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表演大师 > 第七十章 顺治差点真被烧死

表演大师 第七十章 顺治差点真被烧死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4 05:10:24 来源:小说旗

第七十章 顺治差点真被烧死

这几天李睿一直在考虑一件事,三月河的小说名叫《康熙大帝》,他认为还是很准确的,可刘大应一直心心念念的《康熙帝国》这个名字就有问题了。

帝国往往指的是一个朝代,比如清帝国,明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小日本帝国等等,以一个皇帝的年号来作为一个帝国的名称,似乎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其实不光是他,就连导演陈佳林也提出过类似的意见,但是刘大应执意不肯改,而且他还有一个备用名字叫《康熙盛世》,呃……似乎更扯。

分镜头脚本,早在五月底之前,李睿就提前完成交给了陈佳林。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于案头工作,主要是剧组第一次碰头开会的时候,男一号陈到明老师就对剧本提出了不少他个人的意见。

好家伙,剧本从头到尾,密密麻麻标出了不下上百处的修改意见。且不说陈到明如何难搞,也不说他提出的这些意见有没有道理,光凭这份认真的态度,就让李睿感到陈到明今天有如此的地位绝对不是偶然的。

当然李睿不象某些个性、装逼、自诩才华出色的编剧那样,动不动就是我写的剧本不许改一个字什么的。而且他不但是编剧,还是副导演兼演员。副导演的职责是什么?副导演的职责就是,跟着导演的指挥棒转,拍男主角马屁,哄女主角开心。

更何况他在戏里还演陈到明的儿子呢,那自然就是皇阿玛您怎么开心,就怎么来呗!再说剧本本来就是抄的,他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

李睿拱手送上的这记马屁让道明老师很是舒畅,表情虽说依旧严峻,但目光柔和慈祥了许多。在道明老师专业改剧本十几年的过程中,很少遇到象李睿如此谦虚爽快的编剧,道明老师很难得的坚持让李睿好好看看,毕竟自负如道明老师,也不敢认为自己改的这些百分之百的正确。

于是李睿便又多了这份案头工作。

六月十八日,《康熙帝国》如期开机。在此之前刘大应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原先和剧组签了合同,要投资一千两百万的那家魔都的地产公司,原本按照合同开机前资金要到位的,结果那家公司仅仅只付了两百万,而且给出的理由很奇葩,他们坚持要焦煌出演康熙。

拜托,《康熙帝国》可不是《雍正王朝》,《康熙帝国》里的康熙戏份大部分都集中在二十岁到三四十岁之间,超过六十岁的戏只有一场,你让焦煌老师怎么演?再说了请陈到明演康熙那是一早就定下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更改。

好在刘大应之前凭借《孝庄秘史》赚了好几百万,一时间在资金方面还能应付,至于缺口部分,一方面老头继续跟魔都的那家地产公司交涉,另一方面再重新找钱。

《康熙帝国》如果换一个独立制片人,或者换一个导演,哪怕制片方是华艺兄弟,导演是冯晓刚,恐怕也不一定能拍摄成功。

当初李睿刚进组拿到演员名单的时候,看的那是眼花缭乱,某某角色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来自某某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某某话剧团。一长串的国家一级演员,很多都是专职的话剧演员,就连只有几场戏或几个镜头的演员,有好几个还都有国家二级演员的头衔。

这也就是导演陈佳林和制片人刘大应在圈内,当然这个圈可不能叫娱乐圈,得叫文艺圈了。陈佳林和刘大应在文艺圈内有足够的资历和人脉,要不然如此演员阵容恐怕也只有央视能办得到。

而这些演员们不管人品如何,但在对待表演这件事上个个都非常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这六、七月份正是燕京最热的时候,为了剧情需要他们还得穿着那种清朝大臣的毛皮大氅,一场戏下来,人往往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就差没中暑了。

其中有一位在戏里演索尼的老演员,来自金陵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话剧导演。老爷子七十多了,平时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但只要一站到镜头前,那精气神全有了。尤其是一场索尼率领众大臣劝阻顺治出家的戏,老爷子面对镜头那叫一个慷慨激昂,悲声泣啼,看的李睿都傻了,虽然他在脑海中早就看过这个画面,但远远不及在现场来得如此震撼。

而且他身后的众大臣因为都是正经的演员,而不是象一般的影视剧用群演来充当人肉布景,每个人的动作神情随着剧情的深入各自不同,着实非常的精彩。

李睿甚至认为这场戏已经不亚于,甚至是超出了原版中陈到明在大殿中怒斥群臣贪腐的那场经典戏。

所以有如此多优秀演员的加盟,《康熙帝国》自开机后,拍摄十分顺利。而且刘大应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已经多年不允许剧组入内拍戏的故宫竟然同意了剧组的请求,包括宫廷的外景,童年康熙在太和殿广场登基的戏,都在故宫实景拍摄。另外故宫方面还专门辟出一出对外封闭的宫廷院落供剧组拍摄用。

