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表演大师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后悔

表演大师 第二百二十三章 后悔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4 05:10:24 来源:小说旗

第二百二十三章 后悔

王仲军在美国待了五年,靠着华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完成了学业同时也挖到了第一桶金——靠送外卖和打零工赚到十万美元。

回国后靠着着十万美元,又用了五年的时间,把一家小规模的广告公司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有数的几家民营影视公司之一。

人一旦功成名就之后,回顾过往的点点滴滴,总会有各种的感慨,往往特别讲究格局、品味、档次,或者刻意笼统称之为逼格,王仲军也不外如此。

比如,他也许骨子里还是喜欢华国传统的茶,但是每天到公司,他依然会让秘书准备一杯现磨现煮的咖啡。

在这个华国人民还不太自信,哪怕是出口转内销都会受到极大追捧的年代里,喝咖啡就是档次,尤其是现磨现煮的这种,营造一种轻奢逼格的同时,又能有意无意地显示他曾留学美利坚的背景。

对外,有助于展示管理者的品味和公司的档次;对内,让员工仰视,又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呢?

正是他的这种风格,使得他回国后的事业发展中受益良多,尤其是一家从经营广告起家到如今的影视传媒公司,管理者的品味和档次往往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今天跟往常一样,当他九点准备踏进办公室的时候,秘书马上就会送上一杯热气腾腾咖啡。按照惯例,他一般会先打开电脑。随着互联网在华国兴起,尤其是近年来门户网站的完善,他已经习惯在网上浏览新闻,相比传统媒体,门户网站更具有时效性。

而且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监管还不成熟,对一些比较敏感的新闻往往也会大开方便之门。

每天这个时候,他一般都会呷着略带苦涩的咖啡,一边浏览着网络上的新闻,一边听着秘书对这一天工作的安排事宜。

由于《风声》在前天晚上一经上映就取得了高票房且声势做的很足,他第一时间打开华影的官网,一看昨天的票房还没有公布,他略微感到有些失望,关闭网页,键入平时最熟悉的门户网站的网址,进入娱乐频道。

网页方一显示,就见头版头条的大图片,色气满满扑面而至。

似乎是一条街,街边是一条河,靠着河岸的长椅上坐着一对男女,两人挨得很近,似乎依偎在一起,但是照片的质量很差,一看就是从报纸上转载下来的,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楚。

而底下的大标题却更为显眼:

“《风声》路演,故地重游,李睿和周讯是旧情复燃还是因戏生情?”

“噗……咳咳咳……”

看到这个大标题,王仲军刚刚喝进嘴里的咖啡差点没喷出来,却被呛了一下,顿时一阵剧烈的咳嗽。

“王总,您没事吧?”正在汇报今天工作安排的秘书吓了一跳,赶紧关切地问道。

“没……咳咳,我没事。”王仲军摆了摆手,好不容易把气给喘了过来,道:“行了,别念了,你把小王总叫过来。”

“哎!”秘书应了一声,合上文件夹,放到他办公桌上,然后出门去了。

王仲军这才平定了一下呼吸,点开详细内容,看着屏幕上的字默念着:

“据天京《每日新报》报道:昨晚,《风声》于魔都大光明影院结束后,女主角之一,李宁玉的扮演者于飞鸿率先乘坐一辆早已等候在后门处的豪车离开,豪车主人不详;然后王志闻协同助理也单独离开,考虑王是魔都本地人,应该是顺趟回家;最后剧组成员搭乘中巴车返回入住宾馆,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该片的导演兼主演李睿和女主角周讯却始终不见人影。后两人搭乘出租车跟下榻宾馆背道而驰,来到苏州河边上,似故地重游。在此笔者有必要介绍一下,周讯在巴黎国际电影节一举封后的电影《苏州河》,李睿正是戏中的男主角,跟周讯演一对生死虐恋的情侣。此次两人忙里偷闲,故地重游,举止格外亲密,时而相拥似亲吻,时而打闹,李睿更是体贴地将西服披在周讯身上,怜香惜玉,神情款款……”

最后总结陈词:“……据知情者透露,周讯和濮树的恋情于年初早已破裂,似因李睿的介入。如此看来李睿和华艺新晋小花旦胡婧的感情似乎也即将走到尽头。笔者注意到此次两人故地重游,缅怀《苏州河》中的旷世绝恋,似是旧情复燃,同时也不排除此次合作因戏生情!”

