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 > 第102章 天恩浩荡

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 第102章 天恩浩荡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9 10:16:27 来源:小说旗

“动手,不能再拖了!”

诸王中,廉亲王头脑最为清楚,也是诸王之首。

他此时隐隐觉得不对!

隆安帝太镇静了。

现在有诸亲王的亲兵各营,北静王,南安公私兵和南蛮营,承恩侯张冕的承恩营,此外还有十几个将领率领的叛军各营。

行宫里除了勋卫和上三卫禁军三千多人外,最多还有五个宗师。

面对的是一万多叛军和同样的五个宗师。

但隆安帝虽是愤怒,始终一脸笃定。

丝毫不慌。

廉亲王反而慌了。

“诸营将士,准厮杀!”

四周传来轰隆隆的声响。

过万将士一起小跑,声浪惊人。

主要是其中还有不少是入品高手,行动时更是声势惊人。

这时外围传来叫喊声。

有个校尉疾跑来道:“郑国公风火营,骁果统制贾环的救火营,还有冯唐领骁果诸营,定远侯柳高领柳字营等十几营在外,呼啸聚兵,说是前来救驾。”

廉亲王这下反而笃定起来,笑着道:“此等冥顽不灵之辈,劝他们反正过来,一起举义,他们却要一条道走到黑,自寻死路……四哥,原来你就是等这些援兵?没用的,这几个营除了柳字营还算精锐,别的都不堪一击。冯唐的骁果营更是一群杂兵罢了。那贾环,本身还算有些本事,我们原要用他的,既然他自己找死,那成全他便是。来人,传令,各营先击外围援兵!”

真正精锐,肯定还围行宫。

等把外围杂兵打垮了,再腾出手攻行宫也不急。

辽镇,蓟镇诸王都有暗桩。

举镇来助不可能,但牵扯一下,勤王兵马迟几天再来是办的到。

到时候隆安帝都扬成灰了!