于是剧组便在大兴的摄影棚、故宫以及怀柔影视基地,三地穿梭拍摄。原本刘大应也是导演之一,一部分的外景戏由他执导拍摄,但老头这段时间急于到处找钱,而陈佳林又一时脱不开身,这部分外景的拍摄任务自然而然的便落到了李睿的身上。

当然这部分都是些不太重要的戏份,唯有一场火化行森的戏,算是重头戏。行森就是那个劝说顺治出家的和尚,原先在剧本中叫行癫,只是后来导演陈佳林认为行癫行痴,鹿鼎记的味道太浓,才把行癫改名为行森。

这天在怀柔影视基地附近的一处空旷之地,道具专门搭建了一个高台,旁边密密麻麻的堆着柴火,扮演行森的演员双手合十盘腿坐在高台上,然后和已经剃度的顺治的一番对话。

顺治要救行森,却被周围的大臣、官兵阻隔,如果顺治要救行森,只能以皇上的名义下旨,这样他就当不成和尚了。如果顺治以和尚行痴的名字,那就对不起了,官兵们可不会听他的。

妖僧行森决定以身殉葬来成全顺治出家,继承他的衣钵,而顺治在悲痛及束手无策时,只能为跪下为行森超度。

之前的戏拍的都很顺利,所谓的“熊熊大火”只是用两个火把在摄影机的镜头前晃动。但最后一个镜头,是要直接点火。这个镜头很重要,只能一遍过,要不然这一烧就完了,总不能再搭一个高台,堆上柴火重新点火烧吧。

这个镜头原本坐在高台上慷慨激昂演行森的那位演员的戏已经完了,高台上换成了假人,主要是跪在地上为行森超度的顺治的戏,虽然没有台词,但此刻的顺治脸上要表露出先是决绝,然后是万籁俱寂,真正的一切不着其相,一切不持其持,一切妄念不生,随缘应境而顺应万物之自在,从而皈依我佛。

“军哥,你就跪在那里,表情一定要到位……”

开拍前,李睿跟演顺治的演员详细地说着戏。

这位演员叫刘军,也是刘大应的小老乡,鲁省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的,鲁省话剧团的话剧演员,在演员中算是年轻的,只比李睿大两岁。

这是刘军第一次拍影视剧,虽然他演的顺治戏份不多,但他在组里是出了名的认真。其实李睿一开始看到他就觉得脸熟,在未来的影视剧中这张脸出现过很多次,算是一个金牌绿叶吧。

刘军神情凝重的点点头,道:“明白,李导。”

每次拍戏前,刘军的准备工作做的都相当充分,他很自信这场戏能够一遍过。

准备妥当,李睿拿着喇叭大声喊道:“各部门注意了,大家特别要注意安全啊……点火!开始!”

场工拿着火把小心翼翼地跑过去点火,因为柴火上事先都淋了汽油,刚一点火就“轰”的一声,火焰直冲云霄,场面十分壮观。

镜头对准火场,先是一个全景,然后对准高台的假人,慢慢推近,假人在火焰中若隐若现,最终轰然倒塌。镜头再一转,对准跪在一旁超度的顺治,特写,刘军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表情很是到位。

现场的火愈烧愈烈,尤其现在是大热天,热浪扑面,感觉摄影机的镜头都要被烤化了,李睿看着差不多了,连忙大声喊:“停!赶紧撤吧!”

负责外景摄影的杜信的小徒弟吴强扛着机器就跑,周边的工作人员也都如鸟兽散,各自跑到安全位置,最后一个镜头拍的很完美。此时现场早已是浓烟阵阵,柴火堆上的火焰“滋滋”的往上冒。

这时突然有人喊:“哎,刘军呢?他还没出来呢?”

“啥?”

李睿吓了一大跳,赶紧四处找,确实不见刘军的人影。而现场早已浓烟一片,根本就看不清了。

“我操!这货该不会没听见,还跪在那里吧?喊啊!大家快喊!”李睿大声喊道。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得出人命。刘军这人本来就有点死心眼,要是刚才没听到,说不定还在那里跪着呢。

大家刚准备喊,就看见一个人跌跌撞撞的从浓烟中跑出来。

“来了,军哥回来了。”吴强眼尖,第一个发现。

当刘军跑回来的时候,脸上一块黑一块白的。李睿赶紧一把拉住他,紧张道:“没事把?刚才喊撤,你咋没听见呢?”

刘军喘着粗气,摇摇头,一脸后怕道:“没听见啊!我跪在那里一直不敢动来着,后来感到这右边的身子好象要被烤化烫的不行了,才睁开眼睛一看,周围全是烟,都已经看不清了,我这才撒腿就跑。”

李睿总算松了一口气,嘴里连连念叨着:“没事,没事。”

其实刘军一开始跪的的地方离火堆挺远的,可能是柴火堆上的汽油淋得太多了,这火一下子就烧的厉害。待场工们拿着灭火器把火堆熄灭,再过去看看,原先刘军跪着的地方早已经是焦土一片。

大家都后怕不已,同时庆幸,幸亏没出大事!要不然火化行森,就得变成火化顺治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