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一向有急智,但遇到今天这种事也只能先走为上了,而一直在他旁边的大公报记者也用相机记录了他带着妻子偷跑的画面。
虽然这种屎尿屁报道不符合《大公报》的格调,但可以放在旗下偏市井风格的《新晚报》啊。
而且今天荔园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只写一两篇文章哪能过瘾,这位记者还准备化名给其他一些市井小报投稿。
不仅能多赚几份稿费,而且还能从魏明同志那里额外获得一份报酬,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正式记者就左派的这两位,但现场几百人,每个人都长着嘴,关于荔园、大象天奴、赵德彪、自古英雄出少年、倪匡的种种传说开始在茶餐厅、家中客厅、巴士以及办公室传播开来。
而有些小报记者闻着味儿已经开始搜集相关讯息了,市井小民最喜欢的就是这些离谱的新闻。
魏明在动物园处理清了首尾,跟阿坤握了握手后,看到老鬼正摸着天奴的鼻子说着什么,最后挥手跟它告别。
“你们聊什么呢?”魏明问老爷子。
老鬼道:“我说以后它住的地方会变得更大,会过得更舒服。”
“会吗?”
“就要看你的这个炒作有多成功了,希望这里的老板能意识到天奴的价值。”老鬼道,他这么积极配合魏明除了祖孙情,也是想着帮天奴改善居住环境。
“等会儿要不要来咱们店里吃个饭,南北方的经典小吃应有尽有。”
“有豆汁吗?”魏明问了一句。
老鬼想了想,重申道:“南北方的经典美味小吃应有尽有。”
很好,把豆汁排除在外了,没被收录的小吃请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魏明笑笑:“等忙完这两天吧,我还要带着彪子他们应付一些采访和节目录制,面对媒体的时候需要说什么话,都需要我来教。”
“那你可要尽快了,你那个笔友可是很想跟你见面的,听说你投资了好利来这几天放了学就来店里帮忙,就是想见见你呢。”老鬼提醒道,为了这个孙子自己可是操碎了心。
魏明能够理解这种网友见面的迫切心情,然而经历的多了,魏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一个14岁的小女孩,能期待啥呢。
不过老鬼的提醒也很及时,他想到自己之前承诺过阿敏一首歌的,今天晚上得好好想想抄哪一首。
不管这次香江之行有没有机会见面,这首歌是肯定要给她的。
~
第二天,各大小报刊还没开始彻底发力,昨天大象拔河事件的后续影响已经来了。
夏梦突然给魏明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邱德根先生承诺把荔园和宋城的两家剧场借给我们放电影了,你真的做到了!”
邱德根曾经也是影院大亨的,最多的时候拥有十几家剧院,不过后来他的产业越做越大,剧院业务就要为地产让步了,现在也就在宋城和荔园游乐园两个旅游景点保留了两个剧院,能放电影也能搞表演。
今天一早正在吃早餐的邱德根就在《文汇报》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荔园动物园大象拔河盛况的报道。
看到照片里的人山人海,邱德根都觉得恍惚,这确定是荔园动物园,不是香港海洋公园吗?
荔园已经多久没这么热闹过了,在收购丽的之前,他对游乐园产业还是很重视的,当即打电话询问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大象拔河又是怎么回事儿。
按理说如果只是增添一个大象拔河的娱乐项目,应该不至于有这种轰动效果吧。
于是动物园经理把昨天事发经过原原本本跟大老板讲了一遍,包括大作家倪匡第一个站出来,又是承诺吃屎,又是逃单。
还有后面的圣保罗男女中学的健美队员,50个古惑仔,以及最后掀起全场**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四人组,尤其是如天神下凡一般的赵德彪。
这篇报道有一张四人跟天奴的合影,身形高大的彪子更是直接坐在了天奴头上,仿佛骑象战士。
邱德根立即对经理的办事能力大夸特夸。
经理想到老鬼那双幽冥般的眼睛,也没敢偷功:“其实不是我想的主意,是那个《自古英雄出少年》剧组主动提出合作的。”
“竟然是他们主动提出的?”现在的剧组都这么有脑子的吗,邱德根又问,“这部电影是哪家公司的?邵氏还是嘉禾?”
