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历史时空多元宇宙 > 第10章 乔峰武松剿匪,岳飞三娘结缘

宣和元年五月十二日,山东,梁山西侧——扈家庄。

五月初夏,田野葱郁,碧水环村。梁山脚下的扈家庄虽不如以往繁华,但地处江湖要冲,又紧邻中原武功大会之地,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此刻庄中正愁云密布,庄主扈太公一身青袍坐在堂中,满脸哀色,眼前账簿叠如山。

“唉,祝家庄借的钱若还不上,连祖坟地都得赔出去!”

身旁,扈家的儿子扈成和女儿扈三娘也一脸无奈。扈三娘虽是巾帼女侠,舞刀弄枪不在话下,但谈起家中债务,也是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庄外忽传来一声抱拳通报:

“在下岳飞,闻梁山风水极佳,特来寻一宿。”

扈太公眼神一动,命人请进。

堂中,少年岳飞身披灰袍,面容刚毅,眉宇之间自带一股昂扬英气。他虽年仅十六,然身板挺拔,步履沉稳,显是习武多年。

身后随行三名少年,皆是同窗好友,亦是志同道合之士。

扈太公端茶相待,试探问道:“岳公子来此,只为歇脚?”

岳飞淡笑:“实不相瞒,我岳飞立志参军报国,但在那之前,还得成家立业、传宗接代。听闻贵庄有一女儿,名唤三娘,英姿飒爽,忠义双全,便斗胆前来一探。”

扈太公一愣,继而苦笑:“我家确实有个女儿,可惜如今家道中落,债务缠身,实在无力谈婚论嫁。”

岳飞闻言不语,从怀中取出一张银票,递至扈太公手中:

“这是两千两白银,足以偿清你对祝家庄之债。若岳某与令媛有缘,此钱便当聘礼;若无缘,便当结个善缘,权当助扈庄一臂之力。”

扈太公老泪纵横,满脸感激:“公子仁义,我扈某人谢过了!”

一旁的扈三娘眉眼一挑,细细打量岳飞。她原本不喜父亲安排婚事,但面前这个少年,目光坚定,话语沉稳,竟让她心中泛起些微波澜。

扈太公也不做主张,只道:“婚姻大事,还需你们彼此了解。三娘!”

“爹?”

“从今日起,你便带岳公子四处走走,论刀比武、论事谈心。若有情缘,自会成双。”

扈三娘不多话,只点头:“是。”

而岳飞则拱手一笑:“谢太公成全,岳某自会真心以待。”

同日,江南江宁府,客栈内。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木桌上,乔峰与武松端坐桌边,面前是一桌热菜,一壶黄酒。

施恩已在昨日启程回孟州,继续料理其快活林事宜,临行前再三叮嘱两位兄长保重。

武松饮下一碗酒,放下碗道:“乔兄,如今官府大索,我们若留京师附近太久,恐有麻烦。”

乔峰淡然:“避不是办法,咱们走一路,便看一路百姓是否受难。为民除害,是江湖人的本分。”

武松大笑:“说得好!比闷头藏起来强。那咱们接下来去哪?”

乔峰起身,步向窗边,望向街市喧闹,沉思道:“江宁府南边,有处叫‘建康古渡’的地方,传说是江南水匪最常出没之地。朝廷不管,百姓怨声载道。”

武松闻言眼睛一亮:“我早听说那帮水匪霸道横行,抢民船、欺良善。正合我心,走,咱们下江南去逛逛!”

两人相视一笑,将酒一饮而尽。

江湖风起,忠义未息。

北方,梁山尚未聚义,扈家庄初显风云;南方,乔峰武松踏水而行,行侠江湖。

而岳飞,这位未来的大宋战神,此刻只是一位手持长枪的少年,一心只为家国与姻缘,未知前路,却胸有万里乾坤。

这年五月,注定不凡。

宣和元年五月十五日,江宁府南郊,建康古渡。

江水浩荡,船影来往。码头人声鼎沸,却夹杂着恐惧与戒备。

一群衣衫破烂、面容狰狞的水贼刚抢完一艘客船,回到岸边还在分赃,正笑得猖狂之时,只听背后一声断喝:

“畜生们!欺负百姓还敢笑?”

