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历史时空多元宇宙 > 第57章 德意志的反省与俄罗斯的沉思

1889年11月20日,十一月的柏林,天空阴沉,冬日的寒风吹过残破的街道,空气中还残留着战争的余味。

德国战败了,但柏林并没有被占领,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动乱和仇恨。英法联军已经撤离,德国人仍然拥有自己的国家,他们的生活没有被彻底摧毁。

这种结果,归功于一个人——奥托·冯·俾斯麦。

威廉二世站在皇宫的阳台上,俯瞰着下方的柏林街道,他的眼神中没有愤怒,只有复杂的情绪。他已经意识到,德国失败的根源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失利,还有某个恶魔带来的灾难。

“来人,拟旨。” 威廉二世的声音冰冷,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内阁大臣们在会议厅内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命令。

“费里德·巴托里被视为德意志帝国的耻辱。” 威廉二世沉声说道,语气里充满了厌恶,“他带来的不仅是恶魔,更是德国的失败。”

“自即日起,禁止任何形式的费里德崇拜、纪念、宣传,任何人不得为其翻案。”

此言一出,众人低声议论起来。

虽然费里德在战场上展现出令人畏惧的力量,但正如皇帝所言,正是因为他,德国才输掉了这场战争。他让德国卷入了一场完全没有胜算的冲突,他引发了英法联军的全面进攻,甚至让英法获得了道德上的优势。

当战争开始变成一场“人类对抗恶魔”的战斗时,德国已经失去了国际支持,也失去了所有立场。

内政大臣站起身,低头回应:“陛下英明,费里德的存在只会污辱德意志的荣耀。”

不过,威廉二世并不满足于清除费里德的影响,他需要一个真正能稳住德国、带领国家走出战败阴影的人。

而这个人,正是奥托·冯·俾斯麦。

“元首,您终于承认需要他了吗?” 老毛奇微微一笑,早在战争开始之前,他就知道,只有俾斯麦才能真正掌控德国的外交局势。

威廉二世沉默片刻,最终点头:“是的,德国不能没有他。”

当晚,威廉二世正式下令,恢复俾斯麦的首相职务,并授予他完全的外交权,负责处理德国的战后事宜。

“这一次,你打算如何带领德国走下去?” 威廉二世看着俾斯麦,语气复杂。

俾斯麦轻轻一笑,摘下自己的帽子,缓缓说道:

“陛下,德国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必须暂时休养生息,修复国内创伤,同时让欧洲保持平衡。”

“英法不会允许德国再度崛起,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他缓缓走到地图前,指着欧洲大陆说道:“陛下,您希望德国继续称霸欧洲,还是希望它能长久存续?”

威廉二世沉思片刻,最终缓缓点头。

“那就按照你的方式去做吧。”

俾斯麦上台后,立即着手调整德国的政策。

1. 对内稳定——安抚军队和民众,防止因为战争失败而导致国内暴乱。

2. 对外谨慎——重新建立与英国的外交关系,确保法国不会在短期内继续对德国施压。

3. 经济恢复——削减军费,调整工业生产,让德国尽快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

俾斯麦很清楚,现在的德国已经无法再挑战英法,它需要时间,需要机会,需要一个新的战略布局。

柏林的街道上,没有战败者的愤怒,只有战争带来的沉默和思考。

尽管有些激进分子希望发动报复行动,但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明白,德国之所以战败,并不是因为军队不够勇敢,而是因为费里德让他们陷入了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一位退役的德军上校在酒馆里低声说道:“如果不是那个恶魔,我们本可以赢得这场战争。”

另一位士兵则叹息:“但至少,我们还保住了德国。”

俾斯麦正在推动一系列恢复经济的计划,他知道,如果德国能够挺过这段时期,未来仍然有希望。

历史不会终结,德意志帝国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灭亡。

然而,在战场上牺牲的那些人,再也无法看到这一天了。

而在当天,柏林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费里德·巴托里成为德国的禁忌之名,所有关于他的记录都被销毁,他的影响力将逐渐被抹去。

俾斯麦重新执掌德国的政局,他的外交策略将决定德国的未来走向。

威廉二世意识到,德国不能再轻易挑起战争,但他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振雄风。

德国不会忘记这场战争,但它也不会被仇恨束缚。

柏林的街头,一位年轻的德国少年望着远方的夕阳,低声说道:

