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四章 孤立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四章 孤立

作者:音冰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19 23:4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是,不相饶的前提,究竟是侵占了朝廷与百姓的利益,还是朱元璋自己的利益?

朱元璋自己也分不清楚了吧?

马秀英看着女儿家们的欢笑,蹦跳,于是抛下了去殷府的心思。

站在朱元璋的皇后的立场上,她应该夫唱妇随,但站在马秀英的立场上,她做不到忽略眼前的变化。

养济院里照料孩子的妇人换上了很多新面孔,大多是不舍得抛下孩子,或者公婆实在离不得人,想着两全其美的,很多人已经去了织布工坊,毕竟能拿到的银子更多。

但留在这里的人同样对生活有希冀,对未来开始有憧憬,讨论着家长里短的小事,面上不再是忧愁与窘迫,挺直了腰,是那种,由内而外的,整个群体开始散发的向上。

寡妇营的女子,从前不是这样的。

她们知晓自己一生就只能呆在这里孝敬公婆,养育儿女,哪怕孩子懂事争气,家里公婆理解支持,有些资产,生活不算困苦,也总是带着麻木,因为自己的人生一眼看得到未来和尽头。

还有前不久刚提出的延后成亲年龄,禁止近亲通婚,禁止裹足。

哪怕初衷是为了能生出更健康的后代。

可是,女子可以不必再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获得认可与赞美,可以走出家门,多做一做自己,可以去新开的织布工坊与点心工坊里赚到傍身的银钱,拥有在自己家与婆家的底气。

马秀英舒心的,畅快的吐出口气。

她不必再纠结了,她已经做出了选择。

殷灵毓也没客气,休沐完反手抬出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最重要的是读书人的免税制度,可以说是无差别将聚集到背后的文臣武将也扫射了一圈。

开国且存活的这些人,谁家没有地呢?

大臣们不说熄火,那也是心凉了半截儿。

真就……一点结盟的余地都没有啊!

这可以说是往死里得罪人了,明摆着是孤臣,朱元璋才终于再次挽留殷灵毓吃饭。

殷灵毓婉拒了。

朱元璋没说什么,他知道自己误会了殷灵毓,拉不下脸道歉,这一点脾气自然也在心虚理亏下会去不计较。

常遇春和徐达,汤和,则少见的一起登上了殷府的门。

青蘅在生意做大之后就不常在店中,而是在府上研究新点心,新精油,不打算一味依靠殷灵毓,坐吃山空,如今有客来访,便亲自给他们上了点心茶水。

“何必自绝于众人?”常遇春问殷灵毓。

殷灵毓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告诉了常遇春。

“盘子里的点心就这么多,大家分一分,青蘅就没得吃了。”

“而一直饿着的人……你们见的应当很多,不是吗?”

天底下的地就那么多,士绅分一分,百姓就没有地种了。

几人当然听得懂,几人是元末杀出来的,亲身经历过的,因此哑口无言。

而读书人,有了功名就可以有一部分田产不交税,就可以将大量田产挂在他们的名下,一个家族培养出几个读书人,就可以合理的避税上几百亩田产,减少的税收就是他们从大明身上吸的血。

当国库逐渐被蛀空的时候,恐怕朝廷就不得不向平民百姓加征税收,可是盘剥的却不是应该被盘剥的。

长此以往,只会让百姓过得更苦罢了,他们名下田契叠起来竟能比圣贤书还厚三分,偏生衙门里黄册年年造,土地年年涨,税收却年年少。

圣贤道理千斤重,不及免粮四两轻。

有这样的优待,甚至还有人在想念元朝,想着得寸进尺,也不能全怪朱元璋狠心震慑,绝不退让。

是他们太贪婪。

这些殷灵毓也都在奏折上写了上去,朱元璋那天撇开其他折子看了足足两个时辰,最后拉着朱标,仔细算了一笔账。

秀才,举人,进士……

免税,隐田,诡寄……

奉天殿的灯火亮了半夜,最终以一场打砸声结束。

随后,朱元璋一改往日对于读书人的拉拢和敬重,对士绅下起了狠手,不仅是锦衣卫,还将功名的免税制度取消,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满殿哗然。

但刚经历过一场大清洗,大臣们也不敢头铁的直接劝阻,暗地里的暗流涌动,甚至都因为锦衣卫而显得柔和平静。

士绅的反扑则又狠又凶,短短几天,参奏殷灵毓的折子能扔满一个箩筐,都是些中低层官员,上层的大多仍在观望,在斟酌。

殷灵毓丝毫不受影响,朱元璋也没有。

别苗头是别苗头,真正为国的时候,仍旧是统一战线。

政策理所当然的被采纳了,但真正实施想想就不容易,朱元璋还特意为此整顿扩充了鸾仪司,更名为,锦衣卫。

锦衣夜行,直达天听。

由他们来丈量土地,清查人口,最合适不过。

趁此机会,殷灵毓就将户籍制度的问题给提了出来。

明初户籍分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等等,但有些东西勉强还可以世袭,有些东西大可不必,没有天赋就是没有天赋,人总有自己擅长的道路,僵化了这些制度没有办法让朝代千秋万代。

偏偏朱元璋想要千秋万代,平安稳定。

“臣请陛下废除世袭职业户籍,允许百姓自由选择从事生产,百姓可自由务农,经商,从军,但需在官府登记,以免逃税。”

朱元璋翻着殷灵毓的奏折,然后往一旁一拍。

沈万三的商税奏折,是殷灵毓提出来的阶梯收税制度,他递得心痛,但朱元璋看了心动不已。

这两样倒是可以凑到一起去改,现在先要忙的,还是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以及应对士绅的压力。

他们眼见在朝堂上将殷灵毓打压下去不成,转而到了他们更擅长的民意上,毕竟笔在他们手上,话语权也在他们手上,百姓往往也会被他们带着走。

朱元璋听着毛骧的回报也是冷笑连连。

“鼓动老农和佃户,说咱清查土地是为了加税?”

“还说殷灵毓是祸国妖女?就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