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218章 时代的一粒沙

1982从香江开始 第218章 时代的一粒沙

作者:泡杯雅木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想不到会在内地遇见。”

东单的一间旧式茶楼里。

台上一对相声艺人正在卖力表演,台下两个香江人临窗而坐。

翟远望着薛婉恩不施粉黛的精致脸蛋,笑道:“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薛婉恩抿了口茉莉花茶,说话时嘴里仿佛都喷着清新花香。

她话还是很少:“上个月就到了。”

翟远问:“比我还早?我也住外宾宾馆,怎么没遇见过你?”

台上的相声艺人偏赶在这时候说了句:“您出去的早,我回来得晚,咱不得拜的街坊。”

被这样一打岔,两人都忍不住露出笑意。

薛婉恩说:“我住在友谊宾馆。”

翟远面色一愕:“打扰了。”

同样是香江同胞,待遇也不一样,翟远现在肯定住不进南大街1号。

不愧是坐在第三排的女人。

薛婉恩见他故作窘迫的表情,笑容又多了几分:“我是靠家里的关系,你凭自己努力,中间区别很大。”

翟远心想也是,这位家里有电老虎,现在的香江还不是中电和港灯两分天下的时候。

两人闲聊两句。

薛婉恩看着翟远,突然问了句:“叶志明除了跟你一起搞赌船,他西贡离岛开发的项目你有没有参与?”

翟远愣了下:“我做赌船你都知道?”

薛婉恩拢了下头发,神情自若道:“报纸上有写。”

这是她和翟远第三次见面。

两年前初相逢,翟远还是个被烂仔收保护费的中学生,第二次见面他就摇身一变成了个小导演,还将师妹彭家燕拐走掌镜,顺便写了几首很不错的歌。

再往后薛婉恩忙于工作,对翟远的一丝好奇逐渐减弱,但却在翻阅新闻报纸时,开始频繁被动的接收到他‘今天和自由总会呛火’‘明天和两大院线交锋’‘后天与合伙人搞赌船’种种消息。

就这样一点点见证翟远从个屋邨中学生,在两年时间里越爬越高的历程。

以至于养成个习惯,每天报纸到手,先翻开娱乐版面看一眼。

让薛婉恩有种窥探别人**的奇怪罪恶感。

翟远对这些一无所知,不过听薛婉恩提到这件事,也没什么隐瞒。

他笑了下说:“我对炒楼暂时不感兴趣,叶志明离岛的生意冇我份。”

薛婉恩闻言点点头,略作沉吟。

翟远挑了下眉:“有什么不妥?”

“最近在谈一些生意,接触到的人比较杂,也收到些风声。”

薛婉恩斟酌着开口道:“据说有人准备联手抬高市区地价,打压离岛这种偏远区,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叶志明现在投入进去开发离岛的资金,到时候恐怕很难收回成本。”

翟远听罢轻轻嗯了一声,抬头冲薛婉恩笑道:“多谢。”

他对开发离岛的前景本就不看好,现在薛婉恩也这般讲,叶志明大败而归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薛婉恩见翟远面露思索,露出个微笑:“我的消息来源未必准确,况且你也没有参与,就当是听个故事。”

翟远点点头,问薛婉恩:“薛小姐来内地谈生意?”

薛婉恩说:“现在内地一些厂商有自己的品牌,希望在我那间华恩百货里设几个展台零售,在香江打响名气。”

翟远问:“谈的怎么样?”

薛婉恩苦笑摇头:“质量上还是比不了海外品牌,有的厂商仲玩小聪明,样品用良品,交货就用残次品,真的很难帮到他们。”

翟远听完也觉得遇上这种事比较头大,但在商言商,薛婉恩的做法也无可指摘。

他想了想说:“我在元朗有间工厂,这段时间在研发新产品,有机会倒是可以和薛小姐的百货公司合作下。”

薛婉恩来了兴致,问:“是什么新产品?”

翟远简单跟她聊了两句VCD和光盘的情况。

薛婉恩越听眼中兴致越浓,修长的手指敲了敲桌案:“这两样产品如果你能做出来,我可以揽下你在香江的零售市场,代理费比其他公司只高不低。”

华恩百货在薛婉恩的经营下,于香江的中型百货公司里,竞争力已经不低。

尤其她这两年改变经营策略,以电子产品、新潮玩具和流行服饰等作为主要卖点,吸引了很大一批年轻拥趸。

但想追上先施、永安这种老字号,差的依旧很远。

薛婉恩觉得百货生意如果想更进一步,除了自设工厂建立自己的品牌,再就是在某个领域做到头部。

比如先施就打出环球百货的招牌,分销海外独家代理的高档洋货,在香江的地位始终稳固。

这也是她此次来内地寻找合作厂商的缘故。

翟远难得看到她情绪波动这么大,笑着说:“我先浇盆冷水给你,这种新产品的研发时间会很长,或许海外提前搞出来,我这边还在攻克对方眼中简单的技术难题。”

