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历史时空多元宇宙 > 第12章 诸葛亮正法刘封,赵妪誓言复南越

建兴元年九月二十五日,成都阴云密布。

诸葛亮一行人终于返回蜀都,赵云、魏延、马岱、关索四将护卫左右,百姓夹道欢迎,气氛庄重却沉重。马良率先迎出宫门,拱手行礼道:“丞相,你终于回来了。逆贼刘封,我已将其擒下关押,正等您回来亲自发落。”

诸葛亮下马,抚须点头:“季常,此番辛苦你了。”

随后他望向远处天牢方向,神情森然:“此人野心不死,南中不成,又谋反于成都,若非你先察觉,后果不堪设想。此獠不除,蜀汉永无安宁。明日便行斩刑,绝不可再给他任何逃脱机会!”

蒋琬与费祎此时也赶来,齐声附议:“丞相所言极是,此等乱臣贼子,实乃朝堂隐患,理应早除。”

诸葛亮点点头:“那就明日午时正刻,在西市处决。”

九月二十六日,午时。

成都西市,万民围观。高台上布置整齐,刽子手陈南持刀待命。刘封身着囚衣,被五花大绑,披头散发地押上刑台,面色狰狞。

诸葛亮身着丞相礼服,站于高台之下,左右是赵云、魏延、马岱、关索等人,刘禅则坐于王座后方,面色苍白,不发一语。

刘封怒目圆睁,大声咆哮:“诸葛亮,你不过一介外姓谋臣,仗着我父生前的信任,如今操控朝政、左右朝堂!我刘封才是先帝最疼爱的儿子,皇位本就该是我的!刘禅那废物,有什么资格坐这龙椅!”

刘禅闻言,脸色惨白,低头不语,微微侧头,不忍再看。

诸葛亮冷声斥道:“死到临头还如此口出狂言。你谋动南中叛乱,又潜返成都妄图弑君篡位,你以为你还是当年那位大将军刘封?如今你只是一个罪人。你辱先帝清名,已无可救药。”

魏延提枪而上,目露杀意:“你罪证俱在,天下皆知。本将军恨当初南中之乱没能斩你,今日便让你血债血偿。”

赵云叹息:“刘封……你本该辅佐陛下,北伐曹魏,重整大汉山河。怎奈你心生贪念,误入歧途。我今日虽不能救你,但愿来生你勿再枉走歧路。”

马岱、关平、王平、廖化、严颜等将一齐抱拳:“丞相,请下令斩首!”

诸葛亮长叹一声,眼中无一丝怜悯:“此人为大汉乱源,今日必须正法!陈南,动手!”

“遵命!”

陈南挥刀而下,寒光一闪,鲜血飞溅。刘封头颅滚落刑台,目瞪口呆,死不瞑目。万民皆惊,四野寂静。

刘封——这个曾经被誉为“汉室长子”的人——至此命丧西市,一生终结于权欲与妄念之间。

赵云轻声念道:“愿你来世,做个忠臣。”

行刑后,诸葛亮召集众将于武侯府。

“众位,如今南中已平,刘封之乱亦止。然天下未宁,魏国虎视眈眈,东吴未可轻信。数年之后,当北伐之机成熟,我将亲率大军,直指中原。”

众将齐声:“愿随丞相鞍前马后,共复汉室!”

诸葛亮点头:“好。自今日起,整顿兵马,修缮兵器,三年为期,蓄势待发。”

十月初一,建业,江南凉意渐浓。

吴主孙权正在大殿中听朝,文武百官肃立。朱然禀报:“启禀陛下,魏蜀之间近日皆有大变,刘封谋逆遭斩,蜀中诸葛亮开始整顿兵马,看样子几年后要有所动作。”

孙权沉吟片刻,转头看向张昭:“如今形势如何看?”

张昭拱手道:“陛下,蜀魏虽不和,但眼下皆不动兵。正是我东吴闭关养兵、稳固水师之机。此时动兵,反落下乘,不如静观其变。”

孙权点头:“先生言之有理。不过……”

他取出一封书信递下,“交州刺史士燮来信,说近来百姓扰乱、外夷滋事不断。我总不放心。”

张昭点头:“士燮年迈,此事应当派人安抚。”

孙权思索片刻,郑重道:“派徐盛、丁奉二人领兵一万南下,安抚交州。再让陆逊一同前往,以防万一。”

徐盛立即应命:“臣必不负陛下所托,若交州真有异动,定平之!”

