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表演大师 > 第九十五章 合作

表演大师 第九十五章 合作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4 05:10:24 来源:小说旗

第九十五章 合作

制片人:刘大应;导演:李睿;编剧:李睿;摄影:杜信、吴强;灯光:莫德凯;美术设计:陆奇……

刘大应翻着李睿递上来的建组报告,看到职员表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基本都是《康熙帝国》的原班人马,老头脸上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

但紧接着当他看到后面的演员表时,顿时就笑不出来了。

齐父:陈到明;齐思甜:舒琪;齐忆苦:李睿;齐天:夏宇;齐妙:胡婧……

什么意思?

五个主要演员,敢情除了他们俩口子之外,其余三位主可都不便宜啊,更何况里面还夹杂一个香港明星。

别人也许不清楚,可刘大应心里是有数的。当初拍《康熙帝国》的时候,为了将来能在香港卖片,他可是跟香港方面接触过的。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香港演员的片酬和内地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比如陈到明、葛尤这种内地一线男明星的片酬大致在60——80万左右,但在港台地区,动作明星程龙的片酬已经超过了两千万港币。

其他的,如刘德桦等一线明星也在千万左右。

女明星当中杨梓琼、张嫚玉的片酬最高,在五百万以上。其他的女星一百万到四百万不等,一百万以下的,知名度就很一般了。

当初他就是嫌贵,才找了个出口转内销的龚雪花,即便就是这么一个半老徐娘,片酬也要高达三十万。

要是舒琪,这个价钱肯定得在一百万以上。

总投资一共才三百万,如果再加上陈到明,这些钱差不多就去掉一半了,还拍什么片子。

“你,你确定要找这些人?”刘大应指着演员表上的这些名字,不可思议地问李睿道。

李睿苦笑着点了点头。

他承认之前他有欠考虑,他只是从原版的资料中得知原版的《我的兄弟姐妹》总投资只有三百万,所以他才敢跟刘大应提出绝不会超过三百万。

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着手建组,并通过《康熙帝国》的那位演员副导演打听行情的时候,才得知请一个舒琪这样的港台明星,起步价就在一百万以上。这下他彻底傻眼了,要知道原版要在一年后才拍,而且照这么说梁永琪的身价肯定比舒琪还高,那原版的投资怎么可能只有三百万?

回过头来一想,他才发现,之前他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原版的制作人闻隽。

闻隽这个名字,李睿并不陌生,香港资深影视人,而且他刚刚从演员副导演口中得知舒琪的经纪人就是闻隽。

更巧的是,刘大应跟闻隽居然还是老朋友,当初闻隽和姜闻合作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老刘也正和刘小庆合作拍《武则天》,而闻隽和姜闻的合作一开始就是小庆阿姨撮合的。

于是老刘就是通过这个关系和闻隽认识,并成为朋友。后来《武则天》卖到香港、台弯等地都是闻隽帮着牵线搭桥,包括这次拍《康熙帝国》,龚雪花也是闻隽帮着联系的。

“刘老师,要不您帮忙跟闻隽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让舒琪降低片酬出演,毕竟我们这个本子,齐思甜是大女主,在香港她可不会有这种机会。”李睿试探着道。

“直降片酬?”

刘大应想想李睿说的或许有道理,他当然知道舒琪是闻隽的经纪人,而且闻隽也不是目光短浅的人,但即便是能自降片酬,又能降多少呢?

“刘老师,您就打个电话试试,要是实在不行,那就只能另找人选了。”

要是不行,李睿倒是也想好了一个替补人选,就是自家女朋友的同学兼好友,96班的曾莉。曾莉人长的漂亮,两条大长腿咔咔的,关键是人家长的比胡婧要成熟,而且整个人的气质也比较洋气,要不然也不会被誉为“大洋马”。

如果真找曾莉的话,李睿很担心自己在女朋友那里不好过关。当然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对象还是舒琪。

刘大应考虑了一下,还是答应帮他打个电话给闻隽试试,尽管老头并不抱大的希望。

结果,这通电话一打,刘大应在电话里简单地跟闻隽说了说剧情梗概,闻隽居然非常感兴趣,还告诉刘大应,他也早有类似的想法。

在一旁听着的李睿汗颜不止,因为原版的构思一开始就是闻隽提出来的,后来找了内地的编剧完善了他的这个构思,才有了这部《我的兄弟姐妹》。

当然此时闻隽仅仅是有这样的想法,至于人物和情节还没有任何概念。所以刘大应跟他这么一介绍,他当即就非常感兴趣,还强烈要求老刘把剧本传真过去给他。

放下电话时,刘大应还在纳闷呢。

“剧本真有这么好吗?我怎么听他好象有投资的意思。”

“真的?如果他愿意投资,那可太好了!”李睿一听不由惊喜道。

闻隽要是能投资,那就变成了跟原版一样的合拍片,不但能在内地上映,同时还能卖到港台及海外去,不论是收益还是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

果然,两天之后闻隽就主动打电话过来,不但报了一个很有诚意的价格——五十万,而且还流露出想要合作的意愿。如果刘大应同意,他将带着舒琪一起过来谈。

刘大应投资李睿的这部电影,他一开始就做好了赔钱的打算,如今有人主动要求分担,他当然是求之不得了。而且有了闻隽的介入,电影将来至少在港台地区的发行就不成问题了,亏本的风险同时也会大大的降低。

闻隽是最早一批接触内地的香港电影人,他一向主张香港和内地电影行业合作赚钱。

当年他和姜闻合作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尽管过程很曲折,但是他和香港的投资商最终还是赚到了钱,且因为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还名利双收。

当然这次主要是因为《我的兄弟姐妹》这个剧本,跟闻隽的想法不谋而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也是因为此时的香港,从表面上看香港电影依旧很繁荣,其实内部早就出问题了。

大家看到香江电影的票房很高,明星片酬很贵,电影公司赚钱,实际上处于中下层的电影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只靠着几个大导演和大明星的片子撑场面。

闻隽之所以萌发出跟《我的兄弟姐妹》类似的想法,就是出于想再次来内地试试水的目的。

至于舒琪,此时的舒琪在香港的发展也恰巧处于一个瓶颈状态,地位颇为尴尬。

谁都知道,舒琪当年踏入这个圈子,靠的就是一脱成名。这种例子在香港很常见,不少女星都拍过大尺度的电影,这样比较容易出名。

在被人熟知后在谋求转型,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机遇的,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大多数都销声匿迹了,不是谁都能把脱掉的衣服再穿上的。

而舒琪是少数成功转型的女星之一,但是之前的经历是永远不会被抹去的污点。所以,尽管舒琪在尔东升的电影《色&情男女》中获得过金像奖最佳女配,在叶锦鸿的《半支烟》中有不俗的表演,但女配终究是女配。

即便有几部能出演女一号的,基本上都是充当花瓶,难有出彩的地方。

于是舒琪的事业就面临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久而久之就会面临被淘汰。如今正好有这个机会,齐思甜这个人物是大女主,演好了会很出彩。那么直降片酬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