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表演大师 > 第一百三十五章 走着瞧吧

表演大师 第一百三十五章 走着瞧吧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4 05:10:24 来源:小说旗

第一百三十五章 走着瞧吧

既然拿了红包,记者们当然会围着《我的兄弟姐妹》这部电影的话题,可总会有些不开眼的。

比如一个眼镜妹抢到了话筒,对李睿问道:“请问邵冰被换有什么内幕?《笑傲江湖》一开始发布的公告,你是演林平之……”

未等这个眼镜妹问完,李睿就黑着脸打断道:“不好意思,今天是《我的兄弟姐妹》首映媒体会,我不回答跟电影无关的问题。”

这年头的媒体记者还是比较有节操的,既然拿了红包,就不太会过分明目张胆,尽管有关《笑傲江湖》剧组的那些八卦大家都想知道。

“舒琪小姐,作为一名香港演员,请问你为什么会接这部戏?”

“我的经纪人闻隽先生是这部电影的投资人之一啊!”舒琪俏皮地回答道。

相比香港的那些娱乐记者,相对还比较保守严谨的内地的记者一般不会问一些让她特别难堪的问题,她也显得比较放得开。

“当然了,除了闻隽先生的推荐,主要是剧本非常感人。记得第一次看完剧本我的眼睛都哭肿了。而且这是一部反映家庭亲情的电影,对此我也很有感触,因为我也有弟弟,我和弟弟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我不能想象如果我和弟弟失散了,我会怎么办?所以就想挑战一下齐思甜这个角色……”

对于舒琪的家庭,随着她的走红,媒体上频有报道,主要是家里很穷,和父母的关系很不好,唯一给她家庭温暖的只有一起玩大的弟弟。说到动情之处,舒琪甚至都流下的泪水。

相比李睿的幽默,舒琪的感性,当记者采访陈到明时,气氛就变的不太一样了。

“陈老师,近年来您的作品大都集中在电视剧方面,很少接拍电影,请问您接拍这部电影是出于什么考量,是否意味着今后要向电影方面转型?”

面对这个问题,陈到明老师却直接怼道:“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愚蠢。我为什么要接拍这部电影?就是因为剧本好。我之前就说过,我上戏,不是因为我要上戏,一定是因为我想上戏了。”

这个回答足够霸气,也就是象他这种到达一定地位的演员才能说出如此霸气的话。

马上就有记者接着问:“什么时候才能让你想上戏呢?”

陈到明指着那个记者,手指点了点,道:“我刚刚就说过,剧本要好!李睿是个很才华的年轻人,之前我们就在《康熙王朝》中合作过,他把剧本拿来给我看,我觉得很好,我想演,就这么简单。”

说着,陈老师又道:“刚才有人提到向电影转型,在这里我想再重申一遍,在演员这个行当里,我不认为演电影就高级,演电视剧就低级。对演员来讲,面对的都是人物,结果只有好坏。”

“我从来没有觉得电影有多高级,一个好的电影演员拉过来演一个四十集的电视剧,未必能演得好。反过来,你演了很好的电视剧,很有经验,但上去演电影也未必好。隔山不隔岭,只有演得好和不好,没有谁高级和不高级。”

好吧,陈老师就是个风格,哪怕记者们对他的这个性格了如指掌,但还是会乐此不疲地抢着要采访他。

首映前的采访乱哄哄的,尤其是李睿之前回答的只要满足三个条件,看了电影肯定会哭的话题,现场的记者免不了议论纷纷,就等着看完电影后,坐等这个年轻的导演自己打脸。

其实今天台上的这些人,看过成片的只有李睿一个人,当初在燕京开看片会的时候,其他各位主创都忙着拍戏,没人能挤出时间来。包括陈到明在内,哪怕是亲自参与的电影的拍摄,但也仍对李睿这个论断半信半疑。

采访结束,随着影厅的灯光熄灭,电影开始。

相比第二阶段进组的演员,陈到明和**新连他们拍摄的第一部分都没有看过,当片头出现一张张笑脸,然后汇聚成一张全家福。

陈到明不由下意识的点点头,这个开头很新颖,很吸引人。然后就是舒琪出场,二十年前的戏随着她的回忆不断地穿插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

相比二十年后的戏,陈到明对二十年前的戏感触格外深,一方面他是经历了这段戏的创作,另一方面他也是从这段历史中过来的,生活中有个女儿,当他看到齐忆苦在冰天雪地把弟弟妹妹一个一个送到别人家去的时候,眼泪不知不觉就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这一幕同样出现在很多媒体人的身上,一个半小时过来,当灯光再次亮起的时候,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的眼睛都红红的。

媒体人都是挑剔的,虽然他们在电影中似乎看到了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能够让他们感动,他们并不吝惜自己的掌声。

随着眼睛同样红通通的主持人出现在台上,主创们再次上台。相对来说,只有李睿还算正常。

“实在不好意思,我的本意是想让观众感动一回,没想到会让大家哭成这样。”

开场白的时候,李睿微笑着调侃了一句。

可能是之前他还在信誓旦旦,只要满足三个条件看了电影就会哭,如今又占了便宜还卖乖,一副欠抽的样子让某些媒体很不爽。

于是,马上就有人质疑:“影片中把孩子送给别人,跟台弯电视连续剧《星星只我心》中的情节很相似,请问李导,你在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是不是借鉴了这部电视剧中某些情节?”

总算言辞还算客气,没用抄袭,而是用了借鉴。不过李睿明显一副懵逼的样子,很诚恳道:“我说了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我真的没看过这位记者说的那部叫星星什么的台弯电视剧。”

当然挑刺的只是个别,大多数还是更加关心电影本身,又有记者问:“你对电影票房的预期是什么呢?”

“如果可以,我希望是两千万。”

这次李睿没有谦虚,这种宣传就是要高调一点,否则会给人一种底气不足的感觉。如果你作为导演都底气不足的话,那么观众又怎么可能对你的电影有信心呢?

只是他的这个两千万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哄——”的一阵骚动。

因为这年头,一部电影两千万的票房足够能排进年度国产电影票房的前五了。要知道就在过去的1999年,国产电影前五,除了冯晓刚的《不见不散》、张一谋的《一个不能少》,以及动画电影《宝莲灯》占领前三甲之外,其余两部香港电影程龙的《尖峰时刻》和程龙、舒琪的《玻璃樽》的票房也仅仅只有两千万。

而今年年初春节档上映的,由刘德桦、赵微、郑伊健等这么多人气偶像主演的电影《决战紫禁之巅》的票房才仅仅一千多万而已。虽说这部电影看着很感人,但是要说两千万的票房,确实是太过于夸大了。

但是媒体最需要就是话题,既然这句话从李睿口中说出,那就是新闻。

“两千万,你可真敢说啊!”

首映结束,送走各家媒体和参加首映的嘉宾后,于东第一时间跑到李睿的身旁,拍着的肩膀咋舌道:“你知道我心里的预估的数字是多少吗?一千万,刚够保本,一千五百万,我就谢天谢地了。”

李睿却微微一笑,道:“那么咱们就走着瞧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