如果隆安帝就是想靠这些杂兵救驾,那注定要失望了。

义惠,义德,义勇亲王等人都大笑起来。

义勇亲王眼中满是不屑之色。

他与隆安帝是同母亲兄弟,却向来瞧不起这个武力孱弱,为人斤斤计较的四哥。

眼看隆安帝计穷无助,行将覆灭,勇亲王笑的格外开怀。

这四哥,真的是不知兵到极点。

也是走了狗屎运,不知怎么讨了父皇欢心,得了皇位。

简直是开玩笑。

只有宁郡王微笑之余,又复担心。

他可是知道,派了位中品宗师和多名高手,加上卫哲等人去“说服”贾环。

结果举事时,不光贾环没来,卫哲等人也失踪了。

现在贾环出现在援军行列中,那只能说卫哲等人凶多吉少了。

这个变数,令卫熙隐隐不安。

……

定边侯柳高,郑国公李图,骁果节度冯唐,还有贾环等人聚集到一起。

一万多人,十来个营,摆出个一个锋矢阵。

没办法,是要救驾,兵急如火。

很多人都想不到,这次秋狝居然真打起来了。

朝局诡异,诸王不服,政争不休。

这事谁都知道。

但没有人想的到,诸王居然真的敢兵变造反。

造反这东西,成本太高了。

虽然最终利润也高,可一旦失败,本钱全无。

所以一般造反就是活不下去的泥腿子。

春秋战国时就有。

一般的小偷小摸叫“盗”。

起兵造反的叫“贼”。

史书中平贼的记录比比皆是,特别是战国时期,全民皆兵,耕战不休,百姓负担极重,造反当然也是层出不穷。

然后就是秦末的陈胜吴广,汉末赤眉,东汉黄巾,唐末黄巢,宋的王小波,方腊,杨么,明的李自成,清的太平天国。

一部中国史,造反字样不断。

但权贵造反,特别是王侯级别造反,那就相对稀少的多。

最多也就是天下大乱,权贵们出手摘桃子。

或是被迫造反。

比如汉的七国之乱,明初的靖难。

要不是削藩削到头上,他们才不会疯到要造反。

利润虽大,但他们本钱也大,不像底层农民,除了一条命外一无所有。

眼前诸王合谋造反,看似情理之中,实则意料之外。

也是因大周养蛊式的皇子相争造成的。

皇子当差办事,熟悉部务,彼此相争,胜者为皇。

从挑选继承人的角度来说……确实是好法子。

能在夺嫡之争中胜出,才干,威望,手腕,权术,缺一不可。

别看隆安帝在皇子中人缘极差,似乎人人讨厌他。

朝中的重臣,也并不怎么愿意效忠这位冷面皇帝。

地方士绅,生员中,皇帝风评也不好。

但在大量中下层官吏眼里,这位皇帝才是能拯救危局的人。

长期在户部,工部,内府各处办差,多次奉旨出京为钦差,隆安帝积累了不小的威望,也展现了自己的政务能力和铁面无私的性格。

手腕强硬,冷面无情,谨慎细致,行政高效。

对亲王和重臣,这样的君主很难伺候,甚至使他们萌生反意。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皇帝才是好皇帝,追缴库银,惩治贪官,令行禁止,整顿吏治,行政高效,权责分明。

其实办事的人,也不希望一团混乱,无所适从。

到王朝末世时,很少有负责任的人,也很少有人出于公心考虑事情。

但在中期时,仍有相当的人愿意出于公心做事,而不愿上下齐手瓜分财富,鱼肉乡里。

至于普通平民百姓,他们如秋天的蝉,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

隆安帝当政这两年,赈济更及时,贪污的官吏被抓了不少,政令相对畅通,水利,道路,桥梁也兴修了不少。

变化不大,但都是好的变化。

这些加在一起,是隆安帝的统治根基。

“少年人,我向来忠于皇上,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定边侯柳高看着贾环,笑道:“你贾家可向来是站在义忠亲王那边的。”

贾环指指被捆的如粽子一样的贾敬,笑道:“老侯爷,贾家是贾家,我是我,嫡脉的人倒霉,我只有拍手称快的份。再者说,皇上对我有知遇之恩,天恩浩荡,岂能转眼就抛却?”

“你小子没有全说实话。”

柳高须眉俱白,老军头了,但话到此也就差不多了。

这老头也是要看贾环可不可靠。

别是诸王埋的钉子。

看来不像。

至于冯唐和李图等人,基本上现在带兵勤王就是押上身家性命了,反复横跳左右反水的人,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仗,不好打啊。”

柳高又看向敌阵。

双方兵力差不多。

但诸王卫所中高手极多,兵力也是和勤王兵差不多,而且更多的是禁军和骁骑营等各营中的精锐。

这仗不是难打,简直是败多胜少。

“贾环不才,愿为前锋。”

