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1章 古村披新甲,智泉润旧犁。 人机初龃龉,天人合韵时。

夜风裹挟着未散的爆竹硫磺味,在青石板路上打着旋儿。老槐树虬曲的枝桠间,悬着的智能感应灯将李大爷佝偻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柄锈迹斑斑的犁头,犁开满地月光。

\"智能生活?我呸!\"他突然将搪瓷缸子重重磕在石桌上,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茶馆角落里,几个老伙计交换着眼神,却没人接茬。茶水在智能恒温杯里泛着幽蓝的光,映得老人沟壑纵横的脸愈发阴沉。

王婶腕间的医疗手环突然震动,荧光在她布满老年斑的手腕上跳动,像条不安分的青蛇。\"老李头,又跟那AI较劲呢?\"她抿了口机器人沏的碧螺春,\"要我说啊,这铁疙瘩可比村里赤脚医生强——\"

\"强个屁!\"李大爷的旱烟袋在石桌上敲出火星,\"前儿个我想听段《四郎探母》,那劳什子音响倒好,给我整出段电子摇滚!我老李家八辈儿听戏的魂儿,差点没让它给震散了!\"

茶馆外,小张支书握紧的拳头青筋暴起。他刚要推门进去,却被小李拽住胳膊。\"让老爷子发发牢骚,\"这位返乡青年目光穿过玻璃墙,望着茶馆里或沉默或附和的老人们,\"他们不是反对科技,是怕被时代甩下。\"

话音未落,茶馆里炸开更激烈的争吵。刘瘸子一瘸一拐闯进来,智能假肢在青石板上敲出急促的鼓点:\"支书呢?让支书出来!我家那智能温室闹鬼了!大半夜的,喷灌系统自己就启动,浇得老子满炕都是水!\"

人群哄笑中,小张支书硬着头皮推门而入。他刚要开口,却被李大爷的旱烟袋堵了回去:\"还有那什么全息投影!今儿个让娃儿们看秦始皇登基,倒把祖宗牌位给惊得摔地上!这要惊了先人,看你们怎么交代!\"

小李突然挤到前面,智能手环在腕间划过数据流的光痕:\"李伯,您还记得二十年前大旱吗?您带着我们跪在龙王庙前求雨,膝盖都磨出血。现在智能气象站能提前三个月预报降水,这算不算惊了龙王爷?\"

茶馆骤然寂静,只余智能空调的嗡鸣。李大爷的烟袋锅在石桌上磕出\"当\"的一声,火星溅在机器人送来的热毛巾上,腾起一缕青烟。

村西头那口废弃的辘轳井,在子夜时分泛起幽蓝的光。井沿上,智能传感器与青苔争夺着生存空间,直到井底传来苍老的叹息。

\"后生,可会打水?\"井神的声音带着千年寒泉的凉意。

新来的大学生村官小陈浑身战栗,他腕间的智能手表疯狂闪烁:\"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建议立即撤离。\"

\"您……您是?\"

\"我是这口井的魂。\"蓝光中浮现出老翁模样,\"当年你祖爷爷挑水摔断腿,是我托梦教他打井。如今你们要埋管道引山泉,可是嫌我老了?\"

小陈咽了口唾沫,全息投影在井口展开施工图:\"这是智能水利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比……比人工精准百倍。\"

井神化作水雾升腾,在半空凝成数据流的形状:\"精准?当年你祖爷爷浇地,会对着麦苗说'多喝些,长壮实'。这些铁管子,可会与土地说体己话?\"

村委会的智能会议桌前,剑拔弩张。小李的创业计划书在全息屏上闪烁,标题赫然是《茅山涡村元宇宙计划》。

\"我反对!\"老会计拍案而起,智能笔在桌上弹跳,\"要把祖坟都建模进虚拟世界?让列祖列宗在服务器里飘着?\"

\"这是数字永生!\"小李的投影在会议室游走,\"游客能在元宇宙里认养桃树,现实中的果树会佩戴传感器,数据实时同步——\"

\"妖术!\"刘瘸子捶着智能假肢,\"前些天我家母鸡下蛋,那AI说蛋壳硬度不够,要优化基因!现在鸡都不认得自家窝了!\"

小张支书揉着太阳穴,全息屏突然弹出紧急通知:游客投诉量激增300%。他调出监控,只见观光车在智能导航下绕着村口老槐树转圈,车上的网红们举着自拍杆尖叫:\"赛博迷宫!流量密码!\"

诚信书屋的夜读灯次第亮起,赵阿姨在古籍区发现本残破的《淮南子》。泛黄的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桃花,花瓣上隐约可见\"天人合一\"的朱批。

\"这是建馆时在房梁上找到的。\"老木匠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拐杖在智能地板上敲出笃笃声,\"当年修这屋子,我特意留了榫卯活扣。科技再好,总得给老手艺留扇门。\"

话音未落,书屋突然剧烈震动。全息警报在屋顶炸开:地震预警!智能书架瞬间展开防护罩,将读者笼入透明气泡。赵阿姨却逆着人流冲向古籍区,老木匠的拐杖横在她面前:\"不要命了!\"

\"那本《齐民要术》是孤本!\"她甩开拐杖,防护罩在头顶合拢的刹那,将那本线装书紧紧护在怀里。数据流在气泡外乱窜,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暴雨夜,也是这般护着襁褓中的孩子冲出危房。

开发商的无人机群遮天蔽日而来,智能喇叭在云端轰鸣:\"茅山涡村智慧化改造项目签约仪式,现在开始!\"

小李站在村口巨石上,智能扩音器将他的声音传遍山谷:\"我们不要被改造!我们要做科技的主人,不是奴隶!\"

李大爷颤巍巍举起旱烟袋,烟圈在半空凝成甲骨文的\"家\"字。老会计掏出算盘,智能芯片与木珠相击,迸出《周易》的卦象。刘瘸子突然跳上石碾,智能假肢踏出安塞腰鼓的节奏。

\"且慢!\"苍老的声音从云端传来。开发商的全息投影中,走出位白发老者——竟是二十年前离开茅山涡村的考古学家。

\"我在三星堆找到块玉琮,\"他展开虚拟影像,上面刻着与老槐树年轮同频的密码,\"你们的祖先,早在一千年前就刻下了智能算法!\"

全场寂静中,小张支书的智能手环突然接收到神秘信号。他颤抖着点开,是段残缺的村志视频:光绪年间,茅山涡村用日晷改造水车,用候鸟迁徙规律培育作物,用星象占卜丰年。

\"我们不是要拒绝科技,\"小李的声音带着哽咽,\"是要找回属于中国人的智慧基因!\"

半年后,茅山涡村的智能系统全面升级。全息导游在介绍智能温室时,会突然切换成老农讲解二十四节气;医疗手环检测到老人独处,会自动播放留声机里的秦腔;诚信书屋的智能推荐系统,会优先推送与读者八字相合的古籍。

村口老槐树下,李大爷教小孙子用甲骨文在智能平板上作画。当孩子用触控笔画出第一只\"电子羊\",老槐树突然落下片新叶——叶脉间,竟藏着微小的集成电路。

小张支书在村志新篇写下:\"科技不是西西弗斯的巨石,而是女娲补天的五色石。我们站在传统与未来的裂谷,终要架起属于自己的桥。\"

远处山巅,智能气象站与古观星台遥遥相望。数据流与星汉在夜空中交织,仿佛千年前的燧人氏,正与当代的程序员隔空击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