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历史时空多元宇宙 > 第33章 同盟与三封信

历史时空多元宇宙 第33章 同盟与三封信

作者:禁止通行之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2:29:58 来源:小说旗

1889年3月12日,维也纳美泉宫。

奥匈帝国的春天依旧带着寒意,维也纳的街道在晨光中显得沉静而庄严。当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乘坐马车抵达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时,城内的大街小巷已经挤满了围观的人群,纷纷议论这场重要的外交会晤。

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亲自带队迎接,威廉二世在一队德意志军官的陪同下走下马车,脸上带着惯有的自信笑容。他与斐迪南大公握手寒暄,随后一行人乘车前往美泉宫。

宫殿内,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已经在大厅等候,身穿华丽的军装,神情严肃。他知道威廉二世此行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一次礼节性访问。

“陛下,欢迎来到维也纳。”弗朗茨·约瑟夫微微颔首。

“陛下,见到您仍然如此健康,我感到十分欣慰。”威廉二世笑着回应,但很快便进入正题,“我们德国与英法的冲突日益加深,我希望奥匈帝国能够坚定地站在德国这边。毕竟,我们是同盟国。”

弗朗茨·约瑟夫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随后叹息道:“我们奥地利当然会支持德国,德意志人怎会互相背叛?但目前我们国内的情况也十分复杂,意大利和俄罗斯的动向让我们忧心忡忡。”

“意大利?”威廉二世皱起眉头。

“虽然我们同属三国同盟,但意大利对我们的南蒂罗尔**地区始终怀有觊觎之心。”弗朗茨·约瑟夫语气沉重,“南蒂罗尔有大量意大利人,他们一直在鼓吹民族自决,如果意大利政府煽动他们反叛,我们奥匈帝国的南部疆域将变得极不稳定。”

“那俄罗斯呢?”

“巴尔干半岛。”弗朗茨·约瑟夫眼神犀利,“我们在巴尔干的利益与俄罗斯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这些国家都是俄罗斯的棋子,他们一直在挑战我们的统治。”

威廉二世沉思片刻,随即露出自信的笑容:“放心吧,我们是盟友。如果意大利或俄罗斯胆敢损害奥匈帝国的利益,德国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随后,他站起身,看着窗外广阔的宫殿庭院,语气坚定:

“奥匈帝国必须加紧军训,战争可能随时爆发,我们不能毫无准备!”

弗朗茨·约瑟夫点头,但他的眼神中仍然带着一丝谨慎。

1889年3月15日,意大利,罗马。

离开奥匈帝国后,威廉二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意大利王国。

在奎里纳尔宫,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Umberto I)正在等待着德国皇帝的到来。

威廉二世步入大厅后,开门见山地说道:“陛下,我们都知道,英法正在联合针对德国,而意大利是我们三国同盟的一部分。我希望在未来的战争中,意大利能够坚定地站在德国和奥匈帝国这一边。”

翁贝托一世沉思片刻,随后缓缓说道:“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是我们的盟友,然而……南蒂罗尔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隐患。”

威廉二世微微皱眉:“意大利难道想背弃三国同盟?”

翁贝托一世摆了摆手:“当然不是。我只是希望德国能够理解意大利的民族情绪。南蒂罗尔的意大利人始终对奥匈帝国不满,如果未来局势有变,我希望贵国能考虑到意大利的诉求。”

威廉二世心知这是意大利在试探德国的底线,但眼下,他还不能轻易得罪这位盟友。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我们可以继续商谈这个问题。但现在,战争可能随时爆发,我需要一个明确的答复——意大利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吗?”

翁贝托一世犹豫了片刻,最终说道:“我会考虑的。”

威廉二世听到这个回答,脸色不变,但心中已有些不满。他知道,意大利并不可靠。

1889年3月25日,俄罗斯,圣彼得堡。

离开罗马后,威廉二世继续他的外交之旅,前往俄罗斯,希望能争取这位东欧霸主的支持。

在华丽的冬宫内,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坐在金色的王座上,冷静地注视着德国皇帝。

威廉二世开口道:“陛下,我希望俄罗斯能够站在德国的一边。英法正在联合对付我们,如果战争爆发,我希望能够得到贵国的支持。”

亚历山大三世冷冷一笑:“你知道我们在巴尔干的利益吧?奥匈帝国正在不断扩张,而巴尔干是我们的势力范围。我无法接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压迫。”

威廉二世心中暗骂奥匈帝国的政策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但仍然耐心说道:“那么,如果德国承诺不干涉巴尔干事务,您是否愿意支持我们?”

亚历山大三世缓缓摇头:“如果你们要战争,我不会站在你们那边。”

威廉二世脸色微变:“那您是站在英法那边?”

