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240章

1982从香江开始 第240章

作者:泡杯雅木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初,香江历史上第一个艾滋病人去世的新闻登上头版,成为关注度最高的公共卫生热点。

各路无良媒体找来世界各地新闻,恐慌式宣传下,本港市民一时间谈艾色变。

“我看新闻上说那些液体里也有病毒,所以一定要戴保险套。”

“难怪今早去士多店,保险套货架上空空如也。”

“岂止啊!以后出门在外要记得戴手套口罩,鬼知道你摸过的东西有没有被其他艾滋病人碰过。”

“听说只要那方面不检点,就有很大概率得这种病,男人女人都一样。”

“怎样算不检点啊?”

“**喽,你看那些男人每天左拥右抱,说不定哪天就中招。”

“那老板岂不是……”

九一娱乐公司大楼里。

财务和人事部门的几个小姑娘聚在一起,低声讨论卫生安全的相关课题。

翟远哼着小曲儿从外面走进来。

骚包的跟她们打招呼:“姑娘们早晨~”

小姑娘们的讨论声立刻停止,一个个脸色怪异的望着他,没有了往日的殷切热情,只敷衍笑着跟他打声招呼,然后像躲避瘟神般一哄而散。

翟远不解的挠挠头,这帮娘们儿今天什么毛病?

“翟先生,濛姐十分钟前上来公司见你,现在在茶水间。”

施楠生听到外面动静,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对翟远说:“她还叫了阿徐和刘振伟进去,讲解那两部要去内地拍摄的电影。”

翟远听说夏濛过来,打起几分精神,迈步往茶水间走去。

茶水间里。

徐勀和刘振伟拿着剧本和分镜草稿,正在向夏濛介绍《黄飞鸿》和《僵尸先生》两部电影。

夏濛鼻梁上架着副花镜,拿着剧本认真观看,不时问出几个问题。

翟远推门而入,夏濛抬头望了他一眼,点头打声招呼,又将注意力放在文本上。

“大家继续。”

翟远冲徐勀和刘振伟笑了下,自顾自取出他的大号陶瓷缸泡了杯茶,坐在沙发另一侧旁听。

“目前传统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还是集中在设计不同动作的层面,即便陈仕龙在《醉拳》里的表演依旧没有突破。”

徐勀侃侃而谈:“所以翟先生这次让我做导演,特意叮嘱要将视野放宽,除了塑造正面角色,反派亦不能像之前一样局限于某个门派或者武林高手上面,要更注意描绘黄飞鸿生活的晚晴时代,三教九流的阶级矛盾、中西方的认知冲突,完善智武合一的精神内核。”

翟远觉得捡到宝了。

这一嘴仁义道德虽然说了跟没说一样,但夏濛老师显然很受用,黄飞鸿这个故事很符合文联的宣传要求。

轮到刘振伟的时候,效果就差了很多。

菩提老祖在思想觉悟上,跟徐勀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职业生涯拍的都是笑闹喜剧片,吭哧瘪肚半天也只停留在《僵尸先生》的故事层面上。

夏濛有些犹豫的说:“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没有问题,但拍摄地放在内地的燕京城,会不会影响不好?”

翟远知道她担心的点是什么,于是主动出声说:“濛姐,其实我这是一部科幻片。”

翟远把此前剧本会里的思路拿出来,模糊掉现有的故事情节,告诉夏濛这个系列的电影将来会如何发展,九叔惩恶扬善的内核,耗费了番功夫总算让她勉强接受。

夏濛从挎包里拿出一沓文件:“这个是内地发给九一娱乐北上的拍摄许可证,照规矩要先拿你的剧本过一遍审委会,不过我先提前交到你手上,迟点你把剧本给我一份,我带回去再跟审委会详细讨论。”

她顿了顿又无奈笑道:“《黄飞鸿》目前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僵尸先生》你虽然讲的花里胡哨,又是超人又是美利坚队长,但能不能通过审委会还不好说。”