柳高,冯唐,李图都是看向救火营。

标准的锐阵。

就是排头一,二阵三人,三排五人,如此累加。

整个阵列,如同一个锋锐之至的箭头。

这是只攻不守之阵。

方阵攻守兼备,圆阵守,若人数多,方圆夹杂,摆成什么八卦阵,九宫阵,其实就是方圆阵。

还有鱼鳞阵,也是层层叠加的冲阵。

雁行阵,主要突破力量来自两翼。

阵形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兵力,披甲率,以及地理环境来摆。

宋朝皇帝不顾一切,拍脑袋想出各种所谓万全阵图,导致北宋多次对外战事惨败。

眼前的地形,一马平川,正适合锐阵冲击。

贾环的部下又全部入品……

柳高和冯唐对视一眼,均觉庆幸。

还好,诸王也是愚蠢,居然派了卫哲和贾敬这对蠢货来拉拢贾环。

一个眼高于顶,跋扈嚣张,贾环又是年轻人,也是盛气之时,估计几句话就谈崩了。

贾敬更是老糊涂一个,话都未必能说囫囵。

就算当年的贾敬是聪明人,装了几十年糊涂,假糊涂也是真糊涂了。

贾敬和卫哲两人被捆的严严实实,死狗般扔在地上。

两人带的高手化成了贾环和部下们的资粮。

此次冲阵,贾环需要炼化大量的人煞之气,冲金丹后期直抵巅峰。

然后,到伏尸们早就找到的福地,冲击元婴。

到元婴境,大宗师也奈何不了他,那时更加位高权重,择地驻守,厮杀鞑虏,一直以人煞之气和大量精血提升自己和部下实力。

由最后练气化神,练神返虚这两步也好走,重入大乘阳神境,距离融道天仙就只差一步。

这些事争取在一两年内就完成。

这个世界灵气匮乏,相对修真界是末法之地。

但好处也有。

总有一些灵气充足的地方形成福地。

大量天材地宝,陨铁金精,石母灵水千年灵木,加上福地,都是无主之地,任贾环一人取用。

就算没有四阶和五阶丹药,没有四阶以上的法器,但只纯粹冲击境界,这个世界更适合融道失败重生再修的贾环。

他只要一个优裕的不受打扰的环境,同时也需要大量煞气和精血。

现在的环境就很适合。

适合他再上一步,最好下一步是统驭精锐兵马的边关将领。

更适合贾环施展。

所以贾环就得跟隆安帝一条道走到黑。

诸王势力,包括他们推立的宁郡王不会重用贾环。

而且他们必会把大周搞的乌烟瘴气,局面会崩坏,不适合贾环暗中苟着发展。

何况还派了卫哲和贾敬这一对蠢货来,可想而知贾环在他们心中地位有多低下。

就凭这一点,贾环也不会与这些人合作。

必败无疑。

“少年人,上吧,持锐气破阵,必能成功,你在前,老夫紧随其后。”

贾环很怀疑柳高这老军头的想法是叫他送死,救火营当炮灰。

只要撕开裂口,使叛军阵列不整,他们就算是成功了。

但无所谓,过一会之后且叫这老头大吃一惊便是。

……

喊杀声响了起来,但明显勤王军的声势不大。

听动静,第一波可能就千人左右。

义廉亲王,宁郡王,北静王,义惠,义德,义勇亲王等人都是相视而笑。

还以为老四在拖延是有什么杀手锏。

就指望这些援兵?

此次秋狝,诸王是下了血本。

准备多年的实力全用上了。

外围兵马,拥有大量精锐兵器和正经铁甲,都是这些年用各种手段敛财,暗中打造出来。

秋狝一般是只有将领军官披甲,普通士兵不需披甲,穿戎服即可。

毕竟猎物又不是敌军。

铁甲,锐兵,弓弩,还有火器。

加上挑选跟随各营时,诸王多年经营的心腹都在精锐各营,此次也多半被挑中了。

这还怎么输?

这一下,诸王反而不急了。

猫儿戏鼠般的看着隆安帝。

这个老四,向来就是那副古板严肃的模样。

似乎什么事也不能叫他慌乱。

且要看看,勤王兵马被打败之后,这位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惶恐,畏惧,惊慌,手足无措?

还是绝望自杀?

依诸王对隆安帝的了解,这位多半是不会束手就擒,如果败局已定,此人多半会自杀。

这样也好。

弑君总不是好事。

不杀吧,又是难以处置的难题……最好就是这位识趣,自己自杀。

“嗯?不对啊。”

“是有些不对,厮杀声近了不少。”

“老十四,我们听的对不对?”

义勇亲王,也就是老十四面色凝重,侧耳听了一会,沉声道:“勤王的不知是哪一营?柳字营还是风火营?打的很快,已经打穿了好几个营的防御,现在快到第二层防线了。”

叛军外围分三层,也就是说,短短时间,已经被勤王军打穿了一层。

“不对,不可能是柳字营或风火营。”

义勇亲王又听了一会,面色大变,说道:“第二层也被突袭打穿了!”

“这么快?”

“哪个营,这么猛?”

“是冯唐么?”

“冯唐确实是勇将,不逊史鼎兄弟,但他现在领的是骁果营,他家又没多少钱,带到骁果营的高手才几人?”

朝廷允许亲王私兵三百,郡王二百,公侯一百,伯以下五十。

主要是大周尚武,而且有私兵,将领更容易掌握新的营伍,更快形成战斗力。

一个将领调任,朝廷的经制之师带不走,只能带走自己的私兵。

私兵说是兵,其实跟着大将屡立战功,一路保举,最少也得是个校尉。

将门势力就是这样形成的。

贾家一门两公,可想而知有多少私兵旧部。

骁果营特殊,可以全营私兵,但不得带入京城内。

从骁果营调任,私兵营就得解散了。

一般将领,在骁果营也就是过渡,不可能投太多资源在骁果营上。

还是要用在自己的家族私兵上。

这也造成了骁果营战力一直在下滑。

要不是祖制,这个营已经被取消了。

国初时,制度草创,财赋不足,为了吸引天下豪杰之士为大周效力,博取功名又不受约束,这才有骁果营之制。

现在已经成了鸡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