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历史时空多元宇宙 > 第14章 孙尚香大败赵妪,交州三年免赋税

建兴元年十一月二十日,交趾北宁城中,赵妪坐于暗灯之下,面色冷峻如铁,目光盯着案上一幅交州全境地图,手指不断敲击城池标注的位置,似是在推演,又似是在焦躁。

她一旁的亲信问:“主公,是不是要弃北宁,往南撤?”

赵妪却一言不发,良久才道:“撤?若现在撤了,那我赵妪今生便只能躲在山林当个逃匿的山贼,南越复国之梦,也不过黄粱一梦罢了。”

她猛地一掌拍在案上,低吼:“孙尚香不死,我赵妪休想出北宁一步!”

她清楚,自从孙尚香带兵而来,吴军士气大振,她自己便再难突围。陆逊的计谋绵密如蛛网,自己刚动一点,就被对方洞悉。想围魏救赵、佯退诱敌、火攻粮道,试了不下五六回,都被陆逊拆穿。

而孙尚香,则如那刀尖寒芒,一次又一次将她逼回城中,连她最信任的副将也被乾坤圈震伤而亡。

赵妪咬牙自语:“她武功不在我之下……但我若今夜能杀了她,吴军群龙无首,必会自乱。”

这一次,她决定搏命一战。

“传令,全军准备夜袭。”

吴营,丑时

寒风凛冽,夜如墨染,吴军营帐中静悄悄,只有哨兵在巡逻。一切如常,仿佛没有半分战意浮动。

可实际上,大帐之内灯火通明。

陆逊正立于沙盘前,眉头紧锁。

“丁奉、徐盛,你们觉得赵妪今晚会动手吗?”他语气低沉。

徐盛抱拳:“她已困于北宁近一月,按性格必不甘久守。末将以为,她会冒险一搏。”

陆逊点头:“我也这么想。”他顿了顿,嘴角浮现一丝冷笑,“你们二人带精锐五百,分守两侧营门,若有动静,立刻反击。”

丁奉拔刀一笑:“今晚就来个瓮中捉鳖,看她赵妪还能杀几个。”

陆逊抬头看向营外的夜空:“至于她本人,恐怕会亲自来找尚香。”

孙尚香所在的主帐,营火尚未熄灭,她盘膝坐于榻上,眼睛微闭,手中把玩着乾坤圈。

“赵妪,今晚你来得正好。”她低语。

忽然,风声一动,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与刀剑交鸣。

士卒惊叫:“敌袭——!”

孙尚香睁开眼,双手一合,将乾坤圈扣于腕上,拎起长刀,披上战袍,飞身出帐。

只见北面火光冲天,赵妪军正从山林间突袭而来,黑影翻腾如浪潮,不断冲击吴营防线。

而赵妪本人,早已从侧翼穿入吴营,一路斩杀至中军帐前。她身披夜行衣,身法快得几乎如同幻影,所过之处,吴兵纷纷倒地。

直到她撞上了孙尚香。

“你终于来了。”赵妪举剑,目光如刃。

孙尚香扬刀:“我也正等着你。今夜,就来个了断吧。”

两人话音未落,兵刃相交,火星四溅。

这一战,比之白日更为惨烈。

夜色中,剑光如水,圈影如风。赵妪以越女剑法迅疾如雷,招招夺命。孙尚香则以内家真气运转刀势,乾坤圈不断穿插突袭,两人你来我往,不让分毫。

营火之中,影影绰绰,只见二女如两道火焰翻飞交战,每一击皆可断骨裂石。

十合之后,赵妪手中剑法愈发迅猛,但她发现,无论她如何变招,孙尚香总能及时应对,甚至隐隐将她压制。

她咬牙切齿:“你到底是谁教的越女剑!”

孙尚香冷声回道:“与你不同,我的剑师,是当年越女阿青传人,是正统!”

赵妪怒吼:“越女剑是我南越的荣耀,你们汉人怎配学它!”

孙尚香一圈砸来,硬生生逼得赵妪退了三步。

她拔出佩弓,一箭射出,赵妪险些被射中肩膀。

“荣耀不是靠嘴说的,是靠你能不能守住!”

赵妪见正面硬拼无望,身形一跃,翻身跃上营栅,意图遁入夜幕。

孙尚香冷笑,双圈脱手而出,如双龙飞舞,砰然击中赵妪左腿。赵妪闷哼一声,跪倒在地。

她挣扎起身,目光死死盯着孙尚香,满脸不甘。

“你们……东吴不该染指南疆……南越百姓是自由的……”

孙尚香却不再言语,缓缓走上前,将圈收回腰间。

“你若真为百姓着想,就不会夜袭烧村,逼民助兵。”她冷声道,“你是叛乱者,不是解放者。”

赵妪大口喘息,眼神却依旧倔强。

“杀我吧,我赵妪,不会投降你们这群汉人。”

孙尚香目光一沉,但最终收起刀刃。

“带下去,明日押送交州。”她转头对亲卫道,“她是贼首,留给主帅发落。”

天色渐明,十一月二十一日,吴军营地火光熄灭。

丁奉、徐盛率军已击溃夜袭部队,擒敌数百。

赵妪被五花大绑,押于中军之前,脸色苍白,但不屈。

陆逊走近,俯视她。

“赵妪,你该知你败了。”

赵妪吐出一口血,冷笑:“我败了,但南越之魂,未死。”

陆逊转头:“将她押解交趾,待我回奏朝廷。”

孙尚香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轻声道:“你该为你的信念而死,而不是为妄念而战。”

这一战,赵妪败北。

但交州未稳,南疆仍乱,风浪未歇。

战鼓,尚未停息。

建兴元年十二月二日,建业,吴宫。

孙权接到急报,陆逊已于北宁生擒赵妪,交州叛乱大势已去。得知此讯,他眉开眼笑,连呼三声“好!”