翟远理解的点点头,上次一部《赌神》的价值观就闹得沸沸扬扬,这次连僵尸都搞出来,问题显然更严重。

他语气认真的对夏濛说:“多谢濛姐,审委会如果提出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麻烦你提前通知我。”

夏濛蹙眉问:“你会听他们的?不是你的风格呀。”

翟远呵呵笑道:“我的意思是你提前通知我,我好提前去星马泰挑取景地。”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夏濛露出不愧是你的表情,笑着说:“我尽量帮你先过了香江审委会这一关,最后拍板还要看内地文化口的领导。”

翟远嗯了声,对她说:“我有两个观点不知道对不对,濛姐你帮我分析一下。首先《僵尸先生》的剧组如果去内地,日常开销方面能给当地创造一部分营收,另外电影上映之后如果效果不错,取景地可能会变成观众心目中的旅游景点,这方面长远来看也促进了文旅事业。”

夏濛表情无奈:“还是你鬼主意多,这个建议我会让领导们参考的。”

翟远乖巧道:“辛苦濛姐~”

审查方面他能做的事太少,但翟远心底还是想将《僵尸先生》取景地放在内地。

原本的时间线里,这部电影取景地在宝岛湖口老街,彼时那边人力物力相对较贵,拍了几场便草草了事,整部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仍有些简陋,可如果能在内地铺开摊子搭建民初市镇,绝对是低成本高回报。

就看文旅部门肯不肯接这波流量了。

“你们先出去把剧本打印一份,稍后让濛姐带走。”

翟远让两位导演出去做事。

等办公室只剩下他和夏濛时,才又出声问道:“濛姐,我拜师的事有结果了吗?”

“正要跟你说这件事。”夏濛说:“你挑个时间,带于占元和粉菊花两位老师去趟内地,在那边搞个拜师宴就好。”

翟远问:“这么顺利?”

夏濛笑着说:“京剧界同样是名利场,你条件开得好,肯破例收徒的人不少。”

夏濛简单说了两句从燕京城传回来的消息,翟远才了解到自己这次拜师的大概情况。

燕京城的老艺术家们,刚开始听说他一个二十岁的愣头青想进盛字科,一个个气得吹胡子瞪眼,内地虽然在剔除师徒制度,但对老人家来说仍是心底里的传承和规矩。

接着京剧院的院长便将翟远此次拜师,愿意开出的条件说了一遍。

三节两寿拜师礼物都是其次,就算送房送车对翟远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真正让老艺术家们动心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是只要肯给翟远、于占元和粉菊花三人一个辈分,这一支流派今年在地方电视台里能频繁露脸,春晚他插不进手,但给地方电视台赞助了一笔弘扬国粹的费用,每周抽出十分钟来做个京剧类节目可太容易了。

第二则是以九一娱乐的名义,拍一部京剧题材电影,主角自然是肯收他为徒这一支流派。

八十年代能上电视的诱惑已经足够大,因为没有其他娱乐设备,只能电视台放什么就看什么,多少人挤破头想要出镜。

拍电影更是想都不敢想,除非有任务在身,否则投资人吃错药才会拍京剧题材。

消息传出去以后,老艺术家们还在矜持犹豫,儿子儿媳、徒子徒孙便踩破门槛般上门游说。

“爹啊!人家电视台说只要咱家能把那笔投资拉来,立马安排我进去工作,你不替我着想也得替儿媳妇和她肚里的孩子考虑啊!”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从一开始大家嗤之以鼻,演变成有人偷摸去找领导报名,紧接着相互攻击诋毁对方艺术水平不行,接不了这泼天富贵。

最后关内一位百岁高龄的老爷子,富字科老艺术家张富祁,为了给徒弟们铺路主动出山,应下了这门差事。

其余老艺术家们一看没希望了,立刻调转矛头冷嘲热讽。

“两个海派艺人就算了,连二十岁的愣头青都收,这不是瞎胡闹嘛!”

“这张富祁艺术不行,就会溜须拍马,白活这么大岁数。”

“好人性,有打京剧那年,就没见过这么干的!”

千言万语汇聚成四个颇具攻击性的字:

江湖乱道!

