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历史时空多元宇宙 > 第22章 孙权再次叛蜀汉,陈到连夜赶汉营

建兴五年七月初十,长安。

烈日当空,蜀旗飘扬。诸葛亮立于长安北门之上,身后赵云、马岱、魏延、霍弃疾并列而立,姜维统率新编长安军团,整肃秩序。城中百姓,皆披青衣、张灯结彩,庆祝汉军重夺西京。

凉州、雍州使者跪于城前,送来降表。

“吾主徐邈,愿归附蜀汉,重整凉州,献地献兵,以报大汉之恩。”

“雍州百姓,受魏政压榨已久,愿归汉室,迎大义之师。”

诸葛亮一一点头,语气肃然:“天命在我大汉,非诸侯之私斗,今两州归心,乃民心所向也。”

赵云轻抚龙胆亮银枪,朗声道:“丞相,若再下一州,弘农必是下一个门户。”

“然弘农地近许昌,魏皇曹丕必重兵把守。”

马岱抱拳:“愿为先锋,破魏之骨!”

魏延瞪目怒道:“先锋之职,非我莫属!”

诸葛亮微微一笑:“不急,弘农之后,乃魏心腹地也。然,风未息,东南有波。”

与此同时,建业吴宫,孙权一掌拍碎几案,碗盏翻飞,酒水四溅。

“可恨!诸葛亮竟已取长安,若再得弘农,北伐成功,我东吴岂不危矣?”

群臣皆低头不语。

鲁肃之子鲁睿进言:“陛下,蜀汉乃联军之友,北伐本是共谋大计,此刻撕毁盟约,实乃大忌。”

顾雍亦道:“若今蜀汉北伐成功,曹魏一灭,蜀吴合并,天下或可归一,陛下岂不共享江山之功?”

孙权冷笑:“共享?朕看是‘吞并’!尔等可知,若诸葛亮真成了,他们‘蜀’字去掉,只剩一个‘汉’字,那便不再有东吴立足之地!”

张昭急道:“然若此时攻蜀,恐成众矢之的,曹魏未灭,东吴便先变,此非良策。”

“良策?呵!”孙权走下龙座,目光森冷,“那你们说,我是坐等蜀汉灭魏,再来灭我东吴?”

群臣默然。

孙权转身挥袖:“传朕命!东线整军,八月初一,兵发白帝城。先下夷陵,再攻江州。蜀吴边境,只能是一方之主!”

此时的蜀吴边境白帝城,王平、关平、关银屏、关索与鲍三娘正依命驻守边疆。

王平沉声对众人道:“丞相料事如神,果知孙权反复,命我等提防于此。”

关平拔出青龙刀,目光冷峻:“我父之仇未报,此次若吴军再敢犯边,我关家子孙誓不容其寸进!”

关银屏亦不逊色,英姿飒爽:“诸葛丞相信我等守得住白帝,我等自不会辱命。”

鲍三娘手持弓弩,望向东南:“吴军若来,我第一个射他孙权!”

关索笑着摇头:“小娘子,射他之前得先让我把他腿砍了。”

众人哈哈一笑,杀气未减。

王平沉声道:“江水退至八月,吴军八成会趁水陆并进之势来犯,务必早做防备。”

七月十五,辽水之滨。

司马懿静坐大帐,眉头紧锁。帐中一文官上前道:“将军,陛下来诏,命您即刻率军回援弘农,驱逐蜀军。”

司马懿不语,手指一划,一道水纹浮于面前。纹中显现卑弥呼旗帜,阴云密布,海面震荡。

“不可。”他终于开口。

“倭寇将至,卑弥呼擅使阴术,可使亡者复生,若不守辽东,朝鲜半岛、幽州尽入敌手,到时后患无穷。”

文官惶恐道:“然此命乃天子亲旨,若将军抗命……”

“天子?天子要国,还是要命?”

司马懿起身,目光如炬:“你告诉陛下,弘农之败,我非不顾;倭寇之祸,乃国之灾难。”

“臣若回援中原,一月后卑弥呼攻陷辽东,北疆尽失,魏亡非蜀汉之功,而为倭贼之手。”

文官不敢言,只能颤声而退。

司马懿仰望星辰,自语道:“若诸葛亮是天下之智,卑弥呼,便是地狱之魇。”

“而我,司马懿,命该镇此二人!”

长安,诸葛亮在案前挥毫作战图,赵云披甲而入:“丞相,探子来报,东吴调兵江东,或于八月初一出兵白帝。”

诸葛亮叹息:“孙权果然按捺不住。”

魏延一跃而入,怒声:“丞相,让我带兵回援东线,我一人可挡三万吴兵!”

马岱亦道:“我可同去,斩东吴偏将,灭其锐气。”

诸葛亮微微摇头:“不可,此时弘农更急,东吴之变乃意中之事,我已派王平、关家后人驻守。若吴军强攻,白帝亦可守三月。此战主线,仍在北伐。”

赵云道:“弘农若取,则魏都许昌岌岌可危。”

诸葛亮点头:“此局已成三角之势。蜀破魏,吴破蜀,魏图吴。唯有击破中原之心,令天下诸国再无联合之力,大汉方可中兴!”

