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09章 全体军官大会

禁卫军 第109章 全体军官大会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在禁卫军闭门造车刻苦训练的时候,日俄两国的战争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没有离开交战区的老百姓陷入战火之中。其中还有很多还是禁卫军中士兵或某些军官们的亲人们。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士兵和军官们开始请愿,希望禁卫军能出兵将日本和俄国赶出东北,解救正在战火中垂死挣扎的老百姓。一时间,禁卫军中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唱起《亮剑》这首歌的时候,更是群情激奋。上千封血书被送到最高司令部,像一座小山一样堆在巨大的长条会议桌上。

戈辉知道,现在禁卫军中越来越多的战士接受正规的军校培训,禁卫军也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培训,小步快跑的培养了大量的基层军官。虽然他们还是显得非常稚嫩,还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但他们已经在军校中,学到了作为一个军人应该具备的军事知识和素质。在每天不停的训练中,渐渐地有了战斗的血性。他们欠缺的只是战斗经验,这个可以在以后的战火中,通过不断的流血牺牲来学到。

这个“请战”问题实在不好处理,决不能粗暴地制止,也不能放任不管,和士兵们商量或许起不到效果,单纯靠命令,早晚有一天会失效,即使管用也不能这么做,一支没有血性的军队,是没有前途的军队,宁可纵虎归山,也决不自斩虎威。再说万一弄成兵变就更不好了。禁卫军高层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最后戈辉决定召开一次全体军官会议。他要通过这次会议,统一全军的思想,让禁卫军全体,继续忍辱负重等待机会。

同时,戈辉也想通过这次会议,对禁卫军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编。现在禁卫军全军,算上武装警察部队,总人数已经突破十八万人了,包括陆军15万、海军陆战一师1.5万、武装警察部队四个旅2万。而编制最高为团级,再往上没有了,不是戈辉不想编成师级军级,而是实在没有这样的军事干部。戈辉虽然自己相信自己能当军长师长,但是自己确实也没有带这么多兵的经验,所以一直没整编。但是,随着两年来不断的军校培训和学习,渐渐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军官队伍,戈辉觉得到了进行大整编的时候了,正好借此机会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编,也方便以后的成规模的训练。

田劲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排这次全体军官会议。

会议时间定在10月15日,开会文件很快下发到所有部队。各级军事主官马上开始行动起来,安排临时接管指挥权的人,会议要开七天,虽然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七天时间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各级军事主官非常重视,都安排了一个临时指挥团队,采取集体负责制。这对这些临时接管指挥权的军官们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所以他们很珍惜很认真。

会议地点,还是在上次北方经济特区成立大会那个军营(后来叫南郊示范军营),原来的会场已经拆了,这回要重新支起帐篷,中央风扇现在不用了,秋天了,天气凉快了。

所有参会军官,都于10月13日和14日这两天陆续到达位于朝阳郊外的军营。一到朝阳郊外,就看到一片片的工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很多高楼已经基本竣工了,正在装修中。街道也全部在改成柏油马路,宽宽的黑色路面,两旁还为骑自行车的人留出自行车道,最外面是为行人留的人行道。人行道要高出柏油路面5寸左右,铺着水泥砖,马路芽子用的是水磨石砖,人行道上,每隔十米栽一棵槐树。看起来相当的漂亮,不光是郊外新城区,朝阳县城内变化也很大,朝阳越来越有城市的味道了。

很多禁卫军在朝阳郊外的军营里集结,引起了各国情报机构的注意,特别是英国和法国。禁卫军要干什么,会不会是有什么军事行动?英法两国在朝阳的情报机构马力全开,全力收集禁卫军的情报。

日本和俄国由于正在打仗,所以没有精力管禁卫军的事情,但是情报收集却一点都没放下,他们同样也想知道禁卫军军官在朝阳郊外集结要干什么。

德国和美国由于都与原来的朝阳工业开发区签订过战略合作协议,北方经济特区成立后,德国和美国先后又与北方经济特区重新签订了新的战略合作补充协议,所以,禁卫军在朝阳郊外集结的事情,禁卫军最高司令部已经事先知会了德国和美国,说禁卫军要开会,仅此。虽然没有这个必要,但戈辉还是这样做了。

