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302章

1982从香江开始 第302章

作者:泡杯雅木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提起本港知名慈善家、教育家、影坛新贵、元朗区议员翟远先生,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近日,翟远先生提交上任后第一份提案,围绕自己老本行影视剧集,建议相关单位确立影视分级制度……”

“众所周知,电影分级是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平衡电影创作自由,为未成年人设立保护缓冲带,是一种多赢策略……”

“本台最新报道,知名电影人翟远成立首个业界审查机构——香江电影协会,邀请教育、电检、影视处及电影圈从业者参与电影分级相关条款制作。有传闻称,电影协会不欢迎自由总会成员加入,本台记者昨日专门采访协会会长翟远先生,对方表示该传闻纯属虚构,协会成立初衷旨在完善健全影视制度,并非竞争和打压对手的工具,协会将保留对谣言发布者的追究权利……”

4月份的香江娱乐圈热闹非凡。

突然成立的电影协会和正在拟定的分级制度,对循规蹈矩运行多年的影视圈规则,不亚于一场地震。

电影分级有没有好处?

显然利大于弊。

后世谈及香江电影黄金年代,往往瞩目与**十年代,实际上五十年代的香江电影更适合黄金年代这个称呼,彼时香江连续多年电影制作量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利坚和印度,而出口电影又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利坚。

市场庞大,因此也诞生出‘买片花’这种创作形式,电影还没开拍,制片人拿着卡司剧本,就能先从发行商那里拿到一笔定金,通常在制作费的50%左右,直接孕育出当时全球最大的华语电影制作中心。

直到港府颁布了《电影检查规例》,收紧电检法例,实施更严格的管制。

港英控制下的马来西亚,更被实施了长达十二年的戒严。

大部分电影被拿着放大镜二次三次审查,不允许上映发行。

香江电影迅速衰颓。

时至今日,局势逐渐明朗,香江电影市场也重新变得繁荣。

但电影审查仍处于收紧状态。

一部电影能否上映没有一定之规,全凭电检处好恶。

甚至出现了张国容和夏文汐那部《烈火青春》公映三天后,又被取消放映许可,要求重新剪辑二度送审的离谱操作。

香江电影人也是在《烈火青春》事件后,开始呼吁修改冷战时期落后的《电影检查规例》。

原本时间线上,直到1988年底,港府才开始听取意见修订条例,正式实施香江电影分级制度。

现在是1986年4月。

翟远议员一封提案,联合教育署的鬼佬,让分级制度的出现提前了两年半。

……

“电影分级不仅是对未成年群体的保护,对于我们电影人来讲,同样是一份免责声明。”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毗邻维多利亚港口的一幢写字楼里,挂上崭新的香江电影协会招牌。

墙上贴着协会宗旨,促进保护电影从业者的权益、代表电影圈向当局沟通云云。

翟远在会议厅里侃侃而谈,受邀前来的电影人来了三十多位。

全都是香江影坛知名人物。

邹汶怀、方怡华、施楠生、吴思远、浮乐莲、施求义……

你是演员?那你连参加这个会议的资格都没有喔~

“1024从成立以来,接到过不少投诉,我讲一个近期《僵尸先生》上映的故事,有个12岁的小朋友进影院,被电影里红白撞煞那场戏吓得做噩梦,跟住小朋友的家长就把1024戏院,连同《僵尸先生》的创作组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小朋友的精神损失,最近公司法务部正在跟进。”

翟远摆弄着面前的‘会长’铭牌,抬头笑道:“这种事时有发生啦,我不讲电检处的审查有多严格,单就家长投诉想必在座各位都遇到过。”

与会的电影人面露无奈笑容,纷纷点头附和。

“所以我说分级制度是一份免责声明,美利坚的电影分类里有个R级片,未成年观众需要在家长陪同下观看,购票时等同于签署了同意书,如果在观影过程中再出现意外,院线和电影创作者无需承担任何后果。”

翟远继续道:“另外确立分级制度大家拍片就能更多样化,三和电影公司每年五月份上映三部三级片,实际上能赚的钱不少,但在跟风成性的电影圈里,为什么很少有人跟风拍这类咸片?”

这个问题在座的电影人心中都有答案。

谁不知道三和电影公司背后的大水喉是翟远?

在电检处没有明确分级制度的情况下,三和背靠1024,势大财雄。

人家拍一部三级片就算不过审,也能拍第二部第三部继续送审。

但中小型电影公司却不敢这样赌,投一大笔钱拍出成片,电检处不准上映相当于把钱倒进海里。

“所以长远来看,分级制度对从业者有益无害。今日大家肯赏面来参加会议,我想都是希望能推进、促进和保护行业健康发展,除了这次参与制定分级条例,将来电影协会也会跟教育署、电检处、影视处这些部门展开长期合作。”

翟远环视一圈周围的从业者:“我话讲完,无论大家是否愿意加入协会,现在可以表态。”

自家的施楠生毫无意外,第一个举手表示认同加入。

接着一批背靠1024院线的从业者也纷纷响应。

“拍摄门槛变低,题材广度更大,虽然会滋生出一批烂片,但总体来说更加包容性和多样化。”

邹汶怀缓缓开口,冲翟远笑着点点头:“我代表佳禾加入这个新成立的电影协会。”

他一表态,原本还在观望的另一半从业者也抬手跟进。

最后是招氏的代言人方怡华,招氏这两年虽然减产几乎不涉足电影圈,却凭借自家院线仍是影坛巨头。

“外面人都说我小气孤寒,我索性小气到尾,听说加入电影协会要交二十块会费?便宜点打个折扣啦翟先生。”

