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番外篇 饥寒再无恙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番外篇 饥寒再无恙

作者:音冰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22 22:03: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楚青鱼高中二甲,被徐小大人徐妙云拨到了刑部任事。

因为楚青舟还在军中,不方便送她,于是二老放心不下,跟着楚青鱼上了京。

新的京城是北平,离沧州很近,又有修好的水泥路,一路走来也还算舒适。

官员是有宿舍的,楚青鱼给爹娘订好了客栈房间,把二老送到,让他们先去休息,就去收拾自己的宿舍了。

宿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租金当然也不高,属于是官员的福利,最重要的是离皇宫近,早上可以再多睡一会儿。

嫌弃小或者成家了不够住的,也可以自去买或租房子住,而大部分官员的工资,不那么挑远近新旧的话,也足够租赁一间不错的住宅,端看个人的选择了。

楚青鱼铺开阿娘亲手缝的被褥,刚擦完的床架子干干净净,铺上被褥,再挂上蚊帐,看着就温馨而油然而生一种归属感。

端起一旁的木盆,拧干了布帕,把打开的玻璃窗子上的灰尘也简单擦拭一番,其他东西留着慢慢归置,楚青鱼倒了脏水洗干净手,去找爹娘游览京城。

今日的天色不算太好,毕竟早上那阵子刚落了场小雨,他们在驿站出来时还加了件外衣,现在倒是没继续下,但还是阴沉,一家人也没忘了拿伞。

伞是泸州油纸伞,工艺精湛,是当地一大特色,开了很大的工坊供销各地,当地发掘出这一特色经济文化的官员正是墨书。

“娘,您快说说爹,叫他别念啦!”楚青鱼挽着阿娘的手臂轻轻晃了晃:“出来玩就是要高高兴兴的嘛!再说了,家里的地不是托付给牛叔照看了吗?”

“那番薯产量多高呀!去年收了那么多,爹这…不在地里照顾着,实在是不放心。”

“那要不娘和您早些回去?”

“那不行。”秦岚虽然也有些意动,但还是拒绝了:“娘还想多陪你几天呢!”

楚七六也是一样的反应,地虽然重要,可是又出息又乖巧的女儿,他们也舍不得。

还是多逛一逛京城吧!如此繁华热闹,等回去他们也算见过大世面了,再给女儿多买一些东西,女孩子出门在外总需要多一些的底气。

一家人找到一处口碑不错的沈家酒楼,这家的掌勺听说是从养济院走出来的,而且也跟养济院多有合作,他们也最先钻研了一些番薯的新奇吃法,拔丝番薯和糖水芋圆都很受欢迎,楚青鱼将这两样招牌菜都点了一份,的确比白水中煮出来的番薯更加甜美。

宫中。

朱元璋也不是第一次看见朱棣护肤了,但依旧不忍直视,这小子在海外呆了那两年呆得又黑又糙,回来后又对入了朝的徐妙云一见钟情,生怕因为长得丑被拒绝,开始注意保养,硬生生给自己闷白回来不少。

也是……算了,他管这些干什么呢。

“爹,您怎么过来了?”朱棣擦完脸看向朱元璋,面前那块水银镜纤毫毕现,这可是畅销海内外的好东西,狂揽了不知多少银子。

朱元璋背着手往外走:“跟咱去图书馆一趟。”

“大哥呢?”朱棣起身跟上,疑惑道。

“他啊,跟清儿一起批折子呢。”

清儿就是常清,是太子妃,同时也是前朝官员,夫妻两个一个温润却果断,一个温柔又缜密,做起事来强强联手,朱元璋放权放的很利索。

“那二哥他们呢?”

“一早上就去养济院了,说院子里来了个好苗子,力气特别大,老二想着要是真是个力士,带回去培养培养好从军。”

“娘呢?”

“跟你大姐她们出去逛街了。”

“没带您。”朱棣小声补充。

“闭嘴。”

朱棣把嘴闭上了。

北平的图书馆是宋濂开起来的,殷青蘅赞助,联合了一些名士大儒,不过用的依然是朝廷的名义。

之所以是殷青蘅,是因为青蘅在殷灵毓下葬后,自请入了殷终清一脉。

他本来就无父无母,态度也坚决,殷终清又断了嗣,朱元璋后来点了头。

殷青蘅虽然做着生意,常年却呆在沧州,打扫着殷灵毓和殷终清当年居住的院子,还有他们的坟茔,只有在需要时才会回到朝中。

不过有沈万三和几个后起之秀在,再加上邮寄信件的驿站也越做越好,很多事情不必亲自到场,殷青蘅倒也不必总是奔波。

到了图书馆,朱元璋在门口还特意又洗了一遍手才走进去,拿了几本书,在允许说话和讨论的顶楼还看见了自己的五儿子。

“不对不对,这种草我在云南看见过,是不能够多吃的,一小把还勉强可以,但吃多了就会开始腹泻,当地人称之为巴豆草的。”

“殿下所言,下官已经记下了,会去找人验证,那么这一样草是用来做药材的,似乎是有微毒,可也能食用吗?”

“此种草药有毒,是因为全株入药,但若是去除了枝叶,将根茎仔细的磨碎了,洗出其中的粉来再煮开,倒也能吃,只是太过麻烦。”

写着写着突然便有旁边一个做记录的女子感慨道:“幸好我大明如今有从海外引来的番薯,产量惊人,又能饱腹酿酒,再过几年,定然人人都能吃饱。”

“那这本《救荒本草》也还是要编下去的。”一旁的人捧了一句:“殿下真是仁爱。”

朱橚只是郑重道:“只愿我大明子民永不必再受饥荒之苦。”

朱元璋也没去和他们打招呼,而是找了个靠窗边的位置,打开了手中这一本治水的书籍,黄河年年都需要治理,就是有水泥在手,也还是要多加注意,多学一些总是好的。

朱元璋想,他现在跟被牵着鼻环的牛一样,不敢轻举妄动,跟着前人的指引走,可最关键的是这鼻环是他自己愿意套上的,虽然不舒服,但至少不会丢。

丢了就很难找回来了,还是约束一些的好。

窗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连绵的细雨,沁润着土地,浇灌着植物,然后让一切焕发出新的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