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 > 第444章 蜂场大发展

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 第444章 蜂场大发展

作者:薛不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4:20:51 来源:小说旗

二大爷和大爷好不容易穿过长虫沟,赶到李家自建楼底下,觉得胳膊上痒得很。

山里花蚊子那叫一个毒,又是大夏天,他们翻过沟塘子的时候,看见光照下来,在光线下蚊虫密密麻麻的飞,鸡皮疙瘩都起来。这不,好不容易翻过山沟来到这片自建楼,每个人胳膊上肿起来的蚊子包,又大又痒。挠两下还生疼,难受的很。

二大爷龇牙咧嘴,痛苦说道:“哥,老三家这房子选的是啥地方,我下回可再也不来喽。”

大爷也没好哪去。他胳膊上肿的包最大,还偏偏要装作若无其事说道:“那咋了,该过来瞧,还是得过来瞧,老三家的孩子,还真能不走动了?”

“这不是也装电话机么,下回咱们还是叫孩子来瞧咱们得了。”

大爷点了点头,硬撑了会儿,龇牙咧嘴挠了挠胳膊上的花蚊子包,痒的那叫一个痛苦,又不敢说。他们进门宋兰花热情招待了他们,宋兰花瞧见他们脸上,胳膊上的包也觉得挺奇怪的。

“大哥,二哥,这是咋了。”

他们将事情这么一说。母亲宋兰花愣了愣说道:“听两个妯娌说,大哥你家有自行车,骑车走公路上来就成,不用爬那么老远的山路,还费事。”

大爷怔了怔,疑惑说道:“啥公路?”

宋兰花领着两个大爷跑到盘山公路上一瞧。原本没人走的土路,全是旱地,现在自建房不远处竟然开了一条公路。

柏油大马路,能有城里的双车道宽,而且已经通路,再往上走远处还在施工,施工道路轰鸣的工程车声音响起,两个大爷惊讶眼睛瞪得滚圆。

“唉呀妈,这就通路了?这地皮可不得涨啊。”

两个大爷懊悔到捶胸顿足。二大爷连声叹气,一个月都没睡好觉,做梦也说:“要是咱们那时候拿到的是旱地,可不就好了么。”

后来二大娘总是半夜听见二大爷叹气,烦的伸手就是两个嘴巴子将二大爷打醒,骂道:“一天天的鬼吼鬼叫啥,大半夜也不好好睡,烦得很。”

二大爷将白天李居安家里门口修路通车的事一说,二大娘大声喊起来。

他们筒子楼本来上下楼隔音就不好。二大娘嗓门又大,这么喊叫起来,隔壁大儿子,媳妇,小儿子都醒了。

“啥!李居安那地皮升到这么高了?”

原本是二大爷睡不着,现在全家跟着一起捶胸顿足睡不着觉。

两人本来以为他们分到水浇地是件顶划算的事,现在看到李居安分到的旱地。他们这叫啥,真是小丑。村里的地求着人承包都没人要,李居安这地靠马路,开出一块地专门用来停车。多少人路过都会下来,都会上门讨一杯水喝,瞧瞧李家的果园,蜂场,和里面的主人唠唠嗑。

李居安这一来二去,今年将蜂场的养殖规模翻了个倍,还花钱将蜂王老王聘请过来,专门留在蜂场里造王台,培育新的蜂王。

本来大山到了开花的季节,花朵种类繁多,蜜蜂能吃个饱。现在李居安的蜂场又刚好在深山中,左右是长虫沟和野猪林,野猪林都是野果树。野果树开的花虽然小,但浓郁芬芳,蜜蜂压根不愁没有花蜜采。

就连老王都羡慕地对李居安说道:“过去咱在生产队的时候,那得提着蜂箱,漫山遍野的找开花季的地方放飞蜜蜂。现在你这倒好,蜂场直接在整片兴安岭开花地儿最多的两片。春天长虫沟的野花不缺,夏天野猪林全是花。”

李居安那时候哈哈大笑,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满,要是这片开发下去,果树都被砍了,上面要做其他用途,咱们还得提着蜂箱找别处地方包一块地,正儿八经开蜂场。地我都找好了,小岭村那片也有个野猪林,边上花开的花期可长。咱们夏天把那块地方也包下来,造王台,将蜂分一波过去。”

老王惊讶,喊道:“你小子胃口那么大,一个蜂场吃不下,还要弄两片蜂场?”过去生产队也没那么猛,这生产积极性,还真是被李居安玩明白了。

李居安摇摇头说道:“狡兔还得有两个洞窟呐。这片地方以后发展起来被上面搞旅游业,我们蜂场就得拆迁然后搬迁。拆迁会有上面发下来的拨款补贴,那会有一大笔钱看着很好。但咱们蜂场还得继续发展啊。刚好拿了这一笔补贴钱,去小岭村那片再发展。望兴屯那片地我看了,也不错,也能承包两片下来。”

蜂王老王这回是彻底服了,他比了个大拇指喊道:“这劳动积极性还得是你啊李炮。现在分田到户这政策就是管用。每个人工作都更勤奋了。”

这在过去生产队里,每个人挣工分就休息,想要开展思路,更积极的开拓,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李居安要积极有积极性,还有创新。今年还真的带领老王在小岭村和望兴屯又承包了两片地开拓了蜂场。当地人对李家屯的小李炮都很熟悉。

两个村的大队长原本还要好好盘问,想要拒绝得了,一听小李炮的名头,马上说道:“是哪家的小李炮?”

“小李炮还有哪家,李家屯打虎打熊的小李炮呗。”

两年后,蜂王老王发现李居安说的竟然成真。原本野猪林那片地,真的被当地征用,野果树被砍伐,整片都开发成了旅游业。这条盘山公路通车后,进山旅游的外乡人越来越多,都是走南闯北的老板,或者是拖家带口的城里人。

当地给政府给李居安的蜂场补贴,划了好大一笔钱。

李居安在望兴屯和小岭村的蜂场,也渐渐有了起色,规模比之前的三亩地规格更大。他除了和庞多来有野蜂蜜的商业往来外,还和陈向前合办了一个野蜂蜜品牌,他负责提供野蜂蜜,陈向前负责将野蜂蜜销售送去上沪。

陈向前乐呵呵地踩着上沪回来新买的品牌运动鞋,对李居安吹嘘说道:“我那几个哥们在上沪混得开。他们帮我联系的人妥妥的,这些蜂蜜现在都进了上沪的百货大楼销售。要我说,咱们兴安岭的野蜂蜜销路就是好,对了李哥,你赶紧把产量提起来,要不那群掺水的蜂蜜都压过咱们风头了。”

野蜂蜜说来都是噱头,蜂场就那么大,哪怕开办两个蜂场点,每年能提供蜂蜜的季节,也不过是春季,夏季,到了秋季产量锐减,等冬天蜜蜂还得吃蜂巢上的蜜捱过寒冷的冬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