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百战安澜 > 春秋四强国齐晋第一次大规模交锋——鞌之战

百战安澜 春秋四强国齐晋第一次大规模交锋——鞌之战

作者:施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17:53: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作战的地点是鞌(今济南)。齐、晋鞌之战发生于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距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97年)仅八年。晋、鲁、卫、曹四国,发兵攻齐。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在战斗中,晋国之所以能胜利,除了君臣同仇敌忾以外,还与晋国的农耕经济较为发达有关,晋国总体实力强于齐国有关。

战争背景

齐国在齐桓公以后,虽然失去霸权,但仍不失为东方大国,独立于晋、楚之外,邲之战后楚国强盛,齐国奉行了同楚国友好,经常攻打鲁国和卫国,在东方扩张势力。晋、楚双方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都想结好齐国。在邲战之后,晋国势力削弱,威望下降,这就助长了齐国称霸东方,欲与晋国一较高下的野心。

战争起因

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593年),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六代君主,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公元前599年继其父晋成公之位。晋景公时期,晋军在柳棼之战和颖北之战先后击败楚庄王率领的楚军,但在前597年的邲之战被楚国打败,使楚庄王成为霸主)在消灭赤狄以后,想在断道(今山西省沁县东北)召开诸侯大会。次年春,晋侯派大夫郤克(郤克,即郤献子,姬姓,郤氏,名克,谥献,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壮的元帅,郤芮嫡孙,郤缺嫡子。生于世卿之家,而长于阡陌之间。后继父为卿,与赵朔、栾书为至交。前592年,继随会执政。对内和睦众卿,对外与楚周旋。对敌虽刻,对内则缓,其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智能翼君,有赵衰、范会之风,故谥之曰“献”)出使齐国,邀齐国赴会盟约。齐顷公(齐顷公,姜姓,吕氏,名无野,齐惠公之子,春秋时齐国第二十三位君主)在礼节方面怠慢了郤克,齐顷公让母亲萧桐叔子藏在帷中观看他。郤克跛脚而登台阶,萧桐叔子嘲笑了他。郤克受到侮辱回国后则时刻准备报复齐国,而齐顷公又拒绝参加断道之会,这就为晋国伐齐找到了借口。

周定王十六年,晋、卫联合伐齐,兵进阳谷(在今山东阳谷县北)。齐顷公被迫在缯地(在阳谷附近)与晋景公结盟,并派公子强到晋国做人质。这时,晋国的主要意图还在于联合齐国。但是,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590年),楚遣使通齐,齐顷公又背叛晋、齐缯之盟约,与楚国通好,这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夹在晋、齐、楚之间的小国,外交更是朝令夕改。

战争经过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利用周王室同戎国矛盾,晋国不能东顾准备对鲁国用兵,率军侵犯鲁国,攻克鲁北国境上的龙邑。卫派大夫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军救援鲁国,在新筑(今河北魏县南)被齐军打败。鲁、卫二国向晋国请求救援。晋中军帅郤克力主伐齐。晋景公见联齐不成,为阻断楚、齐联盟,各个击破,遂决定伐齐,由晋郤克统帅中军,士燮率上军之一部,栾书统帅下军,韩厥为司马,起兵车八百乘,以救鲁、卫。鲁大夫季孙行父也率军来会。

齐国听闻晋军出击,即退却,晋军追至莘地(在今山东省莘县北)后。采取策略,六月十六日,撤退到了靡笄山下(今山东济南市之千佛山)的鞌地,齐军见晋军撤退,以为晋军害怕了,于是齐军追至鞌地,两军形成对峙局面。齐顷公派人向晋军帅郤克请战,齐将高固向晋军挑战,生俘晋人而乘其车归,产生骄傲溢满的心理。

次日晨,晋、齐两军对阵于鞍(在今济南市西偏)。从双方军队运动情况看,晋军在莘地采用了故意示弱,主力迅速东移,最终把齐军引诱到了鞌地,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鞌地之战”。莘地到鞌地两地相距数百里,齐军在一天内赶到,清晨,齐顷公在战前还狂妄地鼓励士卒要消灭了晋、卫、鲁联军再吃早饭,这种状态倒更像经过一夜的急行军,部队连吃早饭的时间都没有,就面对与晋鲁卫联军的攻战,著名的灭此朝食成语就出自此处。

