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458章 开幕

1982从香江开始 第458章 开幕

作者:泡杯雅木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00:30: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册《三体》大概十几万字。”

空气里弥漫着混合了冷却剂和焊锡的气味,

翟远走进南韩电信公社的设备间,四面墙上贴满灰色防尘塑胶板,墙角摆放着Sun Microsystems的工作站和IBM的磁带机,冰箱大小的服务器发出隆隆声响,指示灯红绿交替,工作人员抱着满是打孔纸带的回收箱穿梭往来。

一间这个年代典型的互联网机房。

“卫sir,十万字一本书,大概有这么厚吧?”

翟远往外退了两步,远离了老式拨号调制解调器刺耳的连接声,对一同来参观机房的卫亦信,比了个一拃宽的厚度。

卫亦信将好奇的目光,从CRT显示器上绿色闪烁的连串命令行上收回,望向翟远点一点头。

“那又怎么样?难道有了互联网,你还能节省纸张?”

卫亦信语气不咸不淡,显然对翟远玩失踪跑路来南韩这件事,仍有些不爽。

“节省纸张是硬件相关的问题,不过你感兴趣,我也可以介绍下嘛~”

翟远哈的一笑,丝毫不在乎对方的态度,说道:“IBM电脑搭载的外置硬盘,现在可以扩展到80MB,即是一台电脑里,差不多就能存储……”

说到这里,望向一旁的陶宗颐问:“多少?”

陶宗颐笑道:“换算成文字大概四千多万,也就是四百多部。”

“听听!这就是科技啊卫sir,一个硬盘四百本书,十个硬盘几多?”

翟远对卫亦信咧嘴笑道:“分分钟盖过香江大学的图书馆,你话有冇节省纸张?”

卫亦信乜眼望着翟远,不以为然道:“一台电脑几万块港币,不谈便携性,成本比书可贵太多了。”

“所以说啊,做人要拥抱时代,大东电报局没有在香江做起宽频业务,连你这位港督都不了解今时今日科技的进步,以为现在还是前几年硬件起步的阶段?”

翟远笑眯眯说了句,指着电信公社的机房说道:“南韩用UUCP协议搭建的互联网,现在主要流行的范围位于各大高校当中,信号传输速率60KB每秒……老陶,你来举个例子。”

陶宗颐再次说道:“如果我们继续用刚才四百本图书来做比方,60KB每秒的传输速率,理论上传输四百本图书大概只需要花费两分钟时间。”

翟远接茬说道:“即是话,只要在南韩信号基站的辐射下,无论你跟我距离多远,我只需用两分钟就能把这四百本书送到你面前。”

卫亦信闻言皱了皱眉,这显然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

实际上英国也有互联网,且仅仅比东洋迟了一年时间,是使用Coloured Book搭建的联合学术网,但英国鬼佬对这方面的热衷程度,明显比美利坚鬼佬更低,此时NSF已经在美国建立了五个超级计算中心,大英还在左右摇摆,在这场互联网协议大战中,纠结着究竟是使用欧洲推行开放的OSI系统协议,或者美利坚的TCP协议上左右摇摆。

“《龙珠》的作者鸟山明前几年画完手稿,需要开车十分钟去编辑部送稿件。”

翟远继续道:“之后他购置了一台工业级的传真机,总算可以在家将手稿传真过去,不必每个礼拜驱车出门。现在更方便,集英社的编辑部配备了苹果电脑,鸟山明连占地方的传真机都可以扔掉,我前段时间听二刺螈的漫画家讲,鸟山明正在研究电脑绘画,他最大的愿望是只要输入几段文字,电脑就能自动生成画面。”

“通讯科技方面的进步,不单只是我讲的这么简单,南韩和东洋的高校已经掀起互联网的潮流,教育网络有效扩展到大众民用的使用情况,各种协议和网络竞相登场,今天传输四百本书还需要耗费两分钟,或许过段时间,即便卫sir你退休回到英国,我远在香江,只用一两秒的时间,香江的图书、歌曲和电影即刻就能送到你眼前。”

“这是集合了全世界智慧的成果,各种技术和应用井喷的阶段,美利坚在这场协议战争中已经成为赢家,统领全球网络,而我们的大东电报局在做什么?他在收购香江电话公司后,依然在增修电话亭,南韩已经研发出自己的大哥电话,而香江则快变成东亚电话亭最多的城市。”

“卫sir,现在是奠定香江通讯全球化的关键时刻,只有最大程度的开放机制,方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美利坚的科学基金会每年投入过亿美金,资助技术人才参与网络建设,我就不奢望港府肯出钱资助我,但是也不要拖我后腿,继续让大东电报局垄断这项通讯业务?死硬啦!”