翟远听夏濛讲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虽未亲眼目睹,也能想到出其中的乱象。

唉!资本!

…………

香江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戏剧和武师两个行业。

早在几十年前,京剧武生袁小田和洪拳武师刘湛便先后进入电影行业,推动粤剧电影发展。

粉菊花孙蕊馨和于占元则在香江开办戏剧学校招收学员,给影视圈输送人才。

彼时戏剧班底有所谓的四大名校: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校、粉菊花的春秋戏剧学校、唐迪的东方戏剧学校、马承志的中华戏剧学校。

听起来高大上,动辄挂上学校二字的衔头,但其实跟传统戏班子没有区别,出科后更没有学历文凭。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穷人将子女送来学戏,签生死合同,赚一份辛苦甚至血泪钱。

可惜随着京剧式微没落,戏剧学校也逐渐被正规院校取代。

到了如今八十年代,当年的四大名校,现在就剩下粉菊花一家春秋戏剧学校仍在坚持办学。

上午十点。

春秋戏剧学校老旧的大门外。

罗嘉英从一辆出租车上走下来,自来熟的进了学校。

京剧和粤剧两个曲种在香江经常接触,罗嘉英是粤剧老倌,早几年经常与粉菊花、于占元这些京剧名伶请教交流剧作相关的问题。

罗嘉英一路走过来,不时有学员跟他打招呼致意。

“嘉英叔,好久不见。”

罗嘉英向学员们点头示意,心里记挂着老板翟远让自己过来的目的。

他随手拉过一名面熟的学员:“孙师傅在不在学校?”

年轻学员指了个方向:“师父在教室讲课。”

罗嘉英便迈步往教室方向走去。

春秋是传统的京剧科班,只传授艺术,没有文化课,整座学校面积很小,只有两间大教室和一栋宿舍楼。

罗嘉英来到教室外面时,教室里只有零星几个十多岁的小学员正在训练。

85岁的粉菊花看起来精神矍铄,如今已经不亲自示范动作,安排大师兄钱月笙授课,自己在一旁指点。

她这一门是刀马旦的底子,最重身段工架。

罗嘉英在外面看几个小学员正在练毯子功,翻腾扑跌滚摔一个个高难度动作层出不穷,十几岁的孩子们疼得龇牙咧嘴,哎呦声不绝于耳。

他忍不住感慨:“还是唱粤剧好点,没那么多身段不必受苦。”

“师父,罗师傅来找你啦。”

罗嘉英本想着等训练结束再进门,结果被眼尖的小学员看到,趁机收掉压腿动作偷懒,指着窗外的罗嘉英开始喊叫。

粉菊花孙蕊馨背着手检查功课,循声望去看到罗嘉英,古板严肃的脸上露出丝微笑。

旋即笑容一敛,吩咐钱月笙:“你继续教他们动作,刚才偷懒的学生多加半个钟。”

身后一阵叫苦连天声。

“小罗过来了。”孙蕊馨走出训练教室,冲罗嘉英微笑,用普通话说道:“走,有什么事去我办公室讲。”

京剧科班的师傅不讲广府话,也不准学生在自己面前讲,孙蕊馨这些年始终保持着讲普通话的习惯。

罗嘉英的普通话水平勉强过得去,闻言笑道:“就不多打扰孙师傅,我这次过来不是聊创作,只是帮您捎个口信。”

孙蕊馨略一诧异,示意他在教室外的长椅上落座,问:“最近有剧团演出想找我帮手?”

罗嘉英摇头道:“早几年听孙师傅提过,你一直很遗憾在京剧界没有正经的科班传承,我们唱粤剧的不看重这方面,所以了解不深。不过我最近经常去内地拍戏,听到个消息说富连成要重新开班收徒,孙师傅你或许可以去试试。”

孙蕊馨闻言错愕道:“富连成开班?不是停办很多年吗?”

罗嘉英说:“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话音未落,一个身形矫健的青年满脸喜气的走过来,看到罗嘉英和孙蕊馨时脚步一顿,随后恢复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