英法日俄四国的情报人员通过各种手段企图接近禁卫军的临时军营,但都被最外层执勤的武警部队士兵拦下了。

“交通管制,没有通行证任何人不得通行。”的红底白字的条幅醒目地横在马路上。任何想从这里通过的人都将被拦下。

“我是记者,我有权通过这里。”一个身材高瘦的欧洲人用蹩脚的汉语大声对拦路的武警战士说道。

“对不起先生,我不管你是谁,没有通行证,任何人不许通过这里。”武警战士严肃地说。

欧洲人继续大声道:“看清楚,我是记者,我有采访的权力。”

这时一个武警军官走过来,掏出腰间的FA-96指着那个欧洲人:“你再不离开,我请你吃0.3寸花生米。”态度之强横,让这个欧洲人很不适应。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所有的清国人对他都是点头哈腰的,今天怎么变了。

这时其他武警战士也端起了水连珠枪,黑洞洞的枪口指向欧洲人。

欧洲人无奈只好幸幸离开了。不光他一个,很多人都公平地得到了这个待遇。

禁卫军越是这样,越让列强挖空心思想知道禁卫军想干什么。

1904年10月15日,禁卫军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会议,在朝阳郊外的一处军营里召开了。

戈辉的龙旗座驾于上午9:15到达军营。总参谋长宁远带着主要军官早就站在营门口恭候了。

龙旗骄车刚一停稳,副官田劲立即下车,然后小跑着帮戈辉拉开车门,戈辉从轿车里钻了出来。以总参谋长宁远为首的所有军官和士兵同时给戈辉敬礼。

戈辉今天也和往常一样,军装上却没有配带任何佩饰,肩头也没有配带显示军街的肩章,显得极为朴素。

戈辉站定后庄严地还礼,然后在宁远的带领下走进了军营。戈辉首先来到专门用来给他休息的帐篷,然后头也不回地问站在身后的宁远:“宁远,会议准备的怎么样了?”。

宁远马上接口道:“一切准备就绪,今天上午10:00准时开始,现在离开会时间还有37分钟。”

戈辉点了点头,又问:“安保做的如何?”

宁远答道:“这次的安保工作由特勤局全权负责,方圆两公里内不会有一个闲杂人等,两公里外有兰耀阳的武装警察第二旅负责警戒。另外,公共安全总局新成立了一个公共安全特别调查科,这个特别调查科也参与了安保工作。”

这时戈辉才转回头:“许明一直想成立一个这样的情报机构,这样更方便公共安全总局破案的工作,随他去吧。你也先下去吧,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

宁远淡淡一笑:“小排长,那你休息下,我出去了。会议开始前5分钟我再过来。”

戈辉微笑着点点头,看着宁远出去了,副官田劲也知趣地退出了戈辉的帐篷。

戈辉坐在休息室里,闭上了眼睛,他的思绪飞翔在整个北方经济特区的上空。他思考的不仅仅是禁卫军,是整个北方经济特区。

北方经济特区的人口每月都在增加。农业总局、劳动总局、公共安全总局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联合组成的新移民安置办,成了北方经济特区政府部门中最忙的一个部门了,工作人员也是最多的一个部门。两年来朝锦地区一共增加了近一千多万的人口,总人口达到2500多万人,这对东北行政当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是东北行政当局经受住了考验,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途径增加就业,又大量的开荒增加耕地供给,又以优惠政策吸引商人来东北开公司办企业,进一步吸收剩余劳动力,又在民兵预备役中大量增加常备训练民兵,又又通过公务员考试,吸收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移民等多种办法,终于让东北通过两年的时间,不间断的努力下,圆满地安置了所有外来的新移民。现在北方经济特区控制的东北面积还只限于奉天省一小部分,以后等面积扩大了,就会有更多的土地用来安置更多的人口。人多力量大,只有控制更多的人口,北方经济特区才能真正走向强大。“得民心者得天下”,戈辉的理解是“谁人口多谁就能得天下”。所以北方经济特区要坚定不移地走吸收人口来北方的政策,让越来越的移民在北方经济特区扎下根,十年二十年后,将会给北方经济特区带来巨大的财富。