亚历山大三世轻轻抿了一口伏特加,语气淡然:“不,我不会支持英法,但我也不会支持你。”

威廉二世微微皱眉,意识到自己在俄罗斯这里得不到任何军事支持。不过,他灵机一动,提出了另一个请求:“那么,至少在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能否保持中立?”

亚历山大三世思考片刻,最终点头:“可以。只要奥匈帝国不插手巴尔干事务,我就不会主动参战。”

威廉二世这才松了口气。虽然没能让俄罗斯成为盟友,但至少确保了他们不会加入英法阵营。

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威廉二世四处奔走,巩固德国的同盟关系。奥匈帝国依旧站在德国一边,但面临内部困境;意大利的立场暧昧,随时可能倒向英法;俄罗斯虽未加入敌对阵营,但也不会支持德国。

威廉二世知道,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他必须加快德国的战备步伐。

德意志帝国,已经没有退路。

1889年4月15日,德国柏林,首相府。

柏林的春天仍然寒意未消,街道上时常可见军队操练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英法联盟的军事调动愈发频繁,整个欧洲仿佛正走向一场无可避免的战争。

德国首相费里德坐在办公室里,眼前摆放着三封由外交使节紧急送来的信件。信封上印着不同的国徽,分别来自西班牙、奥斯曼帝国和大清。

费里德嘴角微微扬起,轻轻抚摸着信封,眼中闪烁着深思的光芒。“终于,他们也开始向德国靠拢了。”

这时,吉尔伽美什从一旁拿起三封信,随意地翻阅了一遍,随后发出一声冷笑:

“杂修们果然都是现实主义者,看到你在欧洲掀起波澜,就立刻迫不及待地投靠。”

费里德笑着说:“但我们正需要盟友,不是吗?毕竟对付英法两国,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吉尔伽美什嗤笑道:“本王最讨厌这种卑微的依附者,但若能让我观赏一场精彩的战争,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费里德站起身,拿起信件,示意旁边的侍从:“准备马车,我们去见陛下。”

1889年4月15日,德国柏林,皇宫。

当威廉二世收到这三封信时,他正在与老毛奇(赫尔穆特·冯·毛奇)和刚刚康复的谭雅讨论军备扩张问题。

当看到西班牙的信时,威廉二世露出一丝冷笑:“西班牙虽然早已衰落,但他们曾在半岛战争中给拿破仑制造了极大的麻烦。如果能让他们拖住法军,确实有些用处。”

毛奇点头:“西班牙虽然已经不是昔日的海上霸主,但他们依然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山地作战方面。只要他们能够牵制法国的一部分军力,那对我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接着,他们看向奥斯曼帝国的信件。

威廉二世露出思索的神情:“奥斯曼帝国的确与英国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他们对埃及的统治权觊觎已久。而英国控制着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掌控使他们能快速调动军队进入印度洋。如果奥斯曼能在中东牵制住英国,那将大大削弱英国的全球战略能力。”

谭雅轻轻摩挲着下巴,点头道:“从战术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在中东战场上引发更大的动荡,迫使英国将更多军力投入那里,而不是集中在欧洲。”

然而,当他们翻到大清的信件时,三人皆陷入沉思。

威廉二世轻轻叹息:“大清……确实是个有趣的盟友,但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若要派遣德军支援,恐怕会面临极大的后勤问题。”

毛奇皱眉道:“他们的军队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大清的军队在与英法的战争中屡战屡败,虽然兵力庞大,但战斗力堪忧。”

谭雅冷冷一笑:“但如果只是为了牵制英法,让他们的军力分散倒是可行的。我们或许可以提供军事顾问,帮助他们改革军队,使其在未来的冲突中更具战斗力。”

威廉二世点头:“是的,即便他们无法直接帮助我们在欧洲作战,但只要他们能够在亚洲制造足够的麻烦,那对英法来说,仍是一场灾难。”

他看向费里德,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虽然这些盟友各有问题,但至少我们已经不再孤军作战。”

在讨论之后,德国高层决定做出以下应对措施:

1. 与西班牙建立秘密军事合作,支持他们扩军,鼓励他们在法国南部边境制造摩擦,以拖住法**力。

2. 与奥斯曼帝国进行更深入的军备合作,提供一部分先进的武器装备,以便他们对抗英国在中东的势力。

3. 派遣军事顾问团前往大清,帮助其改革军队,提升战斗力,并鼓励大清在亚洲制造英法的麻烦,迫使英法不得不在远东分散兵力。

在费里德、威廉二世、老毛奇和谭雅的策划下,德国的外交布局逐渐成形。虽然德国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至少,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可以利用的棋子。

而在遥远的伦敦、巴黎和圣彼得堡,各国政府也在密切关注着德国的动向。欧洲的局势,如同一盘即将展开的棋局,每一步都可能决定未来的胜负。

战争的阴影,已经笼罩在整个世界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