后世全港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在1991年方被引进香江中文大学,仅提供高校院校共享。

而直到1995年,香江方才出现网络供应商,将互联网推行到商业化阶段。

可惜紧接着就迎来了同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香江刚冒出头的互联网公司死走逃亡伤,直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谈网色变,等缓过劲儿来的时候,黄花菜早就凉透,已经变成了新闻看雅虎,搜索谷狗,财经看纳斯达克,视频看油土鳖,社交用非死不可,短信用Whatsapp的时代。

本港的互联网产品一个都没有……

没有人才吗?也不是,后来内地如小红薯一类网站,技术部门都涉及到港资企业,实在是连番错失机遇,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让科技公司难以在香江冒起头,只能转战内地。

在这件事上面来看,大东电报局未必是坏,也可能只是单纯的蠢。

不过既然翟远打算搞工业科技方面的通讯业务,今次大东越蠢越好,最好千万不要过来沾边。

“先看过这次的汉城奥运会吧。”

卫亦信身处在电信公社的机房,听着耳边隆隆轰鸣声,将荒芜的发际线往后捋了捋。

“等回到香江,我会与大东在香江的负责人去聊这件事。”

卫亦信长叹口气,眼神无奈的望着翟远:“你要知道,多数时候港督也并非可以做到一言堂。”

“卫sir你肯点头就好。只要港府不在批文上拖我三五七年,剩下跟大东电报局如何竞争,我会想办法搞定。”

翟远笑了笑,深知卫亦信的任期越来越短,留给自己发育的时间也随之缩短。

要尽快在战略上打垮大东,先揸住通讯这张牌,方能在不久之后,拿到更多筹码……

…………

无论如何,卫亦信还是没有像何子朗猜想中那样,做缩头乌龟躲起来。

在接下来两天,翟远和港督又参观了汉城的几所高校,让他对这波席卷而来的互联网风潮有了进一步了解。

时间很快到了9月17日,

汉城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

有趣的是虽然翟远虽然能坐在南韩现场观看奥运会盛况,远在香江的亚视和无线,却因为这一届汉城奥运会的转播权打起了官司,事情一度闹到英国枢密院,最终当局要求无线和亚视共同分享转播权,这件事方才告一段落。

一大清早,

翟远和这次随行的人员便纷纷赶往汉城蚕室奥林匹克体育场,

沿途张灯结彩,街头巷尾的南韩市民洋溢着热情,随处可见挂着五彩斑斓的奥运旗帜,商店橱窗摆满笑容灿烂的吉祥物。

偌大个汉城,盛况空前。

“话是话,汉城看起来真的比香江干净很多。”

“是啊,以前没来过这里,我还以为南韩很落后。”

“落后当然不可能,但环境的确比香江更顺眼,来了这么长时间,居然连个流浪汉都未见到……”

坐在车里看着外面的街景,听到耳边少女时代她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

翟远心中哂笑,这帮小姑娘还是年轻。

早在大韩民国拿到奥运会申办权的时候,前后两任总统就着手清理低端人口,街头巷尾当然看不到流浪汉,全特么被关进精神病院里了啊,连从外地赶来汉城探亲的小朋友都得先进集中营调查身份,拿不出证明就别想再走出去,大韩民国今次唯恐在各国代表团面前落了脸面。

不过这种事自然是不能提及,否则南韩电影圈怎么会一度卷入严苛审查当中?

从新罗酒店出发,

抵达蚕室奥林匹克体育场时,开幕式尚未开始。

足十万人的场馆里人头攒动,嘈杂的喧闹中,夹杂着南韩人齐声高唱国家歌曲的声音。

伴随着十点钟声响起,

五湖四海的代表团和运动员们相继交汇。

1988年,

让南韩真正步入经济腾飞,走向现代化的体育盛事,

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