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367章 纸张

1982从香江开始 第367章 纸张

作者:泡杯雅木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几天在那位黎老板的房子附近盯梢,大概摸清楚他的行动规律,每天十一点出门,夜晚早则傍晚六点,迟则八点左右回家休息,有两晚夜不归宿应该是出去应酬。”

卫星坐在皮卡车里,捧着份盒饭狼吞虎咽,手背上都是这两天扮鱼蛋佬被滚油烫出的燎泡。

混着米饭将一块鸡翅骨嚼碎咽下,他继续道:“我向附近邻居打听过,大埔道应该是他常住的房子,老婆和三个小孩只是偶尔来过夜,听邻居抱怨说他经常在住屋里开派对,有时会闹到天亮扰民,不过我最近几天盯下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翟远听完点一点头:“辛苦星哥,先休息两天,下次过去顺便观察下附近的环境。”

卫星嘴里又塞满快餐,唔唔应了两声表示清楚。

翟远笑着问:“不问问原因?”

卫星动作顿住,鼓起腮帮子抬头望向翟远,咧嘴一笑衬得满嘴油亮:“填饱肚子最重要。”

“比上官勇敢那个信球强。”

翟远摇头笑笑,拉开车门作势落车,又回头多说一句:“今年抽空把嫂子他们接过来呗,小孩在这边上学响应出海留学的号召嘛~我来安排。”

卫星眉眼一弯,点头的频率更高。

……

《九一日报》明天正式更名发售。

昨天又约请了一位美术设计兼任漫画插画的从业人员。

“李惠珍女士,之前在《星岛日报》做事,现在主业做报社出版儿童漫画杂志。”

潘永强向翟远介绍刚挖角过来的员工。

面前女人年龄约莫四十七八岁,并不算年轻,但或许是从事儿童漫画行业,气质上不见显老,顶着一头烫染的大波浪,脸上挂出淡淡笑容,鼻梁挂一副眼镜,眼眸较之同龄人尤其清澈,透出几分童趣。

潘永强又补充一句:“香江第一部儿童漫画《花花小姐》,第一部少女漫画《13点》就是惠珍姐创作出来的。”

翟远脸上露出恍然大悟表情。

其实并没有听过。

却仍不妨碍他热情伸出双手打招呼:“惠珍姐是吧,久仰久仰~我妹妹经常看你的漫画杂志,现在就立志要成为你这样的漫画大师。”

李惠珍免不了又一番谦虚客套。

末了取出一份报纸样品:“翟先生,我昨晚拿到《九一日报》的大部分版面,在你的要求下初步做了设计方案,你看看怎么样?”

方案是翟远根据后世做PPT的经验重新排版,交给美术设计落实。

李惠珍不愧是前《星岛日报》的资深美术设计,交上来的样品将他心中的想法完整复现,一些细节方面还重新做了微调。

简单来讲,就是将图片和文字的排列运用到极致。

蔡兰不负众望,创作出一篇《临死前必吃美食——潮州反沙芋》。

李惠珍在设计分版时,便将芋头炸熟挂霜的照片,铺满整张美食版面,将文字竖版排列,填充进一条条色泽鲜嫩的芋头当中。

黄沾的首篇《砵兰街8号骨场妹实录》亦是如此手法,请了个大波靓女做模特,照片里浮夸的胸围被刺啦一下撕开,当中自然不会露出双峰,而是噱头十足的写上详细地址。

财经版面更加简单粗暴,堆叠的港币照片利用光影重叠,做出伪3D的效果,一眼就能吸引财迷目光。

实际上,纸媒发展至今能够优化的空间已经很小。

那就只能将报纸当做杂志来做,提高图版率,给读者更强的视觉冲击。

翟远看完样刊,还挺满意。

一旁的潘永强接过来翻了翻,嘬着牙说道:“全彩印刷,成本很贵啊翟先生。”

很符合翟总一向的风格,今次《九一日报》又开全港之先河。

报纸所有版面都运用彩色滚筒技术,工艺油墨外加数码印刷机,全版面彩色印刷,成本直接翻倍上涨。

该省省该花花,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迷失东京》刚赚的那点票房分成还没汇到香江,就在东洋换成几部新机器运到新界的印刷厂房。

“如今香江一份黑白或者半彩报刊,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在1元港币,加上人工和铺货费用,各家价格不同,但通常都在2元上下,因此一份对开大报定价4元,可能盈利有1元左右。”

潘永强开口道:“但是改做全彩印刷,印刷厂几百万买进的设备机器,一次性投资也就算了,后期的板材消耗价格上涨,这是连续性投资,单材料成本就有2元港币。”

粗略算下来,2块工本费外加2块铺货费,这样成本价就持平此时香江《明报》一类对开大报的售价。

不过实际因为印刷厂一次购买几十吨新闻纸外加油墨材料,相应会拿到些折扣,成本方面会再降低一两毛。

“新闻纸我打算从内地进口,这样会便宜一些。”

翟远提了个继续降低成本的办法。

“内地?”潘永强皱皱眉:“得不得呀?现在都是从日韩进口纸张,未听过内地有这方面资源。”

香江一座港口城市,造纸业务相当匮乏,因此新闻纸还有个绰号叫‘洋纸’,历来都要从海外进口。

七十年代以前,本港印刷厂都是从欧西纸厂进口纸张,而后日韩经济先后崛起,七十年代以后,东洋造纸厂产能过剩,几大造纸商社的老板亲自来香江推销,打破了香江纸张被欧西垄断的地位。

为了促进消费,东洋的纸商更推出优惠福利,可以向香江印刷厂放账90天之久,等对方盈利后再支付货款。

最近几年,南韩又横插一脚,给香江印刷厂的纸张价格,比东洋便宜10%到20%,本港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四成,逐渐对东洋纸品构成威胁。

如今香江印制书籍、手提袋、包装袋、玩具、报刊……几乎全部选用日韩的纸张。

但是内地经济改开了啊。

地大物博、资源充裕,这一两年间内地造纸业乘势而起,加之大量劳动力,为纸张生产带来坚实基础。

江溪分宜造纸厂、杭洲华丰造纸厂、吉辽九站造纸厂……

翟远回想到自己委托文联,联系到的那间广府市西江造纸厂。

耳边又回响起厂长在电话里信誓旦旦的声音:

“翟老板尽管你放心,牛皮纸、箱板纸、铜版纸、新闻纸,只要你说得出来我们都能生产,去年我们厂年产量2000吨,今年又换了新机器,产量还能往上涨,绝对满足你的需求!”

在香江高人工高成本的年代,一份报纸能买到几块港币。

但此时的内地,一份报纸零售价维持在1毛左右,成本被压缩到极致。

“内地的新闻纸行不行,你今晚去印刷厂监工的时候看一下就知道。”

翟远冲面带疑虑的潘永强露出笑容:“我昨天落订单,刚刚来公司之前,印刷厂已经通知我收到了十吨货,800元一吨,付港币或者美金打九折优惠。”

潘永强闻言瞬间瞪大眼眸:“仲便宜过南韩?”

“啊,对了!”

翟远没再理会潘永强,蓦地想起一件事来,冲工位上忙着写国际新闻的主笔招招手:“那个谁,今期《世界之窗》专栏已经定下写亚细亚难民,就不要再变动。下一期国际社论记得帮我添上,内地造纸业日渐发达,但同时我们中国人非常爱护环境,所以从不破坏树木,造纸时只从东洋进口优质的木材原浆……”

(日常偏头疼,先嗑两包阿咖酚散,晚点更第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