。
这在旅游类博主里,已经进了前50名。
“哇!!恭喜你,这太棒了,恭喜你!”她的室友用一种特别夸张的语调叫了起来,黝黑的脸上笑出了一口白生生的牙齿,而后直接跳到了她的床上,给了她一个拥抱。
古丽娜扎差点被压死,一边挣扎一边笑道:“哈哈哈,谢谢,米歇尔。”
“要不要我去买点酒回来庆祝庆祝?”
“呃,太晚了,算了吧。”
“没事,就在楼下,你等我。”
米歇尔雷厉风行的去了,古丽娜扎在手机相册里找了一张用手指比心,背景是一片森林与湖泊的照片发到了微博上。
配文写到:“100000个粉丝!谢谢大家!”
很快下面评论区就有人留言了,是她的一个老粉丝。
“恭喜恭喜。”
古丽娜扎回道:“谢谢。”
刚回复完这一条,其他粉丝的留言也出现了。
古丽娜扎挨个看着,看到有意思的或者是一些认识的粉丝就回复一下。
搬大砖的民工:“呜呜呜,这里好美啊,为什么只有手,没有脸?”
我是娜娜吖:“没有化妆[荧光棒]。”
白色小夜灯:“女神这是哪?”
“温哥华。”
少年伯爵:“有钱真好。”
“穷,只是工作[笑]。”
星空下的猫咪:“女神是做什么的。”
“秘密[笑]。”
吃瓜小能手:“恭喜突破10万粉!”
“谢谢瓜瓜。”
不过,随着留言的人数增多,古丽娜扎也不回复了,只是看。
她看到评论区这个时候围绕着“星空下的猫咪”那一条微博讨论了起来。
又在讨论她究竟是干什么的。
也还是老一套。
要么说她什么千金大小姐,富二代,要么说她是什么二奶,小三,还有人说她只是在网上盗图,发出来吸引眼球。
总之都不是啥好话。
类似的讨论,这几个月里时有发生。古丽娜扎最开始看到还会生气,但现在她也已经想通了。气什么气,像米歇尔说的,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做自己。
门铃响了。
走过去打开门,黑皮肤室友一下子闪了进来。
古丽娜扎好奇道:“怎么了?”
“快关门。”
古丽娜扎把门关上,
米歇尔开始用黑人腔一边笑一边说道:“我感觉那个女人又去敲我们老板的门了。我看她从那边过来。OMG,我现在觉得罗伯特·帕丁森实在是太可怜了,那个可怜的男人为她揍了导演,丢了工作,现在她却还妄想勾引我们的boss,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轨,或者他那天一点都没有说错。”
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话,要是放在一个月前,古丽娜扎肯定听不懂,但是随着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米歇尔哪怕像个机关枪一样砰砰砰,她也听懂了个七七八八。
她大吃一惊,也用英语回道:“她又去了?那老板有开门吗?”
“当然不可能,否则我也不会碰到她了。这个女人的胸部还没有你大,屁股也没有你翘,脸也没有你好看,而且还有男朋友,老板怎么可能看得上她。”
古丽娜扎松了口气,随即不满道:“但我胸没有你大,屁股也不如你。”
米歇尔把塑料袋扔在床上,用双手拢在胸口前提了提,可可爱爱的笑了起来,用中文道:“差不脱,差不脱。”
“哈哈哈,是差不多,差不多。”
这就是当前两个女孩的相处模式,你教教我英语,我教教你中文。互相练习口语。
虽然米歇尔在中国住了两年多,但是中文水平还不如古丽娜扎的英文。所以,她们两个平时还是一般都用英语交流。算起来,娜扎倒是占了便宜。虽然小黑妹也从来不计较这些。
古丽娜扎在京城的时候,就注意到公司里的这位黑人化妆师了,只是一直没有打过交道,直到前不久在戛纳,两个人才熟悉起来。
到了这会儿,跟着陈诺一起拍暮光,一个化妆师一个小助理就住在了一起。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愈发感情深厚起来。
此刻,两个女孩各自开了罐啤酒,碰了碰杯,一边喝一边开始闲聊。
“你以后真就在BJ定居了?不回美国了?”
“当然。”米歇尔道,“我爱中国,我爱焕新,我爱chris和老板,我也爱我的工作。我回美国做什么?那里留给我的只有歧视和欺负!”