“是一家新公司,青鸟电影公司,长城大公主夏梦女士开办的。”
像邱德根这个年纪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当年的长城三位公主,夏梦更是名满香江。
“原来是夏梦女士啊。”邱德根当即大方表示让经理联系一下青鸟,他手下这两家剧院就借给他们放电影了。
经理想到了老鬼的叮嘱,又道:“老板,那是不是可以改善一下天奴的居住环境啊,原来的住处太逼仄了,它现在有翻红的迹象。”
“这种小事你自己看着办。”随即邱德根挂了电话。
别人不敢跟左派电影人扯上关系,他邱德根可不怕什么自由总会,那个童月娟还敢让自己写保证书不成。
于是能够放映《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影院从8家增长到了10家。
香港岛两家,九龙三家,其余五家都在新界。
当初魏明请夏梦帮忙做几件衣服的时候她还觉得这孩子异想天开,没想到竟然还真让他办成了,这下子他们的电影可以有更多人能够看到了。
此时在香港拍电影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让更多观众看到自己的电影,因为各家院线大多只放自己独家合作的电影公司的电影,小电影公司的生存是非常困难的。
而让夏梦没想到的是,这股影响力还不止于此,在电影上映前一天,突然有多家媒体报道“无双猛男赵德彪”的英勇事迹。
而提到他的时候总会提到《自古英雄出少年》以及倪匡大师欠下的一公斤大象屎。
《魔鬼筋肉人大战神象天奴!荔园拔河大赛轰动香江!》
《惊天一扯!筋肉猛男爆衣吓坏大象天奴!》
《天降猛男,快看这个男人对大象做了什么!》
《卫斯理之父扬言吃屎,全场千人见证!》
《彪王驾到!北地高手扬言打遍香江无敌手!》
虽然真正算是大报的也就只有《大公报》和《文汇报》,但其他小报的标题深入人心,比之平时的销量都高出了不少。
香港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有趣的热闹可看了。
彪子看到魏明让甄紫丹搜集到的那些小报上让人尴尬的标题,感觉还有点暗爽,准备把这些报纸都带回去给燕子看。
“不过最后这个打遍香江无敌手,我可没说过。”彪子道。
魏明拿着这份报纸:“我也没说过啊,这份稿子不是我投的。”
原来其中不少文章都是魏明亲自操刀的,有些报纸还没反应过来,看到魏明化名的投稿,觉得有趣,而且还没留联系方式,不用付稿费就爽快登载了。
甄紫丹担心道:“这样会不会挑动我们和香江武林的关系啊?”
彪子问:“那会有什么影响吗?”
甄紫丹想了想:“最坏的结果,可能他们在我们宣传电影的时候过来挑战你。”
“就这?”彪子顿时放宽了心,不就是比武吗,临走之前师爷教了他不少实战手段。
魏明虽然对彪子的实战能力有信心,但他毕竟是自己带出来的,而且孩子还没出生,自己必须保证他的安全,所以又对着彪子一番叮嘱,如果真遇到挑战者该怎么办。
~
这时在湾仔区的一家便利店,穿着紧绷工作装的丽智刚刚送走一位客人。
她的父亲利永锡此时在一家剧场工作,算是个舞台剧演员,但他还有新老婆和新的孩子要养,能把丽智弄到香港已经是能力极限,接下来就不能对这个没见过几面的女儿提供太多帮助了。
这个售货员的工作还是丽智自己找的,她适应能力挺强的,毕竟是八岁的时候就曾离家出走,一个人从西安跑回广州,又跑回魔都的狠人。
因为刚刚这位客人过于咸湿,一直盯着丽智看,不小心把自己的报纸落在这里。
此时没有客人,她干脆拿起看了起来,这样既能了解香港,也能锻炼自己对繁体字和粤语书写的适应。
“又是马赛,这些香港人也太喜欢赛马了吧。”丽智吐槽着跳过那些关于马赛的报道,翻过去后看到了一个标题《彪王驾到!北地高手扬言打遍香江无敌手!》。
是关于武术圈的吗?
丽智对这个圈不太了解,也不认识什么内地全能武术冠军李连节是哪位。
不过总比马赛有趣吧,她当即看了起来,这才知道所谓北地高手“彪王”是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里大反派的扮演者。
因为昨天在和大象的拔河比赛中获胜,从而被媒体关注到。
丽智怎么说也有高中学历,心说能拉得动大象,这不扯的吗。
哦,不是他一个人啊,还有一个小孩,两个矮子,是他最后加入之后扭转战局的,还是很扯。
但丽智注意的是这部电影的名字,那个北大作家魏明是不是说过,《自古英雄出少年》是他编剧的作品,前两天自己还在荔园遇到了他呢。
虽然他对自己的魅力没有足够的尊重,不过丽智还是愿意支持一下这部电影的,毕竟是大陆老乡拍的。
作为那些香港人口中的“北姑”,丽智无时无刻不想融入他们,但是看到大陆的东西还是觉得亲切,前段时间《牧马人》在香港上映她就去看了,哦,这部电影也是魏明的。
上次还想跟他聊聊这部电影呢,结果转头人就没了。
除了丽智看到了这篇报道,周惠敏在学校也看到了,是男同学们在看一份报纸的时候看到了,她听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名字才借了过来。
结果很遗憾,全篇都在讲那个爆衣狂人,竟然没有一句话提到阿明,合影上的四个人也没有他。
要不是鬼伯之前提到的入股,她都要以为阿明没来香港了,只不过他太忙就是了。
魏明确实很忙,今天晚上还要接受《明报》的采访,采访是针对他们整个剧组的,当然,重点是号称打遍香江无敌手的狂彪。
今早《明报》老板金庸在看老东家《大公报》时发现了青鸟的开业作即将公映,而且还因为在荔园拔河赢了大象而闹得满城皆知,他当即派手下记者去采访当事人。
“是采访倪匡先生吗?”手下问。
金庸:“当然是这个赵德彪了!”