薛婉恩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翟远想起电影《教父》里的一句台词,半开玩笑道:“总有一天,也许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我会让你为我做件事情。”

…………

八十年代初,内地尝试施行‘拨改贷’的计划,对企业的无偿拨款改为让企业向银行贷款,增强其经济责任感和提高积极性。

计划试运行以后,科学院同样受到影响,许多实验项目短期内难以商用,又失去经费支持,不得不暂时停摆。

陶宗颐的团队便是在这种环境下,退出了科学院对某类精密仪器的一项研究。

清北大学。

陶宗颐给手下几个研究生讲完课题,踱步折返回学校分配的员工宿舍,一路上看起来心事重重。

宿舍门口。

妻子丁慧正抱着木盆,将盆里一件件洗好的衣服挂在晾衣绳上。

见老公走到家门口,神不守舍的跟自己擦肩而过,丁慧哎哎喊了两声。

“老陶,你魂丢啦?”

陶宗颐这才惊醒过来,不好意思的讪笑下,伸手去拿妻子怀抱的木盆:“我来吧。”

“去去去!你别来捣乱!”丁慧摆摆手说:“赶紧把床底下那两袋副食品拿出来,待会儿我把三轮车开过来,咱们今晚接着摆摊儿去。”

“好嘞。”

陶宗颐答应一声,回宿舍照妻子说的,把两个装满副食品的麻袋拖出来。

在门口坐了一会儿,又陷入苦闷沉思。

丁慧晾完衣服,回头看陶宗颐又皱起眉头的模样,笑着摇摇头。

“又在想你那高科技的东西呢?”

“慧儿,你说咱们把房子抵押出去,校财务能帮忙去银行贷款吗?”

陶宗颐抬头问了句。

丁慧用看傻子的眼神望着他,指着宿舍大门说:“这是你的房子吗?人家银行贷款得要不动产,一点儿常识都没有,就你还陶教授呢!”

陶宗颐拖着长音噢了声,又说:“说的也是,就算这房子是我的,它也不值三十万。”

三十万是他现阶段短缺的一笔研发经费,学校不拨款以后,这笔钱对普通人来说堪称天文数字。

他一个清北大学的教授,每个月工资270块,妻子丁慧在医院上班,月薪120块。

反而最近这段时间外出摆摊倒小赚了一笔,每天能有十多块进项,让陶宗颐清楚认识到什么叫‘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句话。

但要凑足三十万,仍无异于天方夜谭。

陶宗颐说:“对了,你要说不动产,我爹妈在庞各庄倒是给我留了间小院儿。”

“你可拉倒吧!那地儿都干到禾北去了。”丁慧白了他一眼,说:“等会儿啊。”

说完在衣服上擦擦手,抱着木盆回了房间,过不多时又拿这个存折走出来。

丁慧把存折往陶宗颐怀里一摔:“三十万没有,这儿四千块,爱要不要。”

陶宗颐打开存折一看,里面4122.5元,还有零有整。

他问:“你哪儿来这么多钱?”

丁慧说:“我把我家亲戚都折腾了一遍,爹妈的养老本儿都取出来了,这钱得还啊!”

陶宗颐搓了搓头顶地中海,嘟囔说:“这也不够啊……”

丁慧一定就不乐意了,伸手要去夺过存折:“不要还我!你还挑三拣四起来了。”

“别别别!”陶宗颐赶紧把存折捂在胸口,赔笑道:“咱们积少成多,晚上多摆会儿夜摊。”

丁慧被他的动作气笑:“德行!赶紧洗洗手吃饭吧。”

饭桌上菜式简单,鸡蛋羹、小葱拌豆腐和一个带鱼汤。

陶宗颐舀了两勺鸡蛋羹浇在米饭上,搅和搅和便大快朵颐起来。

丁慧捞了块带鱼给他放碗里,说:“要不你去南方看看,听说现在那边下海可赚钱了。”

陶宗颐说:“那我工作咋办?”

丁慧笑道:“你现在两百块一个月,到了南方说不定一个月两千块。”

陶宗颐嗤笑:“两千?钱那么容易赚,你以为是抢银行呢?”

夫妻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梆梆梆敲门声。

丁慧起身去开门,一个中年男人气喘吁吁闯进来。

“老曹?”丁慧把来人让进屋里,说:“吃过没有,我给你盛碗饭。”

老曹冲丁慧连连摆手,又猛喘了两口气稳住气息,对陶宗颐说:“老陶,快跟我走!香江有家大公司拿着上面的文件,来咱们院里挑专业人才,他们研究的方向正好跟你一样。”

(最近作息紊乱,琢磨着不行乌鸡白凤丸吧……晚点更第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