古丽娜扎咯咯笑了起来,“也不至于有那么差吧。”
米歇尔道:“要是你跟我一样在贫民窟长大,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我准备这次回去京城就去买一套房子,这样我在中国就有了自己的家。以后我就可以永远留在那里。”
古丽娜扎想起了自己刚收到的提成,40万呢,再攒一攒,凑个50,也够在京城三环左右首付一套小户型了。
于是笑道:“如果你买的地方不太贵的话,我可以跟你一起买在一个小区,我们可以当邻居。”
“哈哈,肯定不贵,贵我也买不起。”米歇尔·威廉姆斯开心的笑道:“到时候还有赵。她说也要和我住在一个社区。我们三个可以在一起玩,赵是一个很好的人,你一定能跟她成为朋友。”
“赵?哪个赵?”
“赵,赵liying,你不认识?我们公司一个很棒的女演员,我和她一起工作过好几个月,在她拍一个中国宫廷剧的时候。她非常非常可爱,我很喜欢她。”
听米歇尔说起赵丽樱一脸开心的样子,古丽娜扎听得心里酸溜溜的,强笑道:“我知道她,她现在可出名了,看得上我们住的房子吗?”
“哈哈,她当然会的。而且,我有预感,娜扎,你以后也会做明星的,到时候如果你需要出席活动,我就帮你化妆。每次你只需要给我1000美元就可以。”
“1000美元!这么贵,那你不如杀了我!”
“什么,你到时候都是大明星了,每年赚好几百万,这点钱都不舍得?”
古丽娜扎双腿盘在床上,喝了一口酒,“其实,我现在已经不想做明星了。”
“为什么?”米歇尔好奇道。
为什么……
古丽娜扎这个时候脑子里闪过了很多画面。
半年以前,她还是一个无处可去的小可怜,
可谁曾想,
她现在不知不觉已经走遍了半个地球。
她东京吃过拉面,在新奥尔良烤过鸡翅膀,她在戛纳走过红毯,也享受过洛杉矶的阳光,还与里约的基督像合影了。
如今,她每天在温哥华的山和湖之间流连忘返。
古丽娜扎打了个酒嗝,说道:“因为世界这么大,我想多走走。”
……
……
陈诺在《暮光之城》的最后一场戏,在加拿大温哥华Squamish这个外景地开始拍摄的。
在剧中,爱德华和贝拉在这里的夕阳、野花和雪山之间,与女儿蕾妮斯梅及其伴侣雅各布告别,并作为全剧的大结局。
这一天,陈诺和暮光之城的之间的故事,也将在这里写下句号。
最后一幕戏,几乎没有任何动线,全程陈诺就是站着不动,然后朝克里斯汀的脸说一句台词。
台词很简单,就是一句感慨和安慰。
但是陈诺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却需要十分的浓烈,以便让全系列的结局,有一个情感**的结尾。
在拍这个镜头之前,比尔·里德把陈诺叫到了一边说了很久的戏。
最后开拍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场间的男子。
都知道这是最后一场了,随后大家还要工作,但他却要离开了。于是每个人的眼里都或多或少有些回忆和感触。
包括今天特地来到现场的罗伯·弗瑞德曼。
犹太人哪怕对陈诺有一万个意见,也不得不承认,没有他的暮光,必然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他回头四望,虽然这里看不到了。
但是,只要稍微往外面走一点——
就能看到警戒线外,那些手举写着‘爱德华’‘贝拉’的荧光牌的成群粉丝,还有十多二十家媒体的长枪短炮。
这不是今天的特例,这些天都一样。
甚至像TMZ、E!News这种大的娱乐媒体,都有专门的记者跟组,每天都试图捕捉男女主角的每一个出场瞬间,报道他们的片场互动和私下花絮。
也不仅仅是温哥华,之前在里约拍戏的时候还更夸张。
热情的巴西少女们几乎都快让戏拍不下去了。
他在加州接到过好几次回报,说是那边直接有人冲进了片场,打断了拍摄。
而且无论男女主角走到哪出外景,都会迎来成百上千疯狂粉丝的围堵和拍照,整个拍摄工作几乎陷入停滞。
最后还是他给增加了一倍的安保,才让那边的戏顺利拍完。
如今,他们暮光的“Twihards”和哈利波特的Potterheads,以及星际迷航的Trekkies,并称全球人数最多的三大狂热粉丝群体。
她们疯狂的追星,把暮光1拍摄地波特兰奉为圣地,每次暮光之城开机,他们都会跟着剧组从一个地方跟到另外一个地方。
这种狂粉虽然给他们的拍摄带来不少的困难,但是,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核心粉丝,对他的顶峰来说,虽然票房分账被狠狠咬去一口,但在版权销售以及周边贩卖,也足够获得让人满意的收益。
所以,该谢谢他还是该恨他?