“赵妪既擒,交州可安!”

张昭在一旁拱手道:“恭喜陛下,大捷之后,当趁势抚民,令交州归心。”

孙权点头,转而下令:“朕亲往交州走一趟。虽贼女已败,但那一地民心未稳。若不亲安,恐后患再起。”

十二月十一日,番禺城

陆逊、丁奉、徐盛与孙尚香早已整肃队伍,于郊外迎候多时。城门上高挂“安民靖乱”四字,街道两旁,百姓夹道相迎,神情却仍带着几分紧张与不安。

陆逊见孙权驾临,率先拱手道:“主公,赵妪已就擒,交州兵民已归顺。”

孙权点头,随即下令将赵妪押上殿前。

这位昔日叛军首领,如今虽身负枷锁,却仍目光凌厉如刀,站在堂前毫不低头。

孙权走近她,仔细打量片刻,忽然笑道:“你确实是个女中豪杰。若你愿归顺,我可赦你死罪,命你为交州太守。但从此不得再造反。丁奉、徐盛将驻守番禺,若你敢异动,必斩无赦。”

赵妪冷哼一声,忽地啐了一口唾沫:“呸!吴狗,杀便杀,何必装出这副伪善面孔!你们汉人抢我江山,杀我同胞,如今败我还想收买我?休想!”

孙权面色一沉,心知此人性烈如火,不可能归降。他长叹一声:“赵妪,你的才情与勇气本不该死,但你心怀旧国,不识时势,又妄图扰乱我江东根基,朕不能容你。”

说罢,他拔剑出鞘,手起刀落,一剑将赵妪首级斩下。

热血喷涌,赵妪双目圆睁,死不瞑目。

台下军士一片肃静。

孙权凝望她尸首片刻,忽又转头高声说道:“传令下去,自即日起,交州三年免税!朝廷将调拨粮草,扶持农耕,修筑水利,赈济孤老,务必让此地百姓不再受苦。”

陆逊上前一躬到底:“陛下圣明,必可平复民心。”

此令一出,全城轰动。交州百姓本因重税沉苦,如今闻免税,顿时奔走相告。次日,番禺街头,百姓聚集高呼:“陛下万岁!陛下仁德!”

赵妪之名,在一片粮米银两与“朝廷恩典”的感动中迅速被淡忘。昔日的“南越圣女”,如今只是一个死去的叛贼。

孙权单独召见陆逊于城中刺史府,语重心长道:“陆伯言,此番你立大功。但交州民风彪悍,异族混居,你需再留此地,担任刺史,主持安民善后。”

陆逊顿首:“臣愿鞠躬尽瘁,为交州安稳竭尽全力。”

孙权点头,接着道:“记住朕的话,交州要免税,要扶农,要抚孤,切不可贪图苛捐杂税,惹百姓不满。百姓若能种田吃饭,自然不再生乱。我东吴疆域方可永固。”

陆逊再次点头:“臣谨记。”

随后,孙权又下诏,任命吕岱为交州副刺史,佐陆逊理政。士燮之子士徽为交州太守,负责具体民政事务。此举既安抚了本地豪强,又牢控地方军政。

十二月二十二日,建业。

孙权一行终于返回都城。

建业街头张灯结彩,百姓夹道欢呼。太子孙登亲自迎接。宫门前,孙鲁班与孙鲁育早已等候多时。

“父皇!”孙鲁班一见孙权,立刻扑了上来。

“姑姑!”孙鲁育则牵着孙尚香的手,眼中满是崇拜。

孙权露出难得的笑意,摸了摸孙鲁班的头:“乖女,父皇回来了。”

他回头看着建康宫殿,又望向自己身边这些忠心之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场叛乱……终于平定了。”

孙尚香轻声道:“这一次若非兄长英明果断,交州之地,恐怕已成异族之国。”

孙权哈哈一笑,摆摆手:“朕只是早年打仗多了,知人心难测罢了。接下来,朕要整顿兵马,练兵整军。东吴之地,绝不能再容有第二个赵妪。”

张昭、顾雍等老臣纷纷点头:“陛下之志,乃万世之功也。”

孙权望向夜色下的宫灯,语气沉稳:“朕希望东吴从今往后,兵不兴,民不苦。若我孙家子孙能守住这片江东,不再起战火,便是朕一生最大之愿。”

风起长江,波澜已平。

但江东的未来,还在前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