方怡华谈笑间抬起手腕,最后三分之一的从业者也举手表决。

本质上,仍是香江三大院线的态度。

得到佳禾和招氏的支持,自此电影协会才算正式成立。

而那个关于自由总会的谣言。

真也好假也好,的的确确让一批香江电影人心中忌惮,已经生出切割的念头。

翟远觉得不必着急,现在还没必要跟对方撕破脸。

自由总会要求电影人选边站队,不准与内地合作,无非是仗着宝岛电影市场的票仓。

翟远望着会议厅里一张张面孔,心想:“这个圈子利益至上,仅凭一个分级制度还不够让他们重新选边,等以后光盘抢占市场,收益不比电影票低时,自然会靠过来。”

专门搞个协会出来向自由总会开炮,没那个必要。

出来混讲实力,一如内地从未搞过自由总会这种很low的组织,甚至没搭理过对方,等自家电影市场扩大以后,宝岛片商上赶着来内地上映,那时候大家心里想的就是,去你大爷的这会那会,别耽误我挣钱……

…………

四月中旬。

王金把《天下第一》前五集毛片摆在翟远面前。

周星池领衔主演的首部电视剧正式登场。

片子用的是摄影机拍摄,索尼新出的CineAlta机器,高感光度、内置滤镜、分体系统。

清晰度480P。

九一娱乐。

主创们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这部新剧。

毛片没有精剪和后期配音,打戏在袁家班的设计下还算精彩,但没有制作后期特效,看起来多少有点尴尬。

画面里。

周星池第一次展现出自己的无厘头表演风格,小混混形象塑造的更甚原片。

翟远默默点头。

果然笑匠的天赋是被埋没了,后世华语电影圈一流的喜剧之王,天赋与年龄无关,只是缺一个机会。

“这个周星池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啊,在片场斯斯文文,不过熟悉以后钟意开黄腔,有些话我都不知该怎么接。”

王金笑呵呵说着:“他在喜剧方面的天赋很高,翟先生慧眼识珠,将来应该是个不错的笑星。”

此时的星仔还如喽啰一般,王金对他相当满意。

电视画面里。

周星池浑身涂满金粉,第一次施展金刚不坏神功。

没有叮叮当当的后期配音,单凭表演居然也似模似样。

话题打开,王金在茶水间里对周星池大加赞扬,称赞他喜剧天赋和片场的敬业态度。

翟远回忆一下,这两人交恶应该是九十年代前中期。

现在周星池还没有当导演的念头,等到片场又两个话事人的时候,冲突不可避免。

“我把前五集送去新视觉做后期特效,如果市场反响不错,你拍完剩下剧集,然后把周星池交给刘振伟,让他试试去拍赌神系列片《赌圣》。”

翟远认真想了想怎么安排周笑匠,最后还是决定让菩提老祖跟他合作好点。

纵观跟周星池的合作者,几乎所有人都与之交恶。

原因嘛……嗐!各打五十大板吧。

唯独刘振伟是个另类。

为了避免公司发生因为员工问题闹翻脸的风险,翟远觉得还是得提前规避一下。

按照笑匠的性格,只要有个有钱佬能稳压他一头,再有个刘振伟这种人顺毛,大家还是能开开心心共事的。

不过朱茵什么的你就别想了,反正最后也是闹得不可开交,不如一切矛盾都让我来承担吧……

…………

之后几天时间里。

翟远与电影协会的人商讨制定条例,加入协会的会员与日俱增,突破百人关口。

草拟的分级条例很快出炉。

参考美利坚的制度,把电影分成四个级别。

一级,适合全年龄人士观看,比如《哆啦A梦》。

二级A,包含裸露、粗口、暴力等元素,儿童不宜,比如《英雄本色》。

二级B,出现清楚而明显的裸露片段,适量暴力、自杀、性行为等元素,17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不宜,比如《赌神2》。

三级,含有大量且清楚的血腥、性行为、犯罪活动描绘,只准18岁以上人士观看,比如《挡不住的疯情》。

除了四个级别,还有其他细则,如宣传海报、家长陪同、电检处配合等,不必多提。

一份草拟的《电影检查分级制度建议书》迅速递交到各个官方部门。

附赠一封民意调查。

电影协会采访一千名成年人,82%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推行分级制。

“建议书提交上去,接下来就等官方实施,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太长,电检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分级制度大概会选在今年暑期档进行第一次尝试运行。”

电影协会会议厅里,翟远双手合十:“多谢这几天以来大家对条例推进的支持。”

经过这几天的交流,如今电影协会的架构也逐渐清晰。

翟远会长,邹汶怀副会长,招毅夫名誉会长。

“脚下这栋写字楼,前两日我刚刚从业主手里购买回来,将来除了是电影协会的地址,其他楼层也希望设立电影相关部门。”

翟远继续道:“导演协会、演员协会、编剧协会……可以逐步成立。”

思远影业的老板吴思远带头鼓掌。

八十年代初,他就奔波想要成立一个导演协会。

其时九一娱乐尚未冒起,吴思远为了一百万创办协会的资金,先后前往招氏、佳禾、银公主筹钱。

结果连吃三个闭门羹。

趁着这次电影协会成立,吴思远又找翟远提出想法,翟远大手一挥直接连场地都帮他搞定。

“电影圈之幸事也!”

拿着从股市里赚来的钱,翟远在电影圈实打实做了几件善事,声望达到空前高度,从业者拥趸更甚佳禾。

翟远从电影协会里走出,看着身后花了两亿港币买下的写字楼,略感唏嘘。

香江影坛毕竟太小。

目前做到这一步几乎已经是极致,再拍电影在本土也只是锦上添花。

想更进一步。

还得看接下来光盘的发行,一步步打开外埠市场。

东洋那边也该问问详细情况,还有很多老师等着九一创造就业岗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