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75章 四轮拖拉机

禁卫军 第175章 四轮拖拉机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09:49:51 来源:小说旗

日本课主任李香,回复日本驻朝阳领事神原和也:“那是禁卫军正常的防御动作,只要没有调兵到辽阳,就不要过度解读。也提醒贵军,不要过度靠近,否则擦枪走火,也不是不可能的。”

神原和也,感受到李香话语中,强烈的威胁意味。

俄国课主任孙婉儿,笑眯眯地回复俄国驻朝阳领事萨福诺夫:“禁卫军离奉天还很远,这是帮你们守好大后方,请不要不识好人心。”

萨福诺夫心中无奈道“你的好人心,我真心消受不起。”

随着禁卫军的调动,运送辎重的马车也在各条大路上排成了长龙,一眼望不到边。就拿粮食来说,人吃马吃之后,最后能剩下一半给禁卫军就不错了。如此高额的运输成本,让总后勤部长杨双的脸上,一连十多天都露不出一丝笑容。

杨双咬牙切齿地质问戈辉:“你吹牛的那个什么四轮车,什么时候能用上?”两只眼睛不错眼珠地盯着戈辉的眼睛。

戈辉无奈摇头,叹息道:“目前还指望不上,有些代价是必须支付的,就像眼前的运输。”

杨双瞥了戈辉一眼,泄气地说道:“就是说那东西没戏了呗。”

“不,有戏。”戈辉直接否认:“只是需要时间,请你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久远。”

“但愿吧!”杨双扭头就走,并扔下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戈辉轻轻摇头,没有说什么,他也能理解,杨双的后勤压力。

戈辉想了一下,还是让司机调头,去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他去看看研发进度,看看有什么自己能帮上忙的。

进入八月中旬的日俄战场,炮火连天,硝烟滚滚。

在奉天黑沟台一线,近三个月来,俄军补充了大量兵员,数量庞大,实力雄厚,不但死战不退,还多次主动向日军发起进攻。奉天是俄军必守之地,马卡洛夫也深刻领会俄皇陛下的圣意,通过对日军的进攻,让那些从欧洲送过来的革命者早一点去做鬼。

日军也毫不示弱,经过近三个月的兵员补充,日军实力也不比俄军差,面对俄军的进攻,日军反击坚决,寸步不让,还主动发起白刃战。

对马海峡也炮火连天,由于俄国海军早有防备,虽然是劳师远行的疲兵,但依然没有让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占得一丝一毫的便宜,大海上的战斗,陷入僵持。

在旅顺要塞,日军祭出全部的50门11英寸(279.4毫米)口径的攻城重炮,付出战死3万人的代价,并解除了攻击不利的第3军司令官乃木希典的指挥权,改由总参谋长儿玉源太朗指挥。终于在9月3日落日前,清除了旅顺要塞周围的最后一片俄军阵地,对旅顺要塞的全面进攻随之开始。

在日军对旅顺要塞总攻开始的时候,德班港最后十辆军火马车,也在夜色中悄然驶离了德班港区。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是因为德班港口管理局的局长助理林德洛夫,在德班港区大搞治安清查月活动,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总之让整个德班港区鸡犬不宁,影响了向凤凰山农场运输军火的效率,最长的一次,一连十天没有发一车军火出去。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全无坏处。通过治安清查活动,德班港区的夜里变得更加静悄悄了,以往夜里喜欢出来“做事”的人,全部蛰伏,反而给军火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极大的锻炼了运输队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本来就早有预案,很多突发情况都是能够从容应对的,最后都能安全送达凤凰山农场。

鲁飞没有参与军火运输,他这些天一直在旅游。在德班“游戏”十天,然后坐火车去了约翰内斯堡,在这个盛产黄金的城市,停留了近二十天。他就是到处走,到处看,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用自己的双眼来观察,这里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这两个地方,将是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战场,他需要自己亲自了解。

8月30日,鲁飞来到了景色宜人的凤凰山农场,正式接手组建南部非洲外籍军团的工作。

目前凤凰山农场,共有黑人2782人,10—15岁的黑人2364人,几乎都是英国殖民战争的孤儿,极个别的是家里人愿意送孩子来这里干活。

这些黑人孩子们正在接受简单的军事训练相关的汉语教学,同时在进行简单且正规的军事训练。由于语言障碍,加上民族性格,还有非洲的本地特点等原因,无法做到像禁卫军战士那样的管理和训练,所以曹博也不过分苛求,只要孩子们能正常完成训练任务就可以,其它的不做要求,只是不完成训练任务的不给饭吃。