戈辉想得越来越远,时间不知不觉间匆匆流逝。

上午9时55分,副官田劲和总参谋长宁远,同时出现在戈辉的帐篷门口。

“小排长,会议5分钟后开始。”宁远轻声道。

戈辉收回了思绪,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吧,我入场吧。”

于是田劲在前边带路,宁远跟在戈辉身后,三个人一起来到了巨大的帐篷会场。

此时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一排排军装严整的参会军官以及士兵代表。看到禁卫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进入会场,所有参会军代表同时起立,随着一声通过扬声器发出的口令,全体向戈辉和宁远敬礼。

戈辉和宁远脚步不停,一边回礼一边向主席台走去。戈辉直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会场青一色的新式松枝绿颜色的军装,极个别的是藏青色的海军军装,禁卫军的军装沉稳严肃又不失大气,所有的军帽都放在前面的桌子上,整齐划一,横平竖直,参会者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剪了辫子,看到大家的板寸,戈辉十分的满意。

宁远则走到发言桌前站定,再一次向全体参会的军官和士兵代表敬礼,然后下令:“全体起立,齐唱禁卫军军歌《亮剑》”紧接着让人热血沸腾的歌声充满了整个会场,由禁卫军合唱团领唱。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

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

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

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

洒在我的胸膛上。

红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

向前进,向前进,

红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

向前进,向前进,

向前进,

禁卫军魂!

唱毕,宁远再次下令:“全体请坐”。宁远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达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所有参会军官和士兵代表齐刷刷地坐下了。

宁远的表情很严肃:“同志们上午好,今天是我们禁卫军第一次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会议。今天的会议有我来主持,我希望能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完善禁卫军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解决禁卫军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这次会议,回答最近几个月来在禁卫军中不断提出来的一些问题。”

会场的扬声器效果非常的好,仿佛宁远就站在代表身边讲话一般。宁远环视了一下全场,继续道:“禁卫军从1900年11月1日成立到现在马上快满四年了,再过15天就整整四年了。在这四年中,我们禁卫军成立军校,自己培训军官,自己训练部队,自己生产装备。至到今天,我们现在实现了所有武器的自给自足,还有很多新式武器在开发,不但能满足我们自己使用,同时,我们还可能为北京禁卫军和北洋常备军提供武器,我们的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实力也在越来越壮大。”说到这里,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宁远伸手示意大家停下,然后继续道:“但是,不能因为这些,我们自己就觉得自己老子天下无敌了,不要忘记,我们都是从来没有打过仗的新兵,我们还很弱小,直到今天,我们还有很多部队没有配齐武器,或是两年来第一次摸到武器。我们与列强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武器并不比列强先进多少,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军人,时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目前的日俄战争,禁卫军高层一直有一个通盘的考虑,需要我们忍辱负重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打折扣地执行。军人的天职是什么,是服从命令,一意孤行,快意恩仇的人,不是禁卫军,禁卫军不欢迎这样的人。任何不服从命令的人,严重的就地枪毙或开除军籍,决不姑息,决不能因为个别人,影响了禁卫军的发展大计,影响了禁卫军最高司令部通盘的战略计划。”

整帐篷大会堂里,除了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的扬声器发出的宁远铿锵的讲话声外,没有任何其它的声音。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总参谋长虽然和他们年龄相仿,但是却是真正参加过战斗的人,是和总司令一起与俄国人打过仗的人,是总司令最相信的人之一。没有一个人左顾右盼,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都严肃地倾听着宁远参谋长的讲话。

宁远继续:“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禁卫军的相关法规。禁卫军从成立到现在,逐步建立了很多管理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都没有通过全体军官的审核,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禁卫军中的这些规章制度。这也是今后几天中大家的主要任务。”

最后,宁远大声道:“现在,有请戈辉总司令讲话。”说完带头鼓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