齐将邴夏为顷公驾驭战车,逄丑父做车右。晋将解张为郤克驾驭战车,郑丘缓做车右。双方没有过多的叙述就展开了战斗,一方面齐顷公想打完仗再吃早饭,典型的一厢情愿想法;另一方面郤克急于复仇。齐军马不披甲即杀向晋军。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但更多的勇武及装备、军事训练等因素,没有较多的战术参与。在双方的交战中,晋中军帅郤克中箭受伤,但他仍憋着一股气击鼓督战,希望击败齐军。其御手解张也为流矢射穿手肘,但仍努力驾车。车右郑丘缓见有险情即下去推车。解张见郤克伤重,左手把握缰绳,右手执鼓槌击鼓,率战车冲锋不止,晋军见主帅受伤后战鼓不停,士气大振,大军跟随着主帅前进冲击齐军。本来齐军的战力就不如晋军,在气势此长彼消的情况下,齐军节节退败,最终导致溃散大败。晋军一路追击,绕行华不注山三圈。

在战争中,晋军司马韩厥驾车追击齐侯,其车左、车右皆中箭身亡。晋大夫綦母张丧失战车,也乘上韩厥战车,等他们追上齐顷公战车时,齐顷公车右逄丑父趁韩厥俯身去扶车右的机会,机智地与齐顷公换了位置,并叫顷公下车去华泉取水,借机让齐顷公逃离。齐顷公副车载顷公逃脱了追击,齐顷公回到大军中带兵回来寻找逄丑父,三入三出但逄丑父已被晋军俘虏。逄丑父被俘后,郤克要杀他,但听他说“以后就没有替君主承担祸患的人了!”郤克感念其忠义就释放了他。晋军追击齐师,从丘舆(在今山东省益都县西南)进入齐境,攻击了马陉(在丘舆北)。

齐军失败后,齐顷公害怕晋军继续追击,于是派大夫国佐求和,献出灭纪所得的甗和玉磬,并表示愿割地。郤克不接受,说:“必须以萧同叔的女儿为质(就是嘲笑郤克的齐顷公的母亲),而且使齐境内的田地垄亩全改为东西向,道路沟渠也相应地变为东西向。”齐国使臣国佐回答说:萧同叔子为我国国君的母亲。晋、齐两国交战,也算是晋君的母辈。以国母为质是为不孝。晋怎能以不孝号令其他诸侯?又说:先王治理封地,实行因地制宜。怎能“田地垄亩全改为东西向,道路沟渠也相应地变为东西向”,只想到对晋国兵车是有利就怎么改?如果晋再相逼迫,齐国只有背靠城池决一死战。当时,鲁、卫二国也劝郤克与齐讲和,郤克战败了齐国,出了一口恶气,于是听从了讲和。秋七月,晋、齐在爰娄(今山东临淄县西)结盟。晋国让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此后,齐顷公变得低调内敛,周济穷人,照顾鳏寡,颇得民心。

战争影响

鞍之战是构成晋景公争霸事业的一部分。经过鞍之战,晋国成功地打破了齐、楚联盟,而把齐拉到了自己一边。

鞍之战的次年(公元前588年),齐顷公亲自到晋国交流,建立晋、齐联盟,期间齐顷公还见到了郤克,郤克执礼甚恭,齐顷公问郤克,曾经羞辱过你,怎么在这里又这样恭敬。郤克回答道,当时战场属于敌对不在乎礼节,但现在国君为与我国结盟而来,是我主的平等坐上宾,身为晋国大臣自当执臣子的礼节,齐顷公甚为敬佩,这方面也体现出晋国贤臣大局观较强。

后来,晋为加强这一联盟,不得不牺牲了一部分鲁国利益。命鲁国将汶阳之田划归齐国。晋、齐联盟的建立,是晋景公继消灭赤狄、联络吴国之后,又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晋景公所创建的霸业,经过厉公、悼公的努力,一直持续到顷公、定公时代。而鞍之战在晋景公的争霸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压制楚国奠定了基础。

战争评价

鞌之战可以说是齐国希望重回齐桓公巅峰时期的一种尝试,但齐国没有考虑过国力对比,春秋四强国,晋楚秦齐,齐国的国力比起其他三国来说是有差距的,一方面受制于齐国的地域限制,南方鲁国长期存在,西方晋国一家独大,东方面临大海、北方燕国之地较为苦寒贫瘠。另一方晋国长期与秦、楚等大国交战,军队的战斗力较强,而齐国只能与卫、鲁等小国交战,可以说只能欺负欺负弱小,与晋国争战,军队的实力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鞌之战失败的原因之一。可以说齐国从齐桓公九合诸侯后就已经没落了,齐顷公称霸不求增强自己的国力,训练军队,只想趁晋国的邲之战的战败,趁虚而为,是不可取的。从另一方面晋国在邲之战战败,并没有伤筋动骨,其长期称霸,一场失败不足以动摇其根本,而且晋景公也是一位有为之君,齐顷公与之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