他望向北方天边,语气愈发坚定:

“弘农之后,便是许都。”

建兴五年七月二十二,弘农城下,战鼓如雷。

黑云压城,风声如号。蜀军旌旗遍野,诸葛亮率赵云、姜维、霍弃疾等人布阵而立,直逼城下。魏将曹彰,一身银甲,头戴金盔,腰悬青龙剑,神色肃杀,立于城头之上,宛如一尊战神。

曹彰者,曹操之子,幼承家学,长精兵法,尤擅武艺,一身罡气浑厚,有“黄须虎”之称。他虽不事政务,却久镇边陲,威名赫赫,手中之剑斩尽鲜卑无数,堪称魏国战力第一人。

诸葛亮遥望城上,轻声道:“此人不同于曹真。黄须虎者,非空名也。”

赵云道:“丞相若令末将出马,当可探其虚实。”

未等诸葛亮开口,魏延已跨前一步,双目如电:“丞相,我与马岱愿为先锋,斩此虎子,为蜀军开道。”

马岱亦拱手:“魏将勇猛不假,我等两人齐上,当不负众望。”

诸葛亮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此战需谨慎,若遇不敌,务必退却,不可恋战。”

魏延一声狂笑,拍胸道:“我魏文长,岂是退者!”

马岱也笑道:“末将亦不退!”

随即,两人披挂上马,直奔弘农城下。

城门大开,一骑当先,曹彰缓缓策马而出。他身形高大,手执方天画戟,虎目生威,青须拂胸,神情冷峻。

他望向来将,轻哼一声:“马岱与魏延?一个驱马为兵,一个皮糙肉厚,也敢与本将争锋?”

魏延咧嘴大笑:“你不过姓曹的儿子,有什么本事,咱们战场上见真章!”

马岱道:“我虽驱马为业,也能驱你入黄泉!”

“哼——”曹彰不怒反笑,手中画戟一抖,“两人一齐上吧,免得说我欺你。”

魏延一声暴喝,跃马挥刀,正面冲杀而来;马岱绕至一侧,持枪疾刺。

二对一,激战如火。

魏延刀法大开大合,刚猛霸烈,战场如雷;马岱身法灵巧,以快制敌,从不正面交锋。但曹彰仿佛一座不动的铁山,来者不惧,力敌二人,毫不落下风。

“杀——!”魏延大吼,猛然劈下一刀,曹彰竟不闪避,直接用手臂上的护甲接下刀锋,火星四溅。

“雕虫小技!”他一脚踢出,将魏延踹得人仰马翻。

马岱趁隙从后刺来,枪尖直取其心,但曹彰反手回戟,一招“破罡斩”,带起狂风,如斩山岳。

“哇——!”马岱被一击震飞数丈,吐血倒地。

“该你了。”曹彰冷声一喝,冲向魏延。

魏延狂怒而起,口中血沫翻飞,拼死再战。然曹彰脚下如电,力如奔雷,身法如风,只三招两式,便一戟劈断魏延长刀,随后一脚踏地,跃身而起,天降一戟——

“咚!!!”

魏延双臂格挡,仍被生生砸进地面,胸骨碎裂,当场吐血而亡。

马岱强撑而起,咬牙道:“我不信……你能挡我蜀汉万里志!”

“你已无志可言。”曹彰一剑封喉,马岱目光凛然,却终倒下,鲜血染地。

夜色沉沉,营帐之内,诸葛亮端坐于灯下,听赵云传报,面色如铁。

赵云跪地抱拳:“马岱、魏延二人……战死。”

霍弃疾怒拳捶地:“魏延死得不甘,我去杀了那黄须狗子!”

姜维拦住他,摇头:“不可妄动。曹彰之强,实非人敌。吾等须待丞相妙计。”

诸葛亮轻叹:“果然不愧为‘破术之人’。此人体内罡气与天地相通,能斩破弱术、破幻术,强敌也。”

赵云道:“若此人再得坚城为辅,弘农恐难下。”

诸葛亮站起,目光如炬:“战力虽强,终是人身。天命未改,蜀汉志不可阻!”

他转身吩咐姜维:“全军暂退三十里,整军待令。”

霍弃疾怒道:“便让这黄须狗多活几日么?”

“不是让他活,而是请他死。”诸葛亮淡然一笑,转身离去。

忽然,营外夜风呼啸,马蹄奔来。

“来者何人?”守卫大喝。

那人卸下兜帽,露出刚毅面容,虎眉星目,身披白甲,背负重戟,赫然是陈到!

赵云迎出,惊喜道:“子通,你终于来了。”

陈到抱拳:“得闻魏延与马岱战死,我便日夜兼程而至。愿为丞相出战,斩此虎子!”

诸葛亮远远走出,语气深沉:“陈到。”

“末将在!”

“你来得正是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