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燕风啸金陵 >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举多得

燕风啸金陵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举多得

作者:几回又逢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7:24:16 来源:小说旗

“这怎么是撒谎呢,不过是委婉地说法。”

二人一边走、一边回到东阁中,却意外地看到本来因病告假的方孝孺坐在那里,手中正拿着两个奏折看着。

黄子澄一见便是一愣,连忙道,

“方大人怎么会来的?您身体好些了么?”

“听说李景隆也败了不是么,我怎么能不来呢?”

方孝孺看了他二人一眼道。

齐泰又瞧了瞧黄子澄、硬着头皮道,

“没关系,这不过是曹国公对北方气候不适应,加上又有宁王的意外背叛,所以才会导致暂时的失利。”

“宁王?”

方孝孺听了,好象有些犹疑,再次看了看他们二人。

而这一表现已引起了黄子澄的注意,忙问道,

“方大人在看的奏折、是什么人的啊?”

“是燕王和宁王的。”

方孝孺冷冷地道。

这句话的声音并不大,可在黄子澄听来却如同炸雷一般,他实在没有想到、已经到了这个时候,燕王竟然还会上书给朝庭,吓得他几乎是扑到了对方面前道,

“什么?这是真的么?快拿来给我看看!”

“干嘛吓成这个样子,”

方孝孺对他的这种反应很是不理解,

“就算燕王上书给皇上又能如何,尽管拿去看好了。”

“快给我看看!”

黄子澄将朱棣的那份奏折接过来看了一遍、然后道,

“真是岂有此理,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他竟然还在辩驳,不行,这种蛊惑人心的折本不能让皇上看到!”

“你说了算好了,”

此时、连方孝孺都懒得再提出反对意见了,冷冷地道。

黄子澄将两份奏折拿了起来、叫过旁边的一个内侍吩咐道,

“去将这些毁掉,不要让皇上看到。”

“奴才知道了。”

那个小内侍接了过去、转身走了……

就在接到黄子澄命令的这一刻,李景隆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老实说、他真怕皇上在知道其兵败后、强令他立刻出击挽回败局,还好允许等到来年开春之时。虽然还是没什么太大的信心,可总算能够得到喘息的机会,而且能闲一时是一时。

通报全军上上下下开始休整,甚至告诉大家做过年的准备了,这样一来,在德州的南军大营中呈现出了一派休闲度假的气氛。

与此同时,黄子澄是如何回复的皇上、以及如何的向李景隆下达的指令,这一切都被原原本本地传到了北平府中。

看着手中的这些消息,朱棣不禁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息、立刻惊动了坐在他面前的道衍,老和尚抬眼瞧了他一下,

“怎么了?”

“这黄子澄、齐泰还真够可恶了,再次将我写给皇上的奏书给压下了,而且这回连十七弟的都没能递上去。”

朱棣气忿忿地道。

见他还真的将此事放在了心上,道衍倒是笑了,

“主公不必为这件事发怒,其实想想也是必然的啊。”

“我这也是替皇上担心,”

朱棣叹了一口气道,

“允炆竟然重用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使朝中安宁,此番事件无论结局如何尚不能定论,但这两个家伙我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其实、这黄、齐二人还不都是先皇替皇太孙选的么,”

道衍轻轻一笑道,

“只能说是皇太孙他声望甚微、难以服众,以至于别无良臣可依。”

“也是啊,”

说到这里,朱棣忽然又想到了李景隆的身上道,

“对了、李景隆打算休整一段时间,待恢复原气后来年开春再战,大师觉得任他这般如意可行么?”

“主公觉得呢?”

道衍习惯性地先是反问着。

其实深知他一直都是先听后言,所以朱棣也就不加思索地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小王倒不想让他如此舒舒服服地过了这个冬天,可又不想让我手下的将士们太过疲劳,这该如何是好呢?”

“主公,不让对方舒服、不一定就非要正面的去和他硬碰,何不想个从侧面骚扰的办法呢?”

边说、道衍边又将手中的另外几份、记下来的消息递给他,

“你看,最好是想个能够一举多得的计策,一次性将它全都解决掉。”

“让我想想……”

朱棣开始审视着手中的这些线报,当他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张纸上时,顿时一愣,

“这是什么时候送来的?我怎么不知道呢?”

“刚刚送到老衲手中不久,”

道衍看都没看、就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并且这也不是探报得到的消息,而是祝五侠派出的华山派弟子们、飞鸽传书送来的。”

“是这样啊,”

朱棣若有所思,忽然眼睛一亮笑道,

“太好了,这回我可有办法将李景隆好好地耍弄一回了。”

“主公有何打算,不妨说来听听。”

道衍知道这位多智善谋的燕王殿下又有了好主意,便笑着问道。

朱棣却又想了想,才缓缓地说了起来,

“我琢磨着李景隆想舒舒服服地过冬,这个当然不成,无论如何也要折腾他一回。但是又能不好与他正面做战,那么本王不妨去攻打别的地方,一个让他不得不去发兵救援的地方。”

“好主意,”

道衍点头表示赞成,

“主公打算去佯攻何处呢?”

“我已经想好了,就定在大同吧,”

朱棣看起来胸有成竹地道,

“一来、那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二来、幽禁在那里的十三弟一直想起兵呼应于我,仅凭这两点、李景隆他就不能不管,这样的话定会造成其疲惫之师,再挫其士气。另一方面,他若真的不去救援,本王就改佯攻为实攻,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吃亏。”

“这真是绝妙的策略,”

道衍知道他刚刚提到的十三弟就是代王朱桂,不禁从心底叫绝,

“更何况还有祝五侠送来的那一消息呢。”

“是啊,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朱棣爽朗地一笑,

“祝五侠说、居庸关外有几支前元的蒙古残部想来投奔于本王,此次佯攻大同之行,正好可以接收他们。”

“就是这个主意了。”

道衍连连点着头。

只是、朱棣的神情又转为深沉,起身来回地踱了一趟,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好象在征求道衍的意见,

“不过、那驻守在辽东的吴高不得不防,虽然这个人胆子比较小,却思维缜密、不可小视,而另一员守将杨文却是有勇无谋、人又善妒忌,所以不足为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