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09:不贷款你们真以为我没钱? > 第125章 医养结合的创新尝试

王安站在养老社区的规划沙盘前,手指轻轻滑过一栋建筑模型,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为整个会议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这块区域,我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王安转向沈佳和张鸣,语气中透着坚定。

“不一样的事情?”沈佳好奇地挑眉。

王安微微一笑,“医养结合示范中心,真正把医疗和养老服务融为一体。”

张鸣眼睛一亮,“这个点子好!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养老社区的医疗服务都是简单的门诊,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深层次医疗需求。”

“正是如此。”王安的手指在规划图上画了个圈,“我们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医务室,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医养中心。”

沈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可以联系江州医科大学,我朋友在那里任教,或许能够促成合作。”

王安面露欣喜,正要回应,脑海中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医疗服务需求,建议借款8000万元打造智慧医疗系统,利息:完成'智慧医养'算法模型设计”】

“我接受!”王安在心中默默回应。

“对了,佳佳,除了医科大学,我们还需要找AI领域的专家。”王安忽然补充,眼神中闪过一丝灵光。

“AI?”沈佳一时没反应过来。

“医养结合的核心在于预防和及时干预。”王安打了个响指,“如果能开发一套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

三天后,江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会议室内,王安正与几位医学专家热烈讨论。

“梅院长,感谢您抽空见面。”王安诚恳地向对面的中年女性致意。

梅院长推了推眼镜,“王总的构想很有前瞻性,医养结合确实是未来趋势。”

“我们想打造全国领先的医养结合示范点,将专业医疗资源引入养老社区。”王安展示着精心准备的ppt。

在场的几位医学专家频频点头,对王安提出的构想表示赞同。

“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还缺少一个关键环节。”王安话锋一转。

“什么环节?”梅院长好奇地问。

“智能化、数字化的健康监测系统。”王安眼中闪烁着坚定,“因此,我想请教梅院长,江州有没有在AI医疗领域有建树的专家?”

“陈教授!”梅院长几乎是脱口而出,“江州理工大学的陈明教授,他的人工智能医疗团队在国内首屈一指。”

第二天,王安就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陈教授。他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材瘦削,眼神却异常犀利。

“王总,听说你想把AI融入养老医疗?”陈教授开门见山。

“是的,我们希望开发一套系统,能够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全天候无感监护。”王安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陈教授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应用场景!理论和算法我们都有,就缺少落地的项目。”

接下来的两周,王安白天与医科大学的专家讨论医养中心的布局和功能设置,晚上则与陈教授团队研究智慧医疗系统的开发。

办公室里,陈教授正在白板上画着复杂的算法流程图,而王安则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传统的健康监测设备,老年人往往不愿意长期佩戴。”陈教授指着图表分析。

“我们能否将监测设备融入到生活环境中,让老人无需佩戴任何设备也能被监测?”王安提出问题。

陈教授眼前一亮,“这个思路很好!我们可以尝试将传感器嵌入家居环境,通过多维数据融合来实现健康监测。”

就在项目如火如荼进行时,系统突然发出警告:

【“医疗领域风险高,需取得医疗器械认证,否则项目将面临合规风险”】

王安心头一紧,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医疗器械的认证流程复杂,周期漫长,如果等认证下来再推进,整个项目将严重延误。

正当王安沉思对策时,张鸣匆匆走进办公室,脸色凝重,“王总,有人以安全检查的名义进入了医养中心的施工现场,但行为很可疑。”

“查清楚是谁派来的没有?”

“线索指向徐浪,他们似乎在收集我们的项目信息,准备向监管部门举报我们无资质非法行医。”

王安并没有显得惊慌,反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江州市卫健委的几位领导应邀来到项目现场参观。

“钱主任,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来指导工作。”王安热情地迎接来宾。

卫健委钱主任是位和蔼可亲的老者,“王总有心了,听说你们这个医养结合项目很有创新性。”

王安坦诚地介绍了项目规划,并主动咨询合规路径,“我们希望引入先进技术,但又担心遇到合规问题,想请教主任,应该如何规范推进?”

钱主任听完王安的介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们的想法很好,恰好上级部门正在推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我可以推荐你们申报试点单位。”

一周后,陈教授带着兴奋的消息来到王安办公室,“王总,我们有重大突破!”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方案,“通过融合可穿戴设备与环境传感器的数据,我们实现了无需佩戴也能监测老人健康状况的技术。”

屏幕上,一个三维人体模型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器官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太棒了!”王安拍手叫好,“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推进项目的同时,试点申请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令人欣喜的是,由于项目的创新性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安居·颐年”很快获批为“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获得了特殊的政策支持。

当徐浪得知这个消息时,气得摔破了办公室的茶杯。他精心策划的举报,在政策支持面前彻底失效。

系统的奖励提示随即而来:

【“AI健康预警系统核心算法一套,价值不可估量”】

为了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和友好度,王安组织了百人顾问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产品测试,收集使用体验,不断优化系统。

“这个血压监测功能太神奇了,我只需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它就能告诉我血压高了!”一位老人惊叹不已。

“睡眠质量分析很准确,它建议我调整枕头高度,现在睡眠好多了。”另一位老人分享着使用心得。

首批智能健康监测套房完工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江州日报》用整版篇幅介绍了这一创新模式,称其为“养老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多地养老机构纷纷派人前来考察学习,王安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希望这种模式能在全国推广,造福更多老年人。

系统的提示再次响起:

【“医养结合模式成功,建议扩大规模,潜在市场规模超千亿”】

站在医养中心的屋顶花园,王安望着远处的落日,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项造福社会的事业。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为未来描绘出无限可能的金色轮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