表面上是追逐热点,蹭热度,实际心里想的什么就不清楚了,哪怕他已经结了三次婚,但哪个男人心里没有那么一个越是得不到就越渴望的女人呢。
此时的金庸早已封笔,《明报》也早就过了靠武侠冲销量的阶段,现在每期销量都在10万以上,用户主要是香港精英阶层,也是香港500万人口里最有商业价值的用户。
如果《明报》能在电影上映初期加入宣传阵营,那么对电影知名度的扩散绝对有很大帮助。
在开始采访之前魏明问了一个问题:“请问这篇报道是在《明报》上发还是在《明报周刊》上发表?”
“都会发,《明报》明天就能发,《明报周刊》要等下周,而且侧重点也会有些不同,《明报周刊》更娱乐化一些。”采访的记者诚恳回答。
魏明再没问题,老查太地道了!
在第一个问题上,彪子首先声明:“我可没说过打遍香江无敌手,香港的一些媒体太不负责任了,竟然凭空乱说,我们都是讲实事求是的,在真的打败香江所有高手之前,我永远不会说自己打遍香江无敌手,我只能说在我们什刹海武校,我是最能打的,而什刹海武校是大陆最能打的武校。”
魏明满意点头,就这么说。
记者“嘶”了一声,感觉这样更嚣张了啊!
“那么你主修的武术是什么呢?”记者又问。
赵德彪看了一眼魏明,回道:“神象镇狱劲。”
“什么?”记者怀疑自己听错了,这功夫听着好像有点不真实啊。
彪子重复了一遍:“这神象镇狱劲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武术,而且非常小众,在全中国会的不超过一只手,练成之后可有一头大象的力气。”
“呃,有人说你之所以能拔河赢过大象并不是靠着力气,而是靠气势压制住了大象天奴,对此你怎么看?是因为这个,这个神象镇狱劲吗?”
彪子:“具体怎么赢的我也不清楚,我当时没有看大象,手里只有那根绳子,还有我现在只是神功小成而已。”
“那么你对你们这部电影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赵德彪:“当然是希望所有人都去看了,不看可是你们的损失,夏梦女士说了,如果票房好会给我们包红包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留在香港影坛发展,成为像李小龍、程龍那样功夫巨星呢?”
“没想过,我媳妇儿怀孕了,我现在只想尽快忙完了回去照顾她,看着孩子出生。”这段彪子说的真挚,并不是魏明教的。
记者点点头,表示这段铁汉柔情一定要写进去。
~
当《明报》上这篇报道发出来的时候,《自古英雄出少年》正式上映。
此时的程龍刚刚从美国回来,前几天嘉禾的《炮弹飞车》在北美上映,票房成绩还不错,虽说被同期的《夺宝奇兵》压着打,但也有望拿到年度前十。
程龍和许冠文都有份参演,但程龍觉得太尴尬了,这根本不是自己想拍的电影,一想到一个月后这部电影将会登陆香港他就觉得别扭。
本来因为《师弟出马》火爆日本的好心情都没了,并为自己碌碌无为的1981年感到遗憾。
回来之后大师兄洪津宝还给他看了《明报》的这篇文章:“这些北佬太嚣张了。”
而程龍关注的重点是:“大师兄,你见多识广,你听说过神象镇狱劲吗?”
洪津宝:“听他鬼扯,肯定是胡诌的,不过我对这件事很是好奇,所以……”
“所以你想跟我一起去看电影对不对?”程龍抢答道。
洪津宝轻轻敲了一下程龍的脑袋:“我是想我们也去跟大象拔河,师兄弟已经很久没聚过了,小时候我就带你们去荔园玩过,这是一个联络感情的机会,不敢说全部凑齐,四五十个人还能可以的吧,你说呢。”
除了作为大师兄维系师兄弟感情的责任感,洪津宝也意识到这大象拔河的热度,这两天荔园动物园都是人满为患的,如果七小福能够玩一次,无论输赢都是一次很好的宣传。
他和程龍不需要,但其他兄弟需要啊。
程龍想了想,点头答应了:“不过电影也要看,这样,今天看电影,明天去拔河。”
“好啊,电影你请。”大师兄拍板道。
京剧《七小福》一共7个角色,不过洪津宝程龍这所谓的“七小福”其实是14人男团,分两组固定演出。
而当年一起跟于占元老师学艺的师兄弟多达70余人,但混出头的也就那么几个。
今天相约一起看电影的都是程龍、洪津宝、元彪、元华等电影圈熟面孔。
银都戏院,是左派建设比较好的戏院,未来整合了左派电影势力的银都集团就是由此而来。
当几兄弟走进电影院后,发现已经人满为患了。
“人这么多啊!”元彪发出一声感叹,“不知道内地拍的动作戏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