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3章 团宠军嫂关我什么事23

长安去清大报到的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

苗香芹凌晨就给她煮了一碗长寿面,又煮了十个鸡蛋,让她带在路上吃。

长安就在天微亮时,坐着村里的拖拉机到了县城,再从县城转到市里,然后坐火车到首都。

等她到了学校门口时,天都要黑了,整整坐了一天的车,长安觉得屁股都不是自己的了。

发财:“好累啊.......”

长安:“但是能陪着我奶过生日,也是值得的。”

高考前,长安填报志愿写的是计算机系,尽管知道自己的成绩不错,但在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她还是很忐忑。

这不是长安杞人忧天,因为很多考生都会发现自己录取的专业,和当初填报的志愿之间,是天差地别的。

等长安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才真正放下了心。

入学后,长安才知道,她的心放的太早了。

整个系几乎没有一个可用的实验室,没有一台好用的计算机,甚至没有一台计算机终端,老师们在教学时仍需要用穿孔纸带输入程序。

可就是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长安学习的劲头依然高涨。

长安在上一世学的就是计算机,如今再回到计算机的萌芽发展阶段,很多感觉都是奇异的。

发财:“哇塞,那你就是大佬来到了新手村啊!”

长安苦笑道:“没那么简单。”

这就相当于是一个人学会了骑摩托,然后突然扔过来一个二八大杠,让你去翻山越岭,总要有个重新适应的时期。

长安现在就是学骑二八大杠的阶段,纵使她有一肚子骑摩托的理论和经验,但也不能凭空使用。

不过,骑过摩托车的人,在骑行二八大杠时,多多少少还是占了便宜的,至少不会像初学者那般进度缓慢。

长安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曾经只是泛读过的知识。

程教授用火柴棒演示二进制计数法,又拿出一卷打孔纸带,解释如何用孔洞的排列表示指令。

当机器计算出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电传打字机咔嗒咔嗒吐出结果的那一刻,长安和所有的同学一样,都感受到了从脊椎窜上来的震颤。

长安和发财感慨:“人类群星闪耀之时,永远都有伟大的先行者,在照亮前路。”

程教授看着班里的学生,笑着问:“有谁想来试试吗?”

好几个同学都举起了手,长安也把手举得高高的。

前面几个同学陆续尝试失败后,长安才走上前去。

她按照程教授刚讲的知识,缓慢地在纸带上打出一串表示\"1 1\"的孔洞。

程教授将纸带送入读带器,机器发出嗡嗡的声响,小灯泡有规律地闪烁着,几秒钟后,电传打字机打印出一个\"2\"。

旁边的同学都在为她鼓掌,程教授也夸赞长安有天赋,长安脸上的笑意就没下去过。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长安废寝忘食的学习,比她更努力的大有人在,长安时刻不敢大意,也不敢懈怠,总想拼命多学一些,努力一些,想为二八大杠进化到摩托车尽一份力。

在这忙碌的学业中,长安也没有忘记关注时事。

等到她大三的这年,她终于在报纸上看到了“包干到户”,就立刻写信给图桂山,仔细讲解了如今的政策,以及包干到户是大势所趋,让他提前做好工作准备,不能被改革落下了,否则就会错过农村多元化发展的首发车。

第一个吃螃蟹的已经出现了,图家庄完全可以做第二个,这样才能吃得好,吃得饱,才不会被改革的浪潮甩到后面。

这样简单的道理,图桂山一看就懂了,就赶紧去找了公社的书记,一起去县里打听。

等长安收到回信时,才知道图家庄所在的公社,一齐响应了号召,逐步推广包产到户,让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等到夏收时,公社的十几个大队,所有人家的粮食产量加起来的数额,已经超过了公社以往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以敢为天下先,率先推广包干到户的村子都吃饱了,跟着这么做的公社,也收获了满满当当的粮食,这些数据就摆在报纸上,所有人都能看得见。

因此在总设计师的重要谈话之后,“包产到户”也被正式确认下来,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面对这巨大的改革,很多人都站在十字路口踌躇不前,但接连吃上螃蟹人家的粮食产量,就打破了这些人固有的僵化观念,也开始跟着政策走,不再有抵触的心理。

1981年的春天,好像来得特别晚,三月的首都,冬雪尚未完全消融,胡同里的老槐树也刚刚冒出嫩芽。

长安裹紧了身上的蓝色棉袄,踩着自行车穿过学校后巷坑洼的水泥路,车把上挂着的网兜里,铝制饭盒叮当作响。

在大四的时候,长安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可观的天赋,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考上了程教授的研究生,如今都是研一的学生了。

这才刚结束了一周的实验,长安顶着熊猫眼,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学校不远处的家里。

早在图家庄开展了包产到户后,长安就将苗香芹接到了首都,那时候还是从公社里开的证明,说是带着老人来看病。

可如今时移世易的,苗香芹也能安心的住在首都了。

长安七拐八拐的进了胡同里面,看到有乱跑的小孩时,就打响了车铃铛,结果一到家门口,就看到苗香芹出门来接她了。

苗香芹:“我一听那铃铛声,就知道是你回来了,赶紧进屋,冷不?”

长安把车子支好,进了屋后脱下大袄,也把帽子和围脖都摘掉了,苗香芹仔细瞅了两眼,“又瘦了,肯定是没好好吃饭。”

长安:“吃了,顿顿都有肉呢,肯定是奶看错了,我觉得自己还胖了呢。”

苗香芹把蒸好的红薯和鸡蛋,都端到长安的跟前,示意她赶紧吃。

如今还是有粮票政策,可长安自己有补助,她哄苗香芹说,是用那些补助换了粮食放到家里的,她自己可以跟着教授吃饭,不用粮票的。

苗香芹信以为真,也不敢出去说,有时候和街坊聊天时,有人问她了,就只说是老家给寄的。

这个时候,城里很多回来的青年,都是没有粮食关系的,全靠倒卖粮票,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

而且苗香芹也没说假话,她把村里分给的田地,交给图桂山家种了,总能隔三差五的收到对方寄来的菜干和粮食,而且卫淑霞也时不时会给长安寄吃的。

这些大包小包的,都在邻居们的眼皮下投递,所以大家都没怀疑苗香芹的说辞。

长安:“奶,我过完年想去趟深城,也带您过去逛逛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