哪怕心如铁石的犹太老头,也不禁有所迷惘了。
就在他复杂莫名的目光之中,陈诺的最后一次暮光拍摄开始了。
“ACTION!”
草地上,夕阳洒下金色余晖,野花随风轻晃,远处的雪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站在草地上的男人,正如他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一样,过了许多年,他依旧是那么年轻英俊,时间像是在他身上凝固了。
他身着一身深灰色毛衣,脸上没有丝毫的血色,金色的瞳孔与阳光交相辉映,整个人仿佛界于真实和虚幻之间。
他目光柔和地看着面前的女人,随后镜头推近。
在拍这一场戏之前,他听着比尔里顿絮絮叨叨的讲戏,心里并不是很认同。
比尔认为,当爱德华从贝拉的记忆画面中,看到他们从《暮光1》的初遇,到《新月》的痛苦分离、到《蚀》的并肩作战,再到《破晓》的婚礼与女儿出生,最后女儿长大,跟着别人的男人离开。
爱德华会感到对贝拉的爱,所以他会用一种炙热的语调,说出那句话。
陈诺却有不同的想法。
他在这时,决定听从自己的想法去演,就当是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
于是,在特写镜头中,他的表情层次递进。
先是闭眼,睫毛轻颤,继而睁眼,瞳孔微缩,最后,他用一种面无表情的表情怔怔的看着克里斯汀。
没有笑。
不像原版里的某方脸男,笑得像是花痴的弱智,试图表现出爱情。
在这里,陈诺的脸上却是有一种苍凉的平静。
回顾过去,而后发现时光又一次在他面前走了一大截,他的女儿长大成人,但他依旧青春永驻,他会有多少感触?
这些感触里又有多少会是远远高于浅薄的爱情?
毕竟爱情啊,那只是青少年的一个玫瑰色的幻梦。会在无数的外力下破碎。
而永生,才是真正的千锤之钢,承载着难以言喻的重量。
陈诺就在这沉重的心情之中,低声开口了:
“贝拉,别为眼前所困,我们拥有永恒的时间。”
镜头定格在陈诺的脸上。
他的目光停在克里斯汀身上,没有波澜,却仿佛承载了千年的重量。他的嘴角没有上扬,脸上的苍凉平静如同一幅中世纪的古董油画。
“卡!”
比尔·里顿说完,愣了10多秒钟。
他知道,在开拍前他跟陈诺的交流都成了无用功。
陈诺为什么要这么演,专业爱情片导演的他,完全看不懂。
说好的爱情呢?
说好爱德华和贝拉之间的那种甜蜜呢?
比尔里顿很想再来一遍,但是这个时候,全场的所有人都在看他。
从演员到制片人,每个人都仿佛在等着他说出那个字。
比尔·里顿在心里暗自骂了一声,看人下菜的导演露出了识时务的笑容,大声道:“OK,过!”
一声令下,所有人欢呼起来。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第一个上前给了陈诺一个拥抱,在他耳边说道:“对不起。我其实,只是想跟你说句这个。”
陈诺拍了拍她的背,什么话都没有说。
随后,他反倒是看着走过来的罗伯·弗瑞德曼真心的笑了。
这个犹太胖子手里拿着一大捧的鲜花,笑容满脸的朝他走了过来。显然是去不知道哪里打听到了中国拍电影的杀青规矩。
弗瑞德曼先把鲜花递在了他手里,随后两个人用力的拥抱了一下。
“谢谢。”陈诺真心诚意的抢先开口道。
要是没有这个胖子当初找上门来,他没有拍暮光之城的机会,他的人生肯定会走上另外一个方向。
现在很大可能是在文艺片的世界里打转,正如李迩所期望的那样,而不是走上现在这个没人走过,也没人曾经期待他踏上的道路。
这句话说得是如此的真诚,让弗瑞德曼也不禁动容了,他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陈诺,而后笑道:“这句话该我说才对,谢谢。”
该死的,这人又在打什么主意?怎么突然搞这一套。妈的,估计又有什么鬼主意。
别上当啊罗伯。
谢谢,不是谢谢你,是谢谢上帝,总算不用跟你打交道了。
快走吧你!