丁奉亦拜:“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孙权满意地点头:“好。交州事了,便回本国整军待命。我东吴,亦不可落于人后。”

三国之中,风波初平,却也暗流潜涌。

蜀汉已平定内乱,磨刀霍霍以待中原;

吴国按兵不动,却也悄然调度军政;

而魏国,曹丕尚未察觉这片江山将变的气息……

大战未起,帷幕已拉。

建兴元年十月十日夜,东吴交州番禺。

屋外虫声细细,秋风瑟瑟。士燮独坐书房,披着厚袍,微喘着气。他年已八十八,早已耳聋目花,唯有那股与吴共存亡的执念仍未消退。

“南边虽有小股动乱,但陛下必会派兵平定。我这把老骨头,能做的,就是不添乱。”他自言自语着,手拄拐杖,步步踱向床边,沉重如铁。

忽然,屋顶瓦片轻响,一道黑影悄然潜入。

“老东西,你既然都快不行了,那我便送你下地狱。”

士燮猛地转身,只见火光之下,一女子着玄色战袍,头戴金箍冠,手中长剑闪着森寒光芒。她步步逼近,眼中燃烧着复仇之火。

“你是——”士燮瞳孔紧缩。

“我乃赵妪,南越王赵佗之后。”女子冷冷开口,“昔日你汉人屠我族民,夺我河山,逼我南越儿女为奴为妾,今日我赵妪誓要斩尽吴狗,光复我祖国!”

话音未落,剑光疾刺——直取士燮心脏。

“你这逆贼……不得好死……”士燮话未说完,已倒地不起,鲜血染红了衣襟与地毯。

赵妪站在尸体前,冷冷道:“我将乘劲风,踏恶浪,斩杀东吴鲸鱼,驱逐吴军,光复河山,砸烂奴隶枷锁!我们不再低头,不再沉默,不再卑躬屈膝地做东吴的妻妾!”

她随即拔剑,在墙上刻下这番誓言,随后纵火而去。

士家府邸顷刻火光冲天,交州番禺城中一片大乱。

夜风中,一面面织着“南越再起”之字的旗帜在火光中升起,赵妪率众数千,自山林中杀入城中,攻占数处要地,百姓惊惶不知所措。

交州,乱矣。

建兴元年十月十五日,番禺北门。

“开门!吴国水军统帅陆将军至!”

陆逊、丁奉、徐盛三将率兵万余,披甲执锐,抵达番禺城下。

然而,他们看到的并非士燮所奏的“小股叛乱”,而是烈焰冲天的破城,满城狼烟。番禺守将皆已被杀,南门、东门尽失,只有北门还在苦苦支撑。

陆逊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墙,神色凝重:“没想到夷陵之后,竟还要来平定这群蛮夷。”

丁奉冷笑一声:“这赵妪倒是口气不小,说什么要复兴南越,要驱逐我大吴,简直是痴人说梦。”

徐盛捏紧长戟:“犯大吴疆土者,盛必击而破之。将军,请下令吧!”

陆逊深吸一口气:“赵妪刺杀士燮,引南中蛮众作乱,已是大逆不道。她虽为女流,却号令叛军,煽动黎庶,若不尽早诛灭,恐交州尽失。”

“传我号令:全军列阵,三路围城!由我主攻南门,丁奉取东,徐盛据西,务必明日午时前控制城内外围。”

“另命工匠修桥搭梯,五营三日内备齐粮草!此战不可拖延,必须快打快决。”

众将领命,传令而去。

番禺西郊,山寨中。

赵妪坐在石座之上,身后火炬熊熊,旗帜猎猎。一众起义军将领纷纷跪于阶下。

“赵王,吴军已至北门,恐怕三日内便围城。”

“好。”赵妪声音清晰而坚定,“让他们来。我倒要看看,这些自诩中原天命的家伙,有几斤几两。”

“传我令,各寨首领分守四门,毒蛇营守南,猛虎营守东,风火营守西,剩余山勇游击,围困其补给线!”

“还有——”

她起身拔剑,直指南天。

“我们不是为了苟活!而是要打破命运的枷锁!从今日起,南越要从东吴的铁蹄下站起来!我们要将我们的誓言,用敌人的鲜血写在这片土地上!”

“杀吴狗,复南越——!”

“杀吴狗,复南越——!!”

喊声震天,群山皆应。

番禺城下,吴军大营。

陆逊伏案绘图,丁奉披甲巡视营盘,徐盛已开始布置弓弩塔楼。

“大将军,敌人已开始以游击扰我粮道。”一名斥候禀报。

陆逊面不改色:“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了。速派三百轻骑绕后反击,别给她机会发展。”

他转头望向城中残火,低语道:“赵妪……你以为复国的梦,仅凭一把剑就能实现?”

“你错了。我大吴有江水为盾,有铁骑如龙,有万人将士为基,你这些山中盗匪,不过蜉蝣撼树。”

“但——我也不会小看你。”

他提笔,在地图上圈下“番禺”二字,沉声道:“交州,必须一天不留,彻底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