众贼回头,只见一黑袍大汉手持长棍,一跃而来,棍影如龙,转瞬将两人砸翻在地。

随之又一人现身,衣袍猎猎,双掌如山,一式“见龙在田”轰出,河堤上飞沙走石,十余贼人齐倒!

正是乔峰与武松!

“他们……他们是黑袍双凶!”一名贼人认出,大喊着欲逃。

武松怒喝:“剿你这狗命还怕你跑?”

棍风横扫,砸得贼首头破血流。乔峰一招一式尽显武林之巅威势,百余水贼竟在一炷香内全部拿下。

这场江宁剿匪,百姓拍手称快,官府却因两人是朝廷通缉重犯,不敢多言,只在暗中传信。

而这场血洗,也悄然传到了张顺耳中。

张顺,人称浪里白条,原本行走江湖,广结水道兄弟,江南这片水域的许多贼子都视他为大哥。

听闻建康贼人尽毁,张顺脸色一沉:

“这些小子虽说不算正人,但也未至死罪。是谁下的手?”

探子低声:“是两个黑袍人,传说是——乔峰与武松。”

张顺若有所思:“乔峰,武林之巅;武松,血性之人。两人皆不恶,倒不像滥杀之辈。”

他轻叹一声:“罢了,此事暂且不理,若他们真是为民除害,也算清了一滩浊水。”

同日,山东,扈家庄。

夕阳西坠,院落中练武的两人尚未停歇。

扈三娘挥刀如风,招式凌厉;岳飞持枪如虎,稳重厚实。二人过了二十招,仍打得难分高下。

“姑娘手劲倒是不弱。”岳飞轻笑。

“岳公子也不赖。”扈三娘收刀,额头细汗,目光却分外专注。

自岳飞入庄,数日之间,不但替扈家解困,还每日与她切磋,不骄不躁。扈三娘本生倔性,起初不服,打着打着,却愈发欣赏他沉稳中的锋芒。

尤其每当提起北地,岳飞便忧心如焚。

当夜,月色正明。扈三娘独坐庭前,忽见岳飞静坐不语,望着北方出神。

她悄声问道:“岳公子……你总是望北而叹,莫非你家在那边?”

岳飞摇头,缓缓道:“我岳家虽是江南乡人,但心却在北方。”

他站起身,忽而脱下外袍,露出**的后背——

只见四个字,清晰烙印:精忠报国。

扈三娘怔住,那四个字仿佛带着烈火与铁血,刺痛了她的眼。

“岳某自幼随父读书识字,又习武多年。每每念及辽狗占我大宋燕云十六州,百姓颠沛流离,我便夜不能寐,恨不能立刻披甲北征。”

他眼神如炬,声音低沉坚定:“我不奢求封侯拜相,只愿这条命,用来护我大宋山河无恙。”

扈三娘眼中一热,从未听过哪个男人这般赤诚直白地说出“国家”二字。

她原本只是个习武女子,从未多想家国之事,今夜之后,心中却像被点燃了一簇火。

“岳公子……”她低声喃喃,“你说得对。身为大宋子民,怎能只顾自家安稳?若人人都像你这般,那大宋何愁不振?”

她抬起头,语气比从前更沉稳:“若你将来披甲北上,扈三娘愿与你同赴沙场,杀尽蛮夷!”

岳飞微微一笑:“若能得此贤内助,岳某三生有幸。”

次日清晨。

扈三娘站在扈太公门前,一反常态,低声问道:

“爹,咱们什么时候——定婚约?”

扈太公一口茶差点喷出,惊得瞪大眼:“你……你说什么?”

“我问你,什么时候把我嫁给岳飞?”

扈太公看着女儿坚毅的神情,久久不语,随即哈哈大笑:“好!这门亲事,我扈家认了!”

庭前春风正盛,花影轻摇。少女披甲心志定,男儿许国志高扬。梁山西畔,一段忠义姻缘,悄然萌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