……
……
6月24日,NPR所在的华盛顿特区北卡罗来纳大道1111号大楼外,有许许多多手拿长枪短炮的记者正在等待着,还有不少的粉丝高举着各色各样的牌子。
李嘉元也跟着自己的主管站在门口。
作为在NPR这个公共广播电台中的加拿大籍华裔实习生,他的心情跟那些粉丝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要问近两年北美的华裔年轻人哪个明星最受关注?
答案不会有任何悬念。
尤其是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当看着那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黄皮肤,站在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上侃侃而谈……他们这些在美华人心里的感慨又能怎能用语言形容?
一个月前,就知道他要来NPR参与《All Things Considered》和《Fresh Air》这两档王牌节目了。
但李嘉元却没有想到,他居然会被选为接待贵客的工作人员之一。
李嘉元回忆起之前得知他今天要陪同接待时,其他实习生们羡慕嫉妒的眼神,他真的想不到,华裔的身份居然有朝一日也能成为某种特别的通行证。
站在NPR总部入口,初夏的微风吹过,突然,前后两辆黑色的林肯领航员SUV驶来停在了阶梯下面,他耳边顿时充满了粉丝的尖叫。
四个牛高马大穿着黑色西装的保镖先从后面的车上下来,快步上前,把前车半围了起来。
之后有一个中国面孔保镖从前车的副驾驶上下来,确认安全之后,拉开了后座车门。
见到这一幕,李嘉元不由得想起推特上某些言论,心里非常不以为然。
这有什么好黑的。好莱坞的大明星不都这样?这点排场太正常不过了。真要以为好莱坞的亿万富翁们会跟普通人一样上街喝咖啡,那只能说你还太天真。
这时,车门开后,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马上下车了。
这人穿着一身定做的深灰色西装,长短合体,勾勒出相对欧美白人更加修长瘦削的身形。
他脸上戴着一个墨镜,只露出下半张脸。
粉丝们的尖叫声瞬间又大了好几个分贝,“陈诺!Nuo!看这里!”“CHEN!”“NUO!”“CHEN!”“爱德华,看我!”
与此同时,两边等候已久的记者也开始挤上前,摄影记者们举起长枪短炮猛拍,文字记者们拿着留音笔开始提出各种问题。
“陈,明年的奥斯卡你会去主持吗?”
“听说你已经拒绝奥斯卡的邀请了,是真的?”
“暮光之城拍得怎么样,能不能跟你的粉丝说两句?”
“你会去奥普拉秀宣传盗梦空间,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Nuo,关于你的新片,有什么想跟你的粉丝们说的?”
这场面对李嘉元来说堪称疯狂,光是看着,他都觉得脑大如斗。
但来人显然早已熟悉这样的场面。
他们NPR的保安组成的人墙死死堵住了激动的人群,他向两边挥挥手,脚步一点都没有停留,毫不迟疑的朝台阶上走来。
李嘉元看到他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NPR新闻部高级制片人吉姆·卡特,脸上堆起了他从未见过的笑容,快步整理领带,挺直腰板,走下了台阶,迎了过去。
“陈,欢迎来到NPR!我是吉姆·卡特,负责今天《All Things Considered》和《Fresh Air》的录制协调。”
“你好吉姆。”陈诺摘下了墨镜,跟面前白胖子握了握手。
之后,他又跟几个NPR的管理人员见了面,认识了一下。
作为北美最大的非营利公共广播电台,他们的核心听众是高学历、高收入、25-54岁的文化爱好者,对电影来说,这些听众正是艺术片和烧脑大片的核心票房群体。
因而,NPR其实是很多电影宣传的首选平台。
之前黑暗骑士刚开始宣传的时候,他还没资格来,还是诺兰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代表剧组过来的。
所以,陈诺觉得这次来了,多认识几个里面的内部人士,说不准以后什么时候就用得上。尤其是焕新公司准备涉及全球发行的时候。
耐着性子跟这些鬼佬寒暄了几句,陈诺突然看到后排有一个亚裔面孔的帅气小伙子看着自己。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人看上去有点眼熟。
吉姆·卡特注意到他的目光,笑道:“这是wu,是我们的实习生,和你一样,来自中国。”
李嘉元结结巴巴的用有点怪腔怪调的中文说道:“你,你好,陈,很高兴认识你。”
陈诺说了句你好,认真的多看李嘉恒几眼,却始终想不起这个眼熟的感觉是从何而来。最后他也只能放弃,跟着吉姆·卡特一起走进了NPR的大楼。
作为《盗梦空间》宣传的第一站,他还是要集中注意力,别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