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 第119章 诗词邂逅笔墨流芳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第119章 诗词邂逅笔墨流芳

作者:闹江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5:40:37 来源:小说旗

就在这熙熙攘攘的时刻,酒楼大厅的门被轻轻推开,一群人走了进来。人群之中,有三位风华正茂的男子与四位仪态万千的女子,其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

但见那老太太弯眉如黛,双眸明亮,身着一袭鲜艳似火的红衣,在这略显嘈杂的酒楼中格外引人注目。她手中握着一物,仔细瞧去,应是一口刀,只是被那柔软的红绸子精心包裹着。

在女子之中,有一位年约二十多岁的少妇人,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端庄。另外还有两位正值十**岁芳华的大姑娘,娇艳动人。这两位女子中,有一人手中紧握着一把宝剑,与她那如花的容颜相互映衬,更添几分英气。

同行的三位男子皆正值二十多岁的好年纪,他们清一色身着书生服饰,一袭长衫随风轻摆,透着浓浓的书卷气息。

然而,这几位书生却并非全然的文弱模样。其中一个书生手中拿着的分明是一把造型独特的铁扇,另一个书生则手持一口细刀。

这六人进入酒楼后,在另一张宽敞的桌子旁依次落座。随后,唤来店小二,点了几样精致的酒菜。

且说周侗稳稳地坐在桌内,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朱武坐在周侗对面,正悠然自得地喝着酒。不经意间,他微微抬头望向墙壁,目光瞬间被墙上题着的一首诗所吸引。

朱武不禁脱口而出,赞道:“好字!真是好字啊!这书法笔力刚劲又不失灵动,实在是令人赞叹!”接着,朱武轻声念道:“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

白花蛇杨春听闻,接口打趣道:“不必问那吴溪人,我家便有山卖。”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此时,恰好有一位眼明手快的店小二前来为那桌客人上菜。听到这边在热烈地谈论墙上的诗,他赶忙走上前来,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说道:“各位客官,这面墙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重新粉刷过无数回了。然而,唯有这首诗一直被小心翼翼地保留未刷。这可是朝中一位大人所题,主要是这字写得实在精妙绝伦,人见人夸。店主也是深知这字的珍贵,一再郑重吩咐,一定要将这字完好地保留下来。各位客官,这边桌上早已备好了笔墨,不妨也留下您的墨宝,为小店增添几分光彩。”

这时,对面桌上那位五十多岁的红衣妇人,转头看向身旁的那位少妇,微笑着说道:“清儿,久闻你在诗词造诣颇高,才华横溢。最近可有新作?不如就在这墙上题上一首,让大家一同欣赏欣赏你的才情,开开眼界。”

旁边那位十**岁的大姑娘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呀,清照姐姐,你可千万别推辞呀。以你的才学,必定能留下一首绝妙的诗词。”

那位二十多岁的少妇人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婉的微笑,说道:“姨母、华妹,既然如此盛情相邀,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罢,她袅袅起身,身姿轻盈如燕,款步来到墙边。她伸出纤细的玉手,轻轻拿起毛笔,略作思索后,便在墙上挥毫书写起来。她的笔触轻盈而流畅。

旁边一位二十多岁的书生专注地看着她书写,边轻声吟诵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风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吟罢,他不禁赞道:“好词,真是绝妙好词!这词将女子的孤独、哀愁描绘得淋漓尽致,怕是这面墙上又要留下一首不会被刷去的经典好词了。”说罢,那一桌人皆发出爽朗的哈哈大笑声。

那店小二一边不住地夸赞词写得好,一边笑容满面地来到周侗这桌,笑着说道:“几位客官,您看那桌客人写得多好。不仅才情出众,而且书法也是别具一格。不知您这桌哪位客官也来题首诗,让小店蓬荜生辉,也留下一段佳话呢?”

经此一问,周侗这一桌的人顿时觉得若不题诗,似乎在这酒楼之中有失颜面。众人相互对视一眼。宗泽率先起身,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说道:“那我就献丑了。”说罢,他从容地走到墙边,提笔蘸墨,略作思忖后,便挥毫写下几句。

白花蛇杨春在一旁一边看着,一边高声念道:“都人士女各纷华,列肆飞楼事事嘉,政恐皇城无此致,万家流水一城花。”其实杨春并未真正领会这首诗的深刻意境,但为了撑场面,还是大声喊道:“好诗、好诗!”那声音在酒楼中显得格外响亮。

此刻,那桌的红衣老妇人再度开口说道:“明诚在诗词方面造诣非凡,若能与佳人琴瑟和鸣,相互切磋诗词,必能成就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

只见一位书生起身,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说道:“姨母,我的诗词不及清照万分之一,那明诚便献丑了。”说罢,他款步走到墙边,动作优雅而沉稳。提笔书写起来,待书写完毕后,他轻轻放下手中之笔。

就在这时,那位年方十**岁的妙龄女子轻启朱唇,吟唱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将这首词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旁边刚刚夸赞那女子才情出众的年轻书生,优雅地一展手中铁扇,笑着说道:“姐夫当真是文采斐然。每一首诗词都蕴含着独特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被称作明诚的书生谦逊地回应道:“献丑、献丑了。不过是随心而作,让大家见笑了。”

此时,朱武微微抬手示意宗泽,而后面向周侗问道:“大官人,您觉得宗泽写得如何?”周侗看了宗泽一眼,未作过多思索,随口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唉,我朝向来重文轻武,文风盛行。所写诗词多为儿女情长之态,虽细腻感人,但却缺少了几分豪迈霸气。在这太平盛世中,诗词似乎也少了几分对家国天下的担当与豪情。”

此言一出,旁边桌那位手持宝剑的女子猛地站起身来,柳眉倒竖,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大声叱喝道:“我们写的虽多是儿女情长之词,但那也是情感的真挚表达。你们这几位须眉男子,倒是写首尽显霸气的诗词来瞧瞧!莫要在这里空发议论。”

周侗一听,便知对方产生了误会,赶忙解释道:“诸位,我适才仅仅是在评说宗泽所写之诗,以及原先墙上的那首诗词。绝无对贵桌两位佳作置喙之意,别误会了。”

方才填词的那位叫清照的少妇,也接过话茬说道:“实不相瞒,原先墙上写诗之人,乃是我的表姐夫。您说他的诗缺少霸气,可不就等于说我写的尽是些儿女情长之词嘛。还请壮士也题上一首,让我们开开眼界。看看您所谓的豪迈霸气究竟是怎样的风采。”

王进、朱武听闻此言,意识到这番话已然冒犯到了镇国大将军,当即霍然起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

周侗见势不妙,急忙起身,伸手拦住二人,心中暗自思忖:“倘若在此酒楼之中发生争执打斗,引得官府之人前来,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岂不让人贻笑大方,也有损大家的声誉。”念及于此,周侗脸上堆满笑容,说道:“我也正有此意,想写首诗词,还望众位莫要见笑。”

那位方才写诗的书生微笑着说道:“兄台言重了。”

周侗手持毛笔,缓缓走到墙前。正欲下笔之时,却又突然停住,转身端起桌上的酒碗,仰头饮了一口。脑海中浮现出往昔千军万马奔腾厮杀的壮阔战场,豪情顿生,挥笔写道:“青史悠悠,多少豪杰,壮志凌霄。忆纵横沙场,雄姿飒飒;金戈飞舞,烽火遥遥。热血满腔,奋身御敌,气贯长虹鬼神焦。军威盛,护山河锦绣,四海安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