绯闻!李睿和周讯的绯闻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出来,作为曾是一名优秀广告人的王仲军第一个反应就是炒作。

同时他下意识的认为,这不该是行业内的国企老大的手笔,很可能又是出自于李睿本人的设计。

说起来他还真欣赏这个年轻人的,从一开始狂言票房要超过六千万,然后又引起电影是工业还是文艺的争论,无不让《风声》这部电影的炒作达到了顶点。

当然至于首映半日票房五百十八万这个所谓的记录,肯定是华影放出的一个卫星。他只要给几个相熟的院线的老板打几个电话,纵然不能得到准确的数字,大概也**不离十,他估计真实票房大概也就在三百五十万左右。

而此时他看到这条新闻,心中第一次有种后悔的感觉。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接触这个年轻人?当初他的第一部作品的票房达到年度国产电影票房的前三甲的时候,自己曾经有过想拉拢的想法,但是考虑到华影方面也有这个意思,便想等一等再说。

结果人家一转眼跟冯晓刚一样居然也成立的工作室,依旧选择跟他原来的签约单位黄河影视继续合作。如果自己当初早一步行动呢呢,他有没有可能跟华艺合作?

王仲军相信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从他的女朋友签约在华艺,而且在首映发布会上对冯晓刚的推崇,说明人家至少对华艺没有敌意。

而且,华艺目前只有冯晓刚一名导演,整个华艺的业务几乎围着冯晓刚一个人再转,精明如王仲军不是看不出这里面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别看公司全体上下对待冯晓刚象爷一样,冯晓刚呢也非常乐意跟公司合作。但是谁知道哪天冯晓刚说自己不干了,或者说想自己干了,那么公司该怎么着?

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公司正式联合王景华,把公司从原来的广告公司正式更名影视传媒公司起,他就打算扶植几个年轻的导演。

但是这年头有本事的导演实在是太稀缺,近十年来,在国内能叫得上号的导演,依旧是张、陈、冯这三位。原本陈该拍第一的,但是自从他拍出《霸王别姬》后,这将近十年间几乎拿不出什么象样的作品来,甚至还Low到去拍电视剧。

而张跟陈正相反,从九二年开始的这十年间,佳片不断,不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很不错,可惜张早就名花有主,跟新画缅打的正火热呢。

至于冯,从一出道就一野路子出身的吊%丝,一开始老老实实稳扎稳打鼓捣京味喜剧风格的贺岁片,在票房上那绝对没得话说,冯氏喜剧已经成为华艺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了。

鼓捣了这么些年,钱也挣了,冯自然而然的开始寻求他自身的突破,或者说是他盼望已久地想迈入跟张、陈二位齐名的行列。去年好不容易鼓捣出一部《一声叹息》,还在非洲获得一乡镇企业奖,就把冯乐得屁颠屁颠的。

就在去年年底贺岁档上映《没完没了》的时候,居然一改以往夹着尾巴做人的低调风格,居然跟质疑他的媒体互怼起来。结果人家依旧压根就看不起他,好象拍商业电影的哪怕票房再高,天生就比拍文艺片的低人一等。

一场骂战甚至还直接拖累了《没完没了》的票房。尽管这部电影的票房依旧名列华国去年国产电影年度票房的第二名,但只比李睿的《我的兄弟姐妹》多了一百万,仅仅才三千三百万,比他们之前预期的四千万还要差上一大截。

说到底还是冯或者他们华艺的底蕴不足,逼格还不够高。如果《没完没了》换张一谋导演的话,别说票房预期四千万,就是五千万,甚至跟李睿狂言的六千万一样,他也都敢想。

之所以选了个撸串,哦不对,是陆串,之所以选了个陆串,一方面就是想借助他父亲陆天铭在文化圈的影响力,提高一下公司的逼格;另一方面,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个陆串看起来也确实有才,还是堂堂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硕士研究生,论学历比三大导中看似逼格最高的陈导都要高。

所以,公司才会不惜人力和财力来扶植他。就比如这次公司帮他筹备的导演处女作《寻枪》,不但资金上没问题,还帮他找来了姜闻和宁婧等一线大咖加盟。

但是现在看到李睿这种层出不穷的炒作手段,更为主要的是他拍的这两部电影的质量,让王仲军很后悔当初自己过于顾忌中影方面的感受,没能及早跟这位年轻的导演取得联系。

更何况,他还特别欣赏李睿说的那句“拍电影不管是商业电影还是文艺电影,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向投资人负责,拍的的电影至少不能亏。”

这句话算是说到他的心坎里了,哪个投资者愿意自己的钱打水漂啊!不管是档次也好,逼格也罢,说到底票房就是王道。

如果现在让他拿出一千万,一边是很有逼格的陈凯哥,一边是野路子出身的冯晓刚,让他选择投给谁?他甚至都不用思考,必须是冯晓刚,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票房有保证,能够挣着钱。

还有就是李睿关于商业电影工业化的观点,也极为符合他的胃口,作为一名一向自诩有美国留学背景的他来说,这分明就是代表先进的好莱坞思想。

好嘛!从思想到编剧、导演、还是不错的演技,再到最后层出不穷的宣传炒作手法,这样的人才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哪怕就是合作,对于王仲军来说也是极好的。

这样,公司除了现在冯晓刚一条大腿之外,还能有另一条刚刚开始成长起来的大腿可以抱。

你说,这时候王仲军能不后悔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