鲁飞和曹博沟通完训练问题之后,他基本认可曹博的方法。并且,他认为曹博还可以更宽松一些,只要枪打得准,格斗过关,服从命令,满足这三条就够了,我们训练的是外籍军团,不是真正的禁卫军,只要能打仗,细节不重要。

两个人在军事训练上,很快达成了共识,并立即实施“新办法”。

新办法,还是要求站队的,但不苛求整齐,队列训练也有,同样不需要整齐。但是,在黑人孩子训练的时候,禁卫军也在训练,他们有整齐的队列,同时抬腿,同时摆臂,动作整齐划一,这叫榜样。你可以不学,但是却天天在你眼前,整齐的美感,整齐的气势,一定能感染你,让你也希望那样,这叫潜移默化,不奢求你达到,只需要不断接近就好。

训练是枯燥无味的,但同样时光飞逝。

时间很快走到了9月的尾巴上,近一个月的宽松化训练,还有榜样做标杆,居然也让黑人小兵们产生了一些变化,小兵们不知不觉的已经有了些许军人的气质了。

在凤凰山农场的训练起到效果的同时,遥远的北半球,远东大地上的日俄战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打光了所有炮弹后的旅顺要塞俄军,举白旗投降了。七万守军伤亡高达一万八千人。

作为进攻方的日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也几乎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先后付出了近八万人的伤亡,其中阵亡六万一千多人。

奉天黑沟台一线,依然炮火连天,日军和俄军都寸功未建,却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双方的阵亡均超过了四万,伤者无数,炮弹和子弹的消耗更是天文数字。

奉天,是俄军必守之地,也是日军必夺之地,除了死战,没有其它。

旅顺要塞的胜利之师,需要坐下舔伤口,伤亡太大,不休整一下肯定是无法再战了,至于转战奉天战场,等休整完再说吧。

时间就这样进入了金秋十月。

在旅顺的日军还在疗伤休整,补充人员的时候,朝阳这里却发生了一件改变人类战争史的事件。

后勤,对于战争来说,其重要性无需多言。那么,提高后勤的运输效率,减轻后勤的运输负担,这可不可以称之为“改变人类战争史的事件”呢?我认为是可以的。

经过三个多月的全封闭攻关,二十七次样机的不间断演进,终于小型化了狄塞尔柴油机,完善了戈辉提出的单缸设计结构,最后在9月25日,在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最新生产的四轮拖拉机,20台“最终样机”组装完成,他们将进行最后的最严苛的测试。

坦白的说,整机已经非常可靠了,但是保险起见,还要进行最严苛的测试。

武装警察部队,将大凌河一段河岸进行了封控,方圆五公里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闲杂人等。狼居胥山骑兵旅和唐努乌梁海骑兵旅也分别封控了两个禁区,骑兵游走于封控区边缘,阻止任何要靠近的人,对外宣称“正在演习。”

20台四轮拖拉机的“最终样机”在大凌河沿岸等,三个不同的封控区,进行了不同的测试。浅滩、人工泥陷地、重载30度爬坡、超载(2吨和3吨)运输、碎石地、一百小时暴力操作不熄火作业、枪击、落石攻击、重棍攻击、翻车、山坡滚落、火烧、浸水、1米深度过水通行,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等十多项严苛的测试。

最终,在10月1日正式定型,北方经济特区行政总督戈辉,在最终定型的确认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朝阳日报》、《东北商报》、《禁卫军报》等,朝阳本地报社的记者们,争先恐后的按下了快门,历史在这一刻定格。

北方经济特区的八台电影机,从不同角度,同时录下了这段最珍贵的影像,一个改变大清国农业耕作历史的机器问世了。

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生产的第一代柴油动力的四轮拖拉机,正式命名为“野猪”。

戈辉乐得二十八颗牙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嘴张得能放下三颗鸡蛋,彻底失态了。

东北带着警卫们盯住每一名记者和每一台电影机,总司令出丑的这段,绝对不允许有人拍照,更不允许被电影机录下来。

“这就是带着禁卫军走向胜利的戈总司令,这就是带着北方经济特区走向繁荣的总督大人,屁,此时才是他的真面目,原形毕露。”这就是农场兵工厂总经理成雨的低声评价。

戈辉眼前的四轮拖拉机,和后世的四轮拖拉机,没什么太大区别。但是质量肯定更好,因为是军工产品的标准,起码在缸体材料上,使用了硬度更高更耐磨的金属合金,这几乎是不计成本了。