“德国还没有倒下,我们总有一天会重新崛起。”

1889年12月1日,圣彼得堡的冬宫,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象征着俄国帝国的辉煌与威严。窗外,涅瓦河被冰雪覆盖,沉静而冷峻。

亚历山大三世端坐在皇座上,目光深沉,眼前的地图上标注着欧洲的最新局势。德国战败,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帝国已转型为土耳其共和国。俄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欧洲格局已然发生变化。

站在皇帝面前的,是两位沙俄的重要大臣——谢尔盖·维特(Sergei witte)与彼得·斯托雷平(pyotr Stolypin)。他们都是帝国未来的关键人物,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政治思路。

亚历山大三世缓缓开口,语气威严而稳重:“你们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俄国虽然没有派兵参战,但欧洲已然生变。对我们来说,这究竟是机遇,还是隐患?”

维特首先站出来,沉稳地说道:

“陛下,从整体上来看,这场战争对俄国而言是有利的。我们没有卷入其中,却见证了德意志的削弱与奥匈帝国的解体,这让我们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他指向地图,继续分析:

“首先,德意志虽然仍然存在,但他们已经元气大伤,短期内无法再挑战欧洲的均势。英法虽然是胜利者,但他们的矛盾依然存在,法国希望削弱德国,而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的平衡。我们可以在两者之间寻找机会。”

“其次,奥匈帝国的分裂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利好。” 维特目光锐利,指着奥地利和匈牙利:“奥地利已经失去大国地位,匈牙利也不再是一个强权国家。这意味着,俄国在东欧的影响力将大幅增强。”

亚历山大三世微微颔首,但并未开口,而是看向斯托雷平。

彼得·斯托雷平上前一步,神情谨慎地说道:

“陛下,尽管战争的结果对俄国总体有利,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巴尔干。”

他指着地图上的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继续说道:

“这些国家在战争后获得了大量领土,尤其是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他们的国土扩张,使他们更加强大。而陛下您知道,这些国家原本依赖我们俄国的保护,现在他们是否仍然需要我们,值得深思。”

“一个强大的塞尔维亚,也许会变成我们的盟友,但也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威胁。”

亚历山大三世沉思着,手指轻敲着桌面:“你的意思是,我们可能会失去对巴尔干的控制?”

斯托雷平点头:“正是如此,陛下。过去,巴尔干国家一直依赖俄国对抗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可现在,奥匈帝国已经解体,奥斯曼帝国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土耳其共和国。如果巴尔干国家认为自己足够强大,便可能不再愿意接受俄国的保护,甚至会寻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维特补充道:“如果巴尔干国家开始偏向英法,甚至与德国结盟,那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亚历山大三世微微皱眉,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沉默片刻后,亚历山大三世缓缓开口:“那么,你们认为俄国接下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维特首先发言:“陛下,我们需要确保俄国在东欧的影响力不被削弱。我们应该通过经济手段加强对巴尔干国家的控制,比如提供贷款、投资铁路建设、发展贸易关系,让他们的经济依赖于俄国。”

斯托雷平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陛下,我认为我们不仅要用经济手段,还要在外交和军事上巩固我们的地位。首先,我们应该与塞尔维亚签订更紧密的军事同盟,让他们继续依赖我们。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间谍和情报工作,随时监控他们的动向。”

亚历山大三世点了点头,深思熟虑地说道:“你们的建议都很有价值。俄国必须确保自己在巴尔干的影响力,而不能让这些国家完全脱离我们的掌控。”

他站起身,望向窗外的雪景,眼神中透露出沙皇的威严:“这场战争虽然没有直接影响我们,但它改变了欧洲的格局。俄国必须未雨绸缪,确保在未来的冲突中,我们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会议结束后,亚历山大三世迅速下令:

1. 加强对巴尔干国家的经济投资,确保它们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俄国手中。

2. 加深与塞尔维亚的军事合作,巩固传统盟友关系。

3. 强化情报工作,密切监视巴尔干国家的外交动向,防止它们倒向英法或德国。

4. 关注土耳其共和国的动态,如果土耳其开始复兴,俄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圣彼得堡的冬宫依然灯火通明,俄国的帝国机器在寒冷的冬夜中继续运转。

亚历山大三世的目光投向世界,他知道,虽然俄国在这场战争中没有派兵参战,但它仍然是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关键力量。

历史的棋盘已经改变,俄国必须做好下一步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