动力,有三种,分别是单缸10马力、单缸15马力、单缸20马力,并不苛求大马力,够用就好,稳定、耐用压倒一切。

10马力主要是前二后一的三轮式手扶拖拉机,以及只有两个前轮的双轮式手扶拖拉机,主要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适用于水田耕作和山地农业。

15马力的四轮拖拉机主要用于平原和小丘陵地区的农田作业,20马力的四轮拖拉机主要用于短途农业运输,禁卫军要用20马力的拖运大炮和运输辎重。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带前轮转向架的,载重3吨的四轮拖斗,以及价格更加亲民的载重1.5吨的两轮拖斗。

这个四轮拖拉机的外形与后世的纯农用拖拉机,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在这个维修厂极少,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维修厂的年代,结实耐用,易维护,易维修,变得极为重要,甚至是首要选择。所以,整个车身都走的是结实耐用路线,当然,这也是因为它有一颗强大稳定,经得起长时间暴力操作的心脏。总体来说,和美丽毫无关系,甚至直接可以说是丑陋。当然,这也不是选美,亮丽的外观不是需求的重点。

前轮采用门式车桥,抬高了前轴的离地间距(13寸)。前轮采用8寸宽(民用版5寸宽),直径20寸的实心橡胶轮胎,即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力,又增加了对复杂路面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没有了爆胎的可能,这个时代的轮胎,普遍抗老化性能较差,实心轮胎延长了使用寿命。轮胎上的挡泥盖板,采用0.3寸厚(9.6毫米)的挤压成形钢板,用到车报废估计都不需要更换。

后轮是10寸宽的充气轮胎(民用的只有7寸宽),里面加入了钢丝帘布,增加了轮胎的强度。后轮上增加了钢铁负重,提高抓地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车身的稳定性。后轮上的挡泥盖板,采用0.5寸厚,16寸宽的挤压成形钢板(民用的只有9寸宽),用到车报废都不需要更换。

最有特点的是体形巨大的消音装置,看着格外的别扭,本来车身就已经傻、大、憨、粗了,加上这个体形彪悍到异常的消音装置,简直丑不堪言。但是,确实管用,减小了绝大部分的声音,让声音小到听了很长时间也完全不心烦的程度。这个消音装置的麻烦之处,需要不定期维护,根据声音自行判断,但是维护很简单,就是不维护也不影响正常使用。

启动方式是手摇式,散热方式是加水,蒸发式散热,冬天比较麻烦一些,需要放掉水箱里的水。6根钢丝橡胶皮带传动,四个前进档,一个低速倒档,一个空档。

整车配有一幅粗壮的金属支架,像一幅只有四个框的笼子,用于翻车时保护驾驶员,夏天还可以在顶部蒙上一块布,用于遮阳。

戈辉对这款“野猪”非常满意,三天后,总后勤部,直接下了3000辆“野猪”的订单。在军用重型卡车出现之前,以后的火炮拖运、辎重运输就指望这些四轮拖拉机了。

五天后,戈锐带人强势进驻朝阳农机,他要100辆“野猪”,先完成他的订单,再考虑别人的,确实不讲理,但是没人和他计较。

第十天,闻讯赶来的很多朝阳本地公司,都向朝阳农机下了“野猪”订单,他们要用这只“野猪”运输货物,比马车省事,运力还大,速度还快,重要的是不用喂粮食,不用休息。

朝阳农机也按照戈辉的建议,非核心零部件,全部外包出去,自己只生产核心部件,以及最后的组装。

很多和禁卫军关系密切的人,在戈辉的点拨下,投入到汽车配件行业。资金不足的,由戈辉批示,向东北工商银行贷款。在戈辉的推动下,朝阳地区,金属零部件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随着众多零部件加工企业的建立,皮特黄的朝阳机床厂的高精度机床订单也如雪片一般飞来。已经进化到第三代的机床,有了更复杂的机械结构,更高的加工精度,能应对更复杂多变的加工需求。皮特黄在戈辉面前吹牛:“我有三千多名经验丰富的机床研发人员,有最公平、最透明、最完备、最人性化的内部奖励机制,所以没有我不能生产的机床。”

“好,你的每一个创新,我总督府再增加一倍的奖励。”戈辉想了一下,又补充:“我还可以请求皇帝陛下,敕封爵位。”

“你说的啊!别反悔!我现在就去发通知。”皮特黄直接跑了,生怕戈辉反悔。

戈辉看皮特黄远去的背影,轻声道:“我怎么会反悔,每个为特区付出的人,我都有奖励,我都不会让你们后悔。”

“司令,日军要借道,要求在台安布防的禁卫军后撤五十公里,这是总参发来的电文